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李华东
李华东

待补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感染性疾病:支原体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感染,发热待查,肝功能异常待查,乙肝丙肝抗病毒及危重症,感冒,流感,手足口,水痘,狂犬病,麻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猩红热,痢疾等相关感染性疾病诊疗。
曹荣
曹荣

待补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陈清
陈清

待补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罗剑锋
罗剑锋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研究20余年。对各类常见和多发传染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流感、重症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诊治。对重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儿童常见传染病有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
肖璠
肖璠

金银潭医院呼吸科,小儿感染性疾病,结核科工作10余年,擅长肺结核,耐药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支气管结核,支原体脑炎,病毒性脑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百日咳,手足口病等诊疗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等成人,小儿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脑膜炎,耐药结核病,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艾滋病合并结核病。
吴霜
吴霜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李玺
李玺

从业十余年,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有丰富经验。特别对于发热待查、手足口、水痘、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结核、肝炎等治疗有丰富经验。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感染科疾病
陈丽
陈丽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
傅翀
傅翀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宋辉
宋辉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
感染内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5583817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4936253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429557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富良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4044326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保江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4032429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冰冰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358636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爹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13362558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凌翔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3345425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3117979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嘉尔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713117944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感染内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内科疾病推荐专家
湖北武汉市感染内科疾病推荐专家
感染内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在颅内感染发作后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还会伴有一些精神或癫痫方面的问题,颅内的压力升高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所以大家需要注意。以下是颅内感染的几个典型的表现:

    1.脑脓肿急性感染及全身中毒症状有发病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嗜睡或躁动、肌肉酸痛等,有颈部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血白细胞计数增高。颅内压增高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是其三大主征。局灶定位征如累及主侧半球,可出现各种失语。如累及运动、感觉中枢及传导束,产生对侧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偏瘫和偏侧感觉障碍,也可因运动区等受刺激而出现各种癫痫发作。

    2.脑膜炎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成人与儿童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全身抽搐、意识障碍或颈项强直等。

    3.脑炎全身毒血症状有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瘫痪 2~3 周可恢复,约半数肌肉萎缩。轻症可无明显神经症状。

  • 尖锐湿疣好发于 18~50 的中青年男女人群,特别是在一些性活跃的年轻人群体中广泛传播,比如一些性伴侣多或者性生活紊乱的人,他们被感染上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女性发现自己下身长了一些菜花样疙瘩,并且不疼不痒的,这种情况就是尖锐湿疣吗?

    当女性外阴生殖器发现长了菜花样的增生物,并且没有痛痒感觉,这种情况不排除是尖锐湿疣。因为尖锐湿疣的典型症状就是在外阴生殖器或肛周部位长出菜花状、鸡冠状、乳头状、桑葚状的肉芽、疙瘩或痘痘等增生物。如果有类似症状,并且有过不洁性接触史,那考虑是尖锐湿疣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有类似的皮损增生,完全可以拍下局部症状图片,让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肉眼观察诊断下。对于典型的湿疣病变,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肉眼观察即可分辨,一般都不需要做其他检查。但是,临床上为了明确病变组织中有无恶性病变,通常医生还会要去做个病理检查进行明确,特别是长期患有尖锐湿疣,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的患者,更有做病理检查的必要。要知道尖锐湿疣如果长期不治或者久治不愈,是有可能发生恶性病变的。所以说,无论男性发现自己下身长了疑似尖锐湿疣皮损时,应该及早就医诊断。在明确诊断以后再及时就医处理。临床上去检查尖锐湿疣通常是挂号皮肤科或性病科,有的医院没有性病科,自然就到皮肤科挂号检查。

    对于尖锐湿疣的检查方法,常用的就是医生肉眼观察诊断,还有醋酸白试验、病理组织活检、HPV 分型检测等等。在众多检查方法中,以病理检查的准确率更高,不易出现误诊。

    该病临床复发率比较高,初发或复发患者一定要选择标本兼治的中医组方来进行根除。

  • 点击查看
    å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培养自信心。

    •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优、缺点。
    • 有他所擅长的地方,就有他所不擅长的地方。
    • 一定要善于从自己身上发现长处,肯定自己做出来的成绩。
    • 你要明白他人也会有他的缺点,只是你们的优缺点不一样而已。

