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

简称: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市内第二大综合性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新建并已投入使用的21层综合病房楼,内设中央空调、中心负压、中心供氧等现代化设施,每间病房设有卫生间、外线电话、有线电视及全新的床单元,内设病区16个,床位500余张,职工600多人,层流净化手术室11间,可开展骨髓和器官移植等高精尖手术。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先后引进了核磁共振、螺旋CT、ECT、彩色B超、阴道B超、大型C型臂介入机、多功能遥控二线机、CR成像技术处理系统、眼底摄像机、电子胃镜、结肠镜、关节镜、支气管镜。纤维喉镜、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胆道镜。利普刀、前列腺电切设备、脑干诱发电位仪、鼻窦内窥镜。大型直线加速器、X一刀模拟定位机、深部肿瘤射频热疗机、病理切片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窄谱紫外光治疗仪、血液透析机、心脑毫特及多种大型康复器材和儿童保健测评系统等国内外先进设备200多台件。开展的肿瘤诊断及治疗、三叉神经射频治疗技术、显微外科手术、脊柱外科、颅脑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断指再植、输卵管再通术、经挠动脉冠脉造影十支架置入术、介入诊疗技术、肿瘤立体适行放疗及X一刀治疗和基因治疗技术、微创外科和妇科手术技术、阴式子宫手术技术、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白内障超乳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脑血管病等多种诊疗技术已达到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并与北京肿瘤医院、阜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市血液研究所等国内各大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医疗合作关系。海港医院的指导思想是“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其中肿瘤、0腔等专科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有9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区科技进步奖,为医院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海港区文化路131号
0335-3031063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高颖
高颖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临床妇产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疾病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妇科阴式、宫腔镜、腹腔镜及单孔腹腔镜等维持手术,治疗妇科良恶性疾病。
高海明
高海明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并对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有丰富临床经验
邸亮
邸亮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通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特别是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有独到的见解。
张春荣
张春荣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脑血管疾病,失眠,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头晕,头痛,焦虑,抑郁等
贲倩
贲倩

住院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产后病,绝经前后诸症等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患者评价
  • *璐
    回复质量:满意服务态度:满意回复速度: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桂秋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国民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大勇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清云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玉芳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影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想起这个患者,心情还是蛮沉重的。这是我见过的最不听话的患者,也是不听话理由最充分的患者。患病的时候就像一只沉默的羊,你说他啥他也不反驳你,但是也不会明确表态。他病情稍稍好转,立马就会变成一直桀骜不驯的狼,在病房里就开始吸烟。

      
    作为一个医者,绝对没有辱没他的意思,但是这真真的就是他的表现,很典型的两面性。

     

    女儿会因他生气

     

    老伴会为他叹息

     

    亲家会为他无奈

     

    有时你会对他怜悯

     

    有时 你会对他痛恨

     

    总之医生、护士、家属都会被他搞得哭笑不得。

     

    这个医疗故事的主人公,我们称为他老李,去年再次住院的时候,老李不到58岁,30多年吸烟饮酒史,喝酒凶的时候可以1天喝2斤,抽烟凶的时候3包。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疾病的折磨,现在烟酒已经照前少了许多。

     

    去年第一次见到老李的时候,他沉默不语,脸色苍白,坐在轮椅上,显得很颓废,以至于我第一眼看到他,竟然会怕他下一秒会突然离去。我直接带着他到了CCU(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安排好了床,给他吸氧、监护,赶紧看了一眼监护。


    心率96次/分,血压170/90mmHg,SPO2:98%,看到这些结果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看来比想要好。起身离开,想给他查个心电图。这时候他终于说话了:

     

    “大夫,你 别走啊,我难受,赶紧给我用药吧”,老李精神有些萎靡,说话却并不是有气无力。

     

    “马上给您用药,我需要先给您查个心电图”一边应承着老李,一边推来心电图。

      
    心电图提示一个V1-V5导联QS型,如果不是本次心梗那就是既往有心梗病史了。当务之急是要先稳住老李,快速问问病史、病情,如有是急性心梗或许需要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怎么不舒服”我急切的问道。

     

    “疼啊,不停的疼”老李一边说一边指着左侧胸口的位置。

     

    “每次疼多久,疼的时候出汗吗?是活动后疼,还是待着就疼?”职业习惯让我发出一连串的问题。

     

    “说疼就疼,疼就出汗,有的时候疼的时间段几分钟,有的时候疼的时间短10几分钟,这两天就疼了10多次,赶紧给我输液吧,救救我吧大夫”老李发出了哀求。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他,用渴求的眼神,哀求的语言,第一次给你的感觉绝对是可怜。

     

    我赶紧回到办公室下医嘱,安排护士抽血、输液。医嘱完毕后,把家属喊到办公室,继续询问老李的情况。

     

    老李4年因前壁心梗曾于我市其他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后来好转出院,并没有行冠脉造影检查。出院后一段时间还能坚持吃药,可是烟酒仍不断,胸痛也是间断发作。有高血压病病史约么10年,降压药物也是时断时续,更谈不上测量血压了,还好他没有糖尿病病史。入院前有1年,基本上就不再吃任何药物了,烟酒也较前有增长的趋势。老伴和3个女儿都管不了他。

      
      
    得到以上信息,我心里暗想:看样子,我必须还要亲自和老李谈一谈,这烟酒不断不说,口服药一片也不吃怎么行呢?我决定先要联合家属一致对付老李,才能事半功倍。

     

    “药是必须要吃的,是输液替代不了的,如果不吃药,就更危险了。目前在医院吸烟喝酒他办不到,所以当务之急,先让他把口服药吃上”。我对老李的老伴和一个女儿交代。

     

