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诱发骨折等严重后果,老年糖友要长期规范治疗
案例:糖友老陈今年 66 岁,前年因后背疼痛查出了骨质疏松。老陈认为,骨质疏松并不是什么大事,因此后背不疼了就不再吃药了。前一段时间去超市买东西,不小心把腕部扭了一下。后因疼痛剧烈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腕部骨折。老陈很困惑,自己腕部不过就是扭了一下,怎么就骨折了呢?王医生告诉老陈,骨质疏松症并不是小事,很有可能导致腕部等部位的骨折。
误区一:骨折了才治疗
很多患者朋友认为,年龄大了骨质疏松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没有症状,所以并不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进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轻微的碰撞如从站立的高度跌倒、突发性的动作、轻微的撞击、甚至于弯腰或抬举物件时都有可能造成骨折。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很可能发生在臀部、手腕、脊椎或手臂上部,但其他部位的骨骼也可能会发生骨折。
虽然骨质疏松症本身是一种无疼痛疾病,它所导致的脆性骨折却能带来生活不便、疼痛等严重的后果。当骨质疏松症影响脊椎骨时,它就常会导致疼痛、驼背或身高变矮;疼痛和行动受限将导致自理能力丧失,依赖护理人员,无法从事日常工作和活动,也会让患者朋友感到孤立或抑郁。
与其他许多普通疾病所带来的残疾相比,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残疾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仍工作的患者朋友中,骨折所导致的工作日丧失非常严重,有的患者甚至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少髋部骨折患者在一年内就不得不完全依赖护工或家人照料,至少两成患者在骨折后一年内就会丧失生命,而且一次骨折会大大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从而导致反复性的疼痛和残疾。骨质疏松症可能带来骨折甚至更严重的结果,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此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二:单纯补钙就能治疗
很多老年朋友认为骨质疏松是缺钙导致的,只要补钙就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于是开始大量的补钙,结果过量补钙补出了肾结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骨健康补充剂添加、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来综合管理。青少年时期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可帮助获得理想的骨量峰值,中老年人合理补充钙质则可以减缓骨丢失,维护骨骼健康。要尽量通过膳食补钙,当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给予补充钙剂。不过补钙需适度,过量补钙会导致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钙和维生素 D 应同时补充,这样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钙质。对于高危患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负重和力量训练可帮助维持骨密度,增加肌肉力度,改善平衡。高骨折风险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风险,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遵守医生叮嘱服用,不要自行停药。同样重要的是,要确定如何拥有一个安全的家居环境,以降低跌倒的风险。
误区三:骨头不痛就不吃药
刚开始确诊的时候,许多患者都很听话的吃药治疗,一旦症状缓解、骨头不痛了,就自行停药;一段时间过后,骨头再次疼痛发作,或者发生骨折了才继续接受治疗。就如同高血压治疗,降压药需要终生服用一样;患者朋友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也要进行长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而且应该是系统性、规范化地治疗骨质疏松症,从而减缓骨量流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骨质疏松症一般上难以察觉—没有明显的迹象或症状,直到骨折时才被发现,因此常被称为静悄悄的骨病。由于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您具有下列的风险因素,请务必与您的医生讨论您的骨骼健康。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 50 岁以后骨折;身高减少 4 厘米或以上,弯腰驼背;过早绝经;体重过轻(体重指数低于 19);患上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等;服用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药物,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固醇);父母存在骨质疏松或髋部骨折的病史;低钙摄取量,户外活动过少;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比如坐办公室的);酗酒或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