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徐慧医生问诊
徐慧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个人简介
一直默默地在临床一线为广大患者及家属服务的医务人员。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自我成长修炼。
患者评价
97%好评率
回复质量
88%好评
服务态度
88%好评
回复速度
88%好评
h***7
回复质量:非常差 |
服务态度:非常差 |
回复速度:非常差
评价详情:没有解决问题!!!!!!!!!!!!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2-09-21
j***j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06-30
u***r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04-21
j***u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 |
服务态度:非常满意 |
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04-21
j***v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2-04-21
科普文章
文章 孩子罹患抑郁症,父母如何有效帮助孩子
“医生,我家孩子不想上学,就是懒,不想写作业,害怕考试,为什么说他是抑郁症?” “这孩子只要玩手机就开心,我看他情绪正常得很,根本没有抑郁症,抑郁症怎么会玩游戏哈哈笑?!” “遇到考试,他就害怕,其实就是紧张,学习压力大,怎么会说他是抑郁症?” “我孩子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医生,他就是不听话,小时候爷爷奶奶惯的,顶多是有点心理问题,怎么会是心理疾病?” “我女儿自从上初中后,同桌小孩割手,她也跟着学,因为她们两个关系好,小孩子都是好的不学,坏的学,她肯定不是抑郁症,是交到坏朋友了!” 以上,是我们心理科小患者父母比较常见的疑惑。 好好的孩子,不学习,还作妖,情绪特别大,最可气的是不听父母管教,你说东,他非往西,要么就不理不睬,哭哭闹闹,甚至语言身体冲突。 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是超出了大部分家长的认知范围。因为,心理病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我国的经济文化正在迅速发展,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也在努力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协助。 那么,父母如何协助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呢? 一、了解相关知识 首先,父母需要做的是:对心理疾病有个清楚的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1.了解抑郁症相关知识的相关数据。 2018年中国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约4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有抑郁情况。 2012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地区10-15岁青少年中,抑郁倾向占比20.3%,差不多5个孩子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大量研究和临床接诊发现,孩子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很高,其中澳洲为12.1%,瑞典为11.4%,法国13岁以下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0%。 这些数据表明:抑郁,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流行病之一。 2.抑郁症不分孩子的年龄大小。 幼儿也会遭受抑郁情绪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干预,会极大增加他们在未来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成年人的精神卫生疾病,约一半始于14岁以前。也就是说,心理疾病的发病年龄较早,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有可能终生患病。 3.抑郁症发病原因不明。 研究表明,抑郁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创伤以及环境压力有关。 心理疾病不像传染病,可以通过控制感染源,就能防止疾病传播。心理疾病病因复杂,且未知因素多,防治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全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4.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物质世界以及生活环境的优劣没有必然联系。 美国研究发现:家境富裕的儿童青少年中,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尤其高发。而物质生活匮乏的环境,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二、提供心理支持 其次,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1.父母情绪稳定是孩子病情恢复的有力保障。 罹患心理病的孩子通常对环境敏感,尤其对身边人的态度和情绪非常在意,很容易因为父母无心之言或者无心之举而耿耿于怀。当父母感觉孩子针对家长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心态,冷静处理。 父母不被孩子糟糕的情绪扰动,而是做到平和近人,不卑不亢,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恢复病情的支持性环境。 2.父母要认可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父母常见的做法是劝阻,试图消除孩子的绝望和悲伤,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剥夺了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机会。 孩子需要表现负面情绪,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这样孩子感觉到身边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可,就会感觉爱和安全。只有获得足够的爱和安全,孩子才能学习管理和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重要的是,父母要帮助孩子明白: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感受,但是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3.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训练。 管理负性情绪的第一步是接受情绪,父母接受孩子有可能遭遇坏情绪困扰这个现实,能够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坏情绪爆发,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父母鼓励孩子,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寻找对他们而言有意义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多听,不评价,不提建议,是父母需要做到的。整个过程,父母多支持,多包容,就能帮到孩子处理自己的坏情绪。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6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我们需要知道哪些?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 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常识? 最近几个同学聚会,都是高知层次的人才,但是,当她们谈到抑郁症时我才意识到老百姓们对于抑郁症相关的常识问题匮乏到什么程度。 其中一位同学是内科医生,曾经在某医院进修时接触过一位抑郁症自伤自杀的孩子。当时这个孩子因为自杀未遂在急诊科住院,期间这位同学作为进修医生陪同查房。 谈到当时的感受时,这位医生觉得很奇怪:这样的抑郁症的孩子怎么能在查房时轻声细语地回答问题,难道抑郁症的患者不是愁眉苦脸的吗?难道抑郁症患者还能那么温柔地说话? 更让这位同学诧异的是孩子轻声细语地说自己前一天晚上情绪崩了一下,所以没有控制住自己,就自伤了。当时这样的场景对于这位内科医生来说很是震撼,内心冲击力非常之大。 另一位同学是高校老师,说是自己周围就有这样抑郁症的孩子,感到很担心,也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听她说话的口气好像是在说怪物一样。 