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20 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肆虐之际,当怀疑新冠肺炎时候:
孕妇、小孩、老人什么情况要去医院?
1、孕妇如何就诊?
2、孩子发烧咳嗽,要不要送医院?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建议根据情况暂时在家观察,对症缓解症状。 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3、 老人有感冒症状,要不要去医院?
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尤其是有心脑肝肾基础疾病的老人,如果出现持续发热以及感觉有明显的气短乏力症状,建议就医。
你了解了吗?面对疫情,不造谣,不信谣,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帮助,勤洗手,戴口罩,预防感染,有病情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第9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跟前一版相比,修订后的第9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中医治疗方面有以下七个变化:
1、 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清肺排毒颗粒:开水冲服,一次 2 袋,一日 2 次。疗程 3-6 天。
2、 轻型-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 : 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金花清感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 1-2 袋,一日 3 次。疗程 5- 7 天。
连花清瘟颗粒 服法:口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 7 -10 天。
连花清瘟胶囊 服法: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
针灸治疗 推荐穴位:合谷、后溪、阴陵泉、太溪、肺俞、脾俞。针刺方法:每次选择 3 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
3、 普通型-疫毒夹燥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肌肉酸痛,流涕,干咳,咽痛,咽痒,口干、咽干,便秘,舌淡、少津,苔薄白或干,脉浮紧。
金花清感颗粒 服法:开水冲服,一次1-2 袋,一日 3 次。疗程5 - 7天。
连花清瘟颗粒 服法:口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 7-10 天。
连花清瘟胶囊 服法: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
针灸治疗 推荐穴位:内关、孔最、曲池、气海、阴陵泉、中脘。针刺方法:每次选择3个穴位,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4、重型重型--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针灸治疗 推荐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太溪、列缺、太冲。针刺方法:每次选择 3-5 个穴位,背俞穴与肢体穴位相结合,针刺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
5、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针灸治疗 推荐穴位:太溪、膻中、关元、百会、足三里、素髎髎。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
6、恢复期-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 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 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针灸治疗 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针刺方法:选以上穴位,针刺平补平泻,留针 30 分钟,每日一次。
隔物灸贴 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 40 分钟,每日一次。
7、儿童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与成人基本一致,治疗参照成人中医治疗方案,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可选择儿童适用中成药辨证使用。
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其症状表现主要肺炎症状、咯血、胸痛等。
1.肺炎症状:因为霉菌性肺炎主要为真菌感染肺部组织而引起,所以可表现为肺炎的症状,如咳嗽,可表现为干咳或有痰,痰可能呈黄色或绿色。其次,还可伴随着发热、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2.咯血:霉菌感染患者,菌丝侵犯到气道,可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咯血的症状。
3.胸痛:霉菌性肺炎可能导致胸痛或胸部不适感。胸痛通常是钝痛或压迫感,可能加重于深呼吸或咳嗽时。一旦出现以上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为了杜绝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除了不吃野生动物、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其实时下最关键的是——要返城开工了啊!这段时间怎么办?!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记住这几点,让您和家人更安心。
1.乘坐飞机、火车或长途汽车返程途中,因为人员密度大,不确定因素多。所以,最好一直戴着口罩,哪怕是睡觉也戴着吧。另外,建议在乘坐电梯时,能不手扶扶手的就不尽量不扶着,如果担心有危险也可以戴手套抓着扶手,可以避免摔倒。
2.有一个地方风险最大,特别需要注意,就是洗手间。使用公用洗手间时,建议自带消毒纸巾,不仅可以擦拭马桶圈和水龙头、门把手,还可以在没有洗手液或香皂的时候好好擦擦手,毕竟比清水洗或不洗手有用。
3.途中就餐,如果途中仅仅吃一两次饭,方便的话可以自带餐具或使用一次性餐具,至少需要带着勺子或筷子。并且吃饭时不要多说话,免得飞沫传播细菌或病毒。途中如果吃水果,建议选择可以撕去皮直接食用的香蕉、橘子等等。
4.一定记得多喝水,饮水过少不仅不利于及时排除体内代谢废物,而且也容易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胀便秘等等。
1.这段时间戴口罩是必须坚持的。比较讲究的话也可以戴手套,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时更需要注意,实在不行就提前一小时出门,免得人群拥挤。同事见面拱拱手或挥挥手,不用握手拥抱了,这时候大家都彼此理解,免得人家不配合时尴尬。
2.就餐时依然建议使用自带餐具,免得出现纰漏交叉感染。而且吃饭时不建议多说话,尽量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这段时间尤其需要提高蔬果摄入量,饮食结构至少有1/2的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一半是蛋白质类食物和主食。
3.午间休息时建议找个阳光好、人又少的空间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阳光下细菌和病毒较少,而且晒晒太阳也可以提高免疫力。这段时间就不建议去健身房了,毕竟空气混浊不流通的话更容易传播病毒。
4.在公司或单位乘坐电梯也需要注意,除了戴口罩,还尽量不用手指内侧点击楼层按钮,如果怕用餐巾纸垫着让人笑话,也可以用手指外侧关节触碰楼层按钮。电梯里面不要交谈,遇到熟人点头或挥手都不失礼仪。
特殊时期,细节之处多注意,为自己和家人多一点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毕竟在健康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英文名: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疾病别称:新型冠状病毒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
就诊科室:感染科、呼吸科、发热门诊
简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肺部,引起以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累及多个器官,为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1-3]。
