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简称:绍兴市精神病院

公立 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介绍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创建于1956年,由政府举办,绍兴市卫生健康委直管,是一所集精神、心理专科优势与综合医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承担着绍兴市及周边地区精神心理疾病的医、教、研、防及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是绍兴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技术指导中心。

绍兴市胜利西路1234号
0575-85397901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梁胜林
梁胜林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的诊治及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治疗
蒋荣泉
蒋荣泉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症,癫痫
黄磊
黄磊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心理卫生
何国琪
何国琪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身疾病
段迪
段迪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心理
彭玲
彭玲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适应障碍的诊治,心理咨询
郑吉锋
郑吉锋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
赵玉龙
赵玉龙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
汪斌
汪斌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陈黄剑
陈黄剑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情感障碍
韩金霞
韩金霞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
沈新华
沈新华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网络成瘾
陈莹
陈莹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躯体疼痛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全病程治疗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
宋明桥
宋明桥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在神经心理亚专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擅长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心身疾病、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头晕头痛等诊治及药物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整合干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叶猛飞
叶猛飞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学习及工作压力心理咨询,情感、人际关系咨询。
秦国兴
秦国兴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精神疾病。
李松涛
李松涛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睡眠障碍
张金娜
张金娜

主治医师

好评率:95%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厌学叛逆,儿童精神心理,适应障碍,应激反应,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等
林梦莹
林梦莹

住院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消化系统疾病
夏金校
夏金校

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抑郁、强迫、失眠
患者评价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阳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世民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金玲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勋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天舒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晨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患者的抑郁症持续陷入复发循环的话,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患者易感性的扭转,因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随时会把患者打回原形。患者需要提高生命中的“底层能量”来对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个“底层能量”是患者安全感的基础。
     
    遗传易感性叠加环境因素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如果缺失遗传易感性,单单是环境因素的存在,抑郁症发生的几率很低,除非存在重大的应激事件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26%的人患上抑郁症,但我们绝大部分人还是免疫了。毕竟完美的原生家庭并不多见,幸福的童年生活也很稀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对每一个人都一样。
     
    和抑郁症打交道越久我们越会发现,家族里抑郁症患者很少是以独立个案出现,家族中个别成员或多或少存在类似心理问题,这就是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
     
    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属于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表观遗传,它是由一代一代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模型。(环境因素通过个体细胞膜的受体进入细胞内部影响了细胞分裂,进而影响遗传表达)。
     
    面对同样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一位略显疲惫,语气充满焦虑的父亲说:我女儿从小就是个很乖的姑娘,我们都很爱她,她学习很勤奋,成绩在班里一直很优秀。平时在家她也爱帮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目前就读一所名牌大学医学方面专业,不过现在休学在家了。去年7月份女儿的情绪出现了问题,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我们那么爱她,她怎么会抑郁呢?
     
    女儿的回答则是另外一个说法。她说她现在既感觉内疚,因为她认为她是一个完美的女儿,她觉得她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然而内疚消失后,愤怒和怨恨的感觉又来了,她怨恨父母对自己期望太高。她说父母的过高期望让她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当中,她骨子里想逃离父母。她现在无法继续学业,难以集中精神,睡眠障碍很严重,特别容易哭,有时一哭就是几个小时。
     
    当问到父母以及家族成员的精神状况时,女儿说父亲很敏感,负面情绪较多,经常唠叨单位里的不满,胆小,压力大了会退缩,会躲避。父亲哥哥的女儿也是抑郁症患者。
     
    父母的过高期望不是女儿抑郁的唯一因素,高期望叠加了孩子体内的遗传易感性才是抑郁症发生的真正原因。
     
    一位饱受复发困扰的抑郁症患者说,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对外人看来一个不起眼的变故都可能让她再度陷入抑郁。
     
    所以,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必须扭转,否则患者很难逃出复发的恶性循环。
     
    通俗地说,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就是患者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这个高敏感性让患者的安全感降低,进而不认可自己,对自己的高要求不断加码。
     
    抑郁症的遗传易感性已经由一代代人的心理刻入个体的生理层面,它已经融入生物体本能的一部分。扭转遗传易感性也必须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同时着手。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改变的发生。
     
    从生理层面讲,遗传易感性来源于体内荷尔蒙能量和脑内的神经递质,众多荷尔蒙激素是脑内神经递质的生化基础(性腺荷尔蒙是体内合成5-羟色胺的核心材料)。
     
    激活体内荷尔蒙能量和平衡脑内的神经递质是扭转遗传易感性无法绕开的路径。

  • “难治性抑郁症”就是难以治好? 专家总结难治性抑郁六大危险因素, 三种调整策略

    你是否听说过“难治性抑郁”这个名词?听上去,这类抑郁十分顽固,很难将其治好。那什么样的抑郁算是难治性抑郁症呢?

    目前难治性抑郁被定义为:在经过 2 种或多种抗抑郁剂足量、足疗程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20%的抑郁者。在抑郁障碍患者中,有 20%-30%经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属于难治性抑郁。同时,难治性抑郁的治疗成本更高,疾病负担更重。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难治性抑郁”,经研究者总结难治性抑郁有六大危险因素:

    • 病程长:抑郁症发作时间越长,特定脑区(如海马)萎缩越严重;长期发作中的认知及行为改变更难恢复到原状态。
    • 起效慢:开始治疗后 2-3 周内,有效性迟钝,患者症状的改善欠佳。
    • 共病焦虑和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中,特别是回避型及边缘型人格,均为抑郁转归不良的预测因素。
    • 高龄:老年是导致难治性抑郁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
    • 发作严重度:抑郁症谱系的两个极端(极严重,轻微)均可增加疗效不佳风险。严重抑郁与复杂的生物性紊乱有关;而轻微抑郁,药物往往难以发挥显著优于安慰剂的疗效。
    •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社会支持系统差,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是难治性抑郁的危险因素。

    难治性抑郁症尽管治疗难度大,但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通常,医生会考虑通过调整治疗策略来应对难治性抑郁症。

    可以从患者的当前用药方案入手,对初始治疗进行“强化”。有些患者抗抑郁药的用量不足,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再加一加药物剂量,剂量增加以后,抗抑郁药的效果也可能进一步提升。除了药物剂量的调整,对于有部分治疗效果的患者,用药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相当于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让药物“强强联手”,是另一种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策略。如果联合抗抑郁药,则需要加用具有不同抗抑郁机制的药物。一些药物在抗抑郁治疗中有增效的作用,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以加用这些增效药,提高抗抑郁治疗效果。另外,一些患者除了抑郁症状之外,还可能存在焦虑、失眠等其他症状,对这些伴随症状的处理,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除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改善治疗效果,还可以选择联合物理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即是物理治疗中效果最好的一种。MECT 具有起效快、疗效强的特点。对于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未遂、自杀行为的患者以及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在排除禁忌症后,均可考虑接受 MECT 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VNS)也是可以选择的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物理治疗方案。

