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病多由颅内外的感染,手术或颅脑外伤引起
- 该病常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 有效、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
简介
脑蛛网膜炎又称浆液性脑膜炎、局灶性粘连性蛛网膜炎,是常见的颅内感染性非化脓性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由感染、外伤、异物刺激等有关,以上因素可引起蛛网膜出现炎症、粘连或形成囊肿,从而导致局限或多发的蛛网膜增厚与粘连。炎症变化还波及软脑膜、室管膜、脑组织和脑血管,脑蛛网膜炎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全身症状,随病情发展,脑组织水肿加重,会出现颅内压升高(常见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视力障碍等症状。脑蛛网膜炎以控制蛛网膜炎症、松解炎性粘连和降低颅内压力为主要原则,首先应控制原发灶的感染,必要时需手术治疗,积极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者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
症状表现:
脑蛛网膜炎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眼球震颤、颈项强直等。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有中耳炎、鼻窦炎、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史等病史,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眼球震颤、颈项强直等症状。结合脑脊液中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颅骨X线片显示慢性颅内压增高征或正常。CT扫描显示局部囊性低密度改变,脑室系统缩小、正常或一致性扩大。通过扫描排除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MRI扫描对颅底、颅后窝显示较CT更清晰,并排除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综合判断可确诊。
脑蛛网膜炎有哪些类型?
依据具体累及部位分为:
1.视交叉部蛛网膜炎
由于侵犯视神经颅内段及视交叉周围而得名,多导致视神经缺血、萎缩,从而影响视力,是脑底部蛛网膜炎最常见的类型。
2.颅后凹蛛网膜炎
该类型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头痛等症状。
3.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
此类病变炎症一般发生在大脑外侧裂周围,具体症状尚无明确报道,可能与具体管辖区有关。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相对较常见,发病率大约为24.5%,大约为颅内肿瘤的1/10,好发于肥胖者及青壮年[1]。
是否可以治愈?
部分患者可治愈,脑蛛网膜炎积极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者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甚至出现严重的脑疝等并发症。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患者想了解安宫牛黄丸的预防作用和平时服用情况,目前没有症状。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18
我最近总是头痛、恶心、呕吐,很难受,并伴有发热和颈部僵硬的症状,可能是脑膜炎吗?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
我想了解红色药片的用途,是否可以用来预防疾病?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
总交流次数:21
文章 脑蛛网膜炎症状
脑蛛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种蛛网膜炎症。根据炎症发生的部位,脑蛛网膜炎可分为视交叉部蛛网膜炎、颅后凹蛛网膜炎、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等类型。
1. 视交叉部蛛网膜炎:位于大脑底部的蛛网膜炎,主要侵犯视神经颅内段和视交叉周围。患者常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2. 颅后凹蛛网膜炎:发生在后颅窝的蛛网膜炎,约占所有蛛网膜炎的三分之一。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
3. 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主要发生在大脑外侧裂周围,患者常出现头痛、癫痫、精神症状等症状。
脑蛛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
脑蛛网膜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
脑蛛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脑蛛网膜炎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文章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鉴别诊断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包括与听神经鞘瘤、脑桥小脑角胆脂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脑蛛网膜炎的鉴别。
首先,与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症状相似的听神经鞘瘤,通常表现为内听道扩大、破坏,且多见于男性。听神经鞘瘤的CT及MRI检查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增强后多有明显强化。而小脑脑桥角脑膜瘤则多见于女性,若无听神经症状或损害,岩骨尖破坏,伴有附近钙化,则首先考虑脑膜瘤。
其次,脑桥小脑角胆脂瘤也常表现为三叉神经痛或桥小脑角综合征,但年龄较轻,病程较长,脑神经多有损害。X线平片示少数桥小脑角胆脂瘤可见岩骨尖或岩骨嵴破坏,内听道口不扩大。CT的典型表现为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剂一般不强化。MRI表现在T1加权像信号更低,在T2加权像上信号更高,且内部信号不均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局限性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一般无异常体征。X线平片、CT及MRI无异常发现。而脑蛛网膜炎则有感染史,病程波动,除局限症状外常有一些较弥散的体征,脑脊液有炎症改变。抗炎治疗有一定效果。
总之,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刘佳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波
主治医师
中医神经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胡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