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作为门头沟区最早成立的公立医院,始终秉承“以医疗服务保障人民健康,以健康生活促进地区发展”的办院宗旨,致力于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其中角膜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专注于治疗各种眼部疾病。 自1951年建院以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了区域医疗中心。医院设有20个一级诊疗科目和118个二级诊疗科目,以及39个医疗、医技科室,编制床位602张,开放床位505张。2021年1-10月,门急诊接待人次达713007,出院人次10174。 角膜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的眼科诊疗服务。科室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专注于治疗先天性淋球菌性角膜炎、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中心性角膜溃疡等多种角膜疾病。在这里,患者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温馨的诊疗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将继续秉承“质量是医院的尊严,服务是医院的生命”的经营理念,发扬“厚德立院、仁心为民”的医院精神,为京西百姓提供有技术、有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角膜科也将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角膜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董益
董益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毕业,擅长眼科相关的各种疾病。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干眼、角膜病、角膜炎、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穿孔、角膜变性、角膜营养不良、白内障、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翼状胬肉
张钦
张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博士 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中心博士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角膜眼表组组长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眼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表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干眼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角膜病、眼表疾病的临床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及手术经验。尤其擅长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诊治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眼部排异等严重角结膜疾病诊治。自2016年主要负责“干眼专业门诊”的工作,每周接诊百余名各种类型的干眼和睑板腺相关疾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建立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病诊疗学科规范,将干眼专业门诊建立成为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干眼与眼表疾病分中心成员单位以及干眼康复学组省级干眼分中心。 同时多年担任“泪道专业门诊”的指导工作,擅长各类泪道疾病的诊治和手术。多次参加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扶贫工作,积累了大量白内障手术经验。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实用眼科学第4版》、《实用泪器病学》的编写。 多年从事眼科教学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干教师团队成员,眼科教学秘书,“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资深评委和指导老师。致力于科普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并在健康中国医者名片和健康报发表多篇科普文章,获“2020年度健康报医学科技与健康传播医学科普新星”。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角膜病,眼表疾病; 干眼病: 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及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排异出现的严重干眼; 白内障,泪器病等眼前段疾病;
林丽霞
林丽霞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副主任医生,眼科学博士,视光学硕士。在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如麦粒肿,屈光不正(近视,远视,老花,散光),视力疲劳,眼结石,结膜炎,角膜炎等。
谢华桃
谢华桃

谢华桃,男,眼科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哈佛大学Schepens眼科研究所博士后;美国迈阿密眼表研究与教育中心访问学者;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手术培训学员;斐济Lautoka医院眼科防盲援助专家。中国眼科医师协会眼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干眼康复学组委员;海医会眼表与泪液疾病学组青年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委员;武汉医师协会委员。在角膜与眼表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干眼、角膜炎、角膜溃疡、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睑板腺功能障碍、眼表肿瘤、角膜化学伤等疾病的综合治疗。主持与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Stem Cells》《IOVS》《Am J Transplant》《Mol Vis》《Tissue Eng》《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三十篇;为《Stem Cells》 《IOVS》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Tissue Engineering》 《Cornea》等十余种期刊审稿人。参编《眼科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计委“十二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参译《角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书籍。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角膜移植、角膜皮样瘤、圆锥角膜、角膜溃疡、严重干眼、翼状胬肉、眼表肿瘤、眼睑肿物。
林琳
林琳

医学博士,擅长角膜及眼表疾病:干眼、各类角膜炎、圆锥角膜、眼表烧 伤等和白内障的治疗;擅长角膜移植、羊膜移植、角膜交联等各类眼表手术及白内障手术。 中国康复医学会 浙江省干眼康复委员会秘书 浙江省发明协会眼科医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干眼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委员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各类角膜及眼表疾病:干眼病、圆锥角膜、各类角膜炎、眼烧伤、眼前节外伤和白内障的诊治;擅长角膜交联、翼状胬肉手术,羊膜移植和各类角膜移植手术。
高少芳
高少芳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眼病防治及近视防控专业委员会秘书,河北省社区康复医学会眼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挂职副主任,荣获“河北省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 ”称号。于202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手术操作;针对各种类型白内障及青光眼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病等眼表疾病的诊治,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程丹富
程丹富

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5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开展各类角膜移植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斜视矫正术及婴幼儿泪道探通术。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及眼表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婴幼儿泪道疾病、小儿斜视弱视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其他眼科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新生儿眼底筛查咨询。
吴双庆
吴双庆

吴双庆,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 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全国智能眼科学组委员 美国迈阿密大学Balscom Palmer眼科中心访问学者 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加多项省部级课题及国自然基金 擅长近视激光手术,角膜病,干眼症,翼状胬肉及白内障的诊治,熟练开展各类角膜移植术,翼状胬肉手术及白内障手术.

