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脑瘤

脑瘤

别名:脑肿瘤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肿瘤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脑瘤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脑部结节是脑瘤吗

脑部结节不是脑瘤,两种是不同的疾病。主要的区别在于性质不同、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1.性质不同:脑结节是进行影像学检查后的结果,是一种症状表现,一般分为良恶性之分。而脑瘤是一种疾病,通常是指恶性肿瘤。2.病因不同:脑部结节大多数是由于外伤、感染、脑部疾病等多种原因造成。脑瘤主要与环境因素、先天发育异常、放射性损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导致。3.治疗方式不同:对于脑部结节,一般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脑瘤疾病一旦确诊,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必要时还要搭配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进行综合改善。不管是任何一种疾病,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治疗,避免耽误病情。治疗期间多休息,饮食上多增加营养,有助于身体得到恢复。

医联媒体

40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看看下面几种最常见的头痛,你中招了吗?

头痛的发生率在人群中呈增长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头痛,即使是专治头痛的医生,也无法保证一定能诊断出病人为什么头痛。下面就一部分头痛的原因作一介绍。 紧张性头痛 是现代都市人群中的一种常见“都市病”。其发病率之高,可谓头痛之最。大约半数以上的头痛病人可归入紧张型头痛的范畴。工作的压力、疲倦,以及颈部肌肉长期处于某一姿势(如伏案工作和学习)是导致紧张型头痛的主要原因。其症状是头部沉重,有紧箍感,可伴有头晕、疲倦、颈部肌肉紧张,也可为痉挛性痛、牵扯痛或胀痛,持续数小时,病人坐卧不安。经过睡眠休息、热敷或按摩头部后,头痛可减轻。 偏头痛 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发病率仅次于紧张性头痛。大多数偏头痛在儿童和青年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偏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 4~72 小时,通常为中重度头痛,并且在活动后头痛可以加重。大约 10%的病人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眼前出现闪光、暗点等感觉,而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是常见的伴发症状。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可从每年一次至每周数次不等,偶有持续性发作的病例。偏头痛发作时,一般需用药物控制,发作频繁时可采用预防性治疗。 低颅压性头痛 可见于各种年龄。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原因不明,以体弱的女性多见;后者继发于其他疾病,两性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头痛部位以前额部和后枕部多见,呈缓慢加重的轻度至中度钝痛或搏动样头痛,与体位变化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必要时须做腰椎穿刺检查。 脑瘤性头痛 以头痛伴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三大主征。在脑瘤早期,头痛可为阵发性,多于清晨或夜间发作,在咳嗽、俯首、转头或用力时加剧。当肿瘤体积变大时,可压迫大脑、堵塞脑脊液通路而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损害脑神经,此时便会突然发生头痛加剧或骤然全头胀痛,兼有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癫、呕吐、偏瘫、精神紊乱等症状。此时头痛是第一位的,且以胀痛逐渐加重、全头痛为其特点。 高血压性头痛 高血压病人在平时发生头痛是比较少见的,即使出现头痛,也多为昏痛、钝痛而已。但在出现急进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时,则有明显的头痛,常伴有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眼花,甚至肢体乏力、麻木、精神异常等。此时病人头痛难忍,有爆裂沉重感、全头痛,并有血压骤升,甚至可成为卒中(中风)的先兆,必须积极治疗。 五官性头痛 眼、鼻、耳、齿的炎症或癌肿,会引起头痛。眼源性头痛多为近视、散光、斜视者未配戴眼镜或配镜不合适,也有少数是其他眼病如青光眼等所致。视物为头痛的诱发因素,其中以阅读引起头痛为最常见。其他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炎、鼻窦炎等可引起前额及鼻根部疼痛。 总之,引起头痛的原因多样,症状复杂。一般人都有紧张性头痛的经验,这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但有时头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警示症状,所以当出现头痛时,尤其是在下面一些情况,应该及时去看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 首次发作的剧烈头痛 以往有头痛病史,近期头痛性质改变 亚急性起病,头痛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进行性加重 头痛伴一过性意识或言语改变 头痛伴有神经方面的症状,例如麻痹头晕、视觉模糊等

主治医师刘元奇

15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瘤大概有几种治疗方法?