    随后再次来到老李床旁,对于此种患者来软的肯定是不行的,趁着他病,趁着他还在求助与我,必须来点严厉的才能奏效。

     

    “输上液了吧,好点了吧”从问候开始,我并没有急于单刀直入。

     

    “好多了,谢谢你啊大夫”老李已然没有刚才那般害怕了。

     

    就像是拳击比赛,问候之后就要过招了。

      
    “怎么自己把药都停了啊?”我出其不意。

     

    老李迟疑了一下答道“阿司匹林把我胃都吃坏了,另外吃药太贵了”

     

    “胃坏了,那为什么还喝酒呢?”我以为我抓到了老李的破绽,顺势再问道。

     

    “我戒不了”老李斩钉截铁的答道。

     

    触碰老李底线后他的负隅顽抗,让我始料不及!他一记左勾拳打的我是落荒而逃。

     

    “吃药怕贵,那烟酒钱不贵吗?”我再次发难。

     

    “烟酒是女儿们给我买的”老李还在狡辩。

     

    再纠缠下去,我必败无疑。

     

    “还想胸口不疼吗?”我使出杀手锏。

     

    “想啊”老李脱口而出。

     

    “输液代替不了口服药,还是就是吃药好的快,用不了多久就能出院了”我开启诱导模式。

     

    “少开点我试试吧”老李松口了。

     

    “放心吧,我给你开点管胃的药”我边说边走,一是不给老李机会反口,而是要赶紧开药,趁热打铁。

     

    这一轮,总算扳回一局!

      
    第二天查房,老李反应经过用药后,他好多了,也没再犯病,要求转入普通病房。看他的目前状况好转,心肌酶也没事、心电图也没演变,所以答应了他的要求转入到普通病房。

     

    查完房,处理完患者,再补补病程,回到家中美美的补一觉,准备残酷的夜班。

     

    医生总是很容易满足,当他的患者配合治疗,重返健康,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医生又是很容易挫败,当他的患者拒绝配合,再陷泥潭,就是他最大的苦恼

     

    我的晨起的荣耀很快就被夜班的苦恼击败了,这一次我溃不成军

     

    夜班查房,巡视到老李病房,我忽然闻到了病房里的烟味。开始我被没有多想,以为是探视的老李的亲属吸烟的烟味,但我很快发现不对,这是在病房里吸烟的味道,而且老李身上味道最浓,我以检查老李口服药物为由,打开了床头的抽屉,一盒烟映入眼帘。

     

     

    “这怎么回事?”我拿起烟问老李。

     

    “我看我自己不疼了,也好了,没忍住”老李并没有遮掩。

     

    “好了明天可以考虑出院了”带着委屈、带着气愤我回应了老李,“在病房抽烟你考虑过别的患者吗?再发现我给你点出院了”。

     

    点出院也许就算是一种不能实现的威胁吧,总不能让老李有恃无恐吧。

     

    我从病房出来,一位和老李年龄相仿的男家属跟了出来。他自我介绍说是老李的亲家,是老李二女儿的公爹。而对于他亲家的情况他也表示出了太多的无奈:

     

    “大家都是劝他戒烟戒酒的,但是劝不来,如果不给他买烟酒,他就在家耍,担心他的心脏又不能不给他买,老伴和三个女儿谁也拧不过他,我们这当亲家的也只能是劝劝吧,大夫您别生气啊,这都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别人,再让他住几天吧,他住不长,不用你说他自己就会走,他也活不长”。

     

    听完老李亲家的话,我长长了舒了一口气,顺势而为吧,我拯救不了世界。

     

    1年过去了,希望老李还在,希望像他这样固执、自私的人少一些!

     

    专业指导:

     

    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患者应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应用1年(出血等特殊情况除外)。不要以为没有症状就自行停用,还有就是他汀类药物,被称为冠心病的消炎药,也不可擅自停用,一定要咨询专业专科的医生!一旦患有冠心病,单纯依靠药物是不行的!

     

    低盐低脂

     

    戒烟限酒

     

    适度运动

     

    良好心态

     

    定期复诊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老太太78岁被下病危,80岁能坐48小时火车去看儿子,她感叹:活着真好!

     

    2年前的暑期,休完年休假回来,接同事的班,同时也接了一个被下病危的老太太,那一年她78岁。

     

    她有一个和我一样不太多见的姓氏,为了患者隐私,文中就用她或者老太太代替吧。

     

    有着6年心梗的她,这次再次出现胸痛、胸闷,不缓解,并且出现了心房颤动,伴着短暂的室速,成对儿的室早,一波接一波,她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IV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短暂室速、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

     

    这是同事和我床头交班,我了解到的信息,昨天夜间刚从急诊收上来的,一晚上没有明显好转。

     

    交完班同事如释重负,轻松的去度假了。

     

    刚刚放松1周,还没有适应紧张、忙碌工作的我,一下倍感压力,看着成对的室早,短阵的室速,仿佛下一秒病魔就有可能夺走患者的生命。

     

    她危在旦夕,我则如芒在背!

     

    经过一夜的折腾,她基本上没有睡觉,就在我和同事交班的时候,也没有睁眼睛。

     

    看着似睡非睡的她,我决定先和家属交流。从陪床的2个女儿那得知:

     

    老太太,有2个儿子,2个女儿,大儿子在海南,小儿子因车祸早已经离开了。

     

    从小儿子离开后,老太太从东北老家,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和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

     

    还没有等我和她两个女儿说完话,她睁开了眼睛。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懂得,这个时候的病人,是最脆弱的。历经了疾病的折磨,此时一定是紧张、恐惧、焦虑,绝望和希望交织在一起的。

     

     

    最难受的时候,他们往往丧失了信心,似乎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求生的欲望却不会消失。

     

    不难受的时候,他们往往变得敏感而多疑,焦躁不安,生怕一下秒病情变化,再次陷入绝境。

     

    一方面是面临疾病的折磨,痛不欲生

     

    一方面是又是与人生俱来的对生命的渴望

     

    对疾病的绝望

     

    对生命的渴望

     

    就这样在矛盾中煎熬,身心俱疲!