好评率:96%

立即咨询
擅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近视激光手术,角膜病,干眼症,翼状胬肉及白内障的诊治,熟练开展各类角膜移植术,翼状胬肉手术及白内障手术.
张晓融
张晓融

张晓融,女,主任医师,教授,眼外伤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眼外伤角膜移植专家。在眼外伤、角膜病、眼部畸形和眼前节病变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角膜移植、义眼台植入、眼部美容整形以及眼部的无线缝合术,显微手术技术娴熟,手法细腻,审美观强。曾多次赴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研修,受国内角膜移植名师吕岚和晏晓明的亲自传教。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著作2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好评率:96%

立即咨询
擅长角膜移植;角膜炎(病毒、细菌、真菌、阿米巴)、角膜变性或营养不良、角膜瘢痕、圆锥角膜、角膜外伤、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角膜大疱性病变、角膜病、眼部畸形和眼前节病变;义眼
董诺
董诺

待补充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眼表疾病、角膜病、干眼
角膜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角膜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角膜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占所有肺癌病例的 85%,其中 15-30% 是肺鳞状细胞癌。许多研究已经深入探索了NSCLC的致病基因,基于基因分型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PD-1/ PD-L1抑制剂已逐渐成为NSCLC患者一线或二线治疗的标准疗法。

     

    两种抗PD-1 抗体(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以及两种抗PD-L1抗体(阿特珠单抗和德瓦鲁单抗‌)已被批准用于治疗NSCLC。本文旨在概述PD-1/PD-L1 抑制剂用于 NSCLC 患者的一线、二线和三线治疗的最新进展。

     

    目前NSCLC的治疗方案很多,包括放疗、铂类化疗、手术切除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但长期疗效仍然不甚理想,5年生存率低于18%。因此,迫切需要具有较低毒性和较高疗效的新型临床疗法,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部分抗PD-1/PD-L1抗体已获得批准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

     

    PD-1/PD-L1 抑制剂用于一线治疗

    多项 KEYNOTE 试验正在研究各种肿瘤类型中使用 PD-1/PD-L1 抑制剂的效果,NSCLC患者是关注的重点人群。在开放标签的 Ib 期 KEYNOTE-001 试验中,肿瘤组织表达PD-L1的晚期 NSCLC 患者, 接受派姆单抗治疗后,客观缓解率 (ORR) 为 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6.2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 (mOS) 为 22.1 个月。PD-L1 肿瘤比例评分 (TPS) ≥ 50% 的患者,ORR、1 年 mPFS 和 1 年 mOS 均显著高于总体人群。结果表明,派姆单抗耐受性良好。

     

    对于晚期鳞状 NSCLC 患者,KEYNOTE-407 试验表明,与单独传统化疗(卡铂+紫杉醇)相比,卡铂加紫杉醇和派姆单抗联合治疗组的 mOS 和 mPFS更长。KEYNOTE-407最终分析的疗效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 14.3个月后,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派姆单抗联合化疗的 mOS(17.1 个月 vs. 11.6 个月)和 mPFS(8.0 个月vs. 5.1 个月)均得到明显改善。

     

    在 CheckMate 012 试验中,52 名患者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出现毒性。整体来讲,患者的 ORR 为 28%,mPFS 和 mOS 分别为 3.6 个月和 19.4 个月。

     

    另一项开放标签的 I 期试验CheckMate 012中,对 78 名接受纳武单抗(两周一次)加伊匹单抗(12周一次),或纳武单抗(两周一次)加伊匹单抗(6周一次)的患者进行了评估。 纳武单抗加伊匹单抗作为一线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临床疗效令人鼓舞,每组都有较好的 ORR。在CheckMate 227试验中,相比单独化疗,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mPFS明显延长。

     

    阿特珠单抗和德瓦鲁单抗‌是针对 PD-L1 免疫球蛋白 G1的单克隆抗体,可与 PD-L1 结合阻断PD-1/PD-L1介导的信号通路。BIRCH试验旨在衡量阿特珠单抗作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疗法在晚期 NSCLC 中的疗效。 在接受阿特珠单抗一线治疗的 139 名晚期 NSCLC 患者中,ORR、mPFS 和 mOS 分别为 22%、5.4 个月和 20.1 个月

     

    IMpower150是一项开放标签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阿特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化疗用于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患者接受阿特珠单抗+卡铂+紫杉醇(ACP),或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BCP),或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ABCP)治疗。结果显示,无论PD-L1的表达水平和遗传状态如何,与ACP或BCP组相比,ABCP组中转移性非鳞状NSCLC患者的mPFS和mOS均显著改善。

     

    在 Ib 期试验中,德瓦鲁单抗‌和抗 CTLA-4 抗体替西木单抗被用于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整体来讲,德瓦鲁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组的 ORR 为 23%。MYSTIC 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的 III 期试验,在晚期 NSCLC 患者中比较德瓦鲁单抗‌联合或不联合替西木单抗与单独铂类化疗用于一线治疗的效果。在肿瘤细胞 PD-L1 表达⩾25%的患者中,与单独化疗相比,德瓦鲁单抗‌组在 mOS 方面出现明显改善。

     

    PD-1/PD-L1 抑制剂用于二线治疗

    抗 PD-1抗体 纳武单抗是第一个被批准作为 IV 期 NSCLC 的二线治疗药物。CheckMate 017,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I 期研究,评估了纳武单抗治疗晚期鳞状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线化疗期间或之后获得了更大的疗效。无论 PD-L1 表达水平如何,纳武利尤单组的 mOS、ORR 和 mPFS 均明显优于多西他赛组。

     

    KEYNOTE-010 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 II/III 期试验,纳入接受过派姆单抗或多西他赛治疗的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水平⩾1% 的NSCLC 患者。研究表明,派姆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 NSCLC 患者的 mOS,尤其是那些 PD-L1 表达水平高的患者。

     

    一项随机 III 期临床试验 OAK研究表明,无论 PD-L1 的表达水平如何,与多西他赛相比,阿特珠单抗治疗后的生存率都有明显提高。基于 OAK 的研究结果, 阿特珠单抗已被 FDA 和EMA 批准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其他疗法的晚期 NSCLC 患者。研究显示,阿特珠单抗组的患者,ORR为14%,mOS为13.8 个月。

     

