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甜不等于无糖,“无糖”也不是没有糖
随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以及人们对控糖意识的逐渐强烈,超市里面的“无糖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无糖食品”更是受到了怕吃胖的姑娘们以及养生一族的青睐。
但是,这些食品和饮料真的“无糖”吗?它们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糖的摄入,控制血糖或保持身材吗?
相信你也早有疑惑了,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该如何判断,如何选择吧。
“无糖”不等于没有糖
首先让我们看看权威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ml固体或者液体中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也就是说,大多数无糖饮品或零食并非真正“无糖”,只是含量未达国标规定的量,“糖”多少还是有的。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明确指出,目前仍无足够证据支持非营养性甜味剂可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说“无糖食品预防糖尿病”的说法暂时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
“甜味剂”有危害
“无糖”食品的甜味来自于甜味剂。有多项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机体代谢,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关系。甚至有研究者发现,无论喝含糖还是不含糖饮料,在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幅度上并无显著差异。
至于甜味剂的危害,其本身虽然能量很低,但一方面它会提高大脑对“甜度”的感受阈值,以前吃个苹果觉得甜,现在再吃可能会觉得没味道,这就使得人体对“高热量甜腻”食物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甜味剂无法像真正的糖一样满足人们对甜食的渴望,长期食用高甜味的代糖,会使人对高度的甜味保持依赖性,让你以后有可能吃进更多的糖来满足需求。
不甜的食物就不含糖吗?
中午吃了一碗米饭和一盘酸辣土豆丝,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和一盘“米饭”。食物是否含糖并非通过甜与不甜来衡量,因为糖≠甜,有一些“糖”是不甜的,比如淀粉。
血糖中的“糖”指的是葡萄糖,包括麦芽糖、淀粉等,它们都会在体内代谢成葡萄糖和/或果糖。而我们常吃的土豆,淀粉含量非常高,其实属于主食而并非蔬菜。
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尤其是血糖异常者或减肥人士,不要盲目选择无糖食品,或是简单认为不甜就是无糖。还是应该规划饮食结构,注意食品搭配,听从医生的建议,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维护饮食健康,保证身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