    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也可能起到改善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此外,有氧运动、光照疗法等也可以帮助到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总之,难治性抑郁尽管如其字面意思那样“难以治疗”,但在医学上,难治性抑郁是有其严格的定义的,需要由医生进行辨别,判断其高危因素,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调整治疗策略。

  •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尽管它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它还是存在个体差异。重度抑郁症(MDD),也被称为临床抑郁症,其症状可以表现为绝望和易怒,也可以表现为沮丧和疲惫。

    我们经历偶尔的悲伤是正常的,这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它成为一个持续的问题时,有时却容易被忽视。

    重度抑郁症,它不仅仅是一个感觉:它是一种使人衰弱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悄悄潜入你生活的每一部分,激起大量的想法和情绪,让你觉得几乎失能或者生活不值得。

    印第安纳大学的临床精神病学家 Anne H. Gilbert 医学博士说,重要的是要记住,这种感觉不是你的错,抑郁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通常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因。事实上,根据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抑郁症的发展是由遗传、环境或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因素是你无法控制的。

    即使这种情况感觉非常严重,但许多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开始感觉好转。要想获得帮助,第一步是认识到抑郁症的迹象。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 中列出的标准,如果你在至少两周的大部分时间里经历了前两个症状中的一个(以及至少四个其余症状),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形式的抑郁症。

    • 你总是感到悲伤、绝望或空虚:如果这些情绪让你感到难以承受,似乎没有特定的触发因素,而且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就要密切关注它们。
    • 你对以前的激情不再感兴趣:抑郁的特征通常是失去做你曾经喜欢的活动的动力。例如,如果你一直热衷晨练,但突然觉得锻炼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
    • 你感觉你快要崩溃了:易怒对每个人来说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你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变得很烦或愤怒,导致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或伴侣打架。
    • 你精疲力尽:你可能觉得很难起床,甚至没有精力给自己做午饭。
    • 你的睡眠时间出现紊乱:尽管坚持一贯的睡眠规律,但你可能在晚上难以入睡。或者你会觉得很累,以至于你一直睡过了头。
    • 你无法集中注意力:集中精力工作似乎是不可能的,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或感觉自己处于阴霾之中。你也可能很难做决定。
    • 你的食欲变化真的很明显:有时你根本不吃东西,或者吃得过多,这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或增加。
    • 你正在面对无法解释的疼痛: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抑郁症实际上可能是肌肉疼痛、头痛、胃痉挛或消化问题等身体症状的原因,这些症状经过治疗后似乎也不会好转。
    • 你会感到极度不安或昏昏欲睡:你可能无法安静地坐着,或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感到不安,或者你的行动和反应可能比正常情况下慢得多。
    • 你会有自残的想法:在严重的情况下,抑郁会导致死亡或自杀的想法。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至关重要的是联系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在当地医院诊所寻求医疗服务,或拨打自杀预防热线。

    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不同吗?

    研究表明,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三岁的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总是表现出典型的抑郁症症状。例如,年幼的孩子(3 到 8 岁之间)可能会抱怨更多的疾病或疼痛,更易怒,表现出焦虑的迹象,或行为不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会开始出现更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症状。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梅奥诊所的说法,这包括以下几点:

    • 他们经常悲伤或易怒。
    • 他们不想做有趣的活动,比如出去吃冰淇淋。
    • 他们比平时吃得多或少。
    • 他们有自我毁灭的行为,在学校惹麻烦。
    • 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 他们说自己感觉很糟糕。
    • 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沮丧或生气,比如洒了水。
    • 他们不再和朋友出去玩。
    • 他们很难做决定。
    • 他们开始酗酒或吸毒。

    西雅图 UW 健康港湾医院的临床精神病学家和住院精神病学主任 Heidi L. Combs 博士说,我们都记得童年时的喜怒无常,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关注儿童或青少年真正剧烈的行为变化是很重要的。例如,他们突然不和朋友出去玩,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也不去参加体育锻炼。这些事情都能让我觉得这个人可能正在痛苦挣扎中。

  •  
    抑郁症会不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如果会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现在关于抑郁症的知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康复者勇敢地分享经历,呼吁大家积极对待、不需害怕,哪怕是明星得了抑郁症,也不再遮遮掩掩。
     
    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积极变化,令大众对于这个疾病的恐惧和有色眼光在不断降低。
     
    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找精神科大夫时,内心就做好了准备,“孩子可能是有点抑郁吧”。
     
    当孩子真的被诊断抑郁症时,父母也不会太焦虑,吃药、找心理治疗、适当运动、父母放低要求和包容……家长们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应对方式。
     
    可是,如果孩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情绪波动变得非常大,父母再带孩子复诊或换大夫时,有的大夫就认为孩子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障碍。
     
    很多父母懵了:这是啥?从没听说过这个病啊?
     
    有的父母会问大夫,有的则自己查,一看,双相障碍就是老百姓说的“躁郁症”,是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而且很多专家说这个病要“终身服药”、“容易复发”、“遗传度高达80%”!
     
    临床中,孩子先被诊断为抑郁症、再改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情况非常常见,有的父母就有疑问:抑郁症是不是会发展成双相障碍?如果发展了,是不是意味着孩子的病更严重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部分精神科大夫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
     
    不过主流精神医学更倾向于认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如果患者一开始诊断抑郁症,后来诊断双相障碍,那往往不是因为“发展”了,而是患者本来就有“双相特质”或者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是要么之前没有显现出来,要么大夫问诊时没有识别出来,漏诊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恐怕很多大夫会说“是”。双相障碍比抑郁症更加复杂,治疗难度更大,从精神医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说,双相障碍确实比抑郁症更严重。
     
    可能又有家长问了:我的孩子现在是抑郁症,没有过轻躁狂/躁狂发作,那以后会不会有,然后被诊断双相障碍?
     
