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糖尿病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患者,而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糖尿病会对全身器官、部位造成很严重的损害,比如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足部等。据统计,约 6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高血压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防线提高近 2 倍,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两者并存,那么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可达 50%。所有如何理想的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至关重要的,在药物选择上,不仅考虑对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还应考虑有无靶器官保护作用,能否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及药物对糖代谢控制或低血糖症状有无影响等。

    在六大类降压药物当中,ACEI 或 ARB 常被各种指南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尤其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时的首选。因为这两类药物不仅降压效果明确,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影响,而且可减少尿蛋白排泄,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ACEI 或 ARB 也是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时必须包含的药物。如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可考虑采取 ACEI 或 ARB 和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同样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ACEI 或 ARB 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使患者从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ACEI 或 ARB 联合钙离子拮抗剂(CCB)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此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1 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

    在药物治疗上,宜优先选择服用简单、效果平稳、1 次/日的长效制剂。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调整,防止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但如果患者血压较高,也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 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需要

    1、限盐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每日饮食中食盐应少于 6g。高血压患者可选用低钠 盐,降低钠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量。

    2、低脂饮食

    动物性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具有升压作用,因而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猪牛羊肉、动物内脏、蛋黄等。

    3、禁烟忌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香烟中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 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一支普通的香烟,可 使收缩压升高 10~25mmHg。因此禁烟忌酒对血压的 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4、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 C

    B 族维生素参与机体的各种酶促活动,维生素 C 可参与血管壁胶原的形成,因此补充维生素 B、维生素 C 对血压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改变高血压患者饮食习惯是治疗基础,也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基础做好,合理使用药物,让血压降低到正常水范围!)

  • 低颅性头痛。夏季气温常常高于人体体温,因而汗液蒸发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当汗液蒸发过多,人体就容易脱水;另外,因为气候的原因,夏季食品容易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容易患急性胃肠炎或细菌性痢疾,从而上吐下泻,造成脱水。人体脱水后,当体位变化,尤其是站立时,会出现头痛症状。发生头痛时应卧床休息,但不用枕头,以保持头的低位。为了消除和减轻脱水,可输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偏头痛俗称偏头风。西医称“血管性头痛”。患者头部一侧或双侧胀痛,呈搏动或持续性频繁发作,主要是由于颅内动脉收缩、扩张引起,多见于女性。

  • 三、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癌症,其症状可能包括粪便带血(或潜血)、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及长期疲累等。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但由于结直肠癌的发展速度比其他癌症缓慢且有明显的癌前病变期,如果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是医学界公认为最可治疗及预防的癌症之一。

    结肠镜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内窥镜,可清楚地发现肠道病变同时可对部分肠道病变进行治疗,是中国目前用于结直肠癌诊断和筛查的金标准。但其具有侵入性,且需要较长的肠道准备时间并有副作用风险,因此患者依从性较低。为了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如要大规模地进行结直肠癌早筛,还需要推广一种更为无创、方便、安全的早筛方式。

  • 我们都知道,B 超、X 线、CT、核磁是最常见的几种医学检查手段,它们或单独使用、或相互配合,能揪出大部分的病变。但是,当凭借这些游走在身体外部的手段无法确诊时,就需要请一个能够探及内里的方式来协助破案。这就是穿刺活检存在的意义。

    从诊断角度讲,影像学诊断只是医生根据经验做出的初步判断,最终确诊需要穿刺活检得到的“病理学结果”,这被成为诊断的“金标准”。

    从治疗角度讲,单凭影像学结果即便能够确诊,也无法判断病理分型及有无突变等具体情况,后续治疗相应也会变得盲目,而病理学结果可以对疾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因而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穿刺活检如此善解人意而神通广大,为什么很多患者还是对其持抗拒态度呢?一方面是因为惧怕,另一方面是担心穿刺会扎破肿瘤、刺激肿瘤,导致转移扩散。

    1、穿刺真会带来扩散转移风险?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穿刺造成扩散转移的风险低于千分之几,属于极低概率的罕见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一风险确实无法降低为 0,但这太正常了,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零风险的理想化事件。

    大家之所以会认为穿刺会造成肿瘤转移,是因为以前的防癌筛查没那么普及,影像检查没有那么完善,对癌症的认识也不够,很多患者确诊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而这个时候做穿刺很多病情都处在加速恶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错误地联想为“是做穿刺导致了肿瘤转移”。

    也就是说,穿刺活检替晚期肿瘤背了一个锅。

    2、穿刺活检的保护措施

    为什么说穿刺是很安全的?

