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部分可通过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治愈,部分不能治愈[1]。
治疗目标[1-2]
- 部分出血热(如: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等)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及支持治疗治愈。
- 部分出血热(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可通过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出血热轻症发展为重症,同时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药物治疗[1]
出血热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常见的对症(缓解症状)治疗药物如下:
- 泼尼松:高热不退且毒血症状严重者,可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预防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心脏骤停、休克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密切监测。
- 利巴韦林:部分出血热如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部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治疗后可痊愈。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皮疹、恶心、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 抗生素:预防继发真菌、细菌感染。常见抗生素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舒巴坦纳等。应避免大量使用抗生素,防止产生耐药性,干扰体内菌群正常生长,引发二次感染。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慎用抗生素。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营养补充、监测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出入量等。
对症治疗[1]
- 高热者适当使用物理降温方式,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
- 汗多、呕吐者应及时口服补液、非必要时不进行静脉补液,以防脑水肿。
- 肌痛患者可适当与镇痛药物。
- 抗休克治疗:出现休克时,应及时予液体复苏;液体复苏不能维持血压,应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严重出血引起的休克,应及时输血。
治疗周期[1]
不同病毒导致的出血热的治疗周期不同。如肾综病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周期约9~14天,登革热治疗周期5~11天,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周期2周左右。
治疗后效果如何[1]?
- 不同病毒引起的出血热治疗后效果不尽相同,治愈率与其临床类型、治疗时间及治疗措施有关。
- 大部分出血热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如: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诊断后,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治愈率可达95%~97%。
- 因出血热暂无特效治疗方案,部分出血热发病迅速,预后较差,治愈率极低,如:埃博拉出血热的治愈率仅有30%。
是否需要复诊[1]?多长时间复诊[1]?
1. 患者应遵医嘱复诊,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 常见的几种出血热复诊时间如下:
(1)流行性出血热:出院后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和垂体功能,如有异常,及时治疗。
(2)登革热:治疗后每隔7天复查血常规,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值。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出院后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治疗。
出血热相关疾病
推荐医生
王虹
副主任医师
血液科
三甲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业擅长:常见血液病的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好评率:100%
接诊量:23
王志永
主任医师
血液科
三甲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缺铁性贫血(79例)
贫血(8例)
专业擅长: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不明原因发热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34720
丁辉
主任医师
血液科
三甲
丹东市中心医院
专业擅长:擅长: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的诊断及治疗,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辽宁省及丹东市血液病方面有一定的知名度。
好评率:100%
接诊量:219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