    对于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来说,这个问题更难回答了。轻躁狂/躁狂发作是回顾性判断,需要大夫仔细问诊,回顾患者过去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状态,因为患者自己往往是没有意识的,尤其是轻躁狂发作,许多患者和父母甚至认为这种状态非常好,期待孩子保持这种状态。
     
    可患者未来会不会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一般精神科医生难以给出前瞻性的判断。
     
    这是因为一般大夫主要关注症状,但不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和心理活动,更不知道有过哪些经历的孩子,可能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
     
    虽然精神科有“软双相”的说法,意味着有某些特征的人容易患双相障碍,但这只是从表面症状总结出来的概率方面的结论,没有深入到双相障碍的根源。这是症状学诊断的局限性。
     
    02、典型的双相障碍可以“预测”
     
    其实,根据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经验,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某个程度上,典型双相障碍是可以预测的。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对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病因有了突破性发现:
     
    抑郁症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患者长期的自我否定所致;
     
    典型双相障碍的主要心理根源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占了主要比例;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通常是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
     
    我们发现,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在轻躁狂/躁狂发作时,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甚至是兴奋的。他们自我感觉是良好的,认为自己能力很强,有自负的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精力旺盛,会设立很多计划和目标,且轻视了现实困难,认为前途一片光明。
     
    说得通俗一些,他们当时的心态是“飘”的,盲目自负、自大、自我膨胀。
     
    绝大部分患者处于这种状态时是很开心、很享受的,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如果别人好言相劝,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才有问题”,甚至觉得对方是“羡慕嫉妒恨”。
     
    可因为他们自视过高、想得过于简单,在现实中很快就会遇到挫折,接着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并且自我否定,也就是重度抑郁发作状态。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是不切实际的。
     
    可当他们的情绪好转,生活又变得比较顺利后,他们很容易再次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只想好的不想坏的,作出一些鲁莽的决定。然后下一次重度抑郁发作时就更加严重,更加自我否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患者自己也想不明白,为啥总会头脑发热,盲目自大呢?
     
    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TIH)去寻找背后的心理根源时,发现这些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比如成绩好,继而接受过来自父母、家中老人、老师的过度夸奖。
     
    他们被“夸奖”的时候内心很兴奋、很享受,而且反复多次后,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很强,轻而易举就能获得一些成就。尤其是情绪较好时,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扭曲认知,心态走飘。
     
    所以,我们在临床问诊时,会花费较多时间询问患者、家属:
     
    患者小时候是不是聪明伶俐,表现比较好呢?
     
    如果是的话,是不是经常被大人夸奖呢?
     
    患者回忆一下,有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甚至无所不能呢?
     
    如果有的话,那说明患者很可能存在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那么即使他们现在只有重度抑郁发作,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几率很高,确实有一定的“双相障碍”特质。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其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引导其建立更加积极、理性的自我评价,遇到挫折时不自怨自艾,取得一定成绩时也不要自大。
     
    而如果患者无法接受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那我们会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要觉察到这一点隐患,提高警惕。尤其是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点“飘”了,一定要注意积极引导和提醒。
     
    03、如何避免孩子“发展”成双相障碍呢?
     
    可能有些家长看完上面的内容,又疑惑了:
     
    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过度夸奖,没有过盲目自大的心态;
     
    自从患病以来,也没有过精力旺盛、非常开心兴奋的状态;
     
    为什么大夫会突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就涉及到双相障碍的另一个话题——诊断的争议。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患者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描述的那种,患者出现过精力旺盛、思维奔逸、情绪高涨、盲目自大的表现,这是典型的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这类患者属于典型的双相障碍。
     
    第二种情况是患者出现了暴躁易怒、大发脾气、甚至在家砸物打人的表现。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易激惹”,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会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这一点在临床中是有争议的。我们认为这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状态”,正是因为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极度痛苦、压抑、愤怒,才忍不住爆发了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颜文伟教授和四川华西医院的孙学礼教授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往往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第三种情况是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了“转躁”,接着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这究竟算不算真正的双相障碍?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中也是有争议的。
     
    有的大夫认为算,因为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吃了药之后都会转躁,那么会转躁的那些,说明他们本来就属于“双相体质”。
     
    有的认为不算,因为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本来就不同,应该把抗抑郁药减停或换药后,继续观察。
     
    我更加认同后面这种观点,应该排除抗抑郁药的因素后,再谨慎地下诊断。
     
    而且,患者在服药后之所以“转躁”,往往还有心理社会因素。
     
    比如我们曾接诊的患者刘可,她一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了抑郁药。后续父母发现她出现了易怒、语速快、话语多、突然感到开心等表现,并告诉了大夫,大夫一听马上说抗抑郁药不能吃了,要换成心境稳定剂,并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我们与刘可深入沟通时,她说当时之所以情绪突然好转,是因为结交了一位新网友,两人聊得非常投契,她很开心。
     
    而易怒,主要是因为刘可不满父母总是抱怨国内社会不好、夸国外社会好,她忍不住生气、回怼。但她也说,以前即使对父母不满,也会有所克制,可吃了抗抑郁药之后,情绪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对于上述第二种、第三种情况,我认为都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下诊断时应更加谨慎。一方面因为不完全达到诊断标准,另一方面也避免给患者、家属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这是全球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
     
    DSM-5中有一项“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认为那些具备了部分双相障碍症状、但又未达到诊断标准的,可以下这个诊断。
     
    这就导致双相障碍的诊断范围很宽泛了,只要患者的症状有一点像,大夫就可以套用这个诊断,临床中很多的“非典型双相”“软双相”,往往就是这么来的。这是越来越多青少年被诊断双相障碍的原因之一。
     
    有患者家属就曾抱怨:“非典型双相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现在,部分精神医学研究人员、临床大夫也意识到这有所不妥,相信这个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大夫下诊断时会更加谨慎。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抑郁症会不会发展为双相障碍?
     
    从现实情况来看的话,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在情绪好时容易盲目自大,那他们后续出现轻躁狂/躁狂发现的几率很高;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过了,只是大夫没有识别出来。
     
    第二种是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即使得病了,也得不到家人很好的包容和理解,父母也没有意识去修复他们的创伤。
     
    他们的负性情绪越积越多,尤其是愤怒;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情绪大爆发,表现为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歇斯底里,甚至在家砸东西、大人。
     
    很多大夫会认为这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继而诊断为双相障碍。虽然我们对此不认同,但目前临床中确实有争议,不宜用我们的观点去质疑别的精神科大夫。
     
    当然,以上两种可能性还可以同时存在。
     
    那么,当我们深入理解了以上分析后,抑郁症患者的家长就不需过度担心、焦虑了。
     
    父母可以仔细回顾孩子的成长经历,反思孩子有没有反复接受过度夸奖,有没有盲目自大的表现。
     
    如果没有,那孩子后续发展为典型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因为暴躁易怒、大发脾气而被诊断“双相障碍”,这也不是真正典型的。
     
    这反而提示家长要更加重视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尽快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孩子的剧烈情绪波动会明显减少。
     
    那如果有,父母也可以提前学习应对方式。先努力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信任、认可父母。后续一旦发现孩子有心态走飘的迹象,父母马上给予积极引导,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能有效降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机会,并避免孩子受挫后再次陷入重度抑郁发作。

