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李凡

为什么我建议女性孕前做肾脏超声检查?——秒懂肾错构瘤

为什么我建议女性孕前做肾脏超声检查?——秒懂肾错构瘤

肾脏超声检查并不是孕前的必备检查,但通过多年的经验,我还是建议准备怀孕前的女士们能做一下这项检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排查泌尿系统的一些潜在的疾病。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肾错构瘤”这个疾病。

1、 什么是错构瘤?

肾错构瘤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简称,是一种良性的肾脏肿瘤。重点是良性,不是肾癌!但有极少数患者的错构瘤表现为一定的不良倾向。只有手术后把组织送病理检查才能做出最终的诊断。

2、 错构瘤会有感觉么?我腰疼可能会有错构瘤么?

肾错构瘤一般不会导致人体不适,所以经常是通过体检,尤其是彩超发现。有些患者因为错构瘤破裂出血或者肿瘤组织巨大,引起肾包膜受到刺激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3、 怎么知道我是否有错构瘤呢?

彩超能对80%左右的错构瘤进行诊断,其余的方法包括CT和核磁共振。但医学发展到现在,除了术后病理检查,没有任何检查能在术前100%告诉你肿瘤是错构瘤还是肾癌。所以术前没必要反复询问医生“我的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啊!?”最有经验的医生也只能告诉你90%左右的可能性。

4、 既然错构瘤是良性肿瘤,能不管它么?

不能!

作为一种良性肿瘤,错构瘤也是会不断生长的,由于主要成分是脂肪和毛细血管,大多数错构瘤的质感就像是碎豆腐蒙了一层薄膜,当体积生长到达一定程度后,轻微的外力就会导致肿瘤破裂,就像吹破的气球,引起大量出血,危机生命安全。另外,有千分之一的可能性,错构瘤会沿着肾脏细小的静脉不断生长,最后进入肾脏的静脉主干,形成肿瘤栓子,一旦栓子脱落,会引起肺动脉栓塞,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但这种情况发生率极低,特别罕见。

5、 肾错构瘤一定需要手术么?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一般3cm以上,我会建议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是采用腹腔镜或者机器人辅助进行微创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肾脏。一般我们的病人会在术后2-3天左右下床,5-7天恢复生活自理。3个月左右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体育运动。

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通俗的说就是用介入导管的办法把错构瘤的供血血管堵住,组织缺血了就不能生长了。但通过我们的长期观察,介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抑制肿瘤的生长,也可以暂时对大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但不能显著缩小肿瘤的体积。因为错构瘤中大量的脂肪组织并不会因为血供的中断而缩小。而且错构瘤的血管供应非常丰富,技术最高超的介入科医生也很难保证将肿瘤所有的供血血管完全堵塞。

6、 手术能保住肾脏么?需要切除肾脏么?

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保留肾脏的几率在99%以上,切除肾脏的患者不到1%。早期我们对于肾脏布满错构瘤的患者尝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肾脏功能丢失较多,极少数患者最终无法保留肾脏。对于这些患者,后来我们发现是因为TSC 1/2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所以更换了治疗方法,改为靶向药物治疗,在保留肾脏的前提下,控制住了肿瘤的生长。

7、 为什么强调孕前用彩超排查肾错构瘤呢?

(1) 彩超安全无辐射,价格合理,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能完成这项检查。而且彩超足以发现大多数的病灶;如果彩超都很难发现的微小病灶,可以忽略不计;

(2) 怀孕期间,由于女性体内雌孕激素升高,会加快肿瘤的生长,因而会增加孕妇肿瘤破裂的风险;

(3) 孕妇不宜暴露在射线下。尽人皆知,孕妇不能排X片,不能做CT。所以一旦肿瘤破裂引起大出血,非到万不得已需要挽救生命,不会考虑介入治疗;

(4) 孕妇不能服用靶向药控制肿瘤生长;

(5) 孕妇全麻下手术治疗,孕妇及胎儿都会承担极大的风险。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孕前能发现并合理处理,何必冒那么大风险;

(6) 在肾脏急性大出血的情况下进行急诊探查手术,会降低保留肾脏的机会。紧急情况下的急诊手术,往往需要切除肾脏挽救生命;

8、 如果孕前检查发现错构瘤该怎么办?

