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进废退,肠胃不耐受
有的人早晨空腹摄入大量牛奶,无法正常代谢牛奶中的乳糖,出现腹泻、腹胀或腹绞痛等症状。
出现这种营养吸收障碍,是因为身体内缺乏乳糖分解酶。这类人无法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以致肠内堆积大量短键脂肪酸和氢气,从而出现腹泻、腹胀或腹绞痛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与蛋白质过敏不是一回事
肾病科的赵哲是个大个子,还挺胖,听说他时常拉肚子,我都快笑出声来了,拉肚子还长这么胖。
我还找他打趣:“幸亏你还拉肚子,要不然⋯⋯”
他一拳捶过来:“快帮我看看消化问题,我胃肠镜都做了,屁事都没有,可就是拉肚子,一喝牛奶就拉,你说咋回事儿?”
听到赵哲说喝牛奶会拉肚子,我心里差不多能确定他的病因。不过,我打算还是先给他讲个小美女的故事。
张曼灵的苦恼,是喝完牛奶就腹痛、腹泻、腹胀,但是拉完肚子后,这些症状就立刻好转。
腹痛、腹泻、腹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三大症状,而这三大症状背后的发病缘由却是千奇百怪的。
她坐在我的门诊桌前,困惑地问我:“大夫我究竟怎么了?”
曼灵今年32岁,白领丽人,性格活泼大方,平常比较注重生活的质量,热爱运动,每年都坚持体检,是个健康达人。
所以,来门诊之前,她也做了很多功课:“大夫,您觉得我是不是肠易激综合征?”
被食物刺激后,感到腹痛、腹胀,产生泄泻,去过厕所后立刻好转,从这一点来看,她确实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但是,她吃其他东西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情况,只有喝牛奶的时候才这样。从反复出现的这个情况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她的问题:乳糖不耐受。
“哦,您说的是牛奶过敏吧?我觉得也是,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应该是肠道的一种过敏表现。”张曼灵又追问道。
她还明白肠道过敏。不过,乳糖不耐受和对牛奶过敏,这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牛奶过敏主要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蛋白质过敏引起腹痛、腹泻,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应激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而乳糖不耐受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多见于成人。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过敏原测定诊断。张曼灵去医院变态反应科做过“食物不耐受”的抽血检测,确实是阴性,检测结果是个(-)号。这证明,她拉肚子,并不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有过敏反应。
“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那究竟什么是‘乳糖不耐受’,我这个是什么病?”张曼灵不解地问。
我先给曼灵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单位正常情况下有十个部门,每个部门承担一部分工作,但是年深日久有一个部门瘫痪了,那么一部分工作就没法进行了。乳糖不耐受,就是消化部门缺一个消化牛奶乳糖的“职能小组”。所以,牛奶没办法被消化,一旦到肚子里,就要拉出来。
牛奶中含有乳糖,它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乳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经乳糖酶分解后才能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一旦摄入乳糖,未消化的乳糖会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大肠加快蠕动,从而引发腹鸣、腹泻。
根据曼灵的情况,可以确认她是乳糖不耐受:诱因是牛奶刺激发作;症状为腹痛、腹泻、腹胀,拉肚子后立刻好转;多次反复发作,每次情况都一样;每年体检都正常,蛋白质过敏原测定为阴性。
随后,我又给她做了一些辅助检查,例如氢气呼气试验,大便还原糖及pH测定,尿半乳糖检测以及乳糖耐量试验等,都进一步验证了我的判断。
乳糖不耐受,喝牛奶要注意用餐顺序
为什么有人会缺乏乳糖分解酶?