     

    要想治好患者的病,先要温暖患者的心。看到老太太睁眼,我赶忙上前,拉住她冰冷的手,亲切的问道:“您睡醒了?怎么样好点了吗?我是您的主治医师医生。”

     

    她努力的睁了睁眼睛,我感觉到我手被她拉紧了。这一个细微的动作,能让我感觉到她内心的喜悦,她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还能活下去吗?我想我的儿子”她的语气,像是咨询,又像是自言自语。

     

    “只要您好好配合,一定没问题的”没有多大把握的我,给了一个直接肯定的答案。

     

    这其实是一个医者大忌,医生从来工作中从来不会盲目肯定或者否定,他们的语言从来的都是可能,因为医学有太多的未知性,疾病有太大的变化性。

     

    其实这种可能,这种不一定才是真的,所谓的“一定”其实反而是夸大、不符合实际的。

     

    但是这种情况之下,容不得你去犹豫,我需要给她勇气和信心,我也需要得到她对我的信任、信赖,我要让她感觉我是的依靠,是她疾病时候的医靠!

     

    好的医生就是要和患者见第一面,就应该让患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一定要让患者感觉到,你一定会帮助他祛除疾病。这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我多年的体会。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患者不信任医生了?医生冷淡的态度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良好的沟通,是信任的开端。看病和修车不一样,一定要有人文关怀在里面,好多医生把自己当成了修理工,而好多患者把自己当成了消费者。

     

    有了良好的开始,接下来才会有美好的结局!

     

    经过细心的治疗,老太太和家属的配合,闯过一关有一关!她逐渐平稳,胸痛消失了,心功能改善了,短暂是室速消失了,成对的室早没有了,偶发的室早,已经对她够不上威胁了。

     

    儿子也从海南赶来!

     

    见面之前,我 提前还是先给她先上了一课,让她千万不要太激动。因为大悲大喜都可能会诱她疾病的再次发作。

     

    儿子如期到来,老太太自然欣喜万分,怕她因为激动发病,我也陪在了床旁。有了之前的预防针,一切很顺利。

     

     

    老太太拉着儿子的手,把目光投向我,示意儿子都是我的功劳,把她治好了。她的儿子也对我是千恩万谢,出院后给我送来了锦旗,并且老太太又让女儿录了视频,发到了我的患者群里。

     

    儿子陪了她一段时间,就匆忙回去工作了。隔三差五的电话,并不能解她的思儿之心。因为儿子不能来看她,她决定去海南看儿子。至于为什么儿子不能来看他,后来我了解到,一是儿子太忙,二是她儿子心脏也很不好。

     

    于是老太太女儿联系我,把要去海南的情况告诉我。开始我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老太太的病还是有很大 风险的,坐飞机就会面临更多风险,一旦途中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又提到坐火车去,但是几千里的路程,48个小时甚至更长的车程,老太太的身体也吃不消啊。

     

    但是老太太心意已决,我也只好建议让她们常备急救药物,如果发病离哪近就去哪的医院。当老太太的女儿再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她们 已经安全的返回了我们的城市,最后老太太托女儿告诉我:

     

    活着真好!

     

    剧情完美落幕,一个曾经有过心梗、心衰病史80岁老太太,从命悬一线,到感叹活着真好,见证了疾病是可以战胜的,生活是美好的!

     

    通过医疗故事,讲述医学知识,今天的内容就是慢性心衰的管理。

     

    第一.坚持用药。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若其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停药之前咨询主治医师。

     

    2.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运动。适宜的运动训练对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至关重要,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稳定的心衰患者应主动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不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为宜。适宜的运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

     

    3.合理饮食。心衰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心衰本身会使体内的钠盐不能顺利排除体外,过度的盐造成水潴留,加重心脏负担。轻度心衰患者盐控制在4克,中度到重度的心衰患者每天不超过2克。另外需要限制水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0毫升,可以记录每天的入量和出量情况,最简单的就是监测体重,建议每天监测,如果3天内,体重升高超过2千克或每天体重的增长达1千克,说明有水分潴留,必须及时加用利尿剂。

     

    4.抵制烟酒的诱惑。听话的人群不用再说原因,不听话的人群说多少也白扯,因此不在赘述烟酒危害。

     

    5.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6.要有像亮哥一样既专业有负责的医生指导!和医生做朋友,有好处!

     

    综上避免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尽量避免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种感染;不要擅自停药、减量;饮食不当,如食物偏咸;擅自加用其他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都容易引起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若出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静息心率增加≥15~20次/分、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尤其下肢)再现或加重、体质量增加等情况,很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病情平稳的患者可3~6个月随访一次。病情有变化时随时就诊。若患者发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气短、突发喘憋、吐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青紫等症状,提示急性心衰的可能,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尽快到医院就诊。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出现双下肢水肿,可尝试增加口服利尿剂剂量。自行调整3~5天后如病情无明显好转,亦应去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2014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胸痛,早求救,我要120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是可救治的疾病,而实现救治的关键就是缩短患者从起病到救治的时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按照指南要求,从到大医院门口到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时间,推荐是90分钟,而现在进一步要求是60分钟。看急诊→办手续→交钱→确诊→去监护室→去导管室一刻不能耽误。