    第二,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 你最好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 我们普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也是很容易就崩溃的。
    • 当然,我们都听说过有一些人一生都是那么坚强,但是那只是他表现出来的外部模样而已,事实上,我们都会感到痛苦,伪装并不能使他的痛苦减轻,但是因为长时间接受磨难,可能他已经对痛苦感到麻木。
    •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心理承受能力过分地培养了,我们一般人只要做到正常范围内的承受能力就行了。
    • 不要因为偶尔一次的失败而感到一蹶不振,全盘否定自己。

    第三,努力形成积极的良好性格。

    • 想要彻底改变内向、沉默、孤僻、恐惧交流等性格方面的缺陷,逐渐培养出一个正面积极的良好性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然而这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可以试着一点点来,不要着急。
    • 首先你不能凡事只会想到自己的优点及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要看见别人的付出,并且你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严格,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按照同一个标准去生活。

    第四,摆正自己的心态。

    • 把自己和他人对比的时候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拥有严重自卑心理的人总会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而这样的结果当然只能会导致你越比越泄气,从而否定自己,陷入到无限的失落感与挫败感之中。
    •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就是我们不会事事都不如别人,也不会事事都比别人强。
    • 所以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第五,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凡事要量力而行。

    •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留意的是不要对自己提出太高的要求。
    • 在选定奋斗目标时,除了要考虑其价值和考量自身愿望的迫切程度外,还要考虑让那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性。
    • 如果什么都不管不顾,一味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你仍然是追求不到,只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自卑的陷阱里,永远承受着这种痛苦的折磨。

    想从自卑中走出来并不难,一定要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全面的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也不差。

    实际上,他人的看法也往往存在片面性。

    只要将做不好的事,反复多做几次,你就会慢慢掌握技巧,事情也就能完成得很好。

    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

  • 患者出现肢体抽搐,临床最常见的原因为癫痫,治疗癫痫的药物包括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

    传统抗癫痫药是指丙戊酸及以前上市的药物,新型抗癫痫药是指丙戊酸以后上市的药物,两者之间总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新型抗癫痫药总体安全性要较好一些,具体情况如下:

    1、传统抗癫痫药:

    • 丙戊酸
    • 卡马西平
    • 苯妥英钠
    • 苯巴比妥

    2、新型抗癫痫药物:

    • 左乙拉西坦
    • 拉莫三嗪

    患者如果出现抽搐,诊断为癫痫,以目前的观点是需要尽早给予抗癫痫药治疗。

  • 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根据广东省各地已有一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报告,制订了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

    这 17 种情形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 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 任何原因(如感冒、局部炎症、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发热(腋下体温≥37.3℃)者;结核病活动期者。
    • 急性脑病(脑炎、梗塞、出血等),或有惊厥、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未控制的患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 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临床未控制、胸膜疾病急性期等患者。
    • 血压≤90/60mmHg(原因不明),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血压仍≥160/100mmHg,严重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率低于 60 次/分或大于 100 次/分,严重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等患者。
    • 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等患者。
    • 急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严重肾病患者(未控制的急慢性肾炎患者,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肾脏病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或慢性肾脏病 3 期以上即肾小球滤过率 eGFR<60ml/min 的患者)。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 2 周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mmol/L 者;甲状腺功能减退 TSH>10μIU/L,且 T3、T4 低于正常值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性突眼患者。

  • 面肌痉挛的鉴别诊断有一下几种:

    • 面神经麻痹后的面肌抽搐:面神经损伤或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完全时可产生面肌抽搐。这种面抽常伴有瘫痪肌的挛缩或联带运动,在作自主运动如露齿时,抽搐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口角歪向健侧。
    • 继发性面肌痉挛:桥小脑角肿瘤、颅内炎症、延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颅脑损伤以及面神经瘫痪后等引起的面肌痉挛,多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 局限性癫痫: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其抽搐幅度较大,并往往累及颈、上肢、甚或偏侧肢体,或出现典型的按大脑皮层运动区顺序扩散的局限性癫痫发作。仅局限于面肌者少见,脑电图检查可有癫痫波。
    • 痛性抽搐: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抽搐。原发性面肌痉挛病程长,症状重,亦可引起面部疼痛,但疼痛程度较轻,无诱发疼痛触及点。
    • 臆症性眼睑痉挛: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多系双侧性,仅仅局限于眼睑的痉挛,抽动时双侧同步,而颜面下部的面肌则并不累及。
    • 习惯性面部抽动: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为短暂的强迫性面肌运动,为双侧性,可为意志暂时控制。肌电图检查出现的肌收缩与主动运动时所产生的一样。
    • 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表现为双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伴有四肢、躯干类似的不自主运动。