1,手术。手术切除是第一选项。良性肿瘤能彻底切掉是最佳最理想的结果。恶性肿瘤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切除。 2,放射治疗:现在科技发达,放射治疗可以达到范围十分精准,把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包括,伽马刀、射波刀、质子刀等等。可以做到肿瘤边缘十分精准锐利,像刀切过一样。但边缘剂量也会导致脑水肿。 3,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在影像学上发现病变,但又无法确认病理诊断的情况下,下一步的治疗无法进行。需要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此方法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兼具治疗作用,比如植入放射性粒子。 4,化疗:适用于恶性肿瘤。一般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避免复发或者延缓复发。或者,通过立体定向活检,明确了病理诊断,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化疗方案。 5,免疫治疗:在研究中,临床的效果尚在研究中。因为有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免疫治疗没有其他系统肿瘤治疗的效果理想。

主任医师卜博

15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瘤引起面肌痉挛是怎么回事?

脑瘤可以生长在颅内的任何位置,而颅脑内部的神经是集中地,所以一旦出现了脑瘤以后,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神经的压迫,容易产生面肌痉挛的症状。所以并不是所有脑瘤都会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是根据压迫神经的部位。一旦出现了面肌痉挛的情况,就要尽早的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包括头颅CT的检测,主要就是看是否存在着颅内的肿瘤或者是其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如果是由于脑瘤所引起的面肌痉挛,是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的,主要就是对于脑部肿瘤来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是能够有效的达到治愈目的的。

住院医师张徽

149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经常头疼是什么病?

看到「头疼」这俩字,我就有点脑壳发紧。 这个名词所描述的情况,每个人(包括孙悟空)都深有体会,大多数群众久病成医,基本上都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头疼的「治疗方案」,似乎乏善可陈。 但是!作为一个有节操有修养的医务工作者,我必须为大家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扒一扒头疼这个「小事」。 头疼都是小病吗? 头疼这个事,可大可小。 在不到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里,我找到了 300 多个疾病的名字,其中因为脑子不好导致的头痛 90 多种,别的地方有病带着脑子也有病的 180 多种,然后剩下的是各种不舒服让人感觉是头疼的情况还有 30 多种。 300 多种!「头疼」就是这么任性。 别急,在这些病里面,其实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 大多数头疼都是小问题 压力和情绪 冷热刺激 癔症(没有实质性病变却认为自己就是头疼的情况) 感冒或者鼻炎 内分泌失调 这些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原因了。 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头疼」,基本上就是这一类的「小问题」,不足为惧,只要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适量运动、找到合适的途径去缓解我们的压力,并积极对原发的情况作出处理,相信头疼很快便会过去。 