     

    现在各大医院都建立胸痛中心,有“绿色通道”,对患者家属讲明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和可救治性,讲明费用,可以先抢救生命,后补交费用,因为急性心梗患者命系1小时,中间环节太多,命就没了。今天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就是因为大家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医生和家属交代病情的过程甚至都要超过1小时,家属仍在犹豫不决,打电话询问其他家属、熟人、医务工作者的朋友等等,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心肌也在一步步的坏死,甚至交代的过程中突发室颤、心脏破裂情况,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也存在。有的家属因为对心梗的无知,干脆就放弃了急诊溶栓或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究其原因就是对心梗的知识匮乏,另外就是对医疗单位的不信任,总以为医生让做支架就是为了赚钱。胡大一教授也发过此类文章,现在的确有一部分支架因为利益的问题存在过度医疗,但对于急诊支架抢救心梗患者这点是肯定的。”有胸痛上医院”也是胡大一教授提出来的。

     

    有胸痛上医院

     

    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胸痛,而急性心梗半数以上无先兆,以突发的胸痛、胸闷为表现。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动物实验是1小时,在人身上最晚是6-12小时,所以我们心内科医生最重视命系1小时,这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抓不住时间窗,患者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

     

    如果能在1小时内完成溶栓和(或)急诊支架,治疗后查不到梗死的痕迹。抢救所需的药物或器械的成本是固定的,治疗越早,抢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越多,因此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丢失了时间就是丢失了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因为心肌梗死的发生常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不愿意叫醒亲属而等到天亮,坐失良机,有的误以为胃疼,挺挺就过去了,也么许这一挺一辈子就过去了,再有就是患者家属自行转运。这都是错误的,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约2/3发生于发病第1-2小时内,常死于到达医院之前,救护车上有必要的抢救器材和药物,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之前网上相传的发现胸痛后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的做法也是不安全的,因为致命性胸痛还有主动脉夹层,如果盲目嚼服阿司匹林会使得主动脉夹层雪上加霜,最好就是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对于含服“硝酸甘油”的做法严格来说,也不是完全正确,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容易造成血压低,含服硝酸甘油后血压进一步下降也很危险。建议家庭测血压后可尝试含服硝酸甘油,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含服硝酸甘油,如不缓解可每5分钟1次,15分钟内不超过3次。

     

    再给大家讲讲急性心梗的溶栓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的数量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限制心肌坏死范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恢复冠脉血流。目前有两种办法可以开通冠脉,一是药物溶栓,一是急诊PCI。药物溶栓针对的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个可能相对专业些,不用大家理解记住就好,如果没有溶栓禁忌可以溶栓,药物溶栓在发病3小时内效果等同于急诊PCI,原则上溶栓治疗开通冠脉血管的成功率最多只能达到70%,只要判断溶栓失败应立即冠脉造影并开通“罪犯”血管,对于溶栓成功的患者可在24小时内造影,常规进行血管造影的评价并据此进行前档的血运重建治疗。

     

    当然溶栓也是有出血风险的,如果没有溶栓禁忌,收益一定大于风险,该做决定的时候万不可犹豫不决。

     

    胸痛上医院,到医院真的确诊是急性心肌梗死,医院都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切莫因为不信任、对心梗的不了解,犹豫不决,而耽误开通冠脉“罪犯“血管的时间,导致患者致死、致残。再次重申: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治病救人的道路上,绝对不单单是用药这么简单!

     


    现代医学之父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诊疗活动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和从医的核心价值观,有人以为当医生,技术好,水平高,看的了病,讲的了课,写的了论文,有一堆头衔,成为一个专家,就是理所当然的好医生。其实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少讲大道理,进入真实医疗故事!

     

    这是一位83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姓李,我们就称呼为李大爷。据说他曾经是群艺馆的一位魔术师。第一次真正和他接触是在去年,为什么要说真正和他接触呢?因为他之前多次因为心衰在我科住过,但是我没管过他床,对他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

      
    那天早上,门诊打来电话,说是一个心衰的老患者,患者人还没到,家属要求先办理住院手续。说句实话,这种情况是我最讨厌的,因为还不知道病人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本次住院是不是因为心衰,总之是有太多的未知,因为门诊医生是我比较尊敬医生,也是非常靠谱的医生,所以虽然心里有不快,也没有拒绝,通知护士准备监护室床位。

      
    很快患者就被推到了病房,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原以为指不定会有多重呢,气喘嘘嘘上来,到病房家属就会急急忙忙的催促你,遇到不讲理的家属或许还会掺杂着叫骂声。

     

    进门和我说话的是一位老太太, “是某大夫吧,给您添麻烦了,我们又来住院了”

     

    听到老人的招呼声,我赶忙站了起来,对老太太我比较有印象,但是看到患者却回忆不出来了。慈眉善目一直是我对老太太的第一印象,看起来就让人觉得亲切。看看患者的情况,感觉还可以吧,所以就把患者安排到了普通病房。

     

    在护士测生命体征,简单问询的同时,我迅速浏览了患者的既往病历,原来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糖尿病病史多年,患过脑梗,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流利等等,随后来到病房,问诊、查体一系列的诊疗。

     

    经过合理的治疗,大约7-8天的样子就出院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老伴对李大爷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每次不舒服的时候李大爷哎呦哎呦的样子,他从来不会像其他心衰患者那样,会有明显的气短,会明显的坐着喘息,仿佛这种哎呦哎呦是装出来的样子。

      
    此后因为心衰大概又住了2-3次院吧,我又管了1次,基本上这几次都和上面我说的差不多的样子。直到上次住院来,发生了改变。

     