  •  
    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表现:
    01.固执
    举个简单的例子:
    家有一个熊孩子,晚上突然想吃棉花糖。但是因为天已经很晚了,父母就没有出去给他买。然后他就一直不停的说:“不行,我今天就要吃,现在就要吃!”你不给他买他就一直嚷嚷,固执得很,怎么跟他商量都不行,一点都不愿意让步。
    02.与人相处时发生冲突
    举例:
    孩子在学校里与人相处时,常常会因为你碰了我一下,或者我碰了你一下这样的小事而发脾气,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和冲突。
    03.爱哭
    举例:
    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哭。比如不想上学了,从早上起床就开始一直哭。好不容易哄好了,他又说我不想吃鸡蛋不想喝牛奶,于是又开始哭,父母怎么哄也哄不好。
    04.与家人对抗
    举例:
    父母说什么他都跟你耍脾气,你要他去做些事情,他就暴怒,跟父母吵架,甚至动手。我们常在新闻里看到,孩子与妈妈发生很大的情绪冲突,两个人你说我,我说你,互相生气,有些孩子还会动手打妈妈。
    05.独自消化不会表达
    举例:
    有一类孩子,有了情绪后常常自己躲在房间里独自消化,不会跟父母说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心情不好等等。即便父母问他,他也会说没事儿。但具体问过之后,他可能才会说出自己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了,但对于自己的情绪怎么样却不懂得如何表达。
    我们往往会根据孩子们的种种表现,
    给孩子们打上各种标签:
    通常孩子们刚刚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最多会认为孩子是行为问题,不会觉得那是心理问题或者精神科的问题。比如孩子耍脾气、攻击别人、执拗、爱哭、跟父母对抗等等。父母们被老师叫到学校,大多也是因为这些“行为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会弥散。比如孩子最初只是在家里发脾气,但慢慢会弥散到学校里,跟老师、跟同学发生冲突。然后老师会找到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恶劣表现”,希望家长能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
    这时,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带着孩子去看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在诊断评估后,也会给孩子们打上一些“标签”。
    如,动作比较刻板,不跟人打交道、兴趣狭窄的孩子可能会被诊断为自闭症;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会被诊断为多动症;还有强迫症、儿童精神分裂、对立违抗、品行障碍等精神科疾病。
    当被诊断为病症后,医生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做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没有被诊断为病症的孩子,医生通常会指导家长,可能是家庭教育方面出了问题。
     这时外面的人也会跑过来帮你归类:孩子变成这样都是父母管教不好;或者是爷爷奶奶隔代溺爱造成的......
    父母与孩子互相影响,
    陷入死循环。
    家长遇到这种事一定会很痛苦,因为不管在教养的过程中发生什么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父母都很爱孩子。父母的痛苦在于:我们也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事实却总是孩子的发展与我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我们都知道父母会影响和改变孩子,但其实,孩子也会影响和改变父母。
    比如孩子被打上各种标签后,妈妈往往是最痛苦的。比如,她会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做好才使孩子变成了这样;比如,她会焦虑,不知道孩子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多久才能解决好;还比如,有的妈妈控制不住发脾气,因为诸如写作业这类的事情而与孩子发生争吵......
    父母因为孩子的各种“标签”而痛苦,于是对孩子施加控制和压力,然后孩子也会感到痛苦,于是又产生各种新的情绪问题,然后家长又因为这些新的问题而产生新的焦虑,父母与孩子之间来来往往陷入了死循环......
    解决问题先了解情绪的发展基础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用科学的角度去看情绪发展最初的状态是什么?
    从精神心理角度,我们说情绪是脑的功能。就是你的大脑发育到什么样的程度,你的情绪也应该随之匹配。
    爬行脑:它是最原始的部分,控制大脑许多本能功能,比如说呼吸、运动等本质的功能,主管“战或逃”机制。
    举例:
    如果我们抢走了一只小狗正在啃的骨头。有的小狗会冲你汪汪汪的叫,会咬你,这叫“战”的反应;另外一些小狗则会跑掉,这就是“逃”的机制。
    我们在情绪的状态下,我们的脑大部分用的就是战或逃的机制。拿小朋友来讲,当情绪发生的时候,我会攻击,跟你吵架;或者逃避。用的就是爬行脑的机制(战或逃)。
    情绪脑:大脑发展已经更进一步,开始控制人的情感、哺乳,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它会把你相关事件的记忆存储在那里,当你有相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它就会调动相类似的当时发生的情绪。
    举例:
    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他今天有作业吗,有的孩子只因为这一句话就会勃然大怒,书包一摔,冲着妈妈就发脾气:你管我有没有作业?
    可是你问他今天有没有作业这件事情,其实是并没有伤害他的,那为什么会激惹到他呢?
    很可能在他过去的经验当中,有那么一次记忆,就是他放学回家后,他本来是想先吃饭再写作业的,但是你命令他先写作业再吃饭,当时因为这个问题你们俩发生了冲突。
    所以,每当你问她有没有作业的时候,他的情绪脑就会激活那部分回忆,认为你又开始要插手这件事情了。情绪脑会造成我们在很多类似的环境里,会用相似的处理模式去解决问题。所以孩子才对你发了脾气。
    但父母一般是理解不了的,也许你会觉得这孩子又发神经了,然后你的脾气也上来了,两个人就又吵起来了。但是你现在学到了这个知识,就应该知道,当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你要回顾过去的亲子关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事情,然后积极与孩子沟通,解决这个情绪。
    理性脑:也叫新皮层,是用来思考、观察、听和创造的。我们经常说的全脑开发,开发的就是这个理性脑。
    理性脑相当于大脑的冷却剂。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理性脑可以冷却我们的情绪,然后从事情的发展角度、与人沟通的角度、策略的角度等等去指导你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理性脑发展的不好,它就会失去功能,那么我们就会被情绪所掌控。
    关于理性脑,孩子在六七岁之前基本没有发育好,也就是说,六七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用情绪来解决问题的。所以,家长可以多用理性脑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去刺激孩子的理性脑生长,进而开发孩子理性脑的功能。
    了解了情绪发展的基础,我们还要知道,
    一个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必须拥有下面五个技能:
    01.执行技能
    就是他当前具不具备某种执行能力。
    举例:
    我们有一个小朋友是书写障碍。就是他提起笔,可能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或写字的时候经常超出田字格;或者要么少一笔要么多一笔。
    父母们通常不会发现孩子有书写障碍,反而会批评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你看别的孩子都写的特别工整,就你写的这么丑”。
    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误解了孩子,就是他有没有这个执行技能,有没有书写的能力。如果我们判断他是缺乏书写技能的,我们要做的则是提高他的书写技能,而不是批评他的学习态度。
    02.语言处理技能 
    就是一个孩子能不能把你的信息理解好。
    我们经常会对家长说,在给孩子发布指令的时候,指令要清晰、简短。因为有的孩子是没有这种语言处理能力的,比如你跟他讲一个复杂的长句,他没有办法抓住你句子当中的核心,更别说是来理解你语言背后的一个可能隐藏的信息了。
    03.情绪管理技能
    举例:
    有些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哭了,你给他一个棒棒糖,他可能迅速就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长大后,即便情绪不好了,他也会通过一些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但有些孩子是缺乏这个技能的。比如曾经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人来找我咨询,跟我讲她的丈夫出轨了。那么按道理讲,她首先应该跟我诉说她在被欺骗的过程中有多伤心,和被欺骗的感觉。
