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瞪得像铜铃,翻来覆去到天明”,有这种困扰的人不在少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已达27%。
睡眠不好,危害几乎波及身体的每个角落。如何才能降低睡眠差带来的健康风险?
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子刊《运动医学》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补救方案:运动抵消法——那些睡眠质量比较差的人,如果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可以抵消不良睡眠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睡眠和运动是如何左右健康的,并教你提高睡眠质量。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科主任 郭兮恒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睡不好,运动可抵消部分危害
睡眠不足、运动量不够,是威胁心血管健康和人体代谢的重要因素,还会大大拉升癌症风险。
来自澳大利亚的科研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库覆盖380055人的数据后发现,睡不好+不运动同时出现,可产生协同作用,达成1+1>2的效果。
研究人员按照参试者运动量的高、中、低三个水平进行分组,并根据他们的睡眠时长、上床时间、失眠情况、是否打鼾、白天嗜睡情况5个指标,来衡量他们的睡眠质量。
结果发现,与高运动水平+高睡眠质量的人相比,不运动+睡眠差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升高了57%,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升高67%,因癌症死亡风险升高45%(其中因肺癌死亡风险升高91%)。
而那些睡眠质量不佳、但能保持高水平运动量的人,死于癌症的风险几乎没有因睡眠差而增加。
研究者认为,低水平运动放大了较差睡眠质量与疾病风险之间的不利关系。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运动水平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低运动量(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似乎消除了睡眠差和死亡之间的大多数有害关联。”
研究人员称,其中原因可能是增加的运动抵消了炎症,或减少了葡萄糖代谢的不规则性。
悉尼大学的人口健康研究员伊曼纽尔·斯塔玛塔基斯说:“睡眠和运动对健康都很关键,考虑到运动或许比睡眠更可控,研究为激励人们多运动提供了更多依据。”
两种运动,助眠效果佳
睡眠是大脑皮质细胞的保护性机制,也就是说,神经“累了”,需要转换性休息。而“刺激”神经转换的关键就是运动。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陆一帆表示,适宜的运动能让人睡得更香,特别是竞争性运动和有氧运动。
这些运动会使人产生疲劳感,并能使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交替进行,从而有助于睡眠。
发表在《临床睡眠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显示,多做有氧运动有助减轻失眠问题,建议通过运动改善睡眠要坚持16周。
低强度、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慢骑自行车、有氧操等。网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则多属于竞技性运动。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青壮年
可选择足球、篮球、排球等体力消耗较大的竞争性球类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游泳、交际舞;高强度运动有跑步、负重远足、有氧操、快速骑车等。
老年人
可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等;中到高强度运动有步行、跳舞、游泳、骑车、高尔夫球;有条件的话,可在社区举行相关比赛,提高锻炼的积极性。
儿童
中等强度运动有轮滑、骑自行车;高强度运动有跳绳、各种球类、游泳、武术等。
孩子可以多参加游泳、爬山等,这些运动可集中人的注意力,加速神经转换,运动后容易入睡。
运动强度有不同的衡量方法,快走、跑步等耐力运动,一般采用目标靶心率作为衡量强度的标准:以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为基础,中高强度有氧运动靶心率范围为最大心率的60%~80%。
增强心肺耐力时,高强度运动至少持续20分钟,每周进行3~5天。
睡前别做强度过大的活动,以免引起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除了运动,还可以如何改善睡眠?
晚上入睡难、早上醒得早、半夜容易醒、睡眠质量差……对付常见的睡不好,除了多运动外,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改善。
晚上入睡难
很难睡着,躺下半小时后还保持清醒。
建议将晚饭时间安排在18~19点,吃得不要过多,好让胃部尽早完成消化任务,交感神经放松下来。
睡前1小时不要玩电脑、手机,给自己立个规矩,不把手机带到床上去。
每日坚持同样的上、下床时间,有助培养睡眠节律。失眠者可在23点左右上床,早上6点左右下床。待失眠改善2周后,逐渐延长卧床时间。一般每周延长15分钟。
如果这也不管用,可稍稍推迟睡眠时间,等你真觉得累了再上床睡觉,但不能超过12点。
半夜容易醒
睡着了,但难以维持睡眠状态,觉醒5分钟以上的情况大于2次。
建议睡前别喝太多水,减少起夜。
避免摄入影响睡眠的物质,如酒精、咖啡因、烟草。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问题,不妨下床做一些放松活动,如看书、冥想,但不要玩电脑。
早上醒得早
晚上入睡正常,但凌晨三四点就会醒,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最好不要再想事情,卧室不要放过于芳香的花草。
关好门窗,拉上窗帘,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睡前可洗个热水澡或热水泡脚;枕头高低、软硬合适,被子薄厚适当。
多晒太阳,有助刺激褪黑素的分泌,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差
睡眠比较浅,白天总是昏昏沉沉,影响日间行为或工作。
建议将室温控制在稍低水平,如16℃~24℃。
打呼噜的人,睡觉时最好侧卧,或在背后放两三个枕头。
如果上述方法试过都无效,要及时到心身医学科、睡眠中心或神经内科就诊。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文章 如何解决失眠问题必要治疗吗?


远程医疗新视界
文章 吃什么可以不失眠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晚睡强迫症的预防方法


中医养生之道
文章 睡前爱做4件事,会老得更快!第一件要戒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七种日常食物让你夜里睡不安


医疗新知速递
文章 如何治疗失眠


AI医疗先锋
文章 失眠多梦盗汗的原因


疾病解码者
文章 日夜美白功课表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认真卸妆再安眠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严重失眠吃什么好


医者仁心

谭华威
主治医师
精神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焦彦岭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张家瑞
副主任医师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