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马小兵

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阴阳学说

首先值得说明的是,阴阳不是迷信!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而中医学恰恰是很巧妙的借用了“阴阳”这对概括事物属性的名词,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疾病、确定治法、选择药物。

通过阴阳的概念,中医学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提出了“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相互配合完成生命活动的科学观点,又指出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情志、体质等等方面对机体疾病的影响。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当中极其重要,能够对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既朴素而又实用的阐述。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 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 如脏为阴,腑为阳;心在上应夏为阳中之阳,肾在下应冬为阴中之阴;肾为阳,腹为阴等。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 并维系其协调平衡,使生命活动及各种生理活动有序进行,并稳定发挥。
  • 故《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 阴阳学说用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和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 一般来说,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 而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 病理变化有阴阳偏盛、阴阳偏衰,以及阴阳互损等。
  • 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中医学诊断疾病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方面。
  • 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症状和体征,常用阴阳来进行分析。
  • 如四诊中、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脉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濡等属阴。
  •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可概括热证、实证、表证、阴证可概括寒证、虚证、里证。

5、用于疾病的治疗

(1 )确定治疗原则

  • 阴阳偏胜凡同胜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胜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应“泻其有余”(实者泻之)。
  • 凡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 因为阴胜可致阳气损伤(阴长阳消),阳胜可致阴液耗损(阳长阴消),“泻其有余”的同时、配用“补其不足”(补阳或补阴)之法。
  •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故治宜“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 凡阴虚不能制阳面致阳相对亢盛(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相对亢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
  • 此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致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并补。

(2 )说明药物性能

  • 药性有寒、热、温、凉“四气”。其中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威“五味”,还有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或属阴。
  •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
  • 升浮之药,其性多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沉降之药,其性多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患者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二十多天双腿出汗,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十二个左右,视力没有下降。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下焦湿热的原因,建议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并用中药治疗。

就诊科室:中医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44

医生建议:首先,需要严格控制好血糖。其次,可以使用中药治疗。最后,建议到医院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好了可能症状就会缓解。

马小兵

主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一位30岁的女性误食了一瓶24颗的中药,家人担心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向医生咨询。医生询问了具体情况,并指导如何监测心率。

就诊科室:中医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25

医生建议:医生建议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心率和肠胃反应。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同时,医生强调了正确使用中药的重要性,避免过量服用。

马小兵

主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出现夜间盗汗的症状,医生通过询问了解到患者未曾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且存在心率偏快、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的可能。

就诊科室:中医消化科

总交流次数:10

医生建议:医生建议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并注意观察心率、饮食和大便情况,同时加强免疫力以预防感冒。

马小兵

主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