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痛、咽干、发热是主要症状
-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高发,春夏季多发
- 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一般在1~2周内痊愈
简介
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黏膜组织部位的炎症,多由细菌、病毒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有咽痛、咽干、发热、咽部异物感、疱疹、溃疡等。大部分患者症状比较轻微,经过抗菌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能痊愈,预后较好。少部分患者症状较重,若治疗不规范或不及时,可能出现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症状表现:
咽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咽痛、咽干、发热、咽部异物感、疱疹、溃疡等症状。
诊断依据:
患者出现咽痛、咽干、发热、咽部异物感等临床症状,主要通过体格检查(观察到患者咽峡有充血、疱疹、溃疡、假膜形成,也可能观察到肿大的扁桃体等)、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百分比升高或降低)、病原学检测(咽拭子、粪便或疱疹液标本检测肠道病毒,或检测血清特征性抗体浓度大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即可确诊。
咽峡炎有哪些类型?
- 疱疹性咽峡炎;
- 樊尚咽峡炎;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
- 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
- 白血病性咽峡炎。
是否具有传染性?
部分具有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樊尚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白血病性咽峡炎是因白血病及粒细胞缺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没有传染性。
通过什么方式传染?
- 粪-口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通过衣物、手、食具、物品、苍蝇等污染食物和水,他人如食用或饮用后就会被感染;
- 飞沫传播:病原体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排出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给其他人;
- 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东西传播[1]。
怎么预防?
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尽早隔离治疗,防止传染他人。日常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推行公筷公勺,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传播。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目前暂时还没有准确的关于咽峡炎的流行病学统计,目前对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较多,研究表明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在夏季。如果单独发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幼儿园阶段及学龄期儿童,一旦个体发病,可以迅速蔓延,所以该病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通常情况下,在明确病因后,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注意咽峡部位的局部护理,可治愈。如果有全身系统疾病,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同时要注意疱疹性咽峡炎,因为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种类较多,虽然可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但是不同种类的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故同一个患者可能因为感染不同类型的病毒而重复发病 ,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防护,避免再次感染[2]。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余更生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党华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