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晕、恶心、耳鸣、平衡失调
- 严重可导致听力下降及神经系统症状甚至晕厥
- 一般需要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简介
前庭性眩晕是因前庭功能部分或全部受损,导致的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主要为旋转性,也可能是上升或下降感,前后或左右摇晃感[1],是一种常见疾病,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
本病常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两种类型,前庭周围性眩晕是指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眩晕,一般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前庭中枢性眩晕是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的眩晕,包括肿瘤、外伤性疾患。
该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眩晕、头昏、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等。前庭性眩晕的治疗,首先应当查找病因及缓解症状,前庭周围性眩晕可应用前庭功能稳定剂或进行手法复位等,通常症状可以缓解;前庭中枢性眩晕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脑血管急性事件、肿瘤等,通常症状持续时间较周围性长,较难缓解[2]。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眩晕、头昏、恶心、耳鸣、天旋地转、平衡失调。
诊断依据:
本病诊断应做到定位、定性及查找病因,依据患者天旋地转、头晕、恶心、耳鸣、平衡失调等症状,行头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方可确诊。
前庭性眩晕有哪些类型?
1.前庭周围性眩晕:指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眩晕,一般包括梅尼埃病、氨基糖苷类耳中毒、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等。
2.前庭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的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的眩晕,包括血管性、肿瘤、外伤性疾患。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较常见,在年轻人(25-34岁)的发病率约为1.8%,老年人(≥65岁)高于30.0%[2]。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在去除病因后症状可以缓解,一般通过前庭稳定剂的应用及对症处理手法复位即可痊愈,但需要防止复发。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乔燕
主治医师
耳鼻咽喉科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傅敏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党华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