    但事实上,她没有办法跟我讲这些情绪的问题,她只能跟我讲怎么跟自己老公分财产,或者她老公是怎么跟她保证的。所以她在管理情绪方面是很麻烦的,就是一想到老公出轨这件事情,她就会控制不住的崩溃大哭,但有时又表现得很冷漠。总之她没有一个恰当的情绪管理技能让她去跟自己老公沟通这件事情。
    04.认知灵活技能
    开篇我们就讲了有些孩子特别固执,他想要一样东西你不给他,他就一直哭,怎么哄都哄不好,那我们说这样的孩子就非常的拧,在认知方面是不够灵活的。
    05.社交技能
    就是他有没有跟人沟通打交道的技能。
    举例:
    有些孩子与妈妈散步的时候,遇到熟人不会打招呼。你教他怎么叫人,他也不叫。那这个时候家长可能就会觉得很尴尬,自己的小孩没有教好。
    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看到什么呢,就是这个孩子,他没有发展出来社交技能。所以家长应该做的,是跟他去沟通,在社交环境下,我们应当表现出来的一些素质和方法。
    家长做出改变,重新认识孩子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会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否掌握相应的技能。
    比如最近我遇到的一个年轻人,20多岁了,他跟我讲他的情绪十分不稳定,有时会特别暴躁,比如正跟朋友聊着天呢,他就会突然生气。有时他又觉得特别难过,比如看看抖音视频自己就会哭很久,然后也安慰不了自己。
    我问他在小的时候,当他难过了,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他沟通过,有没有帮助过他。他说,没有。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对于他的情绪问题,他都是自己独自去面对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看到情绪问题时,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情绪。看到孩子哭,大多家长也是手足无措的,要么跟孩子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啊;要么就开始训斥孩子,你不许哭之类的。
    所以,如果家长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问题,那么孩子处理情绪的技能自然就没有发展起来,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在对情绪发展的基础,以及父母在其中的作用有了深入了解后,接下来
    家长就要做出改变,
    重新认识孩子的情绪:
    01.家长要认识到我们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独一无二的意思,是他不可能每一样都跟别的孩子一样。我们不能把他的问题去跟别的孩子对比。他有他好的地方,也有他可能稍微欠缺的地方。是这些好的与不好的综合起来才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孩子。
    02.家长需要训练他的五个技能
    上述讲到的五个技能,家长平时要仔细去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实实在在的困扰有哪些,比如说情绪管理方面有问题,或者社交方面有问题等等。哪个方面不足就要训练他的相应技能,而不是去评价或批判他。
    03.懂得暂时搁置教育计划
    比如说,今天家长想让孩子完成一套额外的试卷,但因为他的情绪比较激烈,那么家长就要搁置这个教育计划,而不是逼着孩子一定要写这个试卷,然后与孩子沟通,此时的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情绪激烈,又该怎么解决。
    应对问题的SPCP策略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应对孩子各种情绪问题的策略,叫SPCP策略,也叫积极合作式问题解决法(solving problems collaboratively and proactively , 缩写为SPCP)。
    即:要积极合作使问题解决。
    SPCP策略分为三步,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里面蕴含了很多技巧。下面我以完整个案的形式给大家讲解:
    第一步:共情和接纳
    即将心比心,就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冷静下来。
    前两天一个孩子来到我的咨询室,跟我说是他爸妈让他来的,因为他已经休学一个月了。孩子在见到我的时候就跟我讲: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你就是想跟我爸妈一样想劝我上学。
    那么首先我要共情他,我跟他说:你爸妈让你上学这件事情让你很烦,是吗?然后他就开始说了:对啊,很烦。然后就开始讲他为什么不上学,上学有哪些苦恼等等。
    我又跟他说:哦,的确你很不容易啊,别人上学可能都没有像你这样经历过这么多挫折,是这些挫折让你暂时不想回归学校啊。
    当这个孩子被共情以后,他就会跟我敞开心扉去跟我聊这些话题。
    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他自己就开始跟我去分析学校里有哪些好的东西,比如说学校可以增长知识,可以有小伙伴,将来通过学习还会找到一口饭吃。然后他也会理性的跟我讲,现在是哪些挫折让他没有办法去学校。到这时,他就开始动用他的脑子去思考上不上学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了。
    第二步:界定问题的所在
    就是引导孩子说出他事情的原委。
    这个孩子跟我回忆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想上学,他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处理孩子的情绪,他一直大哭,但爸妈还是把他扔在了幼儿园里,从来没有问过他,你为什么哭,为什么不想上学,有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可以跟你一起去解决的。
    包括他上初中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是直接让他去了一所他不喜欢的学校,也从来没有跟他沟通过上学的问题,问过他的想法,他就觉得父母没有尊重过他的意愿。
    当他说清楚这个原委以后,他自己其实也舒了一口气,因为他在梳理中也明白了,现在这种不上学的状态也好,跟父母搞对抗的情况也好,他明白了自己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
    第三步:邀请共同找出解决办法
    深入地沟通之后,我会跟他讲:
    你现在不上学,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来自父母给你的压力,因为他们希望你上学;来自伙伴的压力,因为你不上学,你跟你的伙伴就会逐渐脱节;另外伙伴的父母也会对你有不好的评价,于是不让你们在一块儿玩;再就是以后你大了,你要靠什么活着。
    然后我就邀请他一起去思考去探索这些问题。慢慢的就会变成,不是我让他去上学,而是他自己认为“我的确该回到学校”;是“我”自己要上学,而不是你们让我上学。那么“我要上学”,我是要得到什么的。比如我要得到尊重,我要得到理解,同时我也需要控制我的行为,比如说之前发展出来的打游戏的一些坏行为。
    至此,这个孩子通过共情接纳,界定问题所在,然后邀请他一起去开动脑筋,一起想解决办法,我们调动了他的理性脑去解决问题,所以他就不会产生情绪,也不会跟我发生冲突。
    父母除了在家能做到这些事情以外,还要懂得
    寻求专业的帮助,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01.科学的评估
    让专业人士去评估孩子的发展发育情况,评估孩子有没有发展性问题,包括上面我们提到的孩子情绪管控五项必备技能,以及评估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问题。
    02.系统的心理咨询与训练
    训练师及咨询师会根据孩子发展的欠缺能力,科学设计训练内容,同时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孩子因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情绪困扰。
    03.脑电生物反馈技术
    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比如脑电生物反馈技术,它可以刺激神经元的发育,促进大脑皮层的结构更加完善,提高应对任务的能力及情绪调节能力。
    04.经颅磁技术
    它可以直接刺激神经元的传导信号,改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情绪的神经递质),通过对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的改变来提高脑功能。
    以上我们从“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讲到“情绪发展的基础”,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家长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并在最后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应对问题的SPCP策略”,以及“从专业角度可以给孩子哪些帮助”。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指南,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问题,并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
     

