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诊断和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性激素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引起SLE的发生和持续。患者可能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肌肉、血液、免疫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受累。血清中可能出现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SLE的临床表现多样,既可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的表现,也可以某一系统或脏器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发热、光过敏现象、雷诺现象、网状青斑及脱发、关节肿痛、血尿、蛋白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及非感染性狼疮肺炎、肺动脉高压。癫痫、脑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定向力及计算力障碍。腹痛、腹泻、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对于SLE的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免疫学检查,包括检测血沉(ES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免疫球蛋白(lgG、lgA、lgM)、补体C3、C4/蛋白电泳、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NP抗体及膜相关DNA抗体等。
在判断SLE病情活动时,需要关注一些指标,如血管炎、抗dsDNA抗体阳性、发热、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大量蛋白尿和/或管型尿、脓尿、血尿、胸膜炎、心包炎、浆膜病变、肌炎、关节炎、皮疹、脱发、精神异常、癫痫、颅神经麻痹、视力障碍、器质性脑病、脑血管意外、狼疮性头痛及低补体血症等。
提高SLE的早期诊断率需要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诊断的警惕性。对于可疑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检测特异性抗体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DNP抗体、核小体抗体、膜相关DNA抗体及抗组蛋白抗体等,对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追踪观察。
SLE的治疗原则是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脏器受损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评估所选药和剂量对患者的风险/效果比率。羟氯喹是一种抗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SLE的皮肤损害及关节肿痛,可以控制皮肤损害,抑制光敏反应及控制关节炎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抗增殖及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SLE。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狼疮活动、防止肾功能衰竭并减少激素用量。环磷酰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剂,根据病情可以口服或静脉冲击治疗。其他可用于治疗SLE的免疫抑制剂还有硫唑嘌呤、环孢素A、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
对于SLE患者的日常护理及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皮肤护理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饮食上应选择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多种微生素及钙的食物;疼痛的护理需要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休息与活动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心理调适需要消除紧张焦虑情绪,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复查和随访需要定时找专科医生随访和坚持,以避免病情复发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