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脾胃失调
隔壁邻居家小孩阳阳今年6岁了,非常的活泼可爱,很招人喜欢,周围的邻居都非常喜欢他。
但是阳阳虽然6岁了,但是个子很瘦小,看着跟4岁多的孩子一般高,孩子体弱多病,经常生病,三天两头的感冒咳嗽,即使经常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补充营养,也没有什么改善效果,这可愁死阳阳的父母了。
后来带孩子上医院做详细的检查,这才发现孩子是伤着脾胃了,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怪不得无论给孩子吃什么都不见长高长肉,还经常生病。医生询问孩子的日常情况发现,孩子之所以脾虚长不高,都是父母日常过度喂养惹的祸。
一、妇幼医师提醒:孩子出现3种情况,说明已经吃饱了,父母别再喂
1、饱腹感重,时常打嗝
小孩胃容量有效,消化能力差,若是父母过度喂养,就会出现积食难消化的情况,这会导致孩子的饱腹感很重,无论吃什么都是吃两三口就饱了,父母怎么喂都不行。
明明没怎么吃东西,还时常打嗝,而且孩子食欲也会变差,吃东西没有胃口,还有挑食厌食的情况,时间长了,会伤到孩子脾胃,阻碍发育。
2、睡觉不安,盗汗严重
父母过度地投喂孩子,孩子的肠胃经常会腹胀难受,还会导致孩子的睡眠质量变差,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睡眠浅,容易被惊醒,经常翻来覆去难入眠,踢被子,还喜欢趴着睡觉,盗汗严重,衣服和头发经常湿哒哒的,还伴随有磨牙、流口水、半睁眼等情况,请避免过度向孩子投喂,这是孩子脾胃不好发出的求救信号。
这就导致了孩子的睡眠质量变差,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3、免疫低下,容易生病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身体素质是挺好的,基本上很少生病,但若是父母过度向孩子投喂,就会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身体无法供给足够的营养给免疫系统,就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导致容易生病。
二、孩子脾胃不好,身上这些地方亮起“红灯”,父母别大意忽视
1、经常腹胀难受,肚子鼓鼓的便秘腹泻
2、嘴巴经常起皮,有口臭,舌苔发黄发白,地图舌
3、食欲不振,挑食厌食严重,饱腹感重,时常打嗝
4、身体素质变差,经常咳嗽感冒,发育变得迟缓,个矮瘦小
5、精神萎靡,没有活力,不爱动,情绪也不稳定,爱哭闹
6、睡眠质量差,经常做梦、踢被子,趴着睡,盗汗严重
7、面黄肌瘦,下眼睑发红发紫,黑眼圈明显,眼袋红肿发青
三、养护孩子的脾胃,促进孩子长高发育,父母日常做好2点很重要
1、饮食科学健康
孩子正是发育的阶段,脾胃也比较娇嫩,日常饮食健康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里要多重视孩子的饮食,坚持荤素搭配原则,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不纵容孩子挑食厌食,同时少给孩子吃大鱼大肉、辛辣、生冷、油炸等食物,容易刺激脾胃,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孩子的饮食还要以清淡为主,同时父母不要过度喂养小孩,每餐控制在8分饱,最好能少食多餐。
2、定期清理肠胃积食
孩子出现脾胃不好问题,大多是由于体内长期有积食导致的,这就意味着要想养护孩子脾胃,定期清理肠胃积食很重要。
糯米大家都很熟悉的吧,是一种很不错的营养米的种类,而且口感也比较糯糯的,可以滋阴润燥,还可以促进食欲,糯米和红枣一起搭配的话可以有健脾胃啊,补气血的作用,来看看红枣糯米甜点的做法吧
一,把红枣洗干净用小刀把桃核挑出来。切吻全部切开桃核。开一个口,把桃核挑出来,即可。因为我们要往里面塞东西啦。
这款糕点对于脾胃有很好的温养,中医中认为红枣有健脾益胃、补血养气、安神醒脑等作用,尤其适合女性补充气血,而糯米也具有补养脾胃的功效,可以补中益气,二者搭配起来,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来说,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很有功效,吃一些糯米红枣甜点还可以缓解腹痛、腹泻,对于患有胃部功能紊乱和胃炎的患者来说很合适。
关注营养 关爱健康 健康一生相随。
感谢平台让我们相遇,感谢有您的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营养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我将继续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负责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收到通知24小时内将相关内容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很开心今天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分享一下,关于小儿脾胃与小儿长个子的必然联系!