    这次住院并不是由我管床的,起初还是老样子,但是除了哎呦、哎呦的喊,还总是从床上到椅子上不停的折腾,最初的利尿、扩血管、强心的常规治疗,也都失效了,给好药大约600块1支的药物,持续泵入3天,效果不明显,超过3天后医保不给报销了,家属表示自费也要继续用这种药物,用完还是不行,接着来1000块钱一支的,还是不停的折腾,一会要上床,一会要下床,看样子十分难受,脚肿的很厉害,似乎透过脚面薄薄的皮肤,水都要渗出来了。

      
    甚至我们医生都以为这次李大爷都会熬不过去了,所有的心衰的药物都用过了,终末期心衰,总会走向老去,顺理成章。

     

    故事却在一个夜班发生了转折,因为李大爷家陪床人手不够,李大爷要上床、下床需要我和护士帮忙,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搬到了床上,刚回到办公室补写病历,又被喊去帮忙下床。

     

    如此下去,一晚上啥也不干,谁也受不了啊!穷则思变,我开始细细琢磨,李大爷为什么要反复下床?为什么这次这么反常?是因为脑梗后遗症吗?以前他不难受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啊。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决定还是到床旁一探究竟。

     

    看着李大爷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似乎是睡着了,但是很快就又醒了过来,看到我,又开始哎呦哎呦了起来,我开始安慰他,给他讲道理,让他保存体力,不要来回折腾,否认心脏得不到休息,永远无法恢复,他似乎听懂了,我还在沾沾自喜,沟通取得了成绩,这一晚上我可以安稳了。很快我的希望就破灭了,他又要去床上。老伴安慰他,想要阻拦他,可仍无济于事,于是我们又十分费力的把他弄到床上,刚躺下,他就要起来。

     

    我于是和李大爷老伴建议把床摇起来吧,他躺不下。

     

    但是很快就被阿姨否定了,摇起来也不行,他脑梗后,坐不住了,屁股怕疼。

     

    再一次回到椅子上,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怎么办?怎么办?如此下去,我们受不了,李大爷也够呛啊。

     

    坐着能睡一会,但是低着头,脖子受不住啊,所以要上床休息脖子。可在床上躺不下,气短又只好坐起来。我突然间想明白了!一个非药物,可以说是非治疗性建议产生了:

     

    去弄个沙发吧!这样就解决了。

      
    现在我们在李大爷脖子后边垫个枕头,后面让家属拖着,让他先能睡会,慢慢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省去无用的话语,第二天,沙发到了,大概又过了6-7天的样子,李大爷顺利出院了,我们胜利了!

     

    一切看起来很简单,却似乎没那么简单!

     

    虽然应用抗心衰的药物使得患者心脏有所好转,但上床、下床不断折腾,让刚有好转的心脏又不堪重负!正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所有药物治疗,都只是辅助,只有当人体恢复机能后,才能坚定而持久保持不衰!

     

    用心去治疗

     

    用爱去治疗

     

    心会和爱一起走,平凡岗位我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网友问到高血压患者午餐后容易犯困怎么回事?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患者有这种情况,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今天特意发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会,吃饱了、喝足了就容易困得睁不开眼睛,有的人是倒头就呼呼大睡,享受着幸福生活啊!殊不知长此以往对身体危害很大。先不管你有没有高血压,单就吃饱了就睡而言说说危险,人睡眠状态基础代谢率低,各器官处于休眠状态,胃蠕动减弱造成积食,长期造成胃的损伤,吃饱了就睡容易造成脂肪堆积等等。

     

    所以懒人发胖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吃饱了不能就躺下,可也不能马上运动,这很容易造成胃下垂或者是消化不良哦

     

     

    回到正题。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如果餐后常出现头晕、乏力、发困甚至眼前发黑等情况就要警惕餐后低血压了。为了明确这种情况,可在餐前、餐后即刻、餐后半小时和一小时分别测量血压。符合3条标准之一者即可诊断:1. 餐后2 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 mm Hg以上;2. 餐前收缩压≥100 mm Hg,而餐后<90mm Hg;3. 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晕厥或意识障碍)者。对于餐后发生心脑缺血症状的老年人,要高度警惕餐后低血压的可能。

     

    如何应对餐后低血压呢?

     

    饮食: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饮食比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使餐后血糖下降更快,下降程度更大。热食、冷食容易一起餐后低血压。所以尽量少进食以上食物。


    餐前饮水:饮水后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餐前饮水300-400毫升可减少血压下降幅度。心衰患者慎用。


    餐后体位:餐后不宜马上活动,可在沙发上倚靠30分钟,之后适当散步可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有利于维持正常血压,但应避免过度运动。


    吃饭时不要饮酒:饮酒可加重餐后低血压。

     

    去除诱因:适当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物,避免应用利尿剂。

     

    细节决定健康,有的时候注意到了,危险也就远走了,健康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患有多年冠心病的王大爷,一直吃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最近心绞痛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遂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在前降支及回旋支各植入支架1枚。出院后大夫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自从放了支架后,心绞痛明显缓解,王大爷感觉很满足,从最初的对植入支架的抵触到现在对支架的认可,也真是很不容易。坚持吃药、坚持复查、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一直做的很好,如此下去,相安无事,岁月静好。但是好景不长,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邻居李大爷和王大爷是棋友,而李大爷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平时满腹经纶,深的王大爷的崇拜和信任。突然有一天,二人下棋聊天过程中,李大爷说起他的妹夫,平素就有高血压,一直吃着阿司匹林,最近却因胃出血险些丧命。此话一出,王大爷惊出了一身汗,自己也是多年服用阿司匹林,为此王大爷表示也很担心自己会出血。为了表示对老朋友负责,李大爷还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让王大爷看了看朋友圈的2篇关于阿司匹林的文章。