    PD-1/PD-L1 抑制剂用于三线治疗

    BIRCH 研究检查了阿特珠单抗作为晚期 NSCLC 的三线或更后线治疗的临床疗效。阿特珠单抗作为三线治疗,mOS、mPFS和ORR分别为13.2个,2.8个月和18%,表明 阿特珠单抗作为三线治疗晚期NSCL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ATLANTIC试验,旨在评估德瓦鲁单抗‌用于晚期 NSCLC患者的三线或更后线治疗的疗效。PD-L1表达水平⩾25%的EGFR阳性和ALK阳性患者接受德瓦鲁单抗‌治疗的ORR为12.2%, PD-L1表达水平⩾25%的EGFR阴性和ALK阴性患者的ORR为16.4%,PD-L1表达水平 ⩾ 90% 的患者为30.9%。三组的 mPFS分别为1.9个月、3.3个月和2.4个月。

     

    ARCTIC试验在晚期NSCLC患者中评估了德瓦鲁单抗‌联合或不联合替西木单抗作为三线以后治疗的疗效。对于 PD-L1⩾25%的患者,与标准治疗相比,德瓦鲁单抗‌可显著改善 mOS 和 mPFS。对于PD-L1表达<25%的患者,与标准治疗相比,德瓦鲁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可显著改善mOS。

     

    总结

    迄今为止,四种抗PD-1/PD-L1药物,包括纳武单抗、派姆单抗、阿特珠单抗和德瓦鲁单抗,已被批准用于NSCLC的新辅助、一线和二线治疗。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获批,基于调节PD-1/PD-L1信号的免疫检查点疗法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参考文献:

    Ther Adv Med Oncol. 2021; 13:1758835921992968.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刘山水,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疾病领域为老年疾病及常见慢病,已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署名论文80余篇。

  • 过去几十年来,随着新的证据陆续出现,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出现了重大进展。目前推荐的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方法包括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这是一种越来越常用的成像方式,能够检测出非阻塞性的冠状动脉斑块。多种新药物也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预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好处仅限于改善生活质量,而不是减少心血管事件。针对这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率正在下降。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并通过减少心绞痛症状来改善生活质量。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最佳药物治疗以及有选择性地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来实现。最佳药物治疗包括心血管疾病预防药物和抗心绞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类和雷诺嗪,这些药物可减少心绞痛频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他汀治疗是靶向胆固醇水平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治疗方法,在稳定型CAD患者中可以最高的可耐受强度来进行治疗。如果需要更强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在他汀中加入 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抗血小板治疗是降低稳定型CA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另一个重要疗法,通常 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或在阿司匹林有禁忌时使用P2Y12抑制剂。对于稳定型CAD患者,推荐在PCI后使用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6个月。

     

    一项研究纳入了16574名稳定型CAD患者,结果显示,小剂量利伐沙班(2.5mg,每天两次)与阿司匹林联用,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可减少死亡和缺血事件,但该药物组合增加了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稳定型CAD患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130/80mmHg, 建议优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心绞痛。稳定型CAD患者的糖尿病治疗应包括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以降低心血管风险。包括秋水仙碱在内的抗炎治疗已显示出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前景,但还需要更多数据来确定这些药物对死亡率的影响。

     

    在改变生活方式之外,抗心绞痛药物在减轻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合并症情况和药物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特别适用于左心室功能障碍或以前有过心肌梗死的患者;钙通道阻断剂是心绞痛治疗的一线疗法

     

    如果心绞痛在2至4周后没有得到充分的抑制,可以考虑增加剂量或开始使用长效硝酸盐或雷诺嗪。短效舌下含服硝酸盐可根据需要用于突发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也可在运动前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新靶点集中在改善灌注或处理感觉通路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它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血运重建策略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表的RCT表明,与药物治疗相比,稳定型CAD患者采用CABG可以改善10年死亡率,特别是在那些有左主干或三血管病变的患者中。自那时起,最佳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都有了重大进展。随着球囊血管成形术,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引入,PCI成为治疗局灶性狭窄引起的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方法。

     

    4项大型研究评估了PCI+药物治疗与单独药物治疗对心血管事件和心绞痛的作用。COURAGE试验是其中第一项RCT,对2287名患者进行了平均5年的随访,所有参与者在冠状动脉近端有至少1个严重狭窄(≥70%)。在死亡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复合终点方面, PCI与药物治疗相比没有差异,一项事后分析证实,即使在缺血负担较重的患者中,PCI也没有益处。有研究者认为COURAGE试验并没有反映出当代药物洗脱支架的优势,而且更严重的缺血患者可能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在COURAGE试验后不久,第二项试验对2368名稳定型CAD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也显示在5年时,PCI相比药物治疗对主要心脏事件没有益处。第三项试验纳入了888名冠心病稳定但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患者,比较了PCI +药物治疗与单独药物治疗,该试验在7个月后提前终止,原因是PCI+药物组在死亡、心肌梗死或紧急血运重建的主要终点上有明显益处。然而, 随访5年时发现,PCI +药物治疗的获益仅在紧急血运重建这一终点中可见,在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中没有显示出益处

     

    上述研究为ISCHEMIA试验提供了基础,该试验纳入5179名稳定型CAD且压力检测显示中至重度缺血的患者,检验了有创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策略,这些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在有创组中,79%接受了血运重建(74%接受PCI,26%接受CABG手术)。保守组中,只有21%的人在随访期间接受了血运重建。结果显示,有创治疗和保守治疗的5年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因不稳定心绞痛或心力衰竭住院的 主要复合结局方面没有差异(16.4% vs 18.2%)。

     

