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络膜、视网膜进行性萎缩性疾病,属于遗传病
- 主要表现为夜盲、视物范围变窄、视力下降等
- 补充维生素B6、低蛋白饮食等有可能延缓病情
简介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一种脉络膜(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一层棕色薄膜)、视网膜进行性营养不良,直至萎缩的疾病,在我国少见。本病是由于鸟氨酸转氨酶先天性缺乏(体内的代谢反应大多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缺失往往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导致,与遗传相关,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夜盲、视物范围变窄、视力下降等。目前还无法治愈,通过补充维生素B6、限制鸟氨酸的转化(低蛋白饮食)、补充缺乏的物质等一般治疗,有可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患者最终会失明,但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症状表现
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夜盲、视物范围变窄、视力下降等,且症状往往进行性加重。
诊断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家族史,并结合眼底检查、视野检查、血中鸟氨酸浓度检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成像检查(OCT)、基因检测等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在我国少见,患者一般在10岁左右发病,40~60岁失明。尚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资料[1]。
是否可以治愈?
不可治愈。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补充维生素B6、限制鸟氨酸的转化(低蛋白饮食)、补充缺乏的物质等一般治疗,可能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但患者最终仍会失明。
是否遗传?
是。本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并都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时,孩子就会发病)。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怎么回事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这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视觉健康。该疾病的发生与鸟氨酸代谢酶的缺乏有关,导致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进而引发视力模糊和眼底疾病。
由于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散瞳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滋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或口服抗氧化剂等,以增加视网膜活性。手术治疗方面,可以考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手段,利用维生素B6等药物改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此外,对于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患者来说,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疾病的挑战。
总之,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注重日常保养,以维护自身的视觉健康。
医疗故事汇
文章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一般治疗方案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CR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该疾病由于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AT)缺乏导致鸟氨酸在血液中积累,进而损害视网膜和脉络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CRMA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限制鸟氨酸转化
限制精氨酸的摄入是治疗CRMA的重要措施之一。精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鸟氨酸,因此减少精氨酸的摄入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鸟氨酸水平。具体方法包括低蛋白饮食,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千克以下。临床研究发现,低蛋白饮食可以有效改善部分患者的病情。
二、增加剩余酶的活力
维生素A6(维生素B6)是OAT的辅酶,可以帮助增加OAT的活力,从而减少血液中的鸟氨酸。研究表明,大剂量维生素B6(每天300-700毫克)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鸟氨酸水平,并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功能。
三、调整缺乏的物质
CRMA患者体内赖氨酸、谷氨酸和肌酸水平较低,需要补充这些物质。赖氨酸可以与鸟氨酸竞争,减少血液中的鸟氨酸水平。肌酸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视功能。此外,补充脯氨酸也可以提高OAT的活性,延缓疾病进展。
四、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CRMA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此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低氧疗法、光动力疗法等,也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所帮助。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症状诊断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症状诊断
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Choroidoretinal atrophy)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眼病,主要影响视网膜和脉络膜。以下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
1. 视功能障碍:患者常在10岁之前出现夜盲症状,随着年龄增长,中心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完全失明。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视野缺损,如环形暗点或向心性缩小。暗适应检查和色觉检查也可能出现异常。
2. 眼底改变:眼底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脉络膜萎缩斑,呈花环状分布。晚期病例可能出现色素增生和视网膜血管变窄。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可见典型的回旋形萎缩区,晚期出现巩膜强荧光。
诊断方法包括:
1. 家族史和遗传咨询: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了解家族史有助于诊断。
2. 眼底检查:包括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
3.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OCTN1基因突变来确诊。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措施包括:
1. 低视力的辅助治疗:如使用助视器、低视力康复训练等。
2. 避免光线刺激:佩戴墨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等。
3.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解码专家
周玮琰
副主任医师
眼科
山东省立医院
冯浩
副主任医师
眼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川辉
主治医师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