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小不到3cm,可以考虑暂时不手术,先怀孕生产,每3个月采用超声检查对肿瘤进行监测,生育后再根据肿瘤的大小进一步处理。怀孕期间注意有肿瘤的一侧腰部不要受外部暴力,也要防滑避免摔倒。

如果肿瘤较大超过3cm,建议先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再怀孕。一般手术后3个月人体就能完全恢复。当然也有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希望先怀孕后治疗肿瘤的,这也并非完全不可以,只是医患需要更为紧密的合作,对孕妇的情况进行监测,对腰痛一些症状提高警惕。

如果大家对错构瘤仍有疑问,欢迎给我留言咨询!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四: “化疗、免疫、靶向”到底怎么区分?

门诊接诊患者时最常见的问题是,大家对“化疗、免疫、靶向”三种治疗方式分不清。今天希望通过简短的文字向大家解释。 1、化疗:化疗顾名思义就是化学药物治疗,是膀胱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在膀胱癌中化疗的方式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静脉内注射化疗药物,药物通过血管广泛进入身体内。比较常见的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等。这也是患者和家属在术后经常提出的问题——“手术后需要化疗么?”这时患者和家属询问的意思是“术后是否需要住院打化疗针”。这种治疗方式适合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要求保留膀胱的患者综合治疗)。由于药物进入了全身每个器官,导致全身的毒副反应比较重,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等不良反应。 第二种: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这种方式在膀胱癌的辅助治疗中更常见。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这些患者经过肿瘤局部切除后,术后将化疗药物灌注到膀胱内,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膀胱癌复发。由于药物只存在膀胱内,不进入血液内,也不进入其它器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以局部的刺激症状为主,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等等。 第三种:是上一专题中我们提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有兴趣的读者参阅以下链接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三:治疗膀胱癌的最新药品“ADC”是什么? 2、免疫治疗:“免疫”这个词用医学术语解释太复杂。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的身体对有害的病原体产生的抵抗能力。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肿瘤细胞,免疫力正常的人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其实就是通过药物调动我们体内产生杀灭肿瘤的细胞。膀胱肿瘤的免疫治疗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也是静脉内给药,这种药物以PD-1抑制剂作为代表,还包括CTLA-4抑制剂等。关注我们这个专题的读者,应该已经对这些药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药物主要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也包括一部分其它治疗失败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有兴趣的读者参阅以下链接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二:目前最热门的“膀胱癌免疫治疗”是什么? 第二种:膀胱灌注的免疫药物,主要代表就是卡介苗(BCG)。其实所有人对这个药物应该都很熟悉,出生后我们都会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灌注到膀胱内,引起膀胱内大量的炎症反应杀伤细胞杀灭肿瘤,还能引起膀胱粘膜脱落,导致肿瘤细胞无法在膀胱内种植。 3、靶向治疗:与其它癌种相比,膀胱癌的靶向药物相对比较少见。少数膀胱癌患者肿瘤细胞表面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促进膀胱癌的生长。我们将这些蛋白作为药物射击的“靶子”,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出的药物称为靶向药物。靶向药物代表为FGFR受体抑制剂——厄达替尼。目前,因为体内存在这些“靶点”的患者有限,所以药物的受益人群也不多。 我们在上一个专题中提到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也具有靶向药物的特点,但实质上如上文所述,它是一种化疗药物。 总结一下: 化疗是“毒药”,直接杀死膀胱癌。 免疫药物是“扶正驱邪”,调动自身免疫细胞杀死膀胱癌。 靶向药物是精准治疗,有没有效要看是否有这个“靶点”。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9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六: 关于“原位新膀胱”和“保留膀胱”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因为希望每篇科普都是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的原创作品,而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或转载,所以请大家原谅更新较慢。如果病友有希望了解的科普知识,也请留言,我会详细解答。感谢您的信任! 今天我们来谈谈很多患者的困惑。“我到底是应该选择原位新膀胱,还是保留膀胱呢?” 首选,解释一下这两种选择。 原位新膀胱是指,病人首先接受根治性的膀胱切除,然后将肠道等器官做成类似膀胱外形的圆球形囊袋,并用来储存尿液替代膀胱的部分功能。与常用的回肠输出道或输尿管皮肤造口相比,这种手术方式从外观上更接近术前患者的情况,不用佩戴造口袋。但“新膀胱”并不是真正的膀胱,它具有储存尿液的功能,但没有感觉尿液形成和收缩排出尿液的功能。尿液的排出需要利用腹部的压力(类似于便秘时用力排便,有时需要借助手按压腹部)将尿液挤出。因而如果患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会造成尿液储存在“新膀胱”内,继而引起许多并发症。 保留膀胱是指,病人不切除膀胱,而通过尽可能多的局部切除肿瘤,然后配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达到保留器官的目的。这种方法,病人的膀胱功能、性功能得以保留。只要肿瘤控制满意,生活质量最高。但由于膀胱被保留,因而患者仍存在肿瘤复发、进展的风险。 原位新膀胱的适应症包括: (1) 预期寿命较长,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能耐受复杂手术; (2) 双侧肾功能良好; (3) 无上尿路感染; (4) 肠道无病变; (5) 具有较好的自我控制和学习、训练能力 手术禁忌症: (1) 肾功能失代偿; (2) 重度肝功能不全; (3) 胃肠功能障碍,尤其是肠道感染性疾病; (4) 肿瘤侵犯前列腺、尿道;膀胱全切不能完整切除肿瘤;膀胱多发原位癌;尿道肿瘤行尿道切除; (5) 尿道狭窄; (6) 高剂量术前放疗; (7) 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或不能忍受长期尿失禁 对于后者来说,理论上讲,只要患者有强烈保留膀胱意愿的,都可以尝试保留膀胱。 但目前认为保留膀胱患者最好具备以下条件: (1) 单发、初发、体积较小的肿瘤 (2) 肿瘤位于膀胱顶壁或前壁远离膀胱颈部 (3) 切除面基底及边缘活检阴性 (4) 临床分期T2-T3期 (5) 除外膀胱原位癌和非肌层浸润肿瘤病史,没有上尿路(肾盂、输尿管)相关肿瘤的患者 这样来看,如果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而肿瘤分期和恶性程度不高(T1-T3a期),都可以先向医生咨询并提出保留膀胱的要求。通过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平衡生存时间和复发的风险后,在不严重缩短患者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出个体化的保留膀胱预案,同时也要提出如果该方案失败,后续补救(包括膀胱切除等手段)的方案。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秒懂膀胱癌”系列之五: 关于“药物组合和联合用药”那些事。

