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胃开始,浅谈几道治疗胃病的汤
胃病其实是很多疾病的总称。他们有类似的症状,如上腹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临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联合溃疡、胃息肉、胃石、胃良恶性肿瘤、胃黏膜脱垂、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胃病是常见病,饮食不健康是胃病的主要原因。对于胃病患者,需要合理食用来缓解胃痛。胃病主要是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可以依靠吃中药进行调整。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胃病的中药食材做成的汤。
1、益气温胃汤
处方由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组成。感冒症状明显加高良姜12g、肉桂6 g,甚至加附子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配12g海螵蛸和12g煅瓦楞子。
慢性胃炎的适应症包括上腹不适,隐痛,如跌倒,甚至空腹,食欲稍减,喜热、喜压,遇冷加重,大便不实,疲劳,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舌质淡而肥,苔薄而白或光滑,或牙齿较深、较弱或沿侧脉浮动。胃镜检查胃粘膜呈淡红色或苍白色,粘膜粗糙杂乱,或散在斑片状充血。中医辨证属于脾虚、胃阳虚、脾胃虚寒。
2、益阴养胃汤
处方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渴用花粉;胃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克、蒲公英15克;低酸者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困难加瓜蒌15克、决明子12克;便秘加欧李12g、麻12g;少吃点,加米芽15g,青梅10g。
主治:慢性胃炎伴胃脘痛、嘈杂灼痛、饥虚、口干饮干、舌光或少苔或裂纹、脉细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轻度充血,分泌减少,或腺体萎缩。中医辨证属于肝脾阴虚损伤,胃阴不足。
3、化瘀理胃汤
处方组成:丹参30克,檀香10克,砂仁6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川楝子12克,吴泰10克。加白花蛇舌草20克,蒲公英30克,以防郁热;党参20克,白术12克。
主治:慢性胃炎伴上腹疼痛,或剧烈疼痛,疼痛固定,舌暗红色或暗紫色瘀斑,舌底青筋粗长,脉滞。胃镜检查常见腺体萎缩或肠化生和发育不良。中医辨证属于肝脾气滞血瘀型。气滞易致血瘀,血瘀常与气相混。临床症状上要分清气滞血瘀的主次,灵活用药,注意选气中的血药和血中的气药。
4、苦辛调胃汤
处方组成:半夏10g、黄连6g、黄芩10g、吴茱萸6g、干姜10g、党参12g、甘草10g;感冒患者服用高良姜12g、花椒6g;过热者,加栀子10g。
适应症:慢性胃炎以胃胀,或食后隐痛便溏为特征,胃灼热而酸,口苦而粘,以胃灼热而非寒食为突出表现,舌红苔腻,黄腻或黄腻,脉弱。中医辨证分型属虚实、寒热。此证多为久病脾胃气虚所致,或为情火、麻辣汤滞所致,或为虚火内热所致。因此,在用药中要掌握寒热、虚实的主次,以便调整治疗。
对于胃病,俗话说“三治七养”。胃就像一台机器,每天不停地工作。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损伤。此外,精神高度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汤对治疗胃病均有效,最好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同时注意正确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