    总的来说,RCT支持PCI在缓解心绞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基线期明显缺血以及心绞痛负担很高时。考虑到心绞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患者偏好是决定是否进行PCI的关键因素。常规来说, PCI更应该用于那些进行了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后仍有持续症状的患者,但在医患共同决策的前提下,将PCI作为缓解心绞痛的一线治疗策略也是合理的。患者必须了解PCI的风险,如出血和造影剂相关的肾脏损伤,可选择的其他替代性药物方案,以及认识到PCI可能不会提升寿命或降低心梗风险。

     

    参考文献:

    JAMA.2021 May 4;325(17):1765-1778.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龚志忠,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研究,已参与发表英文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参与编写出版著作2部。

  • 点击查看
    å

    目前不少家长致电门诊反映,宝宝在排便时发现血液,有的出血量还不少,就小儿便血情况,我们做以下解释原因和指导说明。

    小儿便血原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

    1,消化道疾病,比如临床最常见的肠套叠,肛裂,便秘导致的肛管损伤,内痔,还有就是胃肠粘膜溃疡,消化道畸形等。这类疾病一般占到便血总例数的八成以上,①冬季天气干燥,不少小儿无补足水分的习惯,加之穿衣过多或者有运动因素使得出汗过多或者空调使用等,导致机体水分丧失过多,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肛门压力增大,机械性损伤直肠下段肛门,导致内痔或者肛裂便血,小儿症状明显,诊断不困难。②肠套叠在2岁以下小儿腹痛便血疾病中也较为常见,常常表现为腹部包块,果酱样血便,腹部体格检查以及超声即可诊断,早期给予空气灌肠复位,一般均可肠管解套,疗效显著。③异物或者外力导致的下消化道损伤。④消化道畸形,肠憩室等也有出血的现象。

    2,血液系统疾病,比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此类疾病以便血为伴发症状,临床逐步完善检查可以诊断。

    3,感染性疾病,比如败血症,伤寒,肠炎,痢疾等。

    4,食物药物的影响,比如饮食过量西瓜火龙果等红色蔬果,服用铁剂可能,药品中毒可能。

    5,全身性疾病,比如①寄生虫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病发生率现不多见。②血管性疾病等。

    遇到出血的情况,家长首先不要惊慌失措,想到的是要留存粪便标本或者拍摄实物图片,携带宝宝至肛肠科门诊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如果是大量出血伴明显全身精神萎靡状态,立即急诊检查处理。虽然说肠道肿瘤在小儿阶段发病率罕见,但也应注意到此疾病的可能性,儿童医院专科门诊内镜检查更为确切!

  • 什么是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俗称“秋季腹泻”,因发病高峰在秋季而得名。患儿每天腹泻次数可多达20次,黄色水样便,说得形象点有些类似于“蛋花汤”,大便里没有黏液脓血。超过一半的宝宝伴有发热,一般不超过39.5℃。医院诊断时需检查大便轮状病毒和便常规,前者阳性即可确诊,后者用于其他类型腹泻的鉴别诊断。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你该怎么办?

    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针对体液减少和臀部皮肤护理的对症治疗。

    ·体液减少—预防脱水,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宝宝腹泻,既不能什么也不吃,又不能吃太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饮食原则为饭量减少、清淡易消化。可以喂给宝宝的食物包括:

    母乳(保护胃肠道);

    香蕉(含有抗淀粉酶的淀粉,可以保护肠道黏膜,能够减轻儿童腹泻;富含钾元素和镁元素,可以快速补充因腹泻而丢失的电解质);

    大米粥(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层“米油”,可以保护肠道黏膜);

    米粉(容易消化,对胃肠刺激小);

    苹果泥(其中的果胶有助于大便成形);

    蓝莓(含有单宁酸,可以抑制黏膜分泌,减轻腹泻症状)。

    在医生建议下,可以喂给宝宝的药物包括:

    蒙脱石散(保护肠粘膜,减少肠粘膜分泌,促进吸收,恢复肠道蠕动正常节律);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补充“好细菌”,保护肠粘膜);

    锌剂(超过1周的腹泻建议给宝宝补充锌剂,一方面缩短腹泻病程,一方面补充因腹泻流失的大量锌离子)。

    ·臀部皮肤护理—预防尿布疹

    大便偏稀,次数增多,这些状况对臀部皮肤是一大挑战。很多患儿遭受轮状病毒感染后,买一赠一也经历了尿布疹的折磨。做好宝宝的皮肤清洁护理,作为家长的你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次大便后温开水使用弱酸性洗剂清洗臀部;

    洗后暴露在空气中晾干皮肤;

    涂抹适量鞣酸软膏或护臀霜;

    若皮肤有发红或少量破溃需涂抹氧化锌油;

    及时更换尿不湿。

    不想让宝宝得秋季腹泻,你该怎么办?

    ·勤洗手

    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患儿主要通过手接触病毒,经嘴吃进体内而感染。因此,勤洗手是预防患病的重要方法。

    ·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一次口服轮状疫苗,可以帮助宝宝完成肠道免疫,生成大量抗体。当病毒入侵时,这些抗体可以及时把敌人消灭在襁褓之中。


    ===========================================================================================================

    作者简介

      王琳,女,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科临床博士。2007年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锦绣。从业近20年,擅长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指导,出生缺陷和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叶芳,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医生。

    ——本文出自《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 乳腺癌的风险因素有些可改变,有些不可改变。其中许多风险因素,如体重、锻炼和饮酒等,都属于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是适用于所有人包括乳腺癌高危人群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如果乳腺癌风险主要是由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驱动的,比如遗传家族史、乳腺密度高或良性乳腺疾病史,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还需要考虑其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预防性手术),以降低他们的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一般建议

