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

就诊科室:

血液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粒细胞缺乏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粒细胞缺乏症辨证论治的方法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一、中医治疗

1. 气阴两虚型: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可选用生脉饮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方,或人参、黄芪、女贞子、生地等药物。

2. 心脾肺虚型:治疗原则为益气补肺,健脾养心,可选用归脾汤加减方,或大全大补汤加减方。

3. 肝肾阴虚型:治疗原则为滋肝肾、降虚火,可选用大补阴丸合归芍地黄汤加减方。

4. 脾肾阳虚型:治疗原则为温肾填精,补脾益气温阳,可选用右归饮合保元汤加减方。

5. 外感温热型: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方。

二、中成药

1. 人参归脾丸:每日3次,每次1丸,空腹服用。

2. 六味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1丸,空腹服用。

3. 紫河车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

4. 十全大补丸(糖浆):蜜丸每次1丸,每日3次;糖浆每次10ml,每日3次。

5. 补骨脂:每次3-9g,每日3次。

三、针灸治疗

取穴:合谷、气海、足三里、关元、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血海等,根据辨证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医疗之窗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是什么

粒细胞,作为血液中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任。然而,当粒细胞数量急剧减少时,便会出现一种名为粒细胞缺乏症的疾病。

粒细胞缺乏症根据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可分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其中,粒细胞缺乏症指的是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甚至完全消失的状态。

粒细胞缺乏症起病急促,患者常出现高热、寒战、头痛、极度衰弱等类似中毒的症状。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局部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危及生命。

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药物反应、化学药物中毒、电离辐射、感染或免疫性疾病等。其中,药物因素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关键在于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药物、化学物质或放射性引起的,应立即停止接触;如果是其他疾病或感染引起的,则需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而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的患者,则需住院治疗,并在必要时进行隔离或住入层流室。

为了预防粒细胞缺乏症,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此外,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老年健康守护者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科用药,造血系统不良反应不得不防!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患者往往会用到各种精神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造血系统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虽然精神药物导致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但其严重程度和致命风险却不容小觑。据统计,白种人和中年人发生此类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死亡率甚至可达8%~17%。

在使用精神药物期间,一旦出现牙龈出血、胸痛、感冒症状、干咳、呼吸困难、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苍白、皮疹、紫癜、瘀斑、咽炎、口腔炎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全血细胞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精神药物导致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这两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部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可能出现干咳、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停用致病药物。

3.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4. 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需及时停药并进行综合治疗。

5. 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黄疸、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为了预防和减少精神药物导致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同时,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加强用药指导。

跨界医疗探索者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如何进行饮食保健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饮食保健与治疗

一、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正常值,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粒细胞缺乏症是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更容易发生感染,病情危重。

二、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

1. 诊断:主要依靠血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2. 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 * 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输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饮食保健

1. 增强免疫力: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 补充造血原料:多吃富含铁、铜、叶酸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豆类、绿色蔬菜等。 3.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鼻腔等部位的清洁,预防感染。 2.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感冒、流感等病毒。 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病情变化。

五、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疾病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情。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保健和日常护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新知速递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辨证论治的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血液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基本情况。这两种疾病都属于白细胞减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其中粒细胞缺乏症病情更为严重。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型、心脾肺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外感温热型。

1. 气阴两虚型:治法为益气养阴,常用方药有生脉饮合当归补血汤加减、人参归脾丸等。

2. 心脾肺虚型:治法为益气补肺,健脾养心,常用方药有归脾汤加减、十全大补丸(糖浆)等。

3. 肝肾阴虚型:治法为滋肝肾、降虚火,常用方药有大补阴丸合归芍地黄汤等。

4. 脾肾阳虚型:治法为温肾填精,补脾益气温阳,常用方药有右归饮合保元汤等。

5. 外感温热型:治法为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常用方药有犀角地黄汤加减等。

除了中药治疗,针灸也是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重要方法。常用的穴位有合谷、气海、足三里、关元、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血海等。

总之,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结合中药、针灸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跨界医疗探索者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人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是什么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两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减少,其中粒细胞数量降低尤为明显。

一、发病原因

1. 粒细胞增殖或成熟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如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等)等可导致粒细胞生成障碍。

2. 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等疾病可导致粒细胞破坏过多。

3. 粒细胞分布异常:过敏性休克、病毒血症等可导致粒细胞分布异常。

二、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系由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其生成、破坏和分布异常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三、临床表现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常表现为乏力、易感染、发热、口腔溃疡等。

四、诊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是诊断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主要依据。

五、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未来医疗领航员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粒细胞缺乏症需要遵循那些饮食原则

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足够的粒细胞,容易感染。在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过程中,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适合粒细胞缺乏症的饮食原则:

1. 丰富多样的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2. 补益气血:多吃红枣、枸杞、花生、核桃等具有补血益气作用的食物。如:红枣糯米粥、枸杞红枣茶等。