可以引起头疼的「大事」 这种「摊上大事」的情况很少,但只要有,就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脑壳(颅骨)里有脑子,有水(脑脊液),有血管,脑子外面是脑膜,这些东西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头疼。 从原理上来说,凡是能引起脑壳内部(颅内)压力的变化,不管升高还是降低,都会引起头疼;有血液或者脓液刺激脑膜,也会头疼。 在这些原理之上,我先点几个名: 头部外伤 偏头疼 颅内感染 脑血管病变 脑出血 脑积水 肿瘤 低颅压 另外,像是某些癫痫、高血压、贫血或者某些中毒(比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也会表现出「头疼」的症状,要认清病因,针对性处理。 头疼,其实也不一定是「头」疼 头疼的时候,仔细感觉一下,脑袋上其他地方疼吗? 有的头疼也不一定就是真的「脑仁」疼,可能是头上其他地方的疼痛把我们给「骗」了。 眼疼:青光眼或者其他眼部疾病; 耳朵疼:中耳炎等多种耳部疾病; 脸疼或者牙疼:三叉神经痛或者其他颌面部疾病; 后脑勺疼:枕神经痛。 这些「配件」的疼痛有时会让人感觉到「头疼」,其实仔细分辨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这就好像是「皮疼还是肉疼」的区别,有时主观感觉是头疼,但实际上是邻近部位的疼痛,自己无法分辨而已。 头疼到底怎么办? 哪有那么麻烦,头疼吃点止痛药不就得了。 这个观点其实是大错特错。 市面上的止疼药或者「头痛粉」基本上都属于一种叫做「非甾体消炎药」的玩意,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药物,但对胃黏膜的伤害很大,多少胃炎、胃溃疡、胃穿孔就是因为患者服用了这种药而光荣诞生。 对于小问题的处理在前面已经或多或少的谈到了,如果头疼不剧烈也没有伴随症状的话,是可以在家里休息休息,观察一段时间的。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如果疼痛已经到了需要吃止疼药的地步,难道还不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去医院排除一下吗? 当然,在医院里所进行的检查都应该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而不是去「乱查一通」。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一类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先测一个血压,因为或许是血压在波动,导致头疼。 对于没有明显原因的头疼首选检查应该是颅脑 CT 了,这种检查对疾病的覆盖面比较广,脑出血、脑梗塞、大部分的肿瘤、脑积水等 CT 都能看个差不多。对于某些疾病,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增强 CT」。某些虽有症状,但 CT 却看不出来的情况,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经验进行排除诊断,或者换个检查项目。总的来说,CT 在门诊对疾病的筛查是很有意义的。 对怀疑有「癫痫」的患者,可以做「脑电图」来进行诊断或者排除。 MRI,看肿瘤的功能很强大,当然,对脑子里其他的问题的研判也不比 CT 差,比如脑血管病、脑积水什么的,只不过除了部分肿瘤和某些症状典型的特殊疾病外,这个检查一般不作为门诊筛查项目。 对脑血管的畸形,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可以进行 DSA、CTA、MRA 等检查。 上面列出的检查项目,这些不是必须全部要做,也不是都做一遍就能查出「头疼」的原因,最后,我们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由接诊医师来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查。 如果说头疼发生的时候要在生活上注意什么,那就是多休息。一般来说,那些没有「后台撑腰」的头疼是很难超过一个礼拜的。 但是如果长期持续的头疼不缓解、疼痛程度难以忍受、疼痛程度迅速加重,或者已经出现了其他难以理解的情况,比如手脚发麻、站不稳、说话不利索、或者恶心呕吐等等一系列伴发的症状,那就别耗着了,医院里走起吧。

