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武汉和谐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于2013年09月30日,注册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幸福街19号圣诚·阳光丽景1号楼1层6-8室、2层10-11室、3层8-11室,法定代表人为占欲文。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医疗服务。
叶酸片是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贫血患者、备孕及孕产期妇女经常开具的处方药物之一,人体叶酸缺乏可能带来不同的健康风险,大部分人群对补充叶酸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科学的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称维生素 B₉,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靠外源性摄入,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也是孕妇的营养素补充剂。长期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是评价临床叶酸缺乏/不足的特异性指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评价叶酸功能性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
平衡膳食是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的首选措施。对于叶酸缺乏/不足的个体,首先推荐通过平衡膳食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绿叶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是叶酸的良好食物来源。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藜麦、干大豆或杂豆、腐竹、菠菜、茴香、苋菜、动物肝脏、瘦肉、鸭蛋等。
对于叶酸缺乏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可进一步采取叶酸补充或强化食物等措施改善叶酸营养状况。
虽然天然食物中的叶酸相对安全,但由于其结构不稳定(食物加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生物利用率较低,且其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药物、乙醇、其他营养素缺乏等因素影响,即使对于一般人群,叶酸摄入量也较难满足 RNI; 尤其对于叶酸缺乏高危人群 ,如中国北方地区、贫困农村、冬/春季、孕妇/乳母、长期服用拮抗叶酸代谢药物、大量饮酒、某些疾病、叶酸代谢基因变异等特征人群,应进一步采用叶酸补充或强化食物等措施,以改善叶酸缺乏/不足状况。
一般人群叶酸补充的有效且安全剂量为 0.4 ~ 1.0 mg·d-1。高危人群、特殊人群及以预防和控制临床疾病为目标的叶酸补充在下面详述。需注意的是,长期大剂量( >1 mg·d-1 ) 补充叶酸 (包括叶酸强化食物) 有可能产生健康风险,如增加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风险、掩盖维生素 B12 缺 0000 乏的早期表现、加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影响锌吸收、降低叶酸吸收率、降低免疫力等。
叶酸缺乏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理论上,补充叶酸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可以预防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不推荐使用叶酸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对于合并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推荐补充叶酸,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高血压人群叶酸缺乏率高于非高血压人群,提示叶酸缺乏可能与血压升高相关。对于伴有高血压的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采用叶酸单药或包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另有研究显示,每日服用 0.8 mg 叶酸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作用。叶酸联合维生素 B12 可进一步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日服用 0.8 mg 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 B12 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对于单纯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考虑每日补充叶酸 0.8 mg,也可叶酸联合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治疗。2 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轻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叶酸、维生素 B6 及维生素 B12 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叶酸缺乏与抑郁症相关,低叶酸水平与抗抑郁药低反应性相关。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尤其是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建议 0.5 ~ 2.5 mg·d-1 )可提高治疗的反应性。
希望通过本文改善居民朋友对叶酸的认识,合理科学地使用叶酸。平衡膳食、合理使用叶酸补充剂和强化食物才是改善叶酸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不要盲目使用。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等.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 [J]. 医药导报,2021,40(1): 1-19.
人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睡眠促进大脑功能的发育,帮助巩固记忆、促进体力与精力的恢复,促进生长、延缓衰老,并能增强免疫力,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睡眠直接影响着第二天的情绪、状态和效率,长期失眠可诱发多系统疾病,并可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如果您的睡眠良好,也许对失眠不以为然;然而,一旦加入了失眠者的行列,您便会在夜深人静之时体会到那苦不堪言的滋味。失眠过的人恐怕都不会想再次体验那种痛苦,可失眠却仍常常自己找上门来,令人不堪其扰。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睡眠呢?