  • 我是一名精神心理工作者,实际上在工作中碰到最多的心理疾病也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

    有时候抑郁症和焦虑症又很难分开,因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的情绪,大部分焦虑症患者也有情绪抑郁的状态,可以说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一对好兄弟,很难分开。

    那么我们不仅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这是最通俗的讲法,实际上再说的深一点就是我们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的全身反应,会引起我们的情绪、精神、躯体各种紊乱的症状。

    导致我们躯体特别痛苦,情绪十分消极,精神活动特别缓慢,再进一步就是抑郁症患者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另一面,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不到任何高兴的事情,觉得人生毫无意义,活着就是一种负担。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抑郁症这个还真不太好说,抑郁症的人群很广泛,上到明星,下到普通民众,一旦患上了抑郁症可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很难很快的彻底的摆脱他,需要抗抑郁治疗,所以需要药物、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综合参与,才能让患者快速的摆脱抑郁症。

    而焦虑症的症状和抑郁症也是不同的,焦虑症就是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的担惊受怕。让自己不能正常的吃喝睡,慢慢的也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焦虑症患者和抑郁症一样也会引起许多情绪精神和躯体上的表现,患者也是十分痛苦的,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担惊受怕没有很大意义,但是又不能控制,难以自拔。

    焦虑症的发病机制和抑郁症是一样的,也是我们的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紊乱所引起的,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大脑的神经递质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机体有很大的自愈能力,不管我们遭受刺激挫折或者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他都一次又一次的恢复到平衡。但是当种种的原因打破了这个平衡,使我们无法恢复平衡的时候就又会发病。

    其实这两种病也是分两种情况的,一种是一过性的,也就是单纯性的,暂时的患者的性格是良好的,而且也没有家族遗传史,这种就是单纯的、过大的刺激导致患者一时不能反应而引发的心理疾病。这种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是很快能恢复的,并且能够逐渐的摆脱药物,摆脱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机能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可是还有一类人需要坚持服药,基本上一停药就会出现症状,也就是说基本上需要终身服药,那么为什么这类人需要终身服药呢?

    那么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类人需要终身服药?我们共同来探讨!

    一,疾病本身就是病原性的。

    这种抑郁症患者就是病原性的,根源性的是大脑实质的存在问题,大脑的分泌功能失调,就像一个钟摆一样。给他上了弦,他就会走动,一旦停掉了它就会失衡。药物就像他的弦一样。患者很难断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需要借助药物的补充来让大脑的神经底是恢复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大部分人需要终身服药,基本上一停药就会出现症状出现问题。

    我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像是我们的腿骨折了一样,有一些骨折是轻微的,只要固定好少活动,再配合服用一点活血化瘀的药物,他就会慢慢的愈合,但是有一些可能是粉碎性的骨折或者特别严重,即便是能够痊愈也会落下残疾,有些走路可能有点跛,有些特别严重的,属于坏死型的可能需要截肢,那样就会成为终生的残疾。

    其实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也会落下精神的残疾。所以需要借助药物来维持,患者很难恢复到病前的状态,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二,大脑分泌神经的功能低下。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本质是我们大脑的神经递质的平衡状态失调,我们的大脑有两种神经递质,一种是 5 羟色胺,一种是去甲肾上腺素,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多巴胺、内啡肽等等。但是主要还是依靠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调节我们的情绪。

    之所以焦虑症和抑郁症反复发作,就是我们大脑分泌这两种神经递质的能力下降。这就好比我们一个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慢慢的你就会变得弱不禁风,因为不运动身体气血不调和没有抵抗力,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大脑也有调节神经递质的能力,当它的分泌功能一直下降,我们只能依靠药物来维持。

    就像某些机器的部件里面都有一个弹簧一样,这个弹簧就是维持它往复运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这个弹簧坏掉他就只能下去以后上不来,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更换这个弹簧,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大脑分泌神经递质,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更换,可惜我们的大脑无法更换,因为它远比弹簧要复杂的多,而且大脑有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

    三,具有抑郁性性格。

    性格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所以我们才说山难移,性难改,性格后天可以改造一部分,但是能改造的只是可以改造的部分,先天的部分还是很难改造。

    例如有些人就是抑郁质性格,他遇到事情以后就是胆小,甚至悲观失落。这就是他的天性,很难改变,如果这种人生活不顺遭遇一些坎坷曲折,相比于正常的性格,他是很容易诱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这类人比其他的这种性格得抑郁症的概率会高一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他就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其实后来林黛玉也得了抑郁症,如果不得抑郁症的话,也不会早早的去世,其实这个角色也影响了扮演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后来她也是得乳腺癌去世的,可能演了那个角色以后从里面走不出来,也患上了抑郁症。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很重要,但是性格又很难去改造。

    因为性格决定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就直接影响你的情绪和所采取的行动。抑郁症的性格的人看任何问题都是负面的,所以他更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即便吃药能走出抑郁症,性格改变不了,还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复发。

    四,长期的抑郁已经造成了大脑某些区域的 缩小。

    国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的人,大脑中相关的区域是会缩小的,例如海马区,大脑的海马区是帮助我们处理短期学习与记忆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长期抑郁的人,海马区会比正常人明显的缩小,也就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人的反应能力会更加迟钝。

    有时候我们的反应,有意识的判断都是需要大脑中的海马出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它充当转换站的功能。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接触到各种信息的时候,它会传递给海马区,然后海马区形成反应我们再作出决定。

    还有研究表明,长期抑郁的患者大脑的杏仁核也在缩小。 杏仁核主要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调节的,我们的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当这个区域缩小以后,我们人体调节情绪的能力就会越来越下降。