闺蜜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现在怎么那么多孩子有抑郁症,然后,突然之间大家都看着我,等待着我来科普一下。 首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世界平均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抑郁症患者。患抑郁症的人不是怪物,只是生病了,就和感冒发热一样。这种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和遗传、个性、成长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有关。 其次,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全是天天愁眉苦脸的,其中有一种“微笑型抑郁”。 我常常拿张国荣的例子来打比方,张国荣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张国荣是个非常绅士愿意帮助人的明星,但是他却是抑郁症患者,在2003年4月1日坠楼而亡。 前些天有一位家长反复跟我说,周围亲朋好友都认为自己孩子没有抑郁症,因为她孩子在与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很开心的样子,不像是抑郁症,甚至说这些话的都是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其实,我更想告诉这位妈妈,是因为她自己不能接受孩子患病的现实,所以,更愿意相信别人的一些好言宽慰的话而已。 我们在临床诊疗中遇到不少孩子,在详细的病史询问中会发现,有些孩子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就有症状出现了,但是那时候往往被家长忽视了,甚至会认为孩子的一些行为是青春期叛逆而已。有些反复就诊,经多家医院确诊的孩子,家长们也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诊断,认为是不是误诊了或者孩子只是被惯坏了而已。 曾经有一位确诊的孩子家长在我的诊室内给老师打电话,说是孩子压力有点大,希望能申请不参加近期的考试,可是这位老师的反应差点让我的眼镜跌掉了。 老师在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说孩子不可能是抑郁症,因为孩子一直很有上进心,失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哪个高三的孩子不失眠,甚至老师说是所有的高三学生来就诊都会被戴上抑郁症的帽子...... 我当时有些无言以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现在我们也会更多地走到学校给老师们科普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 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心理治疗抱有神奇的幻想。他们认为,抑郁症就是想多了,只要做做心理治疗,让他们不瞎想就没有问题了。很多陪伴孩子住院的家长也是这样的想法,反复跟孩子说“不要瞎想就会好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就会问家属:你们会不会跟一个骨折的病人说“你只是骨折了而已,还能继续运动,运动了就没事了”? 心理治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有一个过程,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病,复发率高,早期确诊、早期规范系统治疗很重要。 曾经有一位抑郁症的孩子经过治疗好转,但是家长在学习了一些心理知识后,相信孩子能够在自己陪伴下不治而愈,自行给孩子停药,强迫孩子正常参加学校学习,认为只要孩子心理疏导好了就行了。 其实,抑郁症根据严重程度,一般中重度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金标准,心理治疗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不能本末倒置。结果孩子出现病情反复,有严重的自伤自杀现象后家长无奈才再次住院正规系统治疗。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家长如何陪伴有情绪问题的孩子
青少年心理健康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这也表示目前全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我们儿童青少年门诊就诊的孩子也是人满为患,就诊孩子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10岁左右罹患抑郁症的孩子很常见。很多家长为此很苦恼,有的家长非常自责,内疚,不敢跟孩子交流,生怕哪句话说得让孩子不开心了。看到孩子玩手机又非常焦虑,担心孩子玩手机成瘾,担心孩子被带坏等。那么,孩子确诊有情绪问题后应该如何陪伴孩子今后的成长呢? 首先,家中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情绪管理工作,以身作则。情绪管理分三部曲,第一步,要做到接纳各种情绪,如喜怒哀乐悲惊恐等,有些家长不能接受孩子不开心,反复劝说孩子想开点,其实这样的说辞是不恰当的,孩子生病了,有情绪了,并不是自己想不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接纳各种情绪。第二步,要探索情绪背后的原因;第三步,要采用对身体健康有利的方式来宣泄不良情绪。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如同坚强的后盾。 其次,家长的教育模式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调整,比如儿童期需要一个权威的家长角色的状态来陪伴,进入青春期之后家长则需要放低姿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真正做到民主的沟通模式。临床上接诊中,有不少孩子告诉我们,虽然表面上家长说我们是民主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有与家长不一致的想法时,父母会软硬兼施的采取各种方法让我们屈服。 第三,合理的沟通模式,萨提亚的五种沟通模式中提到,最理想的沟通模式就是一致性模式。也就是,沟通的双方能心平气和,坦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四,经营好家庭氛围。在家庭结构内部,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构建好夫妻关系之后再经营亲子关系,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成长,这样的家庭才能踏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最后,孩子有情绪问题一定要到正规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系统的评估,全病程规范治疗。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5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妈妈们怎样学会自我关爱
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别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 国际和平日”, 在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 “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 在这专属于自己的节日, 女王们也要给自己的心灵一些特别的呵护呦~ 国际社会提出了“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理念。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呈井喷式增长,保守估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孩子有3000万,而我们从事儿少科的精神科医生仅有500人,一跃成为精神科医师中的大熊猫级别的稀缺人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生病孩子的妈妈,迫切地感受到如果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妈妈们得首先照顾好自己。 小美的爸爸妈妈常年外地务工,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出生半年以后主要给爷爷奶奶照料。妈妈想着多挣点钱,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能让孩子在城市上学。小美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说小美很难管教。到小美上初中的时候,妈妈赶回来陪读,爸爸仍然在外地工作挣钱。渐渐地,小美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甚至想自杀。住院后经过系统的家庭访谈,妈妈诉说着自己的不易:从小家中经济困难,兄弟姐妹多,自己是老大,被父母寄予众望,希望大女儿能帮衬着家中脱贫。小美6个月时妈妈狠狠心,把孩子丢给公婆抚养,自己和丈夫在外面辛苦地挣钱,积攒着买房子的钱,同时也能接济娘家的兄弟姐妹们,帮着他们到城里来务工。妈妈俨然已经成为娘婆二家的大家长的角色,带领着两家脱贫致富。