症状表现: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症状,部分重症患者可快速进展至呼吸窘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性的严重感染(脓毒血症)、低血压休克,重症患者常伴有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等多脏器损伤,可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诊断依据: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病原学(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血清学(新冠肺炎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即为确诊。
疾病类型:
临床分型分为四个类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新冠肺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 天内传染性较强。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1.经呼吸道飞沫传播;2.密切接触传播;3.气溶胶(由各种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传播。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
是否常见?
全球大流行使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推荐病程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时隔离、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积极防治并发症(累及心脏、肾脏、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引起的表现),预防继发感染。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为什么会得新冠肺炎?
造成此次新冠肺炎的病毒名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但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专家意见》指出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推测重症新冠肺炎发病机制为以下三个方面:
1. SARS-CoV-2直接感染导致多器官损伤;
2.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是病毒的宿主体,宿主出现了免疫系统紊乱;
3.SARS-CoV-2感染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凝血障碍。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呼吸道飞沫传播,即咳嗽、打喷嚏、说话时的飞沫直接吸入感染病毒;
2.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污染的双手又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黏膜或按揉眼睛时感染;
3.气溶胶传播,即各种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空气后导致感染。
由于在尿液、粪便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因此需要警惕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哪些人容易得新冠肺炎?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但是相比较而言,老年人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医务人员感染风险较高。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以味觉嗅觉减退或消失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有鼻塞、头痛、咽痛、肌痛、结膜炎(眼睛发红、干涩、眼痒、异物感、疼痛、流泪等)、腹泻等症状。
不同临床分型具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其他症状?
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患者症状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仅出现反应差、呼吸急促等症状。
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吗?
新冠肺炎可累及多个脏器,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呼吸科、发热门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病原学检查:采集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粪便等标本,采用实时逆转录PCR(RT‑PCR)或第二代基因测序(NGS)方法检测SARS‑CoV‑2核酸。如果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检测SARS‑CoV‑2核酸呈阳性,均可确诊新冠肺炎。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抽血化验)检测SARS‑CoV‑2 特异性抗体。如果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可确诊。SARS‑CoV‑2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后3~5天后天阳性,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确诊。
新冠肺炎目前可以治愈。病程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以采取隔离措施、针对症状治疗为主。
主要有哪些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但某些药物经临床观察显示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不建议同时应用三种以上抗病毒药物。
免疫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氧合指标(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肺部病变)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剧烈的患者,短期内(建议3~5 日,不超过10 日)使用。
其他治疗方式有哪些?
中医治疗:
1.医学观察期
(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2)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2.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清肺排毒汤: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
康复治疗: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恢复体能、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包括健身(八段锦、简式太极拳、呼吸导引、六字诀)、针刺与灸法、推拿按摩、刮瘀、拔罐、膳食调节(食物应多样,建议素食为主)、情志疗法(疏导不良情绪、听音乐舒缓心情、放松压力)。
治疗周期:
根据临床分型不同,尚无确切治疗周期。
治疗后效果如何?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后,应继续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对曾经与患者或者密切接触者按照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采取隔离措施,观察健康状况)。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需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接受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如何避免传染给他人?
若近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干咳、乏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去往医院就医时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品及设施,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预防措施有哪些?