住院医师曾沣

14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脑肿瘤钙化

首先发生于颅骨之内的肿瘤称为脑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指的就是本身脑组织里边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瘤,而继发性的就是来源于其他别的部位的肿瘤转移,而出现的肿瘤。 对于这种肿瘤,由于肿瘤是异常的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如果特别障碍,把它叫为恶性,就是分化不良,生长的速度比较快,主要是分裂,一个分裂两个,两个分裂四个,但是这个时候需要营养,当血液供应不好时,肿瘤就会发生坏死,坏死的结局就可能会导致肿瘤钙化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本身就会出现一些钙磷代谢异常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钙化,所以钙化有可能是肿瘤发生了坏死,坏死的炎症吸收,最后没有吸收完全就形成了钙化的情况,也可能就是因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出现特异性的表现,这个对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主治医师侯争飞

14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手机与脑瘤(二)

2011年5月31日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将射频电磁场规定为人类可能致癌剂(Group 2B)。这一推论主要是基于INTERPHONE研究,这项研究发现最高级别的重度使用者(30min/d,持续10年)患瘤风险增加,但是较低的暴露不增加风险。同时其他研究也不能重复这一发现。且2008年INTERPHONE研究组发表声明认为长期的发现既可以是因果关系的反映也可以是人为的,因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应答率有差异。可见,这一大型研究有难以回避的方法学缺陷。 目前的最重要和全面的数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Hardell研究小组的研究,另一个是自国际癌症研究署的项目。Interphone项目是迄今最大型的病例对照研究,2000年启动,由来自13个国家的48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历经11年,耗资2400万美元。该项目调查了手机使用对两种最常见的脑肿瘤:胶质瘤和脑膜瘤的潜在影响,对14000名受访对象进行了跟踪研究,包括2765名胶质瘤患者、2425名脑膜瘤患者,及胶质瘤组的2708例对照和脑膜瘤的2409例对照。该研究涉及的病例之多、跟踪的时间之长,均为同类研究之最。 截止2014年已经发表的Interphone原始研究共有15篇,8篇有关胶质瘤,该研究认为总体来讲手机使用与这两种肿瘤没有关系,但是高水平的暴露会提高胶质瘤发病率,但各种偏倚和错误给病因解释造成了困难。长期大量使用手机的可能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没有任何必要提示成年人限制使用手机。 截止 2014年已经发表的Hardell研究共有13篇,内容涵盖脑肿瘤、涎腺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睾丸肿瘤等,8篇文献报道了胶质瘤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还考虑到了地域或年龄因素,且病例组和对照组应答率均达到80%以上,但其缺陷是在研究中进行了较多的分组,使各组的病例数相对较少,某些情况下可能不能满足统计分析的需求。 这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小组结论并不一致, Interphone项目基本未得出有力的阳性结果,而Hardell小组则得出了一系列阳性结果。2011年Hardell等14将自己的研究与Interphone的研究做了对比,主要区别如下:前者包含无绳电话,后者不包含;前者包含20 ~ 29岁的年轻人,后者不包含;前者的对照是未使用手机者,后者是低剂量使用者;前者应答率更高;前者使用了盲法,后者未使用。所以,基本上目前大家公认Hardell的研究质量更高,结果也更具有参考价值。 另外,目前关于儿童的研究尚缺乏。根据 pew2009和2010年公布的调查结果,美国2004年青少年手机使用的比率是45%,此后,手机使用比率稳步提高,2006年63%,2008年71%,2010年75%。由于儿童颅骨更薄,头颅更小,大脑导电性更高,且正处于发育中,所以手机电磁辐射对于儿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但是关于手机对儿童脑瘤的影响目前研究还比较少,Hardell等152004年发表了一项针对不同年龄组(20-80岁)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脑肿瘤与手机使用之间存在正性关系,20 ~ 29岁OR值最大,但该研究给出的OR值大多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各组样本量均较小有关。所以,此研究还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证明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第一个儿童研究CEFALO研究16发表于2011年,是一个包含丹麦,瑞典,挪威和瑞士四国的多中心研究。研究对象7 ~ 19岁。结果并没有发现手机使用可以导致脑癌发病率升高。但是Hardell等则认为能够从CEFALO的数据中发现一些支持手机使用可以脑癌发病率升高的端倪。哪些? 本文提示手机使用与胶质瘤患病之间有统计学关联,并且有可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是各研究之间异质性较大,异质性参数 I²分别高达91%和84%,所以其结果仅供参考。而低级别胶质瘤各研究间同质性良好,合并OR值提示手机使用提高低级别胶质瘤患病风险,长期使用风险明显增加。对高级别胶质瘤则尚无证据证明其与手机使用相关。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本身的生物学差异所决定的。低级别胶质瘤为WHOⅡ级肿瘤,潜伏期长,呈慢性进展,更容易受到手机辐射这类可能的慢性致癌剂影响,并且其受影响病例也更容易被捕捉到。而高级别胶质瘤包括WHOⅢ级以及Ⅳ级的肿瘤。其中Ⅳ级中有原发性胶母和继发性胶母两种,相对于低级别胶质瘤,它们发病潜伏期普遍较短,虽然继发性胶母多继发于低级别胶质瘤或WHOⅢ级的胶质瘤。一般WHOⅢ级胶质瘤潜伏期和病程均比Ⅳ级者长,但研究中多把Ⅲ、Ⅳ级混在一起,无法分层分析。而原发性胶母则进展迅速,病程较短,潜伏期短,上述因素可能影响高级别胶质瘤与手机关系的分析。 详细内容参照: 龚秀,吴劲松,毛颖,周良辅. 手机使用与胶质瘤发病率关系的荟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9), 3102-3106.

