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根据患者症状、病史、肿物恶性的风险、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考虑,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
消除肿物、解除压迫症状、消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药物治疗
1.甲状腺激素治疗:主要用于年轻的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可阻止肿大的甲状腺的进一步生长,副作用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心率紊乱,心绞痛、冠心病和快速型心律失常者禁用。
2.抗甲状腺药物
(1)甲巯咪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术后复发患者。副作用为皮疹、皮肤瘙痒、肝损伤。对甲巯咪唑、其他硫脲类衍生物过敏者、中到重度血细胞计数紊乱者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丙硫氧嘧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术后复发患者。副作用恶心、呕吐、眩晕、肝功能损伤等。严重肝功能损害、白细胞严重缺乏、对硫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3)碘131:能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素的形成,副作用为厌食、恶心、呕吐、瘙痒、皮疹、头晕、乏力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手术治疗
1.颈部低位领式切口:适用于位于前、上纵隔的部分型坠入性胸内甲状腺肿。切口损伤小,有利于甲状腺供应血管的处理,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机会,并可同时行颈部甲状腺肿的切除。术中应注意紧贴腺体包膜分离,并通过悬吊牵引将胸内甲状腺肿从胸廓入口提到颈部切口予以处理。
2.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正中切开:在低领切口下方垂直延长呈Y字形,纵劈胸骨上半部,扩大胸廓入口切除肿物。切口显露好,但损伤较大,适用于坠入性胸内甲状腺肿部分血供来自胸内、肿物较大、不易从颈部切口切除、肿物明显压迫.上腔静脉及气管、曾做过手术形成瘢痕粘连和疑为恶性病变者。
3.开胸法:前纵隔肿物取前外侧第三或第四肋间切口,肿物位于后纵隔可采用后外侧切口。切口术野宽阔,暴露良好优点,但对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困难,易引起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适用于不伴颈部肿物的迷走性胸内甲状腺肿、较大的坠入性胸内甲状腺肿不能从颈部切除和诊断不明确者。
4.颈胸联合切口:颈部领式切口与开胸同时进行,胸部切口可选用前外侧或后外侧切口,术者在胸内处理甲状腺胸内供应血管、分离肿物并用手在胸内将其推向颈部,在颈部切口切除肿物,加用颈部切口可处理甲状腺下动脉并易避免喉返神经损伤[3]。
其它治疗
恶性胸内甲状腺肿患者易产生恐惧、悲观心理,如出现明显消极情绪,应及时调整,家人给予患者足够关爱和支持,积极配合治疗。
治疗周期
本病多短期治疗。部分患者为恶性需要终身随访,如存在不可逆的甲状腺功能受损,通常需要终身药物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肿物消除,压迫症状消失,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多长时间复诊?
术后1周复诊术口恢复情况,每1~3个月复诊甲状腺功能。
邱伟华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谭艳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王志宏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