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

别名:放线菌感染,放射菌病,颊疡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放线菌病概述
  • 一种慢性肉芽肿性、感染性疾病
  • 以结节、脓肿、含硫磺颗粒的脓液为典型表现
  • 经足量、长疗程抗生素治疗后可痊愈

简介

放线菌病是一种由放线菌感染而引起的进行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常表现为脓肿、结节,溃破形成瘘管、窦道,以脓液中可找到硫磺颗粒为特征,该病不具有传染性,经及时、足量的青霉素治疗后可痊愈[1-3]

症状表现[2]

根据涉及的器官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常表现为脓肿、结节,溃破形成瘘管、窦道,脓液中可找到硫磺颗粒。

诊断依据[1-2]

依据患者病史,如近期口腔炎、拔牙史等,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以及脓液中找到硫磺颗粒,可确诊本病。

疾病类型[1-2]

根据感染途径和涉及的器官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

  1. 面颈部放线菌病:最常见,患者大多近期有口腔炎、拔牙史或下颌骨骨折史,表现为后颈面部肿胀、不断产生新结节、多发脓肿及瘘管形成;
  2. 胸部放线菌病:多由颈部感染直接蔓延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嗽、脓痰、发热、咯血等;
  3. 腹部放线菌病:感染源多为肠道或生殖道的菌群,好发于回盲部,可表现为腹部包块、腹痛、便血等;
  4. 盆腔放线菌病:多继发于腹部感染,也有因宫内放置不合适或不洁避孕用具所致,常见症状为腹痛; 
  5. 脊柱放线菌病:常继发于其他病灶,早期症状轻微,如颈、背部疼痛,晚期由于肉芽组织形成可致脊髓压迫症。

是否具有传染性[1-2]

怎么预防[1]

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可预防本病。

是否常见[2]

放线菌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患病率与年龄无关,男多于女,农民及野外作业者较多见,好发于面颈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是否可以治愈[2]

可以治愈:通过尽早的应用大剂量、足疗程的青霉素可痊愈。

是否遗传[1-2]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