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睡前几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吸烟等);
2、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
3、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避免剧烈运动;
4、睡前2小时内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5、晚饭后,不要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
6、就寝后,放松思想,想一些愉快的事情以促进睡眠;
7、睡前至少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8、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9、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周末也不例外,用闹钟达到目的);
10、床只能用来睡觉,只是休息和放松的话可以坐在椅子上;
11、建立一套准备就寝的程序;
12、尽量避免日间小睡,如果要午休,可在下午3点前睡20-30分钟。
其次,学会常用帮助入睡的方法。
一、松弛疗法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或夜间醒后难以再睡的失眠,既可用于偶尔发作的失眠,也可用于慢性失眠症,对伴有焦虑的失眠症效果更好。
松弛疗法通过逐步放松精神和肌肉,诱发入睡,大多数人在实施松弛疗法的过程中就睡着了。
具体做法:
晚间上床或夜间醒来难以入睡时,放松精神,排除一切杂念,把全部的感觉集中在肌肉放松过程上,并注意享受这种平静而舒适的滋味;对放松的肢体有一种连动也不想动一下的感觉。一般可按左肩、左臂、左手、左手指、右肩、右臂、右手、右手指、胸、背、腰、臀、左大腿、左小腿、左脚、右大腿、右小腿、右脚、头、面、颈的顺序进行,这一过程做得越细致越好。完成全部放松所需的时间不受限制,依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宜过快,重点是体会放松的感觉。在放松肌肉时,默念某些话如“我累了,浑身都没有力气,需要休息”、“紧张消除了”、“松…松…松…”、“完全松弛了”等,有助于放松过程。当你尝试松弛疗法时,自然会体会到该疗法的妙处,将不会再因入睡困难而烦恼。
二、刺激控制疗法
主要适用于严重入睡困难的慢性失眠者。
因入睡困难往往上床较早,试图强迫自己早早入睡,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越想早点睡就越睡不着,焦虑烦躁,以致恶性循环,甚至彻夜不眠。
具体做法:
1、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
2、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3、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思考复杂问题等;
4、不管前晚睡眠时间有多长,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
5、日间避免小睡。
三、睡眠限制疗法
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能力以提高睡眠效率,主要适用于那些夜间常常醒来或睡眠断断续续的严重慢性失眠者。
具体做法:
首先要对自己平时的睡眠进行评估,获得每晚睡眠的平均小时数,然后,把自己在床上的时间限制在这个数值。例如,估计平均每晚睡4小时,就规定自己每天2时上床,6时起床。
数天后,当每晚在床上的大部分时间为睡眠时间时,开始增加床上时间,改为1时半上床,仍为6时起床。当床上时间又大部分为睡眠时,再次提前半小时上床,以增加床上时间,这样逐渐达到正常睡眠时间。
实际睡眠时间/卧床至起床的总时间>=90%,睡眠窗增加15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卧床至起床的总时间<90%,睡眠窗不变;实际睡眠时间/卧床至起床的总时间<85%,睡眠窗减少15分钟。
睡眠限制疗法要求,每天早上在规定时间起床,即使夜间睡眠不好,也要按时起床,中午不要午睡。
四、其他方法
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刺激大脑相应的皮层区域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2、传统医学: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按摩(如:神门穴)等。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帮助您改善睡眠,而失眠又影响您日常生活,那您就必须及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催眠药物。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好羡慕那些迅速恢复身材的妈妈,刚生完孩子,我还在承受臃肿的痛苦,她们却像没生过一样健步行飞了。”
怀孕期间,为了宝贝的健康成长,妈妈或多或少都会增重。
但不同的是,有些妈妈似乎有让人艳羡的“长胎不长肉”体质,生完孩子立马恢复少女身材,有些妈妈则孕育了宝贝,成长了自己, 肚子上戴上了“游泳圈”,即使努力锻炼,好像也很难恢复到自己孕前的状态。
看着那些迅速恢复的妈妈,再看看自己身上的一圈圈一层层,好难过!想要保持最佳身形,有4个陷阱,一定要绕开!
1.孕前饮食
怀孕前身形苗条,一怀上宝宝之后就变成小胖,其实这个祸根有可能是在怀孕前就埋下了 。
很多女生爱吃又爱漂亮,受不了美食诱惑,在外就餐总会一不小心吃多,事后为了保持身材,又通过节食的方式让自己瘦下来,这些不良小习惯都为孕期变胖埋下伏笔。
在怀孕后,准妈妈的饮食习惯可能没有改变,但因为孕期身体状态的变化,食量增加了,这就导致吸收过量的脂肪和热量。再加上孕期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引发肥胖。
2.错误的认知
一旦怀了宝宝,那准妈妈在家里享受的就是国宝级待遇了,家里的长辈,贴心的老公总是变着法儿地做好吃的。
其实在怀孕期间,孕妈妈的肠道会自动增加吸收营养,摄取适当的营养素比增加食量更重要。
孕妈只需要饮食均衡,足够保证宝宝的营养和发育。
孕妈应该摄取叶酸、碘、维他命A、铁、钙等营养元素,帮助胎儿发育。 另外,虽然不能剧烈运动,但孕期妈妈也应该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如散步,爬楼梯等。在孕后期的散步爬楼等活动,也是有利于准妈妈顺产的哦。
3.荷尔蒙作怪导致水肿
有些妈妈怀孕4个月就开始“变胖”了,其实是因为怀孕期间体内黄体素的分泌大量增加,水分容易积聚在下半身。水肿也会让孕妈“变胖”。
4.月子期餐饮习惯
孕期为了宝宝的成长,妈妈们努力进食,以为卸货了总好了吧;万万没想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为了补身,也为了下奶,不少家庭给产妇准备的月子餐都有大量的补品和滋补汤水,哪个妈妈没有表演过“饱腹喝汤”的绝技的!
这些食物确实有滋补作用,但这些汤水通常脂肪含量比较高,一不小心就热量过多。
还有的家庭怕新妈妈“寒凉”而很少进食蔬菜水果。这样的饮食结构会导致新手妈妈们在哺乳期依旧持续增重。
不少孕妈怀孕期间吃得多,胃口渐渐变大了,产后很难一下子恢复以前的食量。这个时候束腹带就显得很必要了。
一方面是能够帮助妈妈恢复因怀孕错位的内脏
另外一方面,包裹束腹带也有收胃的作用,能让新手妈妈的饮食习惯慢慢调整过来。
此外,新妈妈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小宝宝身上,很难分心来关注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自己的身型和饮食习惯的期望降低。大食量的维持,令体重难以下降孕期控制体重。
除了苗条,还有什么健康的意义呢?