    有或没有遗传易感性的女性

    乳腺癌高危女性可分为两个亚组,有遗传倾向的女性和没有遗传倾向的女性。在这两类群体中,对乳腺癌风险的认知、心理影响、干预措施接受程度都不相同,因此必须采取 个体化预防策略

     

    多学科管理模式

    对高危女性的干预措施很多都程度较大,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例如,减少乳腺癌风险的预防性手术。因此,需要一个多学科小组进行管理,包括临床遗传学家、放射学家、心理学家、专业护士、乳腺外科医生、妇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等。

     

    生活方式改变

    乳腺癌高危女性很多会选择预防性干预措施,但这些措施不能替代生活方式改变,即使采取了主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乳腺癌的一些残余风险仍然存在。应在随访期、术后复诊时,与患者讨论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

     

    药物预防措施

    他莫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这两类药物对乳腺癌预防性治疗都有一定的作用。纳入3000多名参与者的9项III期试验的强有力证据显示, SERMs可使乳腺癌发病率降低约38%

     

    两项大型III期试验,IBIS-II和NCIC-MAP.3分别评估了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作为乳腺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 AIs可降低至少50%的乳腺癌发病率,不过,这些益处仅限于预防ER阳性乳腺癌。主要的指南,如英国NICE指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NCCN指南等,都建议医生与乳腺癌高危女性共同讨论预防性治疗策略。

     

    长期获益

    IBIS-I试验的长期随访结果(中位16年)值得关注,结果显示, 他莫昔芬在治疗后可持续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益作用在0-10年和10年后相似。这种较长的治疗后获益对预防性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而且副作用一般仅限于积极治疗期间。

     

    有高危病变的女性获益更大

    NSABP-P1试验显示,与试验中的总人群相比, 他莫昔芬对有非典型性增生女性的预防作用更大(乳腺癌风险降低:86% vs 49%)。在IBIS-II试验中,与无良性乳腺疾病的女性相比,预防性使用阿那曲唑可使有小叶原位癌(LCIS)、非典型性增生、乳腺增生的女性获得更大的益处。然而,在NCIC-MAP.3试验中,患有LCIS或非典型性增生的女性使用依西美坦获得的益处,与不伴有这些疾病的女性没有显著差异,不过该试验的中位随访时间更短,导致亚组分析的事件更少。 预防性治疗措施对有癌前病变/良性乳腺疾病的女性有更大的作用,可能也与他莫昔芬有长期持续性疗效有关。对AIs试验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将有助于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对死亡率和肿瘤亚型的影响

    没有一项乳腺癌预防性治疗试验是以乳腺癌事件或全因死亡率为终点设计的,因此,对死亡率的影响,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些试验中发生的乳腺癌数量很少;由于乳腺癌存活率较高,乳腺癌死亡人数更少。此外,乳腺癌事件发生后的随访时间也不够长,如随访时间最长的IBIS-I试验的随访时间只有8年左右。对于ER阳性乳腺癌,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才能看到有意义的生存差异。

     

    SERMs试验中观察到ER阴性肿瘤略多(160 vs 131)。目前,在AIs的试验中没有观察到这种差异性结果。 在不同肿瘤分期、不同淋巴结状态和不同肿瘤大小的亚组中,没有观察到他莫昔芬的疗效有显著差异。

     

    研究显示在 预防ER阴性肿瘤方面缺乏益处,或此类肿瘤的发生率更高,应是BRCA1突变携带者使用他莫昔芬作为预防治疗的重要关注点,因为在这些女性中发生的乳腺癌,几乎有三分之二是ER阴性肿瘤。在BRCA2突变携带者中,这种担忧要更少。NSABP-P1试验的数据基于极少量的事件,显示他莫昔芬的获益似乎仅限于BRCA2携带者,BRCA1携带者缺乏获益。

     

    手术预防 vs 药物预防

    手术预防和药物预防的重要区别在于风险降低的程度和可逆性/不可逆性,药物预防可以灵活进行,在出现副作用时可以停止,但手术干预是不可逆的。

     

    乳腺癌高危女性群体由2个亚组组成:已知有基因突变的女性和没有高危突变的女性。前一类人的高危状态往往在更早的时候就被发现,终身风险估计往往比后一组高得多。在监测一段时间后, 在适当的年龄进行手术降低风险往往是高危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首选干预措施。然而,这段监测期提供了一个讨论和实施药物预防性治疗的机会。年轻的BRCA1突变携带者预防性使用SERMs仍存在顾虑,然而,这种顾虑不应妨碍对其他突变携带者进行个性化预防。

     

    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BRRM)对没有突变的高危女性的益处尚未得到证实,对侧降低风险的乳房切除术(CRRM)也未被证实能为这些高危女性带来风险降低或生存的益处。许多这样的女性在40多岁时被归入高危类别,可能接近绝经年龄,这就增加了预防性治疗的选择,包括在绝经后不久开始进行更有效的AIs预防性治疗;也可以根据对副作用的耐受性/个人偏好来选择预防措施。因此, 对于没有已知基因突变的高危女性,药物性预防可以作为预防性干预的首选

     

    参考文献: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20; 65:18-31.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卢秀玲,毕业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曾在某知名医学网站担任医学总编辑,负责过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多个频道的内容产出。

  • 食道癌的较早期信号

     