个人预防: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必须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2.均衡营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
3.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控制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通常为1~~14天,多为3~~7天)即有传染性,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对传染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1. 少去人群聚集地,前往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需正确科学佩戴口罩;
2.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咳嗽时勿用手捂住口鼻,需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
3. 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4.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于发热门诊就诊,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苗:各国推进DNA疫苗、RNA疫苗、非复制型载体疫苗、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复制型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技术路线研发。
重症肺炎血沉不恢复可能是肺炎没有得到控制,或者是控制之后血沉恢复需要时间,以及合并肺结核等其他疾病。重症肺炎血沉不恢复,可能是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依旧在持续发展;也有可能是重症肺炎虽然被控制住了,但是尚未完全恢复导致;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肺结核等其他炎症,甚至合并恶性肿瘤等引起。
血沉是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血沉增快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快,导致病理性增快的常见原因有慢性炎症、组织损伤和坏死、恶性肿瘤等。所以建议重症肺炎患者应该积极就医,结合症状、体征、其他检查结果,判断血沉的意义。
盼望着、盼望着,新冠肺炎疫苗终于来了!2020年12月31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获批上市,而且全民免费接种!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家的各种疑问:打还是不打、安不安全、有没有人不适合呢?能提供多久的保护……来看看这里有没有大家最关心的新冠疫苗接种问题。
一、新冠疫苗有没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虽然我国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从全球角度看,疫情仍在持续恶化,我国的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巨大。而对很多传染病而言,疫苗是终止流行、实现群体免疫的关键手段。
不过目前疫苗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建议高风险人群先接种:
1、从事高风险行业(如:进口冷链)的人员;
2、口岸检疫以及部分交通及医疗工作的人员;
3、有需要前往新冠高流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
二、所有人都适合注射疫苗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接种疫苗,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9岁;
2、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
3、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部分慢性疾病人群;
4、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人;
5、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
接种之前必须将自身身体情况告知医生,由专业人士进行判断是否能够接种。
三、进口疫苗就比国产疫苗好呢?
对此,专家表示,不同技术途径开发的新冠疫苗,其特点和应用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并不存在国外疫苗就比国产灭活疫苗更好的说法。
国产疫苗运用的是传统的灭活技术,有效率高达79.34%,其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均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而一些国外疫苗运用的是新型的mRNA技术,有效率虽可高达90%以上,但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预期要高得多。
而且mRNA疫苗需要在零下70℃保存,在解冻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也很容易使疫苗失效;但灭活新冠疫苗在2~8℃避光保存和运输,普通的药品冷藏柜和冷链运输车就可以完成贮藏和运输。因此,在运输贮藏便捷性方面,灭活疫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目前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亿,中国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来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散发病例的出现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大面积接种疫苗是有效控制甚至终结疫情的重要手段,但是近来英国、南非、巴西新冠病毒快速传播的变异株出现再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引起了公众恐慌,人们不禁要担心"还有必要接种疫苗吗?""现在的疫苗对变异的病毒还有用吗?"
新冠病毒在一些地区变异产生了传播性增强的突变毒株,英国新毒株B.1.1.7、南非新毒株501.V2以及巴西新毒株P.1接连被报道,这也不免引起公众的恐慌,变异的新冠病毒是否会再次席卷全球?
其实,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均是RNA病毒,RNA在核酸复制的过程中没有修正机制,所以发生突变是很正常的事情,迄今为止刺突蛋白(新冠病毒表面与人体细胞表面 ACE2 受体结合的部位)已经出现了4000多种突变,绝大多数突变对病毒没有影响,只有少部分突变影响病毒的传播力,但是病死率仍有待研究。就突变速度而言,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并不快,还比不上我们常见的流感病毒变异快。
北京1月3日举办的第20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面对病毒的不断变异,很多人不免担心现在接种的疫苗还有效吗?目前看来是不必要的,权威的BMJ杂志表示疫苗的效力不太可能因为此次的突变而降低。国内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灭活疫苗,含有多种病毒抗原成分,是广谱的,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毒株均有着良好的作用。
世卫组织专家也表示,尽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已出现数次基因突变,但包括英国近期出现的变异病毒在内,目前已知的变异对新冠药物、疗法、检测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没有自然选择就没有病毒进化。同样,没有疫苗的压力,也基本不能自然筛选出对疫苗无效的病毒变异株。目前疫苗会产生针对S蛋白许多区域的抗体,一个单一的突变(比如出现的D614G突变和N501Y突变)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就像季节性流感一样,随着更多突变株的出现,病毒就会产生不同的亚型,疫苗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国科学家和疫苗研发机构正密切跟踪各国所出现各种变异毒株的演化,检测疫苗对变异毒株的有效性,加速研发对突变株更有效、应变速度更快的新疫苗。
就目前而言,疫苗接种还是应该秉承"该接种就接种"的态度,这也是战胜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免疫。
目前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约18万,排在前三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心情沉痛之余,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些国家对于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而死亡的尸体都是怎样处理的?会不会有国家将其扔进大海,如果丢到大海会通过海洋生物链传染给人吗?吃腐烂尸体的飞鸟会感染吗?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知道各个国家都是如何处理新冠尸体的?