3. 增强免疫力:多吃香菇、银耳、蜂蜜等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

4.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姜、花椒等,以免刺激口腔和消化道,加重病情。

5. 避免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6.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有助于新陈代谢。

以下是一些适合粒细胞缺乏症的食疗方:

1. 黑木耳红枣粥: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粳米适量。将黑木耳泡发后撕成小块,红枣去核,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红枣,再煮20分钟。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2. 紫河车粥:紫河车半个,瘦猪肉250克,生姜10克,糯米100克。将紫河车洗净,瘦猪肉切块,生姜切丝,与糯米同煮成粥,粥熟后加葱、盐调味。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3. 枸杞羊骨粥:枸杞子50克,羊骨500克,黑豆3把,大枣10枚,粳米50克。将羊骨敲碎,与枸杞、黑豆、大枣、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粥,调味服食。适用于肝肾阴虚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4. 首乌鸡(鳖、羊肉):生黄茂120克,熟附子30克,首乌草根20克,清炖母鸡一只。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5. 牛肉补损膏: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克,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茨菰、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6. 黄茂母鸡汤:生黄茂,鸡血藤30克,大母鸡1只(乌骨,乌肉,白毛者佳)。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茂、鸡血藤2药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鸡肋(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文火煮肉熟,食肉喝汤,每隔3~4日吃一只。适用于气血两虚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

医疗之窗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如何做诊断鉴别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与真性粒细胞减少症不同,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但功能异常。为了确诊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需要与其他粒细胞减少症进行鉴别诊断。

1. 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由于机体产生自身抗白细胞抗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风湿病等,临床表现包括咽炎、蜂窝组织炎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呈粒系增生活跃。

2. Felty综合征: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伴有脾肿大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中可检测出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血清免疫复合物增加。

3. 胰腺功能不全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又称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常伴反复感染。

4. 慢性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染色体显性遗传,多为自限性,可自行缓解。临床表现包括反复感染、脾肿大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

5. 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先天性粒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缺乏的致死性疾病,表现为反复感染、骨髓涂片无粒细胞系的早期幼稚细胞等。

6. 骨髓粒细胞生成及成熟功能:骨髓象分析及干细胞培养,了解粒系增生程度、成熟度及形态异常。

7. 骨髓粒细胞储备功能或释放功能试验:做5β-雄酮试验,观察骨髓贮存池内成熟粒细胞释放情况。

8. 外周血粒细胞分布状态测定:肾上腺素试验,观察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数量。

9. 粒细胞质破坏增加因素的检测: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关的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白细胞凝集素等。

10. 其他:疑及由红斑狼疮引起者可做抗体等检测。

癌症防治先锋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两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值。这种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药物、化学物质、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感染和疾病。当白细胞数量减少时,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作用是吞噬和消灭细菌。当粒细胞数量减少时,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导致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抗癌药物等。

2. 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3. 感染:如肝炎、伤寒、败血症等。

4.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等。

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影响骨髓功能的疾病。

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通常症状较轻,表现为乏力、易感染等。而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病情较重,可能出现高热、畏寒、口腔溃疡等症状。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方法主要包括:

1.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治疗感染等。

2. 使用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避免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接触可疑药物和化学物质。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 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进行体检。

癌症防治先锋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粒细胞缺乏症是什么

粒细胞缺乏症,也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皮疹等症状。

造成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

1.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粒细胞减少。

2.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3. 免疫因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导致粒细胞减少。

4. 其他因素: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放射性损伤、营养不良等。

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等。

3. 骨髓移植:对于某些患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骨髓移植是根治性治疗。

预防粒细胞缺乏症的关键是:

1.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2. 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医疗故事汇

0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57条记录共6页
快速问医生
推荐医生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专业擅长:精通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有较深造诣
好评率:100% 接诊量:1043
孙达

主治医师

肾病内科

三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肾小球肾炎(1例) 慢性肾病(1例)
专业擅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净化,血管通路
好评率:100% 接诊量:362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三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糖尿病足病(253例) 病毒感染(76例)
专业擅长:1.糖尿病(血糖高,低血糖,降血糖,糖尿病用药指导,胰岛素用药指导,儿童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轻度乏力,口渴,胰岛素缺乏,糖代谢调节异常)2.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便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足)3.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促甲状腺激素调理)4.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血压异常,血压高,降血压)5.高血脂(血脂高,降血脂,清血管)6.高尿酸(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高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降尿酸,祛湿)7.内分泌疑难杂症(脑垂体瘤,生长激素,乳房早发育,肢端肥大,库欣综合征)8.肥胖(减肥,减重,祛湿,脾胃调理,减肥塑身)9.增重(增体重,BMI,增肥)1
好评率:99% 接诊量:39565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