怀孕期间孕妈长肉较多的话,产后难以恢复之前的体重。
持续过重的情况下,妈妈患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几率也更高。
孕期的体重管理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超标一些也无所谓,很多潜在问题当时不会显现出来,但会在多年以后反馈在自己的身体上。
怀孕期间的体重增加应参考孕前的体重指数(BMI)。假如怀孕前女性的BMI在健康范围内(19.0-23.5),则怀孕时体重可增加11.5-16kg。
如果准妈妈在孕前的BMI已经超过了23.5,那么怀孕时就要注意,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7-14.3kg。(怀双胞胎妈妈除外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术后结节复发多半是情绪引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好心态,药物啊只是辅助。
最近两年,坚果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商家也抓住了这个商机,接连不断的推出了多个坚果零食,甚至帮助消费者做好了营养搭配,为消费者省事省力的同时,还极易携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虽然坚果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极高,但因为种类的不同,营养价值以及相应的功效也不尽相同。因此每日摄入的坚果一定要经过合理的选择后与正餐搭配起来,做到膳食平衡,这样才能有益与健康。下面我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坚果做一个营养及功效的介绍。
核桃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锌、锰维生素B、E。核桃能够有效的减少你的肠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对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这样的疾病有不小的帮助。核桃所含的脂肪比其他坚果更多,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满足了大脑基质的需要,锌、锰等微量元素更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所以常说的吃核桃补脑并不是说说而已。同样,核桃中的维生素E含量在坚果中也是首屈一指,能起到防止细胞衰老,延缓晒老等功效。
开心果仁中也有极丰富的油脂已经维生素E等。对于神经衰弱,水肿贫血等症状都有着辅助治疗的效果,还可以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也可做到美容的功效。
板栗富含极其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B、膳食纤维已经各类的矿物质。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因为淀粉、糖含量较高,所以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吃。板栗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已经骨质疏松等疾病。也是抗衰老的滋补类食品。
花生也属于我们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坚果了,它的营养价值包括了蛋白质、脂肪、胆碱、维生素B/K/A/E、钙等20多种微量元素。花生所含的硒元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不小的预防作用。维生素K则是有着止血的作用,花生中包含多种谷氨酸、不饱和脂肪酸、蛋氨酸以及天冬氨酸等,可促进大脑的记忆,以及预防老年痴呆。
大家通过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坚果中都含有大量的脂肪以及蛋白质,所以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类型的患者并不适合吃坚果。而正常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一周只需要吃掉50-70克的坚果,就可以满足维持身体健康的营养摄入了。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及避免宣传药品,相关信息已隐去。
极速问诊是为了解决您日常的紧急小问题推出的一项功能,AI智能为您匹配科室,1分钟分诊接诊率达到80%,7 × 24提供服务。
您好,您的病情我已经了解了,主要是失眠的困扰对吧?看您也去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过,考虑有一定的焦虑情绪。
是这样的,大部分失眠的患者都伴有情绪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情绪,像焦虑症或者抑郁症,以及一些躯体疾病都可能会引起失眠,而失眠也会加重焦虑情绪,越睡不着就会越焦虑,越焦虑就会更睡不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而长期的睡眠不足,会明显影响白天的工作学习,白天整个人都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困倦感。长期失眠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而健康的睡眠是需要每天保证6-7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像您这种因为情绪障碍引起的失眠,我们一般都还是首选药物治疗,一方面改善情绪,比如您之前用的*力新,或者***酞普兰、**西汀等这些都是改善情绪的药物.
另一方案就是改善睡眠的药物,如果是入睡困难为主,我们一般选择短效诱导入睡的,比如**坦、**普隆等.
如果整夜的睡眠浅,易醒,一般可以选长效的药物,比如**唑仑、**西泮等。
我看您比较抵触药物治疗,但其实您这种失眠合并情绪障碍,首选还是药物治疗,除非是药物无效的顽固性失眠,才考虑在医院的睡眠病房住院治疗,同时配合一些物理治疗或者行为治疗,这些方案目前您还不需要。
一般改善情绪的药物起效大概在4周左右治疗时间一般在半年以上,费用不贵,根据选择的具体药物不同,具体花费也不一样。
总体来说,像您目前这种情况,还不算太严重,不要抵触药物方案,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方案,相信您的失眠症状会逐渐好转。
随着失眠的好转,情绪也会好转,进而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祝您早日康复。
本期的嘉宾医生是曹笃,擅长脑梗死,脑出血,脊髓炎等疾病的诊治。他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有自己的线上诊室,大家如果有其他问题,点击下面链接,就能找到他。
https://m.healthjd.com/s/EvaluationManage/DoctorDetail?doctorId=202510331664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