新冠死亡患者尸体都是如何处理的?
大型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各个国家和相关部门对此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或是规定,一般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人都会被火化。
我们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一类传染病死亡,应当立即进行身体卫生处理,就近火化。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如果有必要,处理身体健康治疗后火化或深埋,依照有关规定。(无论国籍、种族和宗教,在中国身体的死亡,必须就近火化)。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们国家将新冠病毒列为二类传染病,按一类传染病处理,因此对于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都采取火葬的方式。新冠病毒在65度高温下30分钟就死亡了,因此火葬是杀灭病毒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
在美国纽约,因为死亡人数太多,超过殡仪馆每日的处理量,因此政府把许多新冠尸体经过消毒装殓后埋葬在一个叫哈特岛的无人岛上,经土葬形式将病毒彻底隔离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是前提是对尸体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否则极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传播。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一般都采取了火葬的方法,以上两种方式都能保证安全。
但是在印度,非洲等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火葬费用比较昂贵,很多居民付不起火葬费,就会采取水葬的方式,如果某些人在死亡前未经过核酸检测不知道是否是病毒携带者,而在死后被扔进大海或河流里,如果是这样的话,尸体没有经过消毒,是极有可能携带病毒的,病毒的传播方式又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粪口传播,如果鱼类吃了尸体,人类又吃了未经蒸煮的鱼,很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不过这种机率微乎及微。至于飞鸟吃到腐烂的携带新冠病毒的尸体,会不会感染,目前还没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予以说明,我们也不能盲目做出判断。
总结
对于疫情我们不能过度紧张,人人自危,但是也不能过度乐观,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了解还很局限,所以必须提高警惕,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杜绝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还是建议世界各国严格处理因新冠而死亡的患者尸体,采用火化这种安全系数最高的方法,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到底。
认识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人生物型寄生于人类,经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播散较为缓慢,具有散发和流行交替出现的特点。约有 50% 的成人曾有肺炎衣原体感染,易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咽炎和鼻窦炎等。常起病缓慢,一般症状较轻。
除感染呼吸道外,还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感染心脑血管系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心肌炎等心脑疾病密切相关。
肺炎衣原体怎么传播致病的?
肺炎衣原体主要经过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如何预防?
1、目前还没有针对肺炎衣原体的疫苗应用于临床。
2、做好隔离,避免接触有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群体,疾病高发期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
3、加强环境卫生,勤通风,定期对居家环境进行清理消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
常见症状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咽痛、咳嗽、发热、流涕,还可伴随咽炎、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老年人易并发肺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为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常以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及声音嘶哑起病,数日后出现咳嗽,此时体温多已正常。
症状可轻可重,因人而异。原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感染肺炎衣原体后,可加重病情。病情严重者,可因原基础疾病加重或因发生并发症而死亡。
哪些人容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隐性感染高达90%。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年老体弱者感染后可出现重症,累及心脑血管系统时死亡率较高。
感染后的发病过程?
