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孕期抑郁或焦虑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策略 对于所有的孕期女性来说,通过进行心理保健来预防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起看看有哪些预防的方法吧! 1、健康宣讲:主要在孕妇学校进行,例如对孕期定期产检的内容、孕期健康生活、孕妇如何面对分娩、新生儿护理、产后恢复等的宣教。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线上或线下获得,对孕妇、其伴侣及其主要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孕产妇的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抑郁焦虑等症状识别、常用心理保健方法等。 3、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等。 4、家庭支持:充分的家庭支持不仅对孕产妇的情绪健康很重要,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孕妇伴侣及家庭应该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心理准备,鼓励在孕期进行孕妇、家庭成员和医生之间的三方会谈,共同探讨家庭如何应对孕期及产后常见的问题。 5、定期筛查: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应该作为常规孕期保健的组成部分,在每次产前检查中,应询问孕产妇的情绪状况; 至少应该在孕早期 (1 3周前) 、孕中期 (1 4 ~2 7周)、孕晚期(2 8周及以后)和产后4 2天分别进行孕产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筛查。 治疗策略 如果准妈妈们在家里自我调节之后仍然有一些心理困扰和难以控制的负性情绪,并且持续存在已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了,就需要去专业医疗机构就诊,进行评估和诊断,如果考虑存在抑郁或焦虑障碍的话,就需要进行正规而专业的治疗。 一、轻度至中度抑郁/焦虑障碍: 1、首选结构化的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正念认知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帮助孕产妇调整偏倚认知、缓解负性情绪,提升心理能量。这些治疗可以在专业医疗机构中进行。 2、其他辅助方法: a.充实生活:鼓励没有运动禁忌症的孕产妇进行 适当体育锻炼,鼓励做自己感兴趣或者能让自己感到身心愉悦的活动。 b.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建议家人参与到整个孕产
期过程中,帮助和陪伴孕产妇,同时鼓励孕产妇加强
对支持系统的利用度,比如主动寻找可信任的人进
行倾诉、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等 c.互联网远程心理支持(电子化心理干预):计算机辅助的自助式心理治疗、网络/电话等远程形式的心理咨询可作为辅助孕产妇应对心理问题的方式,并告知其转诊信息。 d.定期持续监测: 建议孕妇本人及家人持续关注情绪变化, 发现负性情绪变得严重, 并影响到正常社会功能的时候, 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二、重度抑郁/焦虑障碍 1、需要首先考虑药物治疗:重度抑郁焦虑障碍或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妊娠期女性需考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应尽可能单一用药,用药应考虑既往治疗情况、产科病史(如流产或早产的其他风险因素)等。药物治疗是需要孕妇、家属以及医生共同做出决策的,需要平衡药物可能对胎儿的风险以及不使用药物情况下病情本身的发展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同时和孕妇本身的信念有关。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系统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等方法。但对于重度抑郁或者焦虑患者不做为首选治疗,可做为辅助治疗或者联合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以作为产后重度抑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存在高自杀风险或高度痛苦,已经持续接受抗抑郁药治疗足够长时间,且对一个或多个药物剂量治疗都没有反应时的情况。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宜用药的重度、伴精神病性症状、高自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改良电抽搐休克治疗。
陶晶
主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91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围产期抑郁的症状识别
围产期抑郁症,指的是在妊娠期及分娩后或流产后出现的抑郁症状。请注意,不仅仅是产后抑郁症(postartum depression,PPD),还包括产前抑郁症(prenatal depression)。产后6周是重度抑郁发作的高峰期,而产后2~3个月和6个月则是轻度抑郁发作的高峰期。 围产期抑郁的症状早期症状有时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 不开心,容易流泪, 敏感,回避社交,不愿与人交流, 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 赖床,不想动。 早期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认为孕期或产后收到激素水平的影响的常见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孕期或产后女性会出现易激惹,容易发脾气,情绪高度不稳定,甚至无缘无故哭泣,无助感,认为大家都不关心。 如果出现下面表现要注意了: 认为自己无价值了,大家都不需要自己; 甚至产生消极的想法; 这些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食欲,进食差,没有胃口,有些女性体重明显降低。 睡眠比较差,入睡困难,容易早醒,胡思乱想,再也难以入睡。 生物学症状的出现已经提醒必须就医诊治,而消极观念提示必须高度重视,要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van Lee L, Chia A, Phua D, Colega M, Padmapriya N, Bernard JY, et al. Multiple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Findings from the GUSTO cohort.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20;103:152210. 2. Silverman ME, Reichenberg A, Savitz DA, Cnattingius S, Lichtenstein P, Hultman CM, et al. The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17;34(2):178-87. 3. Serati M, Redaelli M, Buoli M, Altamura AC. Perinatal Major Depression Biomarker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6;193:391-404. 4. Raghavan V, Khan HA, Seshu U, Rai SP, Durairaj J, Aarthi G,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among women in rural Bihar: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1;56:102552. 5. Gelaye B, Rondon MB, Araya R, Williams MA. Epidemiology of maternal depression, risk factors, and child outcomes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6;3(10):973-82.
陶晶
主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905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