非常抱歉,因工作繁忙,很久没有更新了。应许多病人的要求,我们今天来谈谈有关膀胱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药物组合”或者说“联合用药”的问题。 前几次的话题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已有多种新型药物用于膀胱癌的治疗。为什么需要设计这么多新药呢?简单来说,就是并非所有患者对化疗药物有效。即便如此,目前来看,含铂化疗药物仍是膀胱癌药物治疗的首选和基础。而新型的药物也不是对所有患者都能发挥作用。往往受到了患者自身差异的限制。所以,医生开始尝试将各种药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希望获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在临床中已经开始使用或正在进行临床药物研究的有以下几种: 化疗药物 +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ADC) +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 CTLA-4抑制剂) 抗体偶联药物(ADC) + 靶向药物 免疫药物(PD-1/PD-L1抑制剂) + 免疫药物(CTLA-4抑制剂) 免疫药物(PD-1/PD-L1抑制剂) +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 + 靶向药物 化疗 + 靶向药物 这有点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选择不同的两种药物相加,期望获得比一种药物更好的疗效。目前,上述联合治疗方案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的尿路上皮癌(膀胱癌或者肾盂输尿管癌)的患者。确实有研究证明联合药物治疗能为患者的疗效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疗效增加的同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以,肿瘤科和泌尿外科的医生一定会在治疗前对药物的“风险和获益”进行充分的评估。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更好的肿瘤杀伤效果。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膀胱癌术后,询问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的具体方法、周期及注意事项。患者男性71岁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膀胱癌术后,推荐使用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一般术后两周开始,需做皮试,持续一年或三年,效果较好。灌注期间可能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频率根据具体方案而定,如有不适,可考虑使用其他药物缓解。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想知道是否需要看妇科医生并使用抗生素?患者女性40岁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总交流次数:24

医生建议:初步诊断为可能的泌尿系感染,建议进行尿培养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在等待结果期间,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果尿培养结果正常,可能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如有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查看详情

夜间憋醒,膀胱不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男性26岁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总交流次数:26

医生建议: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夜间憋醒和膀胱不适,可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缓解。建议患者每坐一段时间起身活动,避免饮酒,并遵医嘱服用米拉贝隆。

李凡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