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病毒直接侵犯神经或病毒入血引起
- 症状表现为带状分布的疱疹、头痛、谵妄
- 经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后,预后较好
简介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指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脑实质炎症。该病的发作与病毒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血症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带状分布的疱疹、头痛、谵妄。治疗上以抗病毒为主,同时辅以改善神经功能、降温、止惊、降颅压等治疗。如果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1]。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带状分布的疱疹、头痛、谵妄。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带状分布的疱疹、头痛、谵妄等表现,结合血液或脑脊液中检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或抗体,头颅MRI提示脑内单发或者多发、边界模糊的病灶,可考虑诊断。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有哪些类型?
-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 亚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是否常见?
本病临床非常少见,中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多见,发病率约0.001[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通过及时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儿童脑炎症状鉴别诊断
儿童脑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头痛、运动障碍、发热、恶心、呕吐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脑炎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脑炎的病因多样,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此外,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相关病毒性脑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也需要进行鉴别。
脑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特效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持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如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加强儿童的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也是预防脑炎的重要措施。
脑炎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内科、感染科、儿科等。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助于儿童脑炎的预防和治疗:
- 加强儿童的免疫力,如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
- 避免接触病原体,如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性疾病。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文章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饮食保健有哪些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饮食保健同样重要。以下是针对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饮食及营养建议。
对于轻症患者,建议以营养丰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粥、面条汤等。少量多次进食,有助于减少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重症患者,由于进食困难,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和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及热量。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以增强体质。此外,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尿中产生磺胺结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5.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总之,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饮食及营养保健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科学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文章 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侵袭老年人及免疫缺陷患者。其发病原因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病毒通过侵入脊神经,在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潜伏,最终引发脑炎。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偏瘫、失语、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膜刺激征等。为了确诊该病,医生通常会进行脑电图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判断病情及发病原因。
与水痘病毒相似,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更容易发病。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可用于控制病毒复制。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需及时给予降压镇痛药物,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一种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以降低发病风险。
邓云华
主任医师
皮肤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黄玲娟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冯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