    这就像是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一样,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引发高血糖就是因为胰腺分泌不出胰岛素,从而导致胰腺慢慢的退化,只能靠药物补充来分泌我们所吸收的糖分,这个道理跟我们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很类似,基本上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终身服药。

    一个人一旦患上了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是很痛苦的,通过药物的治疗能慢慢的走出这种心理疾病,即便是终身服药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一样,也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你就把它理解为体内需要或者缺少这种药物成分,吃进去以后补充上这些药物成分,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不要有什么心理的顾虑。

    抑郁症患者终身服药也没什么可怕的,不要自己难为自己,只要吃药能缓解和控制病情,那就好好吃药,总比生不如死强多了。如果说不吃药能痛苦的活 50 年,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宁可吃药少活 10 年,那样毕竟能正常的生活 40 年。即便能多活 10 年,如果生活质量很低下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能好好活着还是该吃药吃药吧,别想太多,别难为自己,现在的社会高度竞争一个正常人都能很难应付,更何况是你得了抑郁症的一个不正常的。

  • 一名少年在上海某大桥跳桥自杀。
据悉,男孩是一名 17 岁的在校职高二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产生了冲突,遭遇了母亲的一顿批评。
冲动的少年,随即打开车门纵身跳下大桥。

    很多网友指责男孩“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极端”...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母亲糟糕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沉痛结果。

    可我们都是旁观者,无需评判,毕竟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

    所以,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式打骂教育”到底会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1 中国孩子普遍被父母打骂过,长大后没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

    谁告诉你没有了?

    就我们父母辈那个摸石头过河、动辄大棒伺候的教育水平,我可以给你保证,现在大多数成年人都有心理创伤。

    只是很多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罢了。

    很多人连什么叫心理创伤都不知道,一提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他就觉得这是精神病才需要的,他能知道自己有没有问题吗?

    而且,国内有正经的、成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才多少年?我印象中还不到三十年(记错的话请指正),以前还有国家组织考试来把关,后来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直接给各机构野蛮生长去了,一群半吊子冒充资深导师在那儿招摇撞骗,连“七天挽回前任、无效退款”这种智商税都遍地跑,真有心理创伤的,怕是早都误诊了吧?

    就说一个问题,咱们随便选个人,去问问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他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保守估计,十个里都得有六个反问他:你是不是闲的?

    你和这些人谈心理创伤?他们不打你就不错了。

    这种事儿我试过好多次。

    写人成年后大半辈子其实都是在给原生家庭还债,一堆人跟我杠什么有病别怨父母、什么养育之恩没齿难忘、什么养不熟的白眼狼。

    写原生家庭直接影响到人的择偶,一堆人跟我杠什么“我爸妈离婚了那是不是我肯定要离婚”、什么“恋父恋母好恶心”。

    写反刍思维、自我服务偏差、人格缺陷,人直接给你来一句“看不懂,你还是帮我看看他到底喜不喜欢我”。

    他们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心理创伤?他们压根就不想了解这些东西。

    但把眼睛挡上不看,不代表就没有啊。

    前阵子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好羡慕你这种人,不想要的东西可以直接拒绝。

    我心想这不是应该的吗?

    又聊了聊才知道,她是典型的不懂拒绝,因为从小到大,她吃什么穿什么都是父母一手包办,她如果表示不喜欢就要挨打。

    我直接让她去三甲医院找心理诊所了。

    这是不是心理创伤?

    表面上是不太影响她的生活,但她活得就是很痛苦,这种痛苦累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爆发。

    这大概就是题主说的,“为什么没有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因为很多人就是忍着,忍到不能忍了,才会想到去求助。

    但创伤早就形成了,早就存在了。

    多少人在恋爱里是讨好型人格?多少人是依赖性人格?多少人连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多少人连什么是真正的“对我好”都不清楚、别人给颗糖恨不能给人跪下?

    这不都是失败的家庭教育留下的心理问题吗。

    2 安肯认为:“打骂式教育”只是造成“心理创伤”的原因之一

    暴力对待的家庭教育确实会造成心理创伤:

    做错了事被父母教训,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你什么也没做错,却被挑理打一顿、语言暴力或者无理由打骂。小时候只能忍着,长大了以后,一部分人就慢慢成了沉默寡言的人,但他们内心可能非常压抑暴躁。由于社会文化对心理问题的“偏见”,让他们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以至于你察觉不到,还认为这类人没有心理创伤。

    那为什么很多人小时候曾被父母打或精神暴力过,他们成年后就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吗?

    01 受经济条件限制,很多人连身体疾病都没钱治,更没法“有钱有闲”到足以关心自身心理创伤的程度;

    02 很多人不把心理创伤当做一种疾病,而是认为“矫情”、“白眼狼”、“吃饱了撑的”;

    03 不良家庭教育只是“造成心理创伤/问题”其中的一环,被父母打骂过的孩子不一定会出现心理创伤。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有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生物因素

    • 遗传基因
    • (检测出/未检测)精神疾病家族史
    • 激素变化
    • 大脑或器质病变导致体内激素变化

    心理因素

    • 人格特质
    • 自卑敏感脆弱、急躁多疑、苛刻等
    • 原生家庭
    • 父母关系、家庭教育、榜样学习等

    社会因素

    • 成长经历
    • 校园欺凌、失恋、灾难等创伤经历
    • 人际压力
    • 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人际压力等

    什么才是好的家庭教育?

    理论上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培养出一个正常人,而是培养出十分积极乐观、十分优秀上进的人。但这样的人现实中能找到几个?

    只要你性格中有“一分负能量”,那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小时候被父母暴力对待过、上学被同学排挤过、谈恋爱被对象伤过,也可能你的性格本就如此,或者大脑出现了病变...所以出现心理创伤不只是“一分负能量”,自然也不是“被打过,就会有”那么简单。

  • 别不把抑郁症不当病

    抑郁症,表现为无明显原因或者因为一些不良事件诱发的心情不好,兴趣下降,精力下降,并出现躯体不舒服的症状,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不了事。

    01

    许多家属为此非常不理解,说“就这么点小事,至于这么想不开吗?”“做了各种检查,不是没查出来病吗?”“有什么值得心情不好的,想开不就没事了。”“怎么这么矫情?”“心情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该上班还得上班呀。”

    有些家属会说“坚强一点,克服一下,就会好起来。”大众对抗抑郁药物的了解远不如降压药,感冒药,甚至消炎药的了解多,很多人认为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就很排斥使用抗抑郁药,希望通过坚强的意志力或心理治疗克服这个疾病。由于这个病有部分自限性的可能,当疾病程度比较轻,有些会慢慢好转起来。但是当病情比较重,又持续时间很长的时候,还是建议去精神科就诊,必要的时候用上药物治疗。

