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是应该用酒
假设我们是一个原教旨的经方医师,那么,使用炙甘草汤不仅仅应该使用酒,而且其中的一个药都不应该改动。
我们先回到《伤寒杂病论》中去,看看原文是怎么描述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先是写功效和主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接着就是写组成了: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掰)。好了,后面是重点。
以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这儿明确指出,使用这个方子得用大剂量的清酒,该用多少清酒呢?按照汉制,一升等于现在的200毫升,7升等于多少?1400毫升。这个量可不小。
什么是清酒呢,我以前做过一番考证。清酒是稻米制成的高品质米酒。和“醪糟”比较,清酒制作工艺复杂,也更加清澈,酒精含量大概在16°左右,不会超过20°。现在最好的清酒在日本,日本清酒以极致的“清澈精细”而著称,为了追求口感的纯粹,他们甚至在酿酒前,将大米皮磨掉,磨得只剩8%!
清酒有什么作用呢?从理论上说,清酒具有清纯温通之性,可以通达血脉,推动血行,煎煮后还有补养阴血之功!
清酒
在实践中,还有一些朋友用黄酒来代替清酒,黄酒乃中华民族特有的上古之酒,有活血祛寒,通经活络之效,具有丰富的营养,被誉为液体面包,而且酒精含量比清酒还要低一些,在9-15°之间,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比清酒还要安全一些。
当然,经常看我病例的朋友,也知道,在实践中,我常用的基础方对炙甘草汤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动。首先是不用酒。其次因为有阴阳两虚证者,往往根源是脾胃虚弱,很多人还伴有腹泻,而虚弱的脾胃难以运化滋腻碍脾的阿胶,也难以承受润肠的火麻仁,所以这两味药也被我舍弃。同时我加了一些活血祛瘀,条达肝气的药物。后期我还用健脾、补血、宁心的丸子来善后。实践下来,这套方法,使得很多频繁心悸的患者,纷纷回归了正常生活。
但是,我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轻微的腹胀、腹泻,一些中医医师向我指出,是我没有使用酒的原因,建议我使用黄酒。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患者病史比较长了,2007年剖腹产后,产后甲亢引起心悸、心慌,心悸反复发作10+年,平素有腹泻倾向,2018年2月后心悸、心慌加重,于2018年3月19日就诊于当地西医医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房扑动呈1:1至2:1房室传导,频繁性房性早搏呈二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轻微S-T段改变。具体诊疗方案不详。3月26日出院。出院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快速型心房扑动,频发房性早搏。
患者2018年4月24日就诊于我处,仍述有心悸感,舌质稍黯,淡红,可见散在小瘀斑,舌边有明显齿痕,舌苔少而薄白,脉沉细。由于她当时已经在其他医师那儿喝汤药,所以只是在我这儿取了健脾补血宁心的丸剂,舌苔如下:
患者5月21日复诊,神情焦虑,述心慌、心悸感较前稍有好转,但仍有阵发性发作,发展频率约为10天/次,最长持续4+个小时,发作时间多集中于中午和傍晚,以月经前一天发作为甚,伴有腰酸背痛。舌淡黯,有齿痕,舌苔薄白。辩证为阴阳两虚证。
遂处方如下:炙甘草21克 、醋柴胡15克、 龙骨30克、 陈皮12克、生牡蛎20克、 大枣30克、 麦门冬20克 、桂枝16克、生地黄60克、 醋延胡索12克、 茯苓12克、 山药20克、丹参12克 、炒白术15克 、人参10克(自备)、生姜四片。中药10剂,每日1剂,煎煮前,放200毫升黄酒同煎,2000毫升熬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前温服。这是我第一次在使用炙甘草汤加减方时用酒,心中也有效忐忑不安。
患者服用第一天,除了心情焦虑,稍有腹胀,便烂,未述其他不适。第二天早上自我感觉出现10多次早搏。第三天自我感觉出现持续性早搏。患者服药三天后,自我感觉腹胀,便烂,并且感觉早搏发作较强频繁了。
遂嘱患者将地黄减量一半,生姜加量到五片继续服用。第五天,患者述一喝药就早搏,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窦性搏动+阵发性心房扑动,呈1:1-3:1传导;S-T段改变,当地医院医师叮嘱密切观察,未作进一步处理。
这种情况,在我以前用这个基础方时,从未遇见过,经常是一剂知,二剂已,效如桴鼓。可是,现在却越吃越重。于是果断让患者不要再放黄酒。
第二天患者诸症消失。连续追踪数日,患者述症状渐渐好转。汤药服完后,用丸剂巩固。6月5日再次随访,患者述安。
从这个跌宕起伏,让人心惊的病例可见,用放黄酒的办法,来缓解炙甘草汤带来的腹泻、腹胀等不适感是行不通的,因为部分人群对酒精极为敏感,只需用一点点就会造成病情加重。而医生事先并不知道哪些患者可能对酒精过敏。所以,两害相较取其轻,使用酒来做炙甘草汤加减方的药引——风险其实增加了。
而且,张鸿祥老先生即认为,使用此方,润肠通便之品必不可少,因为便秘往往是心脏患者死亡的诱因之一。所以,若不是素有腹泻者,还应该加上火麻仁,如果是有便秘倾向者,火麻仁的用量应该到30克以上!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文章 汗少且关节疼痛该用什么方?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脉虚浮,手足冷该用什么方子?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女性体质寒凉,易产生经期疼痛,什么食物能调理?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缓解孕期焦虑有方法,快速告别胡思乱想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颈肩腰腿痛通过病灶位置调整药势的方向?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漫谈治疗“胃脘胀痛,痛窜两胁”的两个经典方药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中秋节香喷喷的螃蟹,也可以是治疗骨折的好药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用中药治疗胃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疏肝、止痛、理气——陈皮,佛手,枳壳,青皮谁更合适?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
文章 为什么要建立基于证据的中医学?从一例腹泻病例谈起
黄继斌
副主任医师
黔南州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