  • 缺血性卒中指脑血循环障碍病因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量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脑组织死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脑循环障碍病因导致的突发、短暂(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多见)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无新的局灶性脑梗死病灶。

    2020 年,一项关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 TIA 的研究(THALES)结果公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THALES 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 TIA 的患者。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24 小时内以 1: 1 的比例被分配接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安慰剂加阿司匹林的 30 天方案。主要疗效结局是 30 天内卒中复发或死亡的复合事件。次要结果是首次发生的缺血性卒中和 30 天内的残疾发生率。共有 11016 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5523 名和阿司匹林组 5493 名)分组。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303 名患者(5.5%)和阿司匹林组 362 名患者(6.6%)发生主要结局事件(HR 0.83,95%CI0.71-0.96,P=0.02)。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276 名患者(5.0%)和阿司匹林组 345 名患者(6.3%)发生缺血性卒中(HR 0.79,95%CI 0.68-0.93,P=0.004)。两组间的残疾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28 名患者(0.5%)和阿司匹林组 7 名患者(0.1%)发生严重出血(P=0.001)。得出结论,在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溶栓的轻中度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IHSS 评分≤5)或 TIA 患者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在 30 天内发生卒中和死亡的复合风险低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但两组之间的残疾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替格瑞洛的严重出血更频繁。

    近期 Johnston 博士等人关于 THALES 试验的二次分析报告在欧洲卒中组织会议(ESOC)上发表,并于 9 月 3 日发表在 Stroke 上。

    背景和目的:

    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已被证实可以减少各种临床条件下的缺血性事件,包括特定人群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种益处伴随着出血风险的增加。在 THALES 试验中,当加入阿司匹林后,与安慰剂相比,替格瑞洛可减少中风或死亡,但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THALES 的主要疗效结果包括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也计入主要安全性结果。为了更清楚地评估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研究者重新定义了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使其具有排他性,并重新分析了 THALES 试验的结果。

    研究方法:

    入组条件:

    • 年龄在 40 岁或以上,患有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 评分≤5 或高危 TIA(ABCD)卒中风险评分≥6 或有症状的颅内或颅外狭窄。
    • 在随机分组之前,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扫描,以排除颅内出血或其他可以解释症状或禁忌治疗的病理。③如果患者有心房颤动、室性动脉瘤病史或怀疑心源性栓塞导致的 TIA 或卒中,则不符合资格;
    • 计划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需要在随机分组 3 天内停止研究用药;
    • 已知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 近 6 个月内有症状性非创伤性脑出血或胃肠出血史,或 30 天内发生重大手术者排除。

    将卒中事件分为缺血性、出血性或原因不明(原因不明按缺血性卒中分析),根据全球应用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闭塞冠状动脉试验(GUSTO)的出血定义将出血事件分为严重、中度或轻度。最初的疗效终点是从随机分组到第一次 GUSTO 严重出血事件的时间。在第 30 天对残疾等级进行分类,以进一步限制那些导致残疾的次要事件的结果。患者在症状发生后 24 小时内随机接受替格瑞洛加阿司匹林或匹配安慰剂加阿司匹林的 30 天方案。在目前的分析中,研究者将疗效结果(主要缺血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或非出血性死亡的组合,并将安全性结果(主要出血)定义为颅内出血或出血性死亡。净临床影响定义为这两个终点的结合。

    分析结果:

    在 11016 名患者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294 名患者(5.3%)和阿司匹林组 359 名患者(6.5%)发生严重缺血事件(绝对风险降低 1.19%,95%CI 0.31-2.07%)。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 22 名患者(0.4%)和阿司匹林组 6 名患者(0.1%)发生大出血(绝对风险增加 0.29%,95%CI 0.10-0.48%)。净临床影响有利于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绝对风险降低 0.97%,95%CI 0.08-1.87%)。对亚组分析,结果是相似的。

    结论:

    对于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或高危 TIA 患者,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 30 天的缺血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在治疗 1000 例急性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或 TIA 患者中,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相比,预计将避免 12 次重大缺血性事件,并产生 3 次重大出血。

    局限性:

    • 该分析虽然基于随机试验的数据,但它是基于新的终点定义的二次分析。
    • 大出血很少,所以很难确定出血的预测因素。
    • 研究者将对亚组的分析限制在预定义的呈现上。

    目前,在我国针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包括:

    1. 基础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心脏监测和心脏疾病处理、维持脑循环功能、血糖控制、体温控制、颅内压监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2. 专科特异性治疗:血管再通或血运重建治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他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等)、降脂、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等。
    3. 中医中药治疗。
    4. 并发症防治。
    5. 早期康复治疗。
    6. 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1. [1]S. Claiborne Johnston, MD, PhD,Ischemic Benefit and Hemorrhage Risk Of Ticagrelor-Aspirin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DOI: 10.1161/STROKEAHA.121.035555
    2. [2]Sue Hughes, Ticagrelor of Net Clinical Benefit After Stroke, TIA: THALES,Medscape Medical News,September,17,2021.
    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 年),Chin J Gen Pract,September 2021,Vol.20.No.9.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作者介绍:王伟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硕士,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同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最佳用药参考。

  • 点击查看
    å

    同学们运动或者做游戏的可能会被球打到或不小心跌倒的情况。

    如果撞到牙齿,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牙齿疼痛,折断,甚至有的整个牙齿掉出来的情况。

    牙齿受伤了,我们叫做牙外伤。

    那么,一旦发生牙外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处理掉落的牙齿

    • 尽快找到脱落的牙齿
    • 用手捏住牙冠部位用凉水或自来水冲洗掉牙表面的脏东西,但千万不要刷,刮牙根
    • 尝试捏住冲洗干净的牙齿冠部,比照邻牙的样子试着自行放回牙齿原来的窝洞内
    • 如果不能成功放回,也可以将脱落的牙齿放在牛奶或者生理盐水中,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请同学们注意:如果发生牙外伤,即使你没有明显疼痛,也需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牙外伤的预防

    牙齿一旦受到外伤,之后可能需花耗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进行治疗,所以为了预防牙外伤的情况发生,同学们首先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时,儿童最好穿胶底防滑的旅游鞋、运动鞋,避免参加一些剧烈的运动。
    2. 在进行滑板、滑轮等高速度、高风险运动时,应戴头盔、牙托等防护用具,减少牙齿受伤的风险。
    3. 不要用牙齿咬过硬的东西,如咬坚果壳等,以免对牙齿造成损伤。
  • Q 认知损害会发展为痴呆吗?怎么降低痴呆风险?

    一个:

    不少患者确诊精神障碍后,发现自己的脑区功能出现异常,尤其体现在认知功能的异常。他们开始记不住事、对外界反应迟钝、又或者思维逻辑混乱无常...

    种种表现,让患者将自己的症状和痴呆症相联系。

    毕竟痴呆症听起来更为可怕,它似乎已成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代名词。

    然而,认知功能损害真的会发展成痴呆症吗?

    01 认知障碍=痴呆?

    认知,是大脑将接收到的外部信息,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心理活动,从而让我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的过程。

    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囊括了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和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和社会行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决定,都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

    肚子咕咕叫,认知让我们明白这是饥饿的信号,促使着我们自发地寻找食物;

    打哈欠流泪,认知让我们理解这是困倦的前兆,提醒着我们适当地进行休憩。

    当认知功能出现异常,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逐渐停滞,我们就可能出现失常行径。

    最常见的是记忆丧失或记忆错乱,即使是前几天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可能也无法回想起来。

    而当认知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它就可能发展成为认知障碍,出现如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或思维障碍等问题,逐步干扰我们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

    认知障碍又根据病程发展被划分为三个阶段:轻度认知障碍期、中度痴呆期和重度痴呆期。

    前期我们可能只是很难处理复杂的日常事务,但整体的生活质量还是有所保障,但当病情进展到重度痴呆期,我们可能会完全无法自理生活,与痴呆症并无二致。

    所以,认知障碍≠痴呆症,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任由其自由发展,它的确可能演变成痴呆症。

    02 可逆的认知障碍

    今年 2 月,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神经病学》上的研究指出:

    轻度认知损伤并不一定会发展为痴呆,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逆转为正常认知。且拥有较高认知储备的轻度认知损伤患者,逆转为正常认知的几率会更高。(来源于: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这个研究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其一,认知障碍不一定会发展痴呆症。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大约只有 10%-15%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会发展成痴呆症。

