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上肢远端肌萎缩

上肢远端肌萎缩

别名:上肢远端非对称型肌萎缩症,平山病,屈颈性脊髓病

就诊科室:

骨科 内科 神经内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上肢远端肌萎缩介绍
  • 肌无力、肌肉疲劳感
  • 疾病呈发展趋势并逐渐出现相应的肌群萎缩
  • 病程呈良性,可自行停止

简介

上肢远端肌萎缩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本病是一种罕见病。本病的发病年龄以青年人居多,男女患病率比为20:1~2:1。受累部位多为一侧上肢的远端手部肌肉,典型症状是肌无力、肌肉硬化、患肢有“寒冷麻痹”感;本病可以治愈。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甚至痊愈),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的5年内病情会自然终止。

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便能够阻止疾病的发展。如服用B族维生素、辅酶Q10等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大概需要6~12个月;早期诊断后,尽早给予佩戴颈托保守治疗。如果患者长期佩戴颈托无法忍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采取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后,病情仍然持续恶化者,建议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症状表现 

本病的典型症状是肌无力、肌肉硬化、患肢有“寒冷麻痹”感。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症状包括肌无力、肌肉硬化、“寒冷麻痹”感。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相应的肌群萎缩症状(单侧萎缩多见,双侧萎缩少见)。另外,患者在寒冷环境中身体的不适感会加重。进行神经系统查体、颈椎X片、颈椎MRI平扫、神经电生理等检查,可以查看病变位于哪里以及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上肢远端肌萎缩有哪些类型?

  • 按发病机理分类
  1. 由全身性的营养障碍,或者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结构异常或肌肉性质的改变,进而引起的肌肉萎缩。
  2. 中毒、感染、代谢异常、变态反应等引起的肌肉萎缩。
  • 根据肌肉萎缩分布部位分类
  1. 全身弥漫性肌肉萎缩
  2. 头面部肌肉萎缩
  3. 头、上肢或上下肢近端肌肉萎缩
  4. 上下肢远端肌肉萎缩
  5. 局限性肌肉萎缩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年龄多为青春期的男性,男女患病率比为20:1~2:1。据全世界的调查统计发现,此病在日本人中发病率最高。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可以治愈。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甚至痊愈),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的5年内病情会自然终止。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便能够阻止疾病的发展。如服用B族维生素、辅酶Q10等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大概需要6~12个月;早期诊断后,尽早给予佩戴颈托保守治疗。如果患者长期佩戴颈托无法忍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采取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后,病情仍然持续恶化者,建议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