    一、食管内异物感

    病人因某一次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食管擦伤,类似细小的鱼骨头,或者疑为误将异物吞下而存留在食管内,有类似如米粒或者蔬菜碎片贴附在食管上,吞咽不下,无疼痛,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仍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与食道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二、咽部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顺畅,并有轻微疼痛,有点干燥、发紧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食物时,这种干燥、发紧的感觉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脾气暴躁的也会导致气管道发紧,影响食欲,引发食道癌。

    三、吞咽梗噎感

    在此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

    如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因为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常有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困难并有停留的感觉。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烧灼的疼痛。

    五、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但这种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只是感到肚下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出现在下咽食物时,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

    六、胸骨后疼痛感

    这种表现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比较多见。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得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

    疼痛的轻重与食物的性质有关,吞咽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比较重;

    吞服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比较轻。咽食物时疼痛,进食后又有所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症状大多可用药物治疗,暂时获得缓解,但数日或数月后病情又会复发,且反复出现,存在较长时间。

  • 睡觉打呼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不少人把它认为是睡得香,其实不然,打呼噜常常提示着一些疾病。

    1.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睡觉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的一种疾病。美国《睡眠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中指出:此类疾病常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疾病共同存在。

    2.糖尿病:打鼾可阻碍氧气正常摄入,低氧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同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升高。

     

    3.代谢综合征:氧气摄入不足还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异常,从而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而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后两个疾病其实都可以说是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导致的,那我们怎么办呢?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有多种方法:一是进行手术,效果可立竿见影,但有一定的风险;二是积极减肥;三是使用睡眠呼吸机;四是侧睡。但是如果经常出早晨一觉醒来,总觉得萎靡不振、精神不容易集中,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总是控制不好,就要尽快到医院做相关的筛查,及时治疗。

  • 只要是近视,其表现都是视力下降,普通人很难分辨的。除了带孩子去正规机构,通过视力、眼位、眼底检查或散瞳验光来判断外,对家长们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平时对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观察和重视。

    通过观察,我们总结出假性近视初期的几种行为习惯,家长们可以对照看看:

     

    经常揉眼睛、拉扯眼角、皱眉,眨眼频繁

     

    看物体时经常斜视,喜欢歪着头、眯着眼

     

    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经常看错人或事物

     

    总是抱怨室内光线暗、黑板反光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一定要尽早去专业机构检查,并配合治疗和矫正。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更好的避免真性近视的发生。

  • 一、定义

    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分型主要是依据内、外层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的完整性进行划分,如下图所示:

    A:膨出型:纤维环内层破裂,外层完整;

    B:突出型:纤维环内层和外层均破裂,后纵韧带完整;

    C:脱出型:纤维环内层和外层均破裂,后纵韧带也破裂,髓核根部在椎间隙内;

    D:游离型:纤维环内层、外层和后纵韧带均破裂,椎间盘脱离,突入椎管;

    这里有一点要请大家注意,椎间盘突出的分型与临床症状不相关,并不是突出越重,症状越重,临床症状与神经根受压的部位、程度以及受到的炎症刺激有关。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1、外伤:外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因素,多见于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的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的程度不重,如果一个年轻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那么他很大概率上会有腰椎的外伤史。这里所说的外伤时,并不仅仅指那种暴力性的外伤,长期的久坐、姿势不正确,这种缓慢进展的损伤也算作外伤。另外引发腰部疼痛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搬东西—姿势不正确地搬东西,这是诱发年轻人腰部疼痛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2、职业:有很多职业需要长期的久坐或者负重,长期不正确姿势的久坐或负重都会对腰椎间盘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职业有司机、办公室白领、IT从业者、重体力劳动者,比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举重运动员等。

    3、妊娠:怀孕也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原因比较多,我分析主要是以下3点:

    (1)10月怀胎,天天挺着一个大肚子,腰部承受更大的压力,导致腰骶部肌肉持续紧张,会产生腰肌劳损,这一点大家都能想得到!

    (2)此外,在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会使全身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尤其是骨盆韧带的松弛,这样有利于分娩。但是它们也会导致腰部韧带(尤其是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后纵韧带)松弛,使腰椎间盘容易突出,从而出现产后腰痛。

    (3)在生完孩子后,产妇喂奶姿势的不正确、抱孩子反复弯腰也会导致腰痛的加重。

    那么如何解决产后腰痛呢?患者可以产后适当锻炼腰背部肌肉,保持喂奶姿势的正确(可参考我的文章:颈部及腰背肌锻炼小燕飞和五点支撑)。如果疼痛还是不缓解,而且没有母乳喂养,可以考虑吃点消炎止痛药,如果还在母乳喂养,尽量不要吃药,可以去正规的中医推拿科、康复理疗科做一些物理治疗等。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是有遗传因素的。小于20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32%有家族病史。所以如果你的父亲母亲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那你更要小心的呵护你的腰了,因为你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要比其他人要大一些。另外有色人种发病率比较低,比如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他们的发病率要比黄种人和白种人要低。

    5、腰椎结构先天异常:正常人有5个腰椎,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病人他们分别有4个、6个腰椎,腰椎数量不正常会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正常人要大,所以说他们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要比正常人要大。另外腰底部结构不对称呢也会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要大,也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想知道自己的腰椎结构是否正常,很简单,到医院拍一个腰椎的正侧位X线片就可以了。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年以上男性多发,40~60岁高发,男女之比为3~4:1。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上并无胃癌专门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归属于“胃脘痛”、“噎膈”、“反胃”、“积聚”等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四时气篇》说到:“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胃癌的病因:

      中医认为胃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或邪毒外侵,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蕴,互结与胃,形成胃癌。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所致。病变由肝脾郁结、气机不畅,进而发展为气滞血瘀,痰凝食积,诸邪蕴久,蓄毒成癌,浸淫胃脘,损伤胃气,形成邪实正虚之证。认为脾胃虚寒、饮食不节、气滞郁结是主要发病因素;癌毒扩散与正气耗散是肿瘤转移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

    中医怎么治疗胃癌?

