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非火
你一定听到过,谁谁又上火了,上火一词已经深入人心,药店清热去火药摆满了柜台,抗生素好像也成了去火的标配,上火了,齿二片。吃点辛辣油腻食物就会咽喉肿痛,满脸爆豆,经用去火药病情是反反复复,食欲是越来越差。
火分为实火与虚火,根据舌脉以分别,实火需用清但是临床中很难见到,火是怎么来的呢?和吃温热食物,药物没有关系,和自身体质有关,在五行中脾胃属土,打个比方久旱之年,土地干结,下雨后雨水并没有渗透到土地中,而从旁边流走了,好像是土地的水太多了,其实不是,久旱的土地必须先松土,水才可以渗透的土地中,冬天的大地也是干结的,水也是不渗透的,投射到人身,经络必须通畅所用食物药物才可以吸收,如果脾胃道路不畅通在上就会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口苦,口干,在下就会出现大便干小便黄,
现在人耗伤阳气因素太多了,饮食不节,纵欲过度,不知持满,熬夜,抗生素的滥用,造成脾胃血管紧蔌,舌苔胖大水滑,虚火上炎,在下可见,大便干,小便黄,用清热去火之法,经常是反复难愈,实火百难见一。见此证者,温中温阳用之,火自然除之,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因此,作中医的应该在阴阳寒热的辨识上下功夫。如果阴阳识不清,寒热辨不准,没有热你去清热,结果受害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阳气。
所以说朋友们,上火非火,用药需要慎之,不要见火就是清热哦!
向本文作者提问

黄显博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巨野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32031|响应时长72分钟
擅长:擅长:咳嗽、补气养血、腹泻、肾阴虚、脾虚、气血不足、祛湿排毒、积食、疏肝益阳、疏肝健脾、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肾精亏虚、通宣理肺、消食、降火、祛湿气、清肝明目、补中益气、湿热、疏肝、养阴清肺、头痛、清肝、祛痰、上火、舒肝、干咳、清肠、止痛镇痛、清肺化痰、养肝补肾、补脾、肾精亏虚、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调理、肝脏排毒、去肝火、舌诊、脾胃调理、活血、清热、肝火、肝肾滋、肝火旺、肝气郁结、流鼻涕、卵巢保养、乏力、痰湿、阴阳两虚、肝郁脾虚、舒筋活络、小儿积食、脾肾阳虚、脾胃虚寒、肾气不足、儿童积食、宝宝积食、呕吐、活血止痛、胃寒、脾胃湿热、肝血不足、养血、脾肾、肝火旺盛、补血益气、排湿气、滋阴降火、腹胀、咽痛、湿热下注、肝肾阴虚、养肝明目、气血不足气血两虚、风寒、心肾不交、虚汗、胃火、寒湿、下焦湿热、肝胆、体寒、湿毒、肝胆湿热、肾气虚、肝排毒、脾胃虚、肺热
¥20起
问医生
#患病护理#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口腔异味
阅读数 2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