一,身高可后天管理
对很多人来说,身高是他们的心中永远的「痛」:
找工作受歧视、谈恋爱被嫌弃、从小到大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嘲笑和非议……
关于身高这个问题,相信许多个子比较矮的家长都会为此苦恼,生怕孩子会遗传自己「个儿矮」的基因。
那么问题来了,个子矮的家长,生出来的孩子一定长得矮吗?或者说,父母高,孩子一定高吗?
不一定!儿童保健专家指出,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限定的只是一个上下有 6.5 厘米身高的范围,在孩子的身高中占据 70% 的影响力,而剩余 30% 的影响则来自后天因素。
举个例子:假如遗传身高为 180 厘米,由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对身高起到了促进作用,那孩子的最终身高可能会达到 186.5 厘米;如果后天的某些因素阻碍了孩子的成长,那他的身高可能只长到 174 厘米左右。
二,把握长高黄金期
换句话说,身高是「7 分天注定,3 分靠后天」,父母高,孩子不一定也高;身材矮小的父母,如果能及早对孩子身高进行科学管理和干预,长高并不是梦。
尤其是每年 3 - 5 月被称为「长高黄金季」,家长们必须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指出,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 3 - 5 月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 2 - 2.5 倍。
尤其在 5 月份可长 7.3 毫米,而长得最慢月份是秋季 10 月,平均只有 3.3 毫米。
医学研究表明,春夏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创造了「黄金条件」。
按中医的说法,春夏是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的气血活动加强,正如种子在秋冬储藏能量等待春天发芽一般,在经过「秋收冬藏」之后,人体的能量也要释放出来了!
三,脾胃与长高的必然联系
按照大自然生命体的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就是小孩子长个子的好时节,然而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很瘦小,吃饭也吃不多,就认为孩子是营养不良,于是首选的食物就是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蛋奶、海鲜、大鱼大肉等——却不知,孩子不长个子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虚或胃虚,而不是营养不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不给孩子健脾调胃,只是盲目补充营养或吃大鱼大肉,既易造成积食,还会加重脾胃虚弱,以至于事与愿违。平时日常,每当我跟一些孩子家长建议说:“小孩子,少吃一点”时,家长们总是语重心长得说:“李老师,小孩子不吃多点儿,怎么长身体呢?”,“李老师小孩子得多吃点,才能长身体、有抵抗力啊!”
我们知道,小儿天生脾胃虚弱,故容易受损。而且小孩子得木性(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孩子得木气的意思为,孩子的身体自小就具生发之性,父母当顾护孩子的阳气,让阳气能升起来。小儿生长快速,精力旺盛。木得温则升,正如春天温升;木得凉则衰,正如秋天凉降。因此说,小儿不要乱吃各种寒凉食物,以免影响木气的生发。)如木气偏旺,木旺则克土,导致脾虚。我在生活和临床上观察,小孩子肝脾失调的特别多见,表现为多动、纳差、脾气大、身体瘦弱、大便时干时稀等等。现在的家长多怕小孩吃不饱,所以就“拼命”的喂,特别是肉食,以为多吃点,能长得快点,能长高点,殊不知,这样下去对于本就虚弱的小儿脾胃,会造成很大的负担!中医理论讲:“脾为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这样胡吃海塞的结果就是“肥胖小儿化”,七八岁,一百来斤!这样能健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吃进去的东西脾胃要去消化它,每天不停的工作,就像让你长时间做你身体不能承受的工作一样,一天还可以,两天呢?一个星期呢?一个月呢?……身体自然吃不消,同样的道理,脾胃也吃不消,何况孩子的脾胃本就娇嫩呢?
试想,如果小孩子脾胃伤了,身体的生长代谢功能自然受损哪来的正气护卫身体健康呢?长此以往,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小儿疳积”,即吃的东西消化不掉,“积”在身体里,导致小儿日益消瘦,肚子又很大,身体发育处于停滞状态。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临床中常见的饮食不节,日久伤脾,进而伤肺,从而导致咳嗽、感冒频发。中医五行学说告诉我们“脾属土,肺属金,而土生金,则脾为肺之母”,“母病及子,脾伤了,一定会影响肺的正常功能”。于是,你就会听到:“怎么我的孩子抵抗力那么差了呢?动不动就感冒了,咳嗽了”?“怎么咳嗽这么长时间还不好?之前咳几天就好了,现在怎么去医院还说有哮喘了?”等等,等等,其实,这都是“吃”出来的毛病!大家应该都有经验,吃多了就不想动弹了,小儿自然也一样。儿童时期本来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吃太多东西,不爱动弹、自然消化不掉,而不爱运动,又怎么能促进骨骼生长?怎么能长高呢?所以,这类小胖孩,不但爱生病,个子也不是很高,或是早早就长得人高马大后,就不再长个儿,反而会有提早发育的隐患。
四,孩子不长个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也大概可以归纳出孩子不长高的大概原因:有的孩子不想吃饭,当然长不高,需调理脾胃,开胃进食;有的孩子被家长反复补充营养品,导致脾胃滞塞,脾虚而运化无力,亦影响长高;有的则是缺乏关爱,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无视,伤了孩子的心。由此说,要想让孩子个子高,需从几个方面入手:一则,调理好脾胃,让孩子脾旺胃强,能吃饭,能运化;二则,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跑多动,脾主四肢,活动四肢即可健脾;三则,让孩子睡好觉,睡的越好,阳气归根越彻底,孩子的阳气圆运动就会越大越圆,孩子也会越健康,健康的孩子当然会长高;四则,要加强对孩子的尊重与爱护,这也是治疗孩子长不高的关键手段!