     
      
    原来李大爷的外甥是位医生,李大爷也是从外甥的朋友圈看到了这内容。王大爷看到这两篇文章题目就很害怕,虽然打开了文章,却并没有心思,认真的看文章的内容,甚至连棋都没有心思下了,杀了2盘就借故回家了。回到家后就一直琢磨阿司匹林的事,关于阿司匹林走下神坛,可能致命的字眼回荡在脑海里,王大爷一下没了主见,想想自己平时也会有胃部的不适感,更加对此深信不疑了。

      
    他想问问曾经给他治病的医生,但是转念一想医生可能会因为多卖药而继续让自己吃阿司匹林的,就这样王大爷打定了主意,不仅停掉了阿司匹林,把另外一种抗血小板的药物氯吡格雷也停了。为了怕家人和医生知道他停了药物,他索性也不去复诊了。直到有一天,可怕的事情降临了。

      
    那天晨起,刚起床王大爷就感觉和平时不一样,有些胸闷,总觉得心里堵得慌,但是当时想今天有些阴天,气压低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很在意。很快他就感觉闷的越来越厉害,并伴有胸痛及左侧肩部放射疼痛,开始大汗淋漓,用后来他自己说的话有一种要死的感觉,好像自己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含了“硝酸甘油”多次也并没有缓解,老伴赶紧拨打了120,送入急诊,一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还好有了对支架的认识,并没有再多耽误时间,很快进行了手术。

     

     

    造影显示原来前降支的支架堵了50%,原来之后70%狭窄的位置狭窄加重,出现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梗。听闻老朋友心梗住院了,李大爷赶往医院探病,听医生说到,这次王大爷心梗与私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关,李大爷也很惭愧,自己也感慨隔行如隔山,不应该对自己不精通的领域,自己不熟悉方面,妄加指导。故事到了这里落下了帷幕,却留下了很深的教训!

     

    教训是惨痛的,但是更能让其他人警醒,当出现问题和疑问的时候,一定要请专业人士解读,但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一意孤行,对于某些专业的文章,不能仅仅看看标题了事,也不能歪读,对于转发专业文章的人士,最好表明供专业人士学习解读。下面作为心内科医生,我对阿司匹林”跌落神坛“进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作为应该看到阿司匹林主要副作用:增加人体出血风险,会破坏胃肠道内壁,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大出血、脑出血。应用阿司匹林人群要注意观察大便颜色,注意胃肠道的相关症状。

     

    目前对于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有了调整,从某种意义上看,在一级预防上,说其走下神坛不为过,但是如果已经得过心血管疾病,没有禁忌症就应该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目的是预防上述疾病的再次发生,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再次发生的危险,这是二级预防。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共识提出,符合以下条件的ASCVD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一级预防(Ⅱb, A):

     

    (1)40~70 岁成人;

     

    (2)缺血风险增高:初始风险评估时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治疗干预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同时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并考虑患者的意愿。

     

    ASCV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7项:

     

    (1)高血压;

     

    (2)糖尿病;

     

    (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 mmol/L或LDL-C≥4.1 mmol/L或HDL-C<1.0 mmol/L;

     

    (4)吸烟;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肥胖,体重指数(BMI)≥28 kg/m2;

     

    (7)冠状动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50%)。

     

    不建议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以下3类人群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1. 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Ⅲ,B):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2. 高出血风险人群(Ⅲ,C):包括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3. 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Ⅲ,C)。

     

    参考文献 《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对于阿司匹林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请留言,我会给您专业的解读!也会陆续再发关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内容和医疗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良心的专家说:医院收费该按照治好病人才能收费,没治好就不应该收费。

     

    抛出自己的观点还非要拉上有良心的专家,居心叵测啊。

     

     

    这么一说我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了,这有良心的专家是医学专家啊,还是医改专家,还是社会专家呢?我猜这个有良心的专家就是提出问题的这个人吧。

     

    既然猜不出专家是谁,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事能不能实现吧。

     

    姑且不说医院能不能这么办,我们先从其他行业分析分析吧。

     

    先按照我看到的网友留言理论推理。

     

    网友说修理电视、冰箱都是按照修好了给钱,不修好不给钱,修报废了要赔钱,人去看病也应该是这样,看好了给钱,看不好不给,看坏了赔钱,如果你把看病等同于修理家电,把自己等同于冰箱、彩电,我想我们之间就没有必要争论了,如果我和冰箱彩电对话,别人一定以为我是疯子。

     

    如果上面假设可以成立的话,

     

    那么去饭店吃饭,吃完了我会说饭菜不可口,我不付钱。

     

    去酒店住宿我睡一夜说自己失眠了,我不付钱。

     

    去游乐场游玩我说自己玩的不高兴,我不付钱。

     

    坐飞机去趟三亚我说三亚不好我要返程,我不付钱。

     

    有此理论真的很无敌呀,非常完美啊!你倒是去试试啊,腿不给你打折,算我白说,同时告诫你一句,腿打折了,也别去医院,医院治不好你这种人,估计宠物医院也不会收你,兽医也怕治不好你。

     

    该说的说了,该分析的分析了,我们就回到医院治病这个问题上来,我们假定这个命题可以成立。那么什么标准是治好了呢?是医生的标准,还是以患者的标准呢?