(1)感染潜伏期约30天。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和轻症患者常见。
(2)感染病程较长,咳嗽等不适症状可持续1~2个月。
(3)是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4)机体抗肺炎衣原体感染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但免疫力不持久,可重复感染。
防范措施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可居家隔离,卧床休息,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肌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癫痫发作、胸痛、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可选择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
肺炎衣原体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敏感,对磺胺耐药,成人首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等。儿童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治疗一般持续2~3周。
注意:以上用药和治疗为科普内容,用药请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目前我国已有 10 种自测试剂获批,京东已上线预约三款:热景生物(胶体金法)、金沃夫(乳胶法)、华大基因(荧光免疫层析法)。这三种技术方法均属于免疫层析法,但荧光免疫层析法需要借助荧光免疫分析仪设备来检测,另外两种无需额外设备,更适合家庭自测。
三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均较高,均能达到98%左右,荧光免疫层析法敏感性高达 80%左右,另外两种总体敏感性也在40%左右。以下是具体原理:
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卡分别包被固定于膜上检测区(T) 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和质控区(C)的羊抗鼠抗体,及结合垫中标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胶体金颗粒。
测试时,液体进入加样口,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首先会和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通过检测区(T)时会被固定在检测区(T)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所捕获,检测区(T)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判定为阳性。
如样本中不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则检测区(T)将不会形成双抗夹心复合物,因此检测区(T)内将没有红色条带出现,则判定为阴性。
无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是否存在于样本中,在层析过程中结合垫中的标记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胶体金颗粒会被固定在膜上的羊抗鼠抗体捕获,在质控区(C)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质控区(C)内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2)乳胶法
乳胶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主要是载体不同,乳胶免疫层析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鼻咽拭子标本、口咽拭子标本和鼻拭子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的 N抗原。
检测过程中,样本液加到试剂盒的加样孔中,样品首先和释放垫上的彩色乳胶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 1 混合,接着再往硝酸纤维素膜上层析。如果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N 蛋白抗原,这些抗原首先与彩色乳胶标记的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 1 的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样混合物往硝酸纤维膜上层析时,便会被固定有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单克隆抗体 2 的检测线
(T 线)捕获,因而在 T 线出现一条红色线条,为阳性结果。
如果被检者血液中没有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N 蛋白抗原存在,则不会在检测线(T 线)上形成红色线条,为阴性结果。
在试剂卡上的质控线 (C 线)包被有羊抗鼠抗体,无论试验中是否存在抗原,都应呈现红色条带。
3)荧光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层析夹心法的原理,是以荧光微球作为示踪标记物。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线处包被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在质控线处包被质控抗体;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包被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和荧光微球的复合物。玻璃纤维素膜上同时包被质控荧光复合物。
检测时,样本中含相应的待测物质浓度不少于最低检测限时,待测物会与预包被的荧光微球标记的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后复合物通过毛细作用向前层析,则在检测线处抗体捕获聚集,通过免疫荧光分析读出信号峰值,表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为阳性;
如果样本中不含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不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检测线处不会出现荧光信号,表明样本为阴性。
无论样本中是否含有待测物质,质控线 C 线处都应出现荧光检测信号峰值,作为层析过程是否正常、试剂是否失效的内控标准。
新冠病毒感染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其早期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嗅觉、味觉改变、眼部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1、嗅觉、味觉改变:新冠病毒感染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这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种早期筛查症状。
2、眼部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眼部症状,如结膜炎、眼痛、眼痒、异物感、流泪或眼分泌物增多等。
3、消化系统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肝酶异常等。
4、神经系统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乏力、意识模糊、抽搐等。
为了更好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我们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此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传染病,已经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它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和气溶胶传播。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对于我们有效防控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播途径
1. 呼吸道飞沫传播:新冠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因此,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
2. 接触传播:病毒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因此,我们要勤洗手,避免用未洗净的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3. 气溶胶传播: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病毒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造成感染。因此,我们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密闭空间。
二、预防措施
1.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是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
2.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3. 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三、治疗与康复
1. 抗病毒治疗:目前,针对新冠病毒,已有多种抗病毒药物可供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有助于减轻病情。
2. 支持治疗:对于重症患者,需要给予氧气、呼吸机等支持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
3. 康复治疗:康复期患者需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帮助身体恢复。
四、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肺热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如咳嗽声嘶哑、气促、咽痛和咳痰不爽等。这种咳嗽通常由肺内郁热和肺气失宣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治疗肺热咳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饮食调养: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山药、蜂蜜、雪梨、银耳、莲藕等,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2.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3. 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清肺热的药物,如清开灵口服液等。
4.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通风。
5. 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以下科室和医院可以提供肺热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呼吸内科、中医科
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总结起来,肺热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合理的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主要是指病毒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在空气中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接触传播则是指病毒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手机等,再通过手部接触到口腔、鼻子或眼睛等黏膜部位而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综合症、肾衰竭等,严重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尽管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人类传播途径,但仍有传播的可能性。
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免洗手消毒液。
2.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面部。
