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宋晋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4********217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1届京东好医生 可处方
99%
好评率
6496
接诊人数
27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三)

远离校园霸凌 一首《孤勇者》火遍大江南北,更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首歌竟成为了一首“儿歌”,小朋友演唱的各种版本,犹如天籁之音,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这首歌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朗朗上口的曲调,背后的爱国情怀,更是具有感染力。然而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首歌的另一层深意是反对校园暴力。据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 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当孩子受到校园暴力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凌时,你要弄清真相。因为有时孩子之间的打闹很多都是出于孩子之间的社交尝试、游戏,或者善意的追逐。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 家长如何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呢? 首先可以观察孩子有没有一些经常发生的身体征兆:比如衣服被撕破,躯体的伤痕与淤紫,有没有经常出现头疼、肚子疼、胃口差,失眠做恶梦等情况。再就是有没有一些社会性征兆,比如:不愿意上学或向家长要求转学,经常丢钱或心爱的物品等。 当孩子被欺负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而不是以暴制暴,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可以先问问孩子是否愿意自己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教会孩子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让暴力远离孩子,作为家长对孩子要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校园暴力问题,关注孩子心理发展,让孩子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二)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超过 1/3 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让孩子们不沉迷网络,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 判断是否网络成瘾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看他的学业、社会交往有没有显著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判断网络成瘾的标准,一是无法控制地玩游戏;二是优先地位,除游戏外对其它事物不感兴趣;三是即使社会功能受影响,依然继续玩游戏甚至延长游戏时间。 目前学术界公认物质成瘾是一种复杂、慢性且反复发作的脑疾病。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大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而成瘾物劫持了大脑的奖赏系统,最核心的机制是多巴胺的分泌与回收是异常的,久而久之,会引发中脑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异常。一年以上游戏成瘾者的奖赏与认知调控系统会显现出显著的功能上的损伤。从目前的数据和案例来看,大部分的损伤是可逆的。 短视频,手指一滑,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基于海量的数据和一些人工智能算法,你可以花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快乐。而游戏厂商在开发时,就有很多专业心理人士参与其中,对人性的弱点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一是给孩子带来荣誉感,二是互动比较多,三是树立目标。孩子在现实里找不到自尊,低自尊的孩子更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玩游戏时有成就感、主宰感。躺在那里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快乐。这也是容易成瘾的原因,因为从快乐产生的角度来讲。产出/投入比太高。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用网习惯 一是让孩子尽量晚一些接触触屏类产品。二是越早立规矩越好,在孩子的行为能够被约束前,给孩子建立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并且严格执行。因为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会逐渐下降,青春期之后再约束,会非常困难,且容易引发亲子冲突。建议最好不要让 12 岁以下的孩子过多地接触网络游戏,家长要审核把控。特别是一些升级游戏容易上瘾,可以让孩子玩一些益智类、健康环保的游戏。在家庭教育方面要更多地给孩子陪伴和互动,在音体美等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积极发现孩子的潜质,让孩子有一技之长。网络游戏里设定了很多目标,完成目标有相应的奖励,不断让孩子获得惊喜。家长不妨给孩子设定能够达到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支持,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和现实生活的意义。且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家长不要指望孩子自己去控制手机的使用。所有游戏产品在设计时,优先考虑盈利性。要求孩子对抗整个游戏背后的产业设计链,是不可能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合理化的限制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从过度使用到成瘾使用是一个量变的时间过程。 建议家长,一是帮助孩子激发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跟孩子沟通协商。二是要注意控制的方式方法。提前设置使用时间、空间上的规定。让孩子离开这个固定空间后,能够在心理上迅速脱离。三是家长不能把手机作为奖励,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认为手机使用是个好东西。单从控制层面本身去调整,不如从影响、控制、失效三个层面来调整会更有帮助。 最后,希望所有儿童和青少年,包括我们成年人都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不要沉迷于网络,到真实的社交环境中互动交流,到自然界中发现世界的美好。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全国心理健科普大赛决赛直播 2022.8.17 20:00~21:00 可以回放收看哦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逆境中的心理学智慧

逆境中的心理学智慧 逆境,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是我们常常会面临的情况。了解和学习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智慧去面对逆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从中恢复并成长。本文将围绕以下七个主题展开讨论:认知调整、情绪管理、应对策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和心理韧性。 认知调整 面对逆境,我们的认知方式往往决定我们的应对方式。认知调整是指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我们所面临的情境。我们需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重新解读困境,从中找到价值和意义。例如,当我们面临工作上的挑战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不是威胁。 情绪管理 在逆境中,情绪的波动是常见的反应。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和焦虑。同时,正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教导我们要活在当下,不忧虑未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应对策略 面对逆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包括问题解决、寻求支持、调整目标等。例如,当我们遇到工作中的困难时,我们可以寻求同事或上司的建议,或者重新评估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方法。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信心。在逆境中,保持高自我效能可以帮助我们坚持不懈,并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包括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以及不断积累成功经验。 社会支持 在面对逆境时,他人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支持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实际的帮助,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都是增强心理韧性的重要途径。 创伤后成长 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经历创伤后所获得的心理成长和积极变化。在逆境中,我们可以学会更加珍惜生活、建立更强的心理韧性、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等。了解和体验创伤后成长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心理韧性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在困难中不断成长。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包括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培养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理韧性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提高和培养这一能力。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3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走进焦虑四

本期内容:走进焦虑四 如何改变自身焦虑状态:第一步,放松自己,可以尝试做呼吸训练法,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律 ,逐渐让自己放松下来。第二步转移注意力,在我们高度注意某个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压力,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身边其他的事物上,让自己放松下来。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894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走进焦虑一

本期内容:走进焦虑一 中考的学生带来了很多的焦虑,随着中考的来临,有些学生就出现了头晕,吃饭恶心,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问题,随后父母带来心理咨询科来咨询。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8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

本期内容: 了解健康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模式以及抑郁症的不良认知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焦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出现过度担心,易怒,入睡困难,肌肉紧张等症状。 版权说明 此文章原始作者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精神医学科 潘集阳(主任医师),由京东健康运营发布 特别感谢 该科普文章医学专业性内容部分由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提供/审核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892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走进焦虑二

本期内容:走进焦虑二 怎么克服焦虑,怎么更好的适应生活当中这些不好的变化:1、理解和共青;2、理解和接纳的范围;3、沟通的渠道;4、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5、改善生活方式。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8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尿床怎么了-遗尿症,从“心”开始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902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失控的鸡娃-关注儿童情绪障碍

宋晋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90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3条记录共3页
宋晋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36872 次
总文章 23 篇
在线服务患者 4607 次
患者评价 5233 个
获得锦旗 27 个
入驻时间 2020-02-20 13:59:32
宋晋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7 个
月映团圆
1个
医德高尚
17个
济世良医
3个
医者仁心
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