事实上,很少有人一出生就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否则婴儿吃母乳就会导致严重腹泻。
人类只有在幼年时期,体内才会产生乳糖分解酶。我们在成年后,机体可能就失去了产生乳糖分解酶的功能,要是早期没有或者极少接触牛奶、乳糖类食物,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有很大可能会产生乳糖不耐受的问题。
成年后是否有分解乳糖的分解酶,这是遗传基因和后天养成互相影响的问题。
乳糖不耐受实际上是人类天生的“正常”状态,而乳糖耐受则是经过后天的生活锻炼和基因的突变这两种因素互相影响实现的。
所以,现在的超市里不含乳糖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龄越大,不能分解乳糖的可能性越高。
乳糖不耐受和基因有关,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别喝牛奶。
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人体针对可食用的食物,都会产生相应的消化酶。然而,每个人成长的经历不同,拥有的消化酶种类也就不同。
乳糖不耐受不能说明你的身体不好,而只说明你缺乏一种酶,也可能是小时候没有经过这个乳糖的锻炼,身体没有相应形成分解它的酶。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治疗和应对原则也是“先学走,再学跑”,具体方法是:
1.乳糖配合谷物同吃。喝牛奶的时候加面包,或者餐后再喝牛奶。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反应,但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会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会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
2.晚上喝,或者少量多次喝。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如果一杯奶分成两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改成喝酸奶。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发酵而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乳酸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牛奶后腹胀、腹鸣、腹泻的乳糖不耐受的人,很适合喝酸奶。
总之,乳糖不耐受不算疾病,而是身体的一种正常状态,没必要过于担心。能消化乳糖也算是后天得来的幸运。
现在,乳糖不耐受的人越来越多,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就能减少症状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谷蛋白不耐受,时好时坏的过敏症
除了乳糖不耐受,很多人也有谷蛋白不耐受的症状。谷蛋白不耐受是谷蛋白过敏的一种症状,属于遗传性疾病,数据显示,约百分之一的人患有遗传性的谷蛋白不耐受(乳糜泻)。
患有谷蛋白不耐受的人,食用小麦制作的食物后通常会肚子痛、腹泻,患有该病症的小孩发育得也不好,冬天时他们会脸色惨白。
谷蛋白不耐受的病理:谷蛋白在小肠内长期停留,就可能会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这时我们就会出现谷蛋白过敏。这与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乳糖不耐受,有很大的不同。
正常情况下,乳糖在碰到肠壁时会被分解,糖分子会被吸收。乳糖分解酶是小肠细胞自己在小肠绒毛上制造的。如果人体缺少这个消化酶,乳糖就不能被分解,从小肠直接滑入大肠,在那里成为能产生气体的肠道菌的食物。所以,乳糖不耐受带来的困扰大多是肠胃胀气。
患有谷蛋白不耐受或者谷蛋白过敏症的患者,有些症状和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一样:肚子痛,腹泻或肠胃胀气。除此之外,患有谷蛋白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出现呕吐、肌肉萎缩和嗜睡等,甚至还会引发炎症、损伤肠道绒毛、削弱神经系统等严重症状。
乳糖不耐受尽管也会令患者感到不舒服,但是远远没有谷蛋白不耐受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大。
治疗这种疾病的难题是,病情有时很严重,有时又不那么严重,时好时坏。对于患有谷蛋白不耐受的患者,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完全放弃小麦等谷类食物。
而有谷蛋白过敏症的患者,可以食用小麦,不会引起小肠的大损伤,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多,只能吃一点点。
一般情况下,谷蛋白不耐受症发病后食用不含谷蛋白的食物2〜3星期后,就能感觉到病情有所好转,消化不良、肠胃胀气、头痛或关节痛等症状也减轻了。
谷蛋白过敏虽然不会损伤肠道绒毛,但因免疫系统受到太多刺激,还是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我们只是最近才开始对谷蛋白过敏症进行了认真研究。目前对该病症的诊断,可以总结如下:食用含谷蛋白食物会出现消化问题,虽然对谷蛋白不耐受的测试结果为阴性(-),但是在食用不含谷蛋白食物后,患者病情会有所好转。
忌口问题,过犹不及
小项是个18岁的男孩子。他给我的印象是瘦、黄。
他是跟父母一起来门诊的。一进门,他妈妈就把他按在凳子上,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大夫,这孩子什么都不吃,或者吃点就不舒服,脾气还特别大。”
我请她站到一边,让小项说说自己的感觉。
小项低着头不说话,刚要开口,他妈妈又忍不住冲上来:“大夫,还是我说吧。”于是,妈妈又是一顿“扫射”。
我已经明白了。妈妈太护着自己的孩子了,孩子18岁了,她还觉得没长大,很多事情还要替他做。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要求孩子,表面是爱,实际上是一种自私,没有教孩子自己去思考。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什么事情要和他商量,讲道理,理智教育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我的理论立刻收获了小项爸爸的频频点头。
小项妈妈也不再抢着说话了。
来消化门诊找我看小儿消化不良的孩子,发病原因无一例外,都和家长有关。
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娇生惯养太挑食。
大部分家长都是孩子吃什么,就做什么。怕他吃不好,只做他爱吃的。久而久之,挑食的习惯就养成了。
不过,小项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他不是自己挑食,是妈妈给他“挑食”。
我问小项:“你还有什么不舒服?”
