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别名: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格林-巴利病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介绍
  • 常见于老年人群,男性多见
  • 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 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对症支持治疗为辅

简介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介导、炎症等有关,表现为起病缓慢、逐渐进展的感觉、运动均受累,如四肢无力、四肢末梢麻木感觉减退、步行困难。本病暂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治疗(糖皮激素治疗为主)控制症状,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逐渐进展,持续至少8周以上,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四肢末梢麻木、感觉减退、步行困难,举臂、上楼困难,病可逐步出现梳头、提物等困难,但一般不会出现吞咽困难,亦极少发生呼吸困难。

诊断依据

本病采用排除性诊断,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确诊:

  1. 临床表现:运动和(或)感觉功能障碍累及1个以上肢体;
  2. 病程:至少持续8周以上;
  3. 反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 电生理检查显示神经速度减慢、脱髓鞘发生病变;
  5. 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质细胞分离;
  6. 病理:有脱髓鞘及髓鞘再生现象,但不是必需的。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

1.经典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2.变异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纯运动型

(2)纯感觉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少见,发病率较低,好发于40~60岁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2]

是否可以治愈?

难治愈,通过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康复训练等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家们开始使用人的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1979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问世,并在短时间内使血液IgG浓度提升至正常人水平的3~6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抗感染的效果。近年来,研究表明IVIg不仅具有抗感染作用,还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在许多免疫性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神经科疾病。

在神经科疾病中,IVIg被用于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重症肌无力(MG)等。对于GBS,IVIg与血浆置换效果相似,但血浆置换价格昂贵,且受设备限制,而大剂量IVIg治疗安全有效、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治疗激素冲击和血浆置换无效的慢性GBS。对于CIDP,IVIg是其一线起始及维持治疗方案。对于MG,IVIg和血浆置换有助于短期协助诱导缓解,以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或为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准备。

在探索中的适应证方面,IVIg可能作为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脑炎、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疗手段。然而,IVIg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注意,包括输液相关不良反应、血栓栓塞事件、无菌性脑膜炎、皮肤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因此,在使用IVIg时,需要正确掌握使用时机,并且定期评估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或过度治疗。

疾病解码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