    在最近的十年内,穿刺活检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在发展中做了很聪明的改进。穿刺取材的装置外面加了一个保护套,类似圆珠笔。一按开关,穿刺针就会刺到肿瘤里面,取材结束后又会缩回到外壳中。而这个外壳不进入瘤体,这样在穿刺针拔出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退一万步讲,即便这样的严密保护仍可能造成外漏,也不足以造成转移。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中本身就有很多的肿瘤细胞,但它们会被人体的“清道夫”——免疫系统清除掉,因而并不表现为肿瘤。即便穿刺针带出了肿瘤细胞,其量也非常之少,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血液循环中的数量,所以造成转移的几率微乎其微。

    再退一万步,即便免疫系统没有及时清理掉转移的癌细胞,造成了转移,其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乳腺癌为例,根据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结果,快速生长的肿瘤倍增时间约为 1~4 周,而生长较慢的肿瘤约为 2~6 个月。

    国外曾有大量对接受过穿刺针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随访研究,时间最长达 15 年,结果发现,穿刺针活检后 2 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也没有证据证实穿刺针活检后延期 1 个月内手术会对患者不利。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诊断后早期合理治疗,如在活检 2 周内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再合理地化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治疗来抵消的。

    因此,从理论、技术、器械等各个方面来考虑,穿刺都是安全可信赖的,如果经医生评估确有穿刺需求,切勿盲目恐惧和抗拒。如果结果为良性,自然皆大欢喜,不必再担心受怕;即便结果为恶性,也是利大于弊,值得尝试,因为它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 脑血栓溶栓的最佳时间在 6 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脑血栓或者脑梗死都是血管堵塞以后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最后若没有达到血管再通会出现组织坏死,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为瘫痪、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这一系列称为后遗症。但是患者早期即在 6 小时之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且血管达到再通,这时肯定会减少将来患者后的遗症和残疾情况。

    溶栓有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患者有禁忌症一定不能采取溶栓。如果患者没有禁忌症,在发病 6 小时内可以采取静脉溶栓,大多数人更加关注溶栓后血管是否通畅,通畅后有没有并发症,即溶栓后应该如何管理,溶栓之后要严密控制血压,还要观察是否有出血现象,因为溶栓最大、最有害的并发症是发生出血问题,这也是临床非常关注的问题。

  • 1.解表类: 常用食物为生姜,大葱,芫荽,豆豉等。

    葱白芫荽汤:出自《民间验方》,大葱半根,芫荽 20g。把大葱,芫荽洗净,大葱切成葱花,芫荽切成段备用。锅内放入清水,上火烧开,放入葱花,芫荽,翻滚片刻即可取饮。具有发汗解表,宜肺通阳的功效。

    姜糖苏叶饮:出自《本草汇言》,生姜 10g,紫苏叶 15g,冰糖适量。先把生姜洗净切成片;将生姜片,紫苏叶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 10-15 分钟即可饮用,以冰糖调味,代茶饮。或以两味原料煎汤,一日两次。具有辛温解表,理气和胃的功效。

    2.清热类: 常用食物苦瓜,苦菜,西瓜,绿豆,豆腐,绿茶等。

    薏苡仁绿豆粥:出自《民间验方》,薏苡仁 50g,绿豆 5g,粳米 100g。将薏苡仁,绿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以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至豆熟米烂即可。具有清热,解暑,化湿的功效。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梨 100g,鲜藕 500g,鲜芦根 100g,鲜麦冬 50g,鲜荸荠 500g。先洗净原料,芦根切成段,加水煎汤取汁;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麦冬切碎或剪碎,放入榨汁机内搅拌,去榨好的汁液倒入溶液中,代茶饮。具有清热生津,甘寒润燥的功效。

    3.温理类: 干姜,肉桂,花椒,茴香,胡椒,辣椒,羊肉等。

    胡椒煲猪肚:出自于《饮食疗法》,猪肚 1 个,胡椒、黄酒适量。将胡椒,食盐,黄酒放入洗净的猪肚内,然后用线缝好扎紧,慢火煲至熟烂。1 周食用 1 次,具有健脾益胃,温中散寒的功效。