主治医师龚秀

14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手机与脑瘤(一)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说法已是人所共知,而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大,一直是科学家们孜孜探寻的方向。 其中,一度流行的“手机致脑癌说”在科学界引起了较大争议。 美国民主党参 议员、前总统肯尼迪惟一一个算得上长寿的弟弟爱德华·肯尼迪,2009 年8 月因脑癌去世,他的医生提出 怀疑: 爱德华·肯尼迪在政务活动中过于频繁地使用手机,是导致脑癌的一大因素。 “手机致脑癌说”由此 更是被推向争议的峰顶。 手机是一种离人脑最近的电磁辐射源。其对人脑的危害程度关系到每一位手机使用者的健康。考虑到手机用户群庞大,全世界已超过50 亿,而恶性脑瘤致死性很高,预后极差。 因而研究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 响对公众健康有重大意义。 1 手机的背景,使用及增长情况 手机自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在欧洲推广使用, 90 年代中期用户迅猛增多,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 目前全球手机用户已达到50 亿[ 1, 2]。 据尼尔森中国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3],截止2010 年3 月,中国手机用户 已经达到了7.55 亿人次,超过中国总人口数的一半。 25 至34 岁和35 至44 岁的成年人是 最大的手机用户群,这2 个年龄段的用户比例分别占总用户数的23%,也就是说25 岁至44 岁的用户占总 用户的46%。 相对于中国,美国在2006 到2010 年间新增手机用户7000 万,截止2007 年美国已有手机用 户2.5 亿。 2 手机电磁辐射特性 手机发射的电磁波,与自然界的可见光、医疗用的x 光,以及微波炉所产生的微波都属于无线电磁波,只是频率不同而巳。 手机通信一般采用特高频(VHF)和超高频(uHF)频段,频率在数百MHz 到几个GHz。 高 频电磁辐射是遵循电磁辐射理论的。 3 人体(人脑)如何吸收手机辐射 手机的使用具有其特殊性,即发射天线距离人体的头部很近.仅2~5 厘米,形成人 体邻近效应。 人体的头部近似为一个吸收介质的椭球体(其长轴约一个波长), 如果头部靠近天线,人体和导电机壳上会感应出电流.电流的耗散将 改变原来的辐射图案形状,即收变了天线的辐射特性。 人体的这种邻近效应会劣化天线的辐射效率.为此, 在设计手机天线时,必须考虑并利用到人体邻近效应。 这表明.用户已经充 当了手机设备的天线部件。 (即没有方向性),但这使得天线的部分辐射能量穿过人脑,即使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也被浪费了。比如,美国移动电话研究指出,鞭状手机天线发射的微波,仅40%用于通信,60%的微波被人脑近距离吸收。 北 京交大的一项研究表明,手机辐射时有一半被人体吸收了。 4 手机辐射如何影响人体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人体活性组织从电磁场所 吸收的全部能量,最初用于增加人体组织细胞中的分子和离子的机械运动,如果这种机械运动是随机的, 那么所有电磁能将被吸收转化为热,最终提高辐射组织温度。 如果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干的,则在转化为热 之前,电磁能量可能支持某些生物化学作用,即非热效应。 详细内容参照: 龚秀,吴劲松,毛颖,周良辅. 手机使用与胶质瘤发病率关系的荟萃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9), 3102-3106.

主治医师龚秀

145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其实头疼也是一种疾病,你知道吗?

