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什么情况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患者难以消化奶和乳制品,食用乳制品后可发生腹泻、腹痛和产气增加。

任何人都可发生乳糖不耐受,但在美洲原住民、亚洲人和黑人中最常见。

奶中的糖份主要是乳糖,正常人会产生可分解乳糖的酶,而乳糖不耐受者体内该酶的生成量或活性不足。此外,食物中毒等情况引发的感染也可破坏这种酶,但该类问题通常会在数周内消退。好在乳糖不耐受者可求助于酶补充剂。

乳糖不耐受有何症状?症状仅发生于食用乳制品后,包括:

腹部疼痛或绞痛(通常在肚脐周围或下方)

腹胀感(感觉腹内好像充满气体)

产气增加

腹泻(大量起泡的水样泻)

呕吐(主要发生于青少年)

 

有针对乳糖不耐受的检查吗?有,目前有2种检查:呼气测试和血液检测,前者更常用。

医护人员会告诉您如何做准备。检查前数小时不能进食和饮水,可能还需暂时更换用药或戒烟。

乳糖氢呼气试验–您需要饮用一种含乳糖的液体,然后向特殊的机器内呼气,每30分钟一次,该机器会测量您呼出了多少氢气。乳糖不耐受患者的氢呼出量多于正常人。

 

乳糖耐量试验–您需饮用一种含乳糖的液体,检查开始时医护人员会采集血样,1-2小时后再采集一次。如果您饮用乳糖后血糖水平较低,则可能有乳糖不耐受。

 

我应该就诊吗?应该。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有乳糖不耐受,请告知医护人员,他们可通过询问排除其他问题。

乳糖不耐受如何治疗?治疗方式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但通常包括:

减少乳制品摄入量

寻找非奶类来源的营养素(如,和维生素D)和蛋白质

使用可帮助分解乳制品的酶补充剂

 

我该如何减少乳制品摄入量?刚开始时您可减少含奶类的食物,而不是完全停止摄入,应与其他餐食一起食用。乳制品包括奶、奶油、冰淇淋、酸奶、乳酪和黄油。部分常见乳制品的乳糖含量见附表。

医护人员可能建议您咨询营养师,以了解哪些食物含乳糖,并确保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和维生素D。

如果您对乳制品或乳糖非常敏感,则需阅读每样食物标签上的成分说明。有时,谷类、速溶汤和沙拉调味料等您可能不会怀疑的食物中也可能添加了奶或乳糖,请查看食物成分表中有无提示存在乳糖的信息,如:

奶、“奶副产品”、“奶粉”和“干乳固体”

乳糖

乳清(发酵的奶)

 

虽然某些药物中含有乳糖,但大多数乳糖不耐受患者能够承受药物中极少量的乳糖。

我该使用哪种酶补充剂?目前有多种酶补充剂可供选择,包括Lactaid(片剂或液体制剂)、Lactrase、LactAce、Dairy Ease和Lactrol。您应该在将要进食时服用补充剂,如忘记,可在就餐期间服用,但效果可能会打折。

须知:每种酶补充剂的效果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且均不能将乳糖全部分解,因此部分患者使用酶补充剂后仍存在症状。

我需要使用钙或维生素D补充剂吗?这取决于您是否完全不摄入乳制品,如果是,医护人员可能会推荐补充剂,可能还会测定您的维生素D水平,以确定是否应使用补充剂。

乳糖不耐受属于食物过敏吗?不是,确实有人对奶和乳制品过敏,但奶类过敏的症状往往有别于乳糖不耐受。过敏时,机体是对奶中的蛋白质(而非糖)产生反应。此外,过敏涉及身体的抗感染系统(即“免疫系统”),乳糖不耐受则不涉及。

向本文作者提问
任松林·主治医师
任松林主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好评99%|接诊量374|响应时长146分钟
擅长:感谢信任 线上咨询服务提供小儿普外科、肛肠科、皮肤科以及泌尿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具体详见: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 隐睾 脐疝 湿疹,烫伤 黑色素痣 血管瘤 瘢痕 软组织感染 肛裂 痔疮 。
¥120
问医生
#消化内科#乳糖耐受不良[乳糖不耐(症)]#乳糖吸收不良
阅读数 1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饮用含乳糖的乳品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主要是遗传相关的先天性因素所导致可食用零乳糖、低乳糖乳品或添加乳糖酶治疗简介乳糖耐受是指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宠儿导致摄入的乳糖能或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乳糖耐受对婴幼儿影响较大,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若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可通过改用乳糖配方奶粉或加用乳糖酶等方法进行治疗,虽能治愈,但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乳糖耐受的典型表现是饮用含乳糖的乳品(母乳或牛乳)后,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的症状;腹泻后,腹胀、腹痛减轻。诊断依据: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去乳糖治疗或添加乳糖酶治疗后症状好转即可确诊,也可通过检测大便对乳糖耐受进行检查确诊。乳糖耐受有哪些类型?根据引发乳糖耐受的乳糖酶缺乏的原因同,乳糖耐受可分为4个类型:1.发育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2.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3.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4.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乳糖耐受在我国是常见病,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极高,可46.9%~70.0%,在成人中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甚至可达100%[1]。是否可以治愈?乳糖耐受可以通过食用零乳糖乳品或添加乳糖酶等方式而治愈;但乳糖酶缺乏则可治愈。是否遗传?会,乳糖耐受主要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是否医保范围?是
任松林·主治医师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