    川椒面:出自于《民间验方》,花椒 5g,面粉 200g,淡豆豉 10g。花椒粉与面粉拌匀,加适量清水,做成面条。锅中放入清水,烧开后,放入面条,淡豆豉,食盐,煮熟即可。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4.行气类: 常用食物为橘皮,香橼,佛手,刀豆,玫瑰花等。

    葱炒佛手丝:出自于《食物疗法》,佛手 2 个,葱 1 根,食盐适量。佛手洗净切丝,葱切丝。锅内加入少量油,烧热,放入佛手丝炒制将熟时,投入葱丝食盐翻炒片刻即可。具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功效。

    香橼浆:出自于《食物疗法精粹》,鲜香橼 1-2 个,麦芽糖适量。将香橼切碎,放入带盖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隔水蒸数小时,以香橼烂为度。每次服 1 汤匙,早晚各 1 次。具有行气开郁的功效。

  • 坠积性的肺炎多见于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尤其是临终之前,由于心功能减弱、长期卧床,引起肺底部的长期处于充血、淤血、水肿的状态而发炎。坠积性肺炎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尤其是咳痰不利、痰液黏稠,而容易导致呛咳发生。实验室检查一般会出现白细胞的增多,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痰菌检查和痰培养是阳性。肺部的 X 线检查:双下肺和单侧的肺下部会有不规则的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多是模糊不清。

    坠积性肺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精神不振,乏力,畏寒,发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也可以出现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坠积性肺炎大多发生于因为疾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的反应通常比较差,会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坠积性肺炎患者的症状多数表现不典型。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一、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的排出。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体质衰弱,咳痰无力,导致了患者痰液多坠积在肺底部,不易咳出来,拍背可以起到震动排痰的作用。二、患者多合并有营养不良,建议给予高蛋白食物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喂养,以纠正低蛋白血症。三、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褥疮,因此建议勤翻身,骶尾部局部按摩,以免压疮的发生。四、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建议使用下肢静脉泵或者勤活动下肢来避免此并发症。

  • 大量研究证实纳米 HA 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二制备出羧甲基壳聚糖-纳米 HA 复合材料并植入大白兔骨缺损处,未见引起骨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及骨坏死,肝肾功能监测未发现有肝肾毒性。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肌内埋植试验、骨内埋植试验、溶血试验等动物实验证实,载银二氧化钛纳米 HAP-聚酰胺 66 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但有学者认为纳米颗粒粒径较小,可使原本无毒的物质出现毒性,并可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其他脏器和组织,对健康组织造成危害。将同位素标记的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Sm-EDTMP )纳米 HA 复合材料经静脉注入新西兰兔体内,结果兔肝、脾和肾脏中均显影,且动态观察发现在血清中放射性下降较快,表明纳米 HAP 可迅速从血液中进人肝、脾等器官和组织并有一定蓄积,但是否造成慢性毒性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上研究均根据传统的材料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评估,这些标准能否客观正确地评价纳米 HA 复合材料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安全性评价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纳米 HA 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及生物活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生素局部缓释载体材料。当载入适当剂量的抗生素时,其理化特性并无显著变化,且能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结合,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促进骨再生。提高制备工艺,产生外形、大小、孔径合适的纳米 HA,可提高载药和修复骨缺损能力,而制备复合材料可解决压缩强度低、体内降解缓慢的弊端。纳米 HA 颗粒经血液循环在体内迁移是否对机体其他器官组织造成危害,需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性标准值得期待。

  • 对于早期的胃癌,首选内镜下治疗,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

    内镜下治疗主要是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肿瘤,最初的适应症包括:

    • 肿瘤分化良好
    •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cT1a)
    • 直径<2cm,不伴有溃疡

    目前更多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探讨内镜的适应症。

    内镜切除术后,一定关注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对于存在黏膜下浸润部分或断端阳性时,病理学诊断不明确,应该追加外科手术,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内镜切除术后的随访策略:目前指南推荐术后第 1 年之内要每 3 个月进行一次胃镜复查,第 2 年内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之后每一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