      胃癌虽属中医脾胃病,但不能以一般的脾胃疾患论治。胃癌大致分为癌前、术前、术后、放疗或化疗(中)后、终末等期。中医对于癌前病变一般针对湿、热、痰、郁、瘀、毒、虚等病理因素,予以辨证施治;

    1、术前治疗以消瘤抗癌、缩小肿块为目的。

    2、术后注重培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健脾和胃,减少复发。

    3、放疗或化疗(中)后期的治疗侧重于益气养血,减轻毒性反应,并提高机体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增加放疗、化疗的效果,同时可以适当配合消瘤抗癌。

    4、晚期胃癌患者全身机能衰弱,或者癌细胞已经广泛转移,甚至出现恶病质,这时虽然肿瘤负荷很大,但患者正气已虚。此时治疗的重点已不是消瘤抗癌,而应注重整体功能的维护,健脾养胃,益气养血,以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晚期胃癌,通过六君子汤扶正固本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兼化痰湿可以抑制肿瘤生长,配伍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等药抗肿瘤。

      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审证用药,积极调整患者的脏腑气血功能,有助于消除或缓解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预防胃癌的6个生活关键点:

    1、定时、定量饮食,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2、多吃含维生素A、B、E及β胡萝卜素的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豆制品,增强抵抗力。  

    3、被污染的水含多种致癌的金属离子,一定喝自来水或纯净水。  

    4、很多胃癌患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中医认为,抑郁、郁闷的心情易致气滞血淤,形成癌肿。  

    5、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作用下,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属强致癌物质。油炸、烘烤、烧焦食物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

    6、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需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发生。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自身身体变化。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东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介绍:徐晓丽,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对中医针灸、养生保健有独到见解。

     

  • 2024年9月5日,河源市的一位患者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患者主诉突然眼睛发红,感觉有东西一样的。经过初步的询问和观察,医生判断可能是眼部感染引起的症状。医生建议患者滴氧氟沙星眼药水,并晚上涂抹红霉素眼膏。患者担心侧面看眼球凸起来了,医生解释那是分泌物造成的视觉错觉,并非眼球本身的问题。医生还提醒患者如果出现出血情况,需要再点阿昔洛韦眼药水,每1-2小时一次。患者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整个过程中,医生展现了其专业的医疗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 那天,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眼看着白眼泡里那些密密麻麻的血丝和感觉像是有东西在摩擦的疼痛,心情无比烦躁。左眼的不适感从第一天开始,到第二天晚上,右眼也加入了这场不适的行列。我想到了互联网医院,想着或许可以通过线上问诊来解决这个困扰。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轻点屏幕,填写了症状,提交了询问。很快,我就接到了回复,一位角膜科的医生仔细询问了我的病情,从症状描述到生活习惯,事无巨细。他告诉我,这可能是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需要用药治疗。

    医生询问了我是否有过敏药物,我回复说没有。随后,他给出了用药建议: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两小时一次,配合红霉素眼膏,午睡和晚睡前涂抹于眼睑内。他还提醒我,要多饮水,清淡饮食,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以防传染。

    一周后,我的眼睛状况明显好转,疼痛减轻,血丝减少,眼屎也不再粘稠。医生说,这需要时间,一周左右应该可以恢复。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感谢互联网医院这种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这次线上问诊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不仅给了我治疗建议,还耐心解答了我的每一个疑问,让我在感到困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温暖。

  • 我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我的眼睛总是发红、痒,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爬行。每天早上醒来,镜子里的我都像是一只红眼的兔子。这种不适感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甚至连最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变得困难重重。我尝试了各种眼药水,但都没有明显的改善。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

    我怀着一丝希望,点击了预约按钮。很快,一位专业的医生与我进行了视频咨询。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并要求我拍摄了几张眼睛的照片。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告诉我可能是急性结膜炎,并开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每天3-5次;同时,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一日一次。医生还强调了眼部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建议我避免疲劳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起初,我对效果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逐渐减轻。现在,我的眼睛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状态,我再也不会因为红眼而感到尴尬和困扰。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为我提供了及时、专业的医疗帮助,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平衡和自信。

    急性结膜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急性结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发红、痒、有异物感和分泌物等。这种疾病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尤其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推荐科室 眼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和更昔洛韦滴眼液,每天3-5次。 2. 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一日一次。 3. 注意眼部清洁卫生,避免疲劳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 4.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 5. 在治疗期间,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以防止疾病传播。

  • 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了,我站在眼科诊所的门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踏入了诊室。那时的我,近视已经严重到了需要手术的地步。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六年。一个月前,我开始感到右眼疼痛发涩,红血丝开始出现在我的眼睛里。我先后去了三家医院,每次都开了眼药和眼膏,但情况并没有好转。我甚至尝试了补充全类维生素和叶黄素鱼肝油,但效果仍然不明显。

    那天晚上,我仔细观察,发现眼睛内黑眼圈周围有白色絮状物。我感到无比焦虑,于是决定寻求一位角膜科医生的帮助。

    当我向医生详细描述了我的病情后,他耐心地询问了我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诊断。他告诉我,这可能是由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他建议我尝试更换药物,包括典必殊眼药水、奥洛他定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购买了药物,并开始使用。两天后,我感到眼睛的症状有所改善。我非常感激那位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重拾了信心。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无论是在海口市还是在其他地方,只要有网络,我就可以随时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 时间:2024年7月3日

