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掉你的认知误区,科学认识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吗?你真的了解骨质疏松症吗?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1,2。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1,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于女性绝经后5~10 年之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的是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时期,病因暂时未明确1,2。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1,2。
我国骨质疏松症现状 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骨骼疾病。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超过2.1亿(约占总人口的15.5%),而65岁以上人口数接近1.4亿(约占总人口的10.1%),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早期流行病学调查表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而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女性尤为突出。据估算,早在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的数量超过了2亿人。尽管缺乏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估测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骨量减少人数将持续增多,远超过上述数字。
病因与发病机制
骨骼完整性是由不断重复、时空偶联的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来维持的,这一过程被称为“骨重建”1。而骨重建是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等组成的骨骼基本多细胞单位来实施的1。
成年前,骨骼不断构建、塑形与重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正平衡使骨量增加并达到骨峰值;成年期骨重建平衡,维持骨量;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形成与骨吸收呈负平衡,骨重建失衡,造成骨丢失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凡可使骨吸收增加和/或骨形成减少的因素都会导致骨丢失和骨质量下降,继而促进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的发生和/或发展2。
大家都知道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钙和维生素D在维持骨重建平衡中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一定切记,骨质疏松症本质上还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哦;虽然适当补钙和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但它们也不是万能的1,2,。遇到病情,还是需要就诊寻求专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