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 常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
- 一般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简介
心脏神经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本病是由于神经性因素引起的心前区隐痛、心悸、疲倦、气促、眩晕等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一般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但易与器质性心脏病相混淆,甚至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一般由于生活工作过度紧张、焦虑或与人发生尖锐矛盾产生创伤所致,神经类型呈内向型,喜静少动,过分注意心脏而致病,亦有部分因医务人员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脏病而引起患者精神负担过重而发病。本症虽为非器质性心脏病,不影响患者的寿命,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配合药物与心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症状较多,反复易变、迁延不愈。如果不及时有效干预治疗,疾病会进一步发展,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的患者可能长期处于病理状态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会因此完全丧失劳动力,预后不佳。
症状表现:
心脏神经症常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
诊断依据:
根据有心悸、胸痛、气短、乏力等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但经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不能找到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时,可以做出心脏神经症的诊断。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本病大多数发生于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上的亦不少见,尤其是在伴有更年期综合征时[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可以治愈。通过心理治疗、消除诱因、药物治疗等多角度给予关注、治疗与疏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有效干预治疗,疾病会进一步发展,危害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的患者可能长期处在病理状态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部分患者可能会完全丧失劳动力,预后不佳。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童传凤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天津市人民医院
高学正
主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