头痛几乎可以说是“国民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头痛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头痛的原因非常多种,从压力、肩颈酸痛到脑部疾病都有,其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脑瘤了。虽然头痛实在太普遍,不过还是有一些症状可能跟脑瘤有关,需要特别注意。 头痛会是脑瘤吗? 其实大部分会痛到想要去看诊的患者,根据统计,9成以上都是偏头痛造成,不过如果统计有就医跟没就医的人,头痛的原因还是以紧缩型头痛为主。紧缩型头痛就像是套了一圈松紧带在头上,有种神经紧绷的痛感,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的时候会特别严重,跟偏头痛一样对日常生活也是个负担。 不过脑瘤是非常缓慢生长的肿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要等到肿瘤大到压迫神经、引起脑部压力不平衡,或是干扰到内分泌系统,出现特殊的症状才会被发现;其中又分成良性脑瘤跟恶性脑瘤,虽然恶性脑瘤通常预后比较差,但因为脑瘤跟大脑组织相关,如果压迫到血管、神经,也不容易切干净,预后就会比较差。 跟脑瘤相关的症状 虽然头痛大部分跟脑瘤无关,但还是有一些需要“特别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无论是紧缩性头痛,或是偏头痛,通常到了晚上大多会缓解,也不太会影响睡眠,如果晚上睡觉时还是头痛,或是白天不痛、晚上才痛,就要小心可能是“脑瘤”。 “因为脑部在晚间睡觉会代谢,血流变多、脑压会升高,一般来说身体会自动调节,但如果脑压高到超过15mmHg,表示脑内可能有肿瘤压迫,导致调节效果不好、引发头痛”,这种头痛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典型的脑瘤症状,如果晚上会头痛、持续1个月以上,就建议来做脑部断层扫描。 不过除了脑瘤之外,偏头痛也可能有眩晕、畏光、恶心想吐等症状,但持续时间比较短暂,而如果是脑瘤,这些症状持续的会比较长;另外,脑瘤如果压迫到神经,也可能合并其他症状,像是意识模糊等,所以要观察是不是脑瘤,建议还要配合以下几个症状: 意识变化的反应,比如平衡感变差、昏倒、癫痫、抽筋的症状,甚至会呕吐、步态不稳、走路歪歪斜没有力气、单侧肢体无力,觉得身体麻木、行为举止改变、错乱,甚至情绪失控、突然失去方向感、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好像变了一个人、视力模糊,对光线、声音敏感。 如果发现自己这些症状是“突然严重发生”,或是慢慢发生,但持续1个月以上,最好赶紧到医院挂神经内科,进行脑部的断层扫描或是核磁共振的检查,找出可能的脑瘤风险;不然让肿瘤持续压迫神经,最后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罗萍艳

144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脑膜瘤到底是什么病?该如何防治呢?

脑膜瘤是种什么样的病? 正如其名称所示,脑膜瘤发生于颅骨和大脑之间的膜层。虽然脑膜瘤被归类于脑瘤的一种,但它实际上并不是长在脑组织里面,而是长在脑的表面。脑膜覆盖在整个脑的表面,脑膜瘤可以出现在颅内的任何部位。 有些病患的脑膜瘤会包住神经或血管,这通常出现在颅底的脑膜瘤,因为大多数重要的神经血管位于颅底,而这种部位的脑膜瘤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度。 脑膜瘤并非主要的脑瘤类型,大概发生率只占脑部肿瘤的15%,幸运的是,有97%的脑膜瘤都是良性的,只有3%的脑膜瘤是恶性肿瘤。大部分的脑膜瘤长得很慢,而被发现时往往已经长得很大,进而造成头痛,癫痫或视力缺陷症状,而这个时候肿瘤可能已经存在5到10年。 脑膜瘤的病因与症状 大部分的脑膜瘤是随机发生的,医学上至今仍无法完全确认脑膜瘤的发病原因,多数是因为患者自身的脑部问题,或是家族遗传因素有关,脑膜瘤以女性居多,发生率大概是男性的4倍,而好发期是在50到70岁间,因此医界临床研究认为女性停经后的变化,可能跟肿瘤的生长有某种关系。 脑膜瘤患者常以头痛、癫痫为主要症状,但也可因肿瘤部位的不同而出现视力、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障碍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明显的颅压升高症状。 脑膜瘤的治疗方式有哪几种? 对于罹患脑膜瘤的患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传统的开刀切除与先进的放射治疗等2种。 1、开刀切除: 开刀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标准做法,主要的优点是可以完全切除,确定病理诊断,而且治愈率很高,但缺点是无可避免的手术风险,包括出血,中风,神经损伤,感染等等,尤其是颅底脑膜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而且不易完全切除,有很高的复发机会。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有两种,分别是传统放射治疗及立体定位放射手术。传统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治疗扩散且不易定位的恶性肿瘤,或体积太大无法做立体定位放射手术的脑膜瘤,但对大部分的脑膜瘤来说,传统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如立体定位放射手术。 至于立体定位放射手术则是治疗脑膜瘤最先进的方法之一,采用极度聚焦,精确定位的放射线,有如外科医师的手术刀一般给予肿瘤致命的能量,而不伤及邻近的正常脑组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翁慧娟

143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