在常年的辛苦劳作中妈妈也是疾病缠身,妈妈总是在女儿面前抱怨自己付出如何多,女儿应该体谅自己,不应该总是这样折腾之类的话语。从小美妈妈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妈妈长期超负荷运转,也错过了女儿成长最关键的时期。面对现在自己疾病缠身,孩子也是伤痕累累的状态,我们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样的家庭需要多维度的支持。 小刚的妈妈是全职妈妈,家里两个孩子,娘婆二家都无法给小家庭提供任何支持。夫妻俩刚结婚时一起在外地跑长途运输业务,等到小刚出世之后妈妈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丈夫独自一人常年在外地,小刚3岁的时候二宝也出生了,妈妈一个人在家里照料着两个孩子,常常感觉力不从心,经常独自一人的时候独自啜泣,丈夫对自己也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嫌弃自己在家里只是带着两个孩子不用干活还天天矫情。小刚上学之后总是不听话,上课没有耐心,各种小动作,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后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反复找妈妈谈话,要求妈妈好好管管孩子。终于有一天妈妈的一个有点医学常识的亲戚建议妈妈带着孩子来找我就诊,经过系统全面评估之后小刚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需要药物治疗加上系统的康复训练,同时也建议丈夫给予妻子更多的支持,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慢慢地小刚的病情慢慢改善,妈妈情绪也越来越稳定,家庭的氛围也越来越和谐。 曾经有人说过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给年轻的妈妈们支持,让她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照料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全社会都要关注妈妈们的健康,只有妈妈们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维系家庭的健康,创造和谐社会。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6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请重视起来!
重视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越来越多来就诊的青少年会谈及自己在学校期间与好朋友关系破裂,被好朋友排挤、指责,甚至辱骂殴打的经历。 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长期下去孩子可能逐渐消沉,孤僻,放弃学业,甚至进展到严重的精神疾病。 案例 小美哭着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被一群女同学指责、辱骂,甚至殴打。父母离异的她,母亲远走他乡,自己被判给父亲,但父亲经常不在家,只是定期给生活费。奶奶年纪大了,自己也不愿意告知奶奶让她伤心,去跟老师反映,老师也就随便问问,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因此,那些欺负小美的孩子们更嚣张了,经常威胁小美,骂小美是“贱货”,时间长了,小美认为自己就是“贱货”,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们,认为这样学校里的同学就不敢欺负自己了。 长此以往,小美开始出现情绪烦躁,有自伤和自杀行为。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青少年(12至18岁)阶段,是从幼儿向成人过渡的特定时期,在社会关系上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那就是青少们逐渐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抗拒权威,而更多的去找同伴交往。相对来说,女孩子生长发育比男孩子早2-3年,所以可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女孩子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同伴关系了。 那么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能够起什么的作用和影响呢? 同伴关系 作用与影响 1、同伴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青少年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且建立友谊,同时在他们的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并获得依恋感、归属感。 所以,随着孩子们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能反对阻止孩子们交友,这将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2、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到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学会了给与和接受帮助……这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未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而这些是父母无法替代与包办的,父母们要去理解孩子们在同伴中学习各种社会能力,是成长中的必经阶段。 3、同伴是青少年特殊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青少年从同伴那里得到一些不便或者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和信息。 青少年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受益于同伴集体。同伴既可以向青少年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也是青少年进行比较的对象。 4、同伴们还是青少年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伴对青春的影响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机制实现的。 正因为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有着如此重要而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们需要充分重视孩子们的同伴关系,要善于用理智和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才能够有利于孩子多种社会能力获得,有利于孩子社会价值上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获得健康知识和人格的发展。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3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疫情之下学生的心理调适
本期内容:疫情之下学生的心理调适 经过超长疫情假期之后,学生应如何让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应在假期做好四块的管理:1,情绪管理;2,睡眠管理;3,运动管理;4,饮食结构的管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日常的管理非常重要,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可以进入某种状态。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
本期内容: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 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甚至还有自残自杀的想法,做家长的非常着急,孩子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该怎么办,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做家长的一定要引起重视。
徐慧
副主任医师
芜湖安定精神病医院
8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徐慧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15 次
总文章
7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4 次
患者评价
33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4-03 17:56:56
徐慧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24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