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别名: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海绵状血管瘤治疗

部分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能终身不会出现症状,这类患者一般无需治疗。若曾经出现过症状,但症状不明显或仅一过性,且血管瘤增长不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保守治疗。若血管瘤有增长的趋势,或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腹胀、眼球突出等,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血管瘤。

治疗目标

通过保守治疗使血管瘤减小或控制其长大,缓解相应的症状。通过手术治疗完全切除血管瘤,达到治愈且不复发的目标。

药物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暂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药物治疗仅针对疾病所引起的症状。

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1)抗癫痫药物:如乙琥胺、丙戊酸、苯巴比妥等,适用于慢性癫痫发作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贫血、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

(2)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适用于有颅高压症状(如头晕、头痛等)的患者。大剂量使用会出现心力衰竭、寒战(身体感到寒冷出现颤抖)等不良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严重失水、急性肺水肿的患者禁用。

(3)营养神经药物:如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吡拉西坦等,适用于因血管瘤引起中枢神经受损的患者。不良反应有恶性呕吐、头晕、皮肤红疹等。对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适用于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使用不合理会出现白内障、血管扩张、霉菌感染等不良反应。有角膜溃疡、角膜炎、青光眼病史的患者禁用。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治疗方法,不同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的方法不同。

1.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1)显微手术切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的手段,适用于发生在脑实质内(脑实质指大脑、小脑及脑干所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实质性部分)的海绵状血管瘤。

(2)手术直接切除:切除血管瘤,预防血管瘤出血和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缓解或减少癫痫发作。手术切除需彻底,否则可能有复发的风险。

2.肝海绵状血管瘤

(1)手术直接切除:有两种方法,血管瘤切除术和肝切除术。是目前比较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早期未对肝脏产生影响的血管瘤可以采用血管瘤切除术,若血管瘤已经压迫肝脏,引起较严重的肝脏病变,则需切除肝脏。

(2)肝动脉结扎和肝动脉栓塞术:通过对肝动脉进行结扎和栓塞,使大部分血管瘤变软、缩小,达到缓解瘤体生长速度,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适用于不愿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

3.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因邻近框内血管、视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不同的入路方式(即手术切口的位置)治疗效果也不一样[4]

(1)经结膜入路微创手术:此术式的优点为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如果是多发血管瘤,可能会有遗漏。

(2)经眼眶上方入路切除术:可以打开眶尖部位和视神经管,但无法处理位于视神经内侧的血管瘤。

(3)经眼眶外侧入路切除术:是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最经典的术式。缺点是无法处理位于视神经内侧的血管瘤。

(4)经外侧结合内侧结膜入路切除术:适用于血管瘤体积较大或位于深部的瘤体。

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治疗):属于颅内海绵状血管路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在重要功能区、位置较深等手术难以到达的情况,或是患者的体质、年龄等无法接受手术的情况。主要作用为减小血管瘤体积,减轻症状,但可能会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取决于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海绵状血管瘤可反复生长、多次出血,保守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以减缓瘤体的生长速度。手术切除的患者经完整切除瘤体后即可治愈。

治疗后效果如何?

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控制瘤体的长大,缓解症状,经手术完整切除瘤体即可治愈,且不留后遗症。少数海绵状血管瘤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如脑疝、肝衰竭、失明等严重症状,甚至发生死亡。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需每年复查一次,检查瘤体情况。保守治疗的患者根据医生建议,视病情复诊,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往后每年复查一次,期间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诊。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