3. 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5.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6. 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7.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除了预防措施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和抗感染治疗。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了多种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如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
此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例如,中药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也在积极探索中。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我们需要做好预防措施,积极应对。
肺部感染,俗称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可能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肺炎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肺部感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1. 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喘憋等症状。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的肺炎可能导致ARDS,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可导致呼吸衰竭。
3. 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的肺部感染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5. 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这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反应。
为了预防肺部感染,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污染物。
2. 避免接触已知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4.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5. 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6.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如果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一种新型传染病,其早期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发热、腹泻、干咳、全身疼痛、红眼病、嗅觉和味觉丧失等。
一、发热: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低热患者体温在37.3℃到38.5℃之间,少数严重高烧患者体温可以达到39℃以上。
二、腹泻: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出现腹泻,这是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导致。
三、干咳:新冠病毒感染可造成肺组织炎症刺激,从而导致咳嗽。这种干咳通常为持续性,无痰或少痰。
四、全身疼痛:新型冠状病毒早期患者可能有轻微的四肢压抑、腰部、背部肌肉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
五、红眼病: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发热,长时间发热会导致眼结膜充血,造成眼睛发红。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六、嗅觉和味觉丧失: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破坏味觉、嗅觉神经细胞导致味觉、嗅觉暂时性失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味觉减退、嗅觉消失等症状。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我们应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2. 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封闭、通风不良的场所。
3. 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
4.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6.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日常保养方法:
1. 注意室内通风,每天至少通风三次,每次30分钟。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4.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减少感染风险。
5. 遵循医生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观。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美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然而,在老年群体中,肺炎这一疾病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特别是肺炎治疗后,老年人容易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这无疑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老年人肺炎治疗后的反复发烧,可能与过早放弃药物治疗有关。许多老年人由于经济原因,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减少药量的情况。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使病情恶化。
其次,有些老年人在治疗效果刚刚出现时就放弃用药,这也是一个误区。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过早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尤其是发烧症状。
此外,过早停止用药还可能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特别是发烧。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烧时更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针对肺炎治疗后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2. 加强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4.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5.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总之,肺炎治疗后的老年人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关注,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帮助他们战胜病痛,回归健康的生活。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肺炎对他们的健康影响较大。许多家长对肺炎的认识不足,甚至将其与气管炎混淆。因此,了解肺炎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若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肺炎,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肺炎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给予退热药、止咳药和止痛药等。
2. 抗生素: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3. 支气管舒张剂:对于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
4. 其他药物:如氨茶碱等,用于治疗咳嗽和呼吸困难。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
2.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在18℃-22℃,湿度在60%左右。
3. 注意保暖,避免孩子受凉。
4. 增强孩子免疫力,多晒太阳、多运动。
若孩子病情严重,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医院设有儿科,专门负责儿童的医疗保健。在儿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
假性淋巴瘤,又称结节性淋巴组织样增生,是一种肺内局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疾病通常表现为单个结节,且局限于单个肺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肺炎病史,但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仅在肺部检查时被发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轻度咳嗽和胸痛。由于假性淋巴瘤与免疫异常有关,其发病可能与失眠、免疫力下降、心理压力、营养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假性淋巴瘤的首选方法,效果满意。
对于假性淋巴瘤患者,以下日常保养建议值得关注:
1. 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在消毒后进食,避免感染。
2.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营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加强营养,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放疗患者应保护照射区域的皮肤,防止感染。
5. 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了解假性淋巴瘤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与假性淋巴瘤相关的科室和医院:
1. 呼吸内科:负责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假性淋巴瘤。
2. 消化内科:部分假性淋巴瘤患者可能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可前往就诊。
3. 免疫科:负责诊断和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包括假性淋巴瘤。
4. 淋巴瘤科:负责诊断和治疗淋巴系统疾病,包括假性淋巴瘤。
5. 大型综合性医院: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可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越来越关注。那么,新冠病毒是否可以通过眼睛传播呢?
目前,关于新冠病毒通过眼睛传播的证据尚不充分。但根据已有的研究,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如果近距离被其他人吸入,可以导致感染。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会沉积在物品的表面,如果用手触摸这些物品,然后用污染的手再去摸眼睛,新冠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眼结膜进行接触传染。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通过眼睛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
2. 戴口罩:外出时,最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飞沫。
3.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黏膜部位。
4.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物品。
5. 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同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
总之,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眼睛传播,但传播概率相对较低。我们要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