     

    如果是医生的标准,那么不管治好治不好,医生都会说治好了,所以你还要给钱。

     

    如果是以患者的标准,你就是治好了,我也说没治好,身体是我自己的,难受不难受我自己知道,所以永远也治不好,那么每个患者都不会交费。

     

    如果二者都说了不算,那就要找第三方了,公平的地方就是法院了,每出院一个患者法院开庭一次,那可真有事干了。

     

    大家都想免费医疗,就连作为医生的我也想免费医疗,因为保不齐自己哪天也会生病,但是目前我们还无法实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记得看过一条新闻,曾经有一个县很富裕,县里决定医疗免费,结果呢大家不管是有病没病,大病小病都去住院,一住上院就不出院,有吃有喝,啥钱不花,干脆在医院猫冬了,导致真正有病的人因为没有床位,最后被迫取消了此政策。

     

    总有人幻想着吃喝都能免费,天天想睡就睡,工作还想不累,金钱都能成堆,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你,要想实现以上愿望,赶紧去下面排队。

     

    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和家属一样是最希望你好的,应该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敌人。

     

     

    看病不是买卖关系,如果你非要以消费者自居,那么我也请问你,既然是买卖关系,那你一定知道不允许强买强卖吧, 所以你去医院“消费”,那么医院就有权利拒绝你“消费”。

     

    所以别把看病看成是消费,酒店、饭店客满的时候,你会被拒绝,因为你是消费者。

     

    当医院再满再拥挤的时候,如果你是急诊、重症患者,急诊的时候是不会被拒绝的,因为你是患者。

     

    商店、饭店、超市都会关门,我们是二十四小时在岗。

     

    以人为本,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我们在路上,擦亮双眼,拭目以待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无论你多大年龄,在母亲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无论你多大年龄,都想有个妈,因为有妈才有家!

     

     

    这是发生在医院病房里的真实医疗故事,故事里的老太太那年90多岁,守寡多年,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在外地,三个儿子都在当地,三个儿子轮流去照顾妈妈。

     

    老太太70多岁的时候患了心梗,一直坚持服用药物,平素里生活能够自理。心梗之后,吸烟多年的她毅然戒烟,但是仍然坚持每天1两白酒。

     

     

    日子如水般流过,近2-3年开始,她身体逐渐不像以前那样硬朗,特别是秋冬季节,特别容易感冒,随后就诱发心衰,所以也逐渐成了医院的常客。

     

    起初住院有个3-5天,心衰就很快缓解了,在家接着吃药,还能维持一段时间,随着心衰的加重,住院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出院3-5天,就躺不下了,到最后家里人都不敢让她出院了。

     

    老太太的身体急转直下,心衰导致脑供血不足,逐渐有些糊涂了。以至于小女儿从外地赶来,她都不太认识了。而一直陪在床前的就是她的大儿子,也就是文章的第二主角,其他儿子都是请了护工,间断来看望。

     

    自从老太太成了医院的“常客”,几乎所有医生都管过床,而我则成了老太太最后一次的管床医生。

     

    老太太的病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好两天坏三天,就这样维持着,也不知道能到哪天,钱自然也是越花越多,每次我们去催费,大儿子总是毫不犹豫的去交钱,常规用药不好用,需要用一些比较昂贵的药物,他也总是一口答应。用他的话说:让我妈少受些罪,花钱点值,我想让我妈活下去,多大岁数都想有个妈。

     

    有的时候我也会劝他多注意身体,毕竟70多岁的人了。而他则总是表现出自己还很年轻的样子,总是满脸幸福的说:我身体挺棒的,在我我妈眼里,我还是孩子呢!

     

    心衰的终末期,似乎任何药物、仪器都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老太太进入了生命的最后尽头。而她大儿子似乎也觉察到这一点,他把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喊到了医院,向我打听老人的情况。

     

    这个时候,作为医生也很为难,明知道没有好办法,但还要给患者家属一定的建议,因为医生并没有代替患者和家属做主的权利。

     

    所以我建议他们如果积极一点,可以考虑转入ICU,考虑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但是也许能一时有效,能维持多久我也没有把握,费用要比CCU贵些。

     

    其实从我内心来讲,我并不希望他们会做出插管上机的选择,终末期的患者,无论你花多少钱,也会无济于事,结局就是人财两空。但是作为医生,我无法明讲,还是要看家属的态度。

     

    短暂的商议,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我,想让我帮忙做个决定。

     

    其实这个时候也是医生最难受的时候,患者家属信任你,想让你给个肯定的答案,可即便是我有肯定的答案,我也不会直接表明的,也不敢直接表明。是出于自我保护也好,还是职业敏感性也好。

     

    所以我表明我的态度:“我不能帮大家做决定,我没有这个权利。我只是从老太太目前情况,和大家分析下情况,老太太病情很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去插管上机,也许只能维持几天,也许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但是挽回生命的机会比较渺茫,谢谢你们的信任,最后的定夺还是要你们家属!”

     

    听完我的话,他们这次很快有了统一的意见,维持治疗,能维持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

     

    也就是这天的夜班,老太太呼吸微弱,心跳、血压逐渐下降,我赶忙告知家属,老太太可能不行了,还用抢救吗?

     

    家属面面相觑,这次大儿子却毅然绝然的表态,不用抢救了!

     

    当他说完这些话,老二和老三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最后关头,如果连抢救都不抢救,那岂不是太不孝顺?

     

    老大仍然态度很坚决:活着的时候孝敬就行了,孝敬不孝敬不在这个时候,就让妈安静的走吧,别最后再让受罪了!我是老大,这事我定了!