在我的鼓励下,小项逐渐自信起来:“其实没有啥不舒服,从小就不敢吃韭菜,不喝凉的水,不敢吃⋯⋯”
“为啥不吃呢?这些都是食物呀。”
“我妈说,要忌口⋯⋯”
我忽然更明白了。他们是太注意饮食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过犹不及。
其实,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最好的食物就是五谷杂粮、酸苦甘辛咸,什么都吃。营养均衡最健康。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也不能吃,吃什么都不舒服。
用进废退,不经常使用的东西,迟早要退化。总是不吃某一种东西,相关的消化酶就会减少,造成相关消化功能逐渐退化,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影响。
我们应该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吃过度刺激的食物,以及饮食不规律等。
除此之外,无须太过忌口。只要是应季的天然的食物,用传统的做法,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吃得越自然越健康,而且,不用刻意关注饮食偏好,达到自然的平衡最重要。
很多患者更需要从小的细节做起,转变理念,规律饮食,学会享受美食。
消化内科的医生要善于把患者变成美食家,让患者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那我现在吃米饭都不舒服,怎么办呀?”小项一脸的问号,他妈妈也是一脸懊悔。
身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进废退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慢慢锻炼身体的技能:吃哪个不舒服,就暂时不吃;如果喜欢吃哪个,那么就逐渐锻炼着吃,刺激相应的消化酶发育。
当然,要是对某种食物天生过敏,就别招惹它了。
另外,需要加强运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尤其是要增强消化道的动力。可以使用增强胃肠动力的西药,或者用健脾理气的中医方法。
上完这一课,小项和妈妈爸爸都明白了。希望你也能明白。
有的人是不注意忌口,例如后面会出现的丽华,而小项是太注意忌口,这两个做法都有偏颇,都是不对的。
经过丽华和小项这两次事件,我为我的患者总结出了一些忌口原则。
总的原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般通则,是规律饮食的真谛:皇帝早餐,富人午餐,乞丐晚餐。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早晨要吃得丰富多彩,慈禧当年那样的吃饭排场,虽然太过奢靡,换个角度看,她也算做到了营养均衡。
中午要吃得比较多,是三餐中量最多的一餐。
而晚上,为了减少肠胃负担,可以少吃一点。
饮食的时间也很重要,早饭最好在8点以前,午饭在下午1点之前,晚饭在晚上7点之前。
也就是说,规律吃饭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品种要丰富;第二是食量要恰当;第三是时间要正确。
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更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有一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按照这个吃就没错。
有人问,中午没空吃饭,晚上吃得好一些行不行?
其实,我说的时间没有那么绝对。中午吃不好,难不成晚上还不让吃了?
但我还是建议,如果晚上吃正餐,最好能早点开饭,并且在饭后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为了让大家看起来更方便,我做了一个表,列出了几种消化系统疾病不建议食用的食物和适宜食用的食物(依据门诊和实际经验制作,目前没有经过临床试验)。
其实,说到底,忌口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忌口,用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构筑免疫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