    举个例子,一个青年学生失恋后,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回忆自己从小就不被大家喜欢,把很久以前曾经发生的一次同学小矛盾,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现在看同学也不喜欢自己,让父母担心了。许多家长或亲人就认为孩子想不开,反复开导劝说,认为心眼小,想开了就好了,不愿带孩子来看精神科。只有当事情发展的不像家长预料的那样,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出现严重的自杀行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比如在单位晋升遇到困难,出现失眠,许多人认为是小心眼,以常人的思路来劝说当事人,但收效并不好时,就要小心是否患有抑郁症。

    02

    当情绪持续不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高兴不起来,兴趣下降持续 2 周以上需警惕。可能就患有了抑郁症,这时患者也知道自己不应该为外界的事情所干扰,也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想开了,仍旧高兴不起来,那就不是简单的劝说就可以解决的了,就需要进行精神科专科门诊就医,必要时还得使用抗抑郁药物才能好起来。

    如果抑郁情绪达到了疾病的程度,就不是简单心理问题,而是有生物学的改变。主要与大脑中某些生物指标或功能改变有关,但真正的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可能跟大脑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大脑微观结构改变等有关。

    03

    大众对抑郁症的了解有限,认为是想不开,问题不大,不需要治疗。其实抑郁症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对社会功能的危害很大。当疾病较重时,患者痛苦难耐,甚至痛不欲生,伴随各种身体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无法完成必要的社会功能,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运动都无法完成。

    如果初期症状轻微,减少不良事件对自己的干扰,通过自我调整或者心理咨询,有些患者是可以慢慢好转起来,但是如果抑郁症状持续时间长,程度重,经过非药物治疗调整仍无法改善,就需要药物治疗,与此同时,必要的休息和积极治疗也是刻不容缓的。

  •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不好,本质上并不是药物疗效不佳,或者患上了难治的疾病,而主要跟患者自身的对疾病的认知密切相关。很多患者有一些“病毒性”想法:抵触疾病,疾病耻辱感,这些想法会限制患者去配合治疗。所以,想要让患者更好地恢复,首先要消除患者对于精神疾病的一些错误的观念。

    • 错误认知 1:精神疾病无法被彻底治愈,治疗与否不重要,而且去精神科看病让家属和患者觉得难以启齿。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持有悲观消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大部分的患者一旦患上精神疾病,多半是经历“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模式,最终干脆放弃治疗。但是,这其实是因为大部分患者陷入了一个错误的循环中,大部分患者会因为自身无法接受精神疾病这一诊断,进而排斥治疗,无法做到遵医嘱坚持规范化治疗疗程,有的患者甚至在治疗早期就自行停药,最终导致疾病复发,甚至难治。因此,家属需要不断鼓励患者对精神疾病采取无羞耻的接受,我们可以让患者将其所患精神疾病与其他内科疾病做类比。比如告诉患者:他所患的精神疾病就和感冒,溃疡,高血压等疾病一样,只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都是由于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一类使得机体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疾病,只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有效地治疗,就能恢复健康的状态。不应该觉得耻辱,甚至为此放弃治疗。
    • 错误认知 2: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让人变傻,变蠢?很多患者和家属一谈到药物治疗,都会直摇头,甚至觉得是药物导致患者越来越傻,越来越蠢,他们大多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但是其实在很多精神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单纯依靠心理治疗,根本无法改善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尤其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而且,大多患者在精神疾病急性发病阶段,本身也会出现大脑功能的失调,尤其是认知功能的损害,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等。只有通过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后,才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大脑功能。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在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早期会有镇静,疲乏无力感等药物反应,但是这些副作用大都会在 2 周内慢慢消退,建议家属和患者减少对于药物治疗的顾虑,坚持按疗程服药,减少复发的概率。
    • 错误认知 3:电休克治疗就是电击患者吗?对于电休克治疗,大部分家属和患者都认为是用强电刺激去电击患者,以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其实真正临床的电休克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整个治疗过程类似于临床上常见的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治疗和检查方法。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处于一个睡眠状态,并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造成痛苦的经历,整个过程也是短暂的微电流刺激。而且这一治疗方式,对于重度的抑郁症,尤其是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能快速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

  • 当你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时,提供善意的建议和帮助是我们都可以做的,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才合适,尤其是当你不了解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本质时。你要时刻提醒自己,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当你与他们谈论他们的抑郁症时,你的一些不经意的话语很容易伤害到他们。抑郁症患者会比较敏感,有些话语你可能觉得是在安慰他,实则是在“迫害”他,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建议,面对抑郁症患者,这些话千万不要说!

    1、不要说一些应付式的简化话。

    • “振作起来”
    • “笑一笑”
    • “开心起来”
    • “会过去的”

    这些你觉得善意的话语,在你看来说出来能安慰他,但其实由于它们过于简单化了,导致患者听得过多而烦躁,且一些简化的词汇会让你觉得因说而说,过于应付式。他们也想“笑起来”,“开心一下”,但他们不能“决定”是否快乐。

    2、不要表达质疑。

    • “你看起来挺好的啊”
    • “你看起来并不难过!”
    • “你现在也挺开心的嘛!”

    个人的外表并不一定反映他内心的感受。许多精神疾病都是如此,但有时被认为是隐形的慢性疾病和病症也是如此。因此,请避免说出上面的话语。如果有人以怀疑或不相信的态度回应,这可能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和别人说自己抑郁症没有安全感。

    3、不要说抑郁症不痛苦。

    • “不可能那么糟糕。”
    • “还可能会更糟糕的。”
    • “你觉得 你过得不好……”

    避免对感觉最差的人进行比较或进行“竞争”。这样做没有帮助,而且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你在减少他们的经历,或者没有真正倾听他们告诉你的事情。

    4、不要责怪。

    • “你怎么老动不动就哭”
    • “这是你的错。”
    • “是你自己的原因导致的。”

    听到这句话的人可能也会感到受到攻击,好像他们被指责“编造”或谎报自己的感受。抑郁通常不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中,也存在于他们的身体中。有很多抑郁症的生理症状包括慢性疼痛,这是非常真实的。抑郁症是一种不经治疗就无法改善的疾病。

    5、不要让他内疚。

    • “你只考虑你自己。”
    • “不要只顾着自己”
    • “你想得太多了。”

    有时看起来,抑郁的人似乎很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私。避免发表让他们感到羞耻、内疚的评论。如果你不知道该说什么,记住,你所知道的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你不小心说了这些话,你的话可能弊大于利。如果你认为你过去说了一些伤人的话,道歉也是可以的。你可以和他解释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你不明白。如果你的话在过去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道歉可以帮助他觉得更好。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