    所以,因为罹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而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必过分惊慌。

    只要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控制好认知受损的驱动因素,就能显著改善和恢复认知功能。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好坏也会影响疾病康复,如果总是焦虑不安,对病情改善只是有害无利。因此,在坚持吃药的同时,记得适当调节心情。

    其二,认知障碍可被逆转,尤其对于高认知储备患者而言。

    一项针对 75 岁以上女性群体的研究发现,轻度认知损伤的改变是双向性的。也即是说,它有可能恶化为痴呆症,也有可能逆转为正常认知。

    已经出现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活动脑区、调整生活习惯、康复训练等方式逆转认知,恢复正常的脑区功能。

    那么患者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因为高认知储备的患者更容易实现认知逆转。

    什么是认知储备呢?它是指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影响,且可减轻由衰老或疾病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神经资源积累[1]。

    简单来说,大脑会随着年纪增长逐步退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年龄越大,忘性也越大,很多事情都无法记住。

    不同的是有些人程度严重,有些人程度轻微。会出现这种差异,是因为个体脑部的活跃区域有所不同,而拥有的更多活跃区域就被称为"认知储备"。

    所以想要提高认知储备,我们就得努力提升大脑的活跃度,让大脑积极地"动"起来。

    我们可以培养耗费脑力的兴趣爱好,比如多阅读、多背诵、多下棋、多参与手工制作等。平常也可以适当锻炼非常用手的能力,比如右撇子可以多尝试用左手刷牙、写字、吃饭等。

    当我们尝试新鲜事物,大脑活力也会被激发,只有运作地更频繁,脑区活跃度才能更持久。

    其次,是改变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使用大脑也需要劳逸结合,如果长期过度使用大脑,又不让它得到充分的休息,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对认知功能的伤害,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早睡早起,以第二天起床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为标准,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休息时间。另外,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适当休息。比如,工作一小时后,就要强制自己休息 5 分钟。

    除此以外,也要适当地参与运动和社交。研究显示锻炼可以改善流向大脑的血液,甚至可能促进修复脑细胞;而适当的社交可以提高反应力和注意力,显著改善认知功能。

    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运动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平时也不应太宅在家里,可以适当外出与他人面对面交流。

    预后良好的精神障碍患者,不一定会共病痴呆症。

    所以大家不用过分担心,积极治疗原有疾病,改变不当的生活方式,相信现有的认知损害问题,也有会实现逆转的可能性。

    [1]CabezaR、AlbertM、BellevilleS 等人。维持、储备与补偿:健康老龄化的认知神经科学[J].国家神经科学,2018,19(11): 701-710.

  • 治病总是因人而异,“中医望闻问切,西医视触动量”,医生必须详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并且结合照片结果后才能精确地医治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手术?实际上说的就是手术适应征,首先我们看看专业书本上是怎么说的:

    (骨科学高级教程 第三篇 脊柱外科 第 418 页):

    • 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超过半年,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
    • 首次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为著者,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 出现单侧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的症状和体征;
    • 中年病人,病史较长,影响工作及生活;
    • 病史虽不典型,经影像学检查,CT、MRI 或造影证实椎间盘对神经或硬膜囊有明显严重压迫;
    •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腰椎椎管狭窄。

    如何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上述的 10%~20%的人呢?简单一句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上面的顺序打乱一下第 1、2、4 点:重点在无效!

    经过 6 个月保守治疗(包括牵引、按摩推拿、中医所谓的脊椎错位复位、红外线等)无效,或者治疗过程中不断反复、不断加重。这样痛苦的生活状态,相信不会有人满意,这样的生活也毫无质量可言。

    第 3、5 点,重点在麻痹!

    只要出现了下肢麻痹、大小便困难就必须警惕!表明神经已经压迫受损。当受压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不断下降,手术能恢复的机会已不大。临床上见过不少病人首先是疼痛,熬了一段时间后不疼了改为了麻痹,最后连麻也消失了,结果就是脚也动不了。同样,这样的生活也毫无质量可言。

    第 6 点,重点在走不远!

    腰椎管狭窄症最大的特点就是间歇性跛行,何为间歇性跛行?就是每走一段小距离的路程(小于 100 米更甚者几米也走不到)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行走。哪都去不了,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所以只要没影响生活,是无需手术的。但不手术不代表可以忽略它,正常的腰背肌锻炼、减轻体重、游泳等养生保健还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