    人物:我,一名高三学生的母亲,一位来自海南海口市的角膜科医生

    事件:关于我孩子眼睛发红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孩子突然说眼睛发红,我担心极了。毕竟,高考临近,孩子的健康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我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角膜科的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

    医生首先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得知孩子已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使用过含激素的眼药水。医生耐心地听我描述,告诉我这种症状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或者是干眼病。在得知孩子有近视的情况后,医生又询问了视力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孩子是否有鼻炎等。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医生让我上传了孩子的眼睛照片。照片里,孩子的眼睛局部充血,但并未出现整个眼睛都红的情况。医生根据照片和分析,确诊为局部炎症,建议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和人工泪液。

    听到这里,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医生详细地告诉我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强调激素类眼药水短期使用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我还记得医生说:“都是这样局部发红,激素类眼药水短时间用没有关系的,不至于有那么大副作用,用低浓度的激素类眼药水,用1-2周,眼睛不红了,就停用。”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给孩子使用了露达舒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并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几天后,孩子的眼睛红症状明显好转,这让我和孩子都松了一口气。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医生没有因为我们是线上问诊就草率下结论,而是详细询问、认真分析,最终给出了正确的治疗方案。这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充满了信任。

    现在,每当孩子眼睛不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京东互联网医院。我相信,在那里,我们总能找到最好的医生,得到最专业的治疗。

  • 我的干眼症治疗之旅

    那是去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被眼干的不适感困扰着。当我鼓起勇气走进***眼科医院,医生***的热情接待让我感到一丝安慰。她首先询问了我的症状,我告诉她眼睛干涩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

    在详细了解了症状后,医生让我进行了干眼症的相关检查。结果证实了我的担忧,我确实患有干眼症。医生向我解释了干眼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告诉我聚乙二醇滴眼液和环孢素滴眼液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按照医生的指导,规律地使用这两种滴眼液。起初,我感觉眼睛干涩的情况有所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于是,我决定寻求更多的帮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线上问诊服务。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预约了角膜科的专家。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到非常方便,专家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他告诉我,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如增加眼部休息时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逐渐改善了干眼症的症状。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感谢医生们的无私奉献,让我重新获得了清晰的世界。

  •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忙碌着工作。突然,一阵强烈的眼睛干涩和红肿感让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我知道,我的眼睛又出了问题。

    我立刻上网搜索,了解到沈阳的***医院提供线上问诊服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填写了问诊申请,并详细描述了我的症状。

    很快,我收到了医生的回复。他询问了我很多问题,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是否伴有视力下降、是否有过敏史等。我一一回答了他的问题,并上传了之前的检查报告。

    医生在详细阅读了我的病例后,耐心地为我分析了病情。他告诉我,我的症状很可能是春季角结膜炎引起的,并建议我使用玻璃酸钠眼液进行治疗。

    收到医生的回复后,我立刻按照他的建议去药店购买了玻璃酸钠眼液。用药几天后,我的眼睛症状明显好转,不再干涩和红肿。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与高效。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让我对沈阳的医疗服务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

  • 2024年9月5日,13:52:42,滨州市,一个紧张的电话打破了平静的午后。患者小李(化名)在家中发现自己的右眼角膜被筷子划伤,虽然已经去过医院,但他仍然担心自己的眼睛是否有问题。于是,他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接到电话的医生A(化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他首先安抚了小李的焦虑情绪,详细询问了小李的症状和就诊经历。小李告诉医生A,自己的右眼角膜被筷子划伤,虽然去医院看过,但他自己看不到角膜,很是担心。医生A认真听取了小李的描述,并要求他拍摄一张清晰的眼部照片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

    在查看了小李提供的照片后,医生A发现小李的右眼没有明显的充血,角膜看起来清亮。结合小李没有任何眼部症状的情况,医生A初步判断小李的眼睛应该没有大碍。然而,考虑到照片的清晰度不高,医生A还是建议小李去线下医院复查一下,以确保没有留下后遗症。

    小李对医生A的专业建议表示感激,并承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医生A也提醒小李,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平时需要注意保护,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 2024年9月5日,21点34分,滨州市的某患者在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眼科医生进行了在线咨询。患者描述自己在看灯时会出现彩色光圈,且光圈的形状类似于图案。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并初步判断可能是眼镜度数不合适或散光度数发生了改变。医生建议患者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的可能,并推荐了北京爱尔眼科医院。患者表示会尽快就医,并感谢医生的帮助和建议。整个过程中,医生展现了专业、耐心和关心的品质,体现了互联网医院在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一位角膜科医生的温暖关怀

    那是一个平凡的周末,阳光明媚,但我的心情却如阴霾的天空。我的眼睛突然开始畏光、疼痛、流泪,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三年,每次都是如此折磨人。两三年前,我不小心被外物撞了一下,从那以后,我的眼睛就开始时不时地出现这样的症状。起初,我就在当地的诊所就诊,医生们给我开了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眼药水和口服药,说是病毒性结膜炎。

    这次休息了三天,症状依旧没有明显好转。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选择了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预约了一位角膜科的专家。

    专家医生在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病史后,告诉我可能不是病毒性结膜炎,而是眼内的炎症,比如葡萄膜炎。医生询问了我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等基础疾病,我回答都没有。医生建议我还是要去专门的眼科医院看一下。

    我听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前往眼科医院。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告诉我葡萄膜炎的治疗要看情况,有些治疗起来比较容易,但容易反复发作。医生还告诉我,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向他咨询。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温暖。在互联网医院,我不仅得到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