     

    很快老太太呼吸心跳停止了,再也没有生命气息,当我通知他们这些的时候,老大已经老泪纵横,抽泣的呼喊着:妈!妈!妈!......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仍然能清晰的回忆起那画面,一声妈妈,催人泪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逝水不停,行孝莫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通过前面文章介绍,我们对熟悉的陌生人——高血压更加了解,揭穿了它害人的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开始斩断无形杀手,让它无所遁形。

     

     

    影响血压因素

     

    首先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提到的高血压多数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如是继发性高血压会特别说明。那么之前也提到了原发性高血压就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原因,是个世界难题。一般来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个慢性的过程,如果年轻人突发高血压且比较迅猛的话,应该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对于上图所示都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不良因素,所以治疗高血压的第一原则就是:

     

    一、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1.减轻体重

    将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平方(㎡)}控制在<24kg/㎡.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室肥厚有益。

     

     

    2.减少钠盐的摄入

    每人每日不超过6g为宜。其中钠盐包括酱油、蚝油等调味品。

     

     

    3.补充钾盐

    每日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4.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5.戒烟限酒

    这一条似乎是最难做到的。而且戒烟要比戒酒还难。许多老烟民包括我的父亲都有一套专有“理论”。不吸烟就像要了命一般,一副不怕死的姿态。殊不知死是最简单的,而如何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才是最难的。真到最后脑梗塞、脑出血、心衰、肾衰了那才是后悔莫及。我们医生见的太多了,每天吸烟40支的患者到了瘫痪的时候拿烟都拿不了,这时候也就没瘾了,可惜也晚了。

     

    6.增加运动。提高心血管的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7.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8.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现在医院可以监测同型半胱氨酸,如果明显升高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

     

    第二、降压药物治疗对象。

     

    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患者。


    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善生活方式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角度,高危和很高危(熟悉陌生人——高血压病介绍,点击关注查阅)的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


    第三、血压控制目标 。

     

    1.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目标值应为150/90mmHg;

     

    2.30-64岁高血压患者,治疗目标应低于140/90mmHg;3.对于60岁以下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非糖尿病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治疗目前应低于 140/90mmHg。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内(一般四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可较快达标。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宜适度缓慢。

     

    第四、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降压治疗方案除了必须有效控制血压,还应兼顾对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四大危险因素,今后都会一一介绍)。

     

    关于降压药物的选择和治疗,会在下期详细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在生活中,大家都认为口服是较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给药方法,是药物疗法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有人认为吃口服药这么简单的事,还煞有其事的发一篇文章,那真是吃饱了撑的。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经有一个因为一片泡腾片导致18个月大的婴儿死亡的案例,现在想想还不寒而栗,如果孩子的母亲能够仔细阅读说明书,就会避免该悲剧的发生。所以口服药物并不是简单的事。

     

    首先介绍一下口服药物剂型及不同剂型药物不同的口服方法。

     

    糖衣片、薄糖衣片、肠溶衣片。包衣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稳定性,掩盖药物气味,防止药物在胃液中破坏及对药物的刺激。应该整片吞服。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晨起空腹或者睡前整片吞服。


    泡腾片为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遇水可产生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服用时先将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半杯水使泡腾片溶解,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完全溶解后,摇匀服下,不能直接吞服。


    咀嚼片,药片经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也可吞服,最好嚼服。


    舌下含片 置于舌下迅速融化,主要用于急诊治疗,比如硝酸甘油,不能直接吞服,吞服时经胃肠道吸收发生首关消除反应,无法较好起效。


    普通含片,比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咽喉用药起到局部消炎、杀菌、止痛等作用。应注意含在口腔或颊部,不要吃东西和饮水。


    胶囊制剂 一般整粒吞服。


    缓释片和控制片 一般来说要整粒吞服,不可掰开、碾碎或咀嚼后服用,以免药突然释放过强产生严重后果。仅有个别缓释剂可分剂量服,一般均有刻痕,应按说明书用。典型代表就是硝苯地平控制片—拜新同,只能整粒吞服,此药物应用先进控释技术恒速释放,最后代谢完毕,排出体外后可见药物空壳。
     

    口服药物的常见服药误区

     

    对每日服药次数的误区 误以为是随一日三餐服药,其实不然,一种药物需要每日三次口服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定的,一般来说需要3/日口服药物,需要每8小时一次。这样来看的话早6点,午后2点,晚上8点分次口服是不错的时间点。对于每天2次的药物采用早8点、晚8点口服。但是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次数的问题,多数人血压成勺形分布。之前文章了有讲述,今日再降调一次。人的血压1天24小时中,9:00-11:00时、16:00—18:00最高,次日凌晨2:00-3:00最低。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 1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包括控释片剂)多在7:00服药 。1天服用2次降压药,以上午7:00和下午14:00-16:00两次服药为宜。 短效抗高血压药一天三次,第一次应该在清晨醒来,中午一点,下午六点之前最后一次 。
     

    2.干咽药物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而是借唾液干咽。干吞药一方面可能卡在食道,损伤食道,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不利于药物的崩解,释放,影响药物发挥作用,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3..用饮料、茶水服药、甚至用酒服药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服。牛奶、果汁、茶水、可乐、咖啡、酒精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4.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5.喝水过多 因为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服固体药物时,喝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6、服药后马上运动 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而发挥作用,其间需要充足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影响药物的吸收、疗效。

     

    7.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当然特殊药物除外:硝酸甘油,应该坐位口服,以防止扩血管作用导致的低血压,站立有摔倒的风险。

     

    正确服用口服药物的方法是:

     

    (1)先洗净双手,倒一杯温开水;

     

    (2)先喝一口水,润润喉咙和食管;

     

    (3)把药含入口中,再抿一口水,咽下药物,陆续将小半杯水喝完。

     

    (4)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总之,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治疗的关键,既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又可减少毒副反应。患者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正确服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服药期间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监测、评估,有利于早发现,早防控。有用药方面的疑惑可以向医生咨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