五,艾灸助长高
前面说到脾胃与长高的必然联系,那除了调脾胃,我们还可以利用艾灸来帮助,春夏万物生长,此时也是孩子加强体智发育的黄金期。我们可以给孩子常灸两个穴位可以益智增高,那就是——身柱穴和神阙穴。
身柱穴位于后背两个肩胛骨的中间,上接头部,下面和腰背相连,它接近肺脏,通于脑髓,有全身支柱之意。古人提倡小儿出生后百日内灸身柱穴可预防疾病,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身柱穴是有名的「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名家代田文志曾为体质虚弱、经常生病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穴,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身体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常为孩子艾灸身柱穴,除了能促使孩子长高、长壮,还能激发孩子身体自愈力,尤其是对于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问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除了身柱穴外,艾灸神阙穴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被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为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灌注全身。
推动孩子长高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后天的营养吸收状况,现在的孩子普遍是吃得很好,但是身体能吸收到多少营养就是另一回事了。
艾灸神阙穴有健脾益胃、通调经脉的作用,能改善脾胃虚弱,促进营养吸收,让孩子发育更好。
另外,现在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很多小孩子贪凉,开始吃上了冰淇淋、冷饮等,要知道,小孩子脾胃发育尚未成熟,经常受冷食物的刺激后会伤了体内阳气,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会造成发育迟缓的情况。所以,想长高,最好让孩子少食寒凉。
当然孩子长个还要讲究「动静结合」,其实指的就是睡眠与运动的配合。后面,我们也会有更多的育儿师给大家带来更多具体的方法与经验,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
最后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喜乐,健康长高、不留遗憾!
视频简介:脾胃失调可引起咳嗽吗
作者: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筱云
主要内容:心肝脾肾功能失调的时候,或者是感受邪气的时候都可以引起咳嗽。因此当饮食劳倦或者是情志所伤、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水湿停聚都可以引起咳嗽。因为脾失运化、水湿停聚,最容易蕴湿生痰;脾气不足可以导致肺气不足、肺气上逆。因此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咳嗽。
导致白发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其中脾胃失调是白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胃主受纳,人们所吃的食物首先由胃来进行初步的消化;脾主运化,对食物进行精加工,主要是把胃受纳的这些营养物质进一步地吸收、转化,把食物里面的精华输送到其他的五脏六腑。因此,为了维持身体健康状态,应该注意脾胃的健康保养,因为脾胃保持功能良好身体才可以正常消化。如果经常出现负面情绪等导致脾胃失调,脾胃功能降低,身体无法正常调节,会导致重要器官功能下降 。
脾胃失调导致白头发的患者同时表现有食欲下降,或者饮食之后出现胃脘部的痞塞感、痞胀感,或者腹胀腹痛,还有的患者合并有大便不成型,甚至有腹泻的表现,饮食之后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还有的患者常常合并有失眠多梦、精神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心悸、胸闷气短等临床表现。
脾胃失调导致白发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配合中药调理效果更好的。中成药一般可以服用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人参归脾丸、香砂六君丸、养血生发胶囊、七宝美髯丹、舒肝解郁胶囊等来治疗。平时多吃黑豆、桑椹、黑枸杞、黑芝麻、核桃等含黑色素的食物,有黑发的功效。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劳累过度,放松心情,不要紧张焦虑。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体通过流汗的方式来适当的调节我们的体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但是,除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出汗以外,还有一些情况,明明不该出汗,却也是汗流不止。这种时候,对于这种异常现象的流汗,我们就需要多多注意了。有关专家讲,身体的哪些部位出现了异常,通过出汗就能判断出来。
第一:手心、脚心出汗
可能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手心脚心经常出汗。首先,对于这个问题,中医专家认为,这是血虚造成的。中医上讲,因为脾胃的失调,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不了很好的运化作用,所以就会造成体内湿热血虚现象的发生。当遇到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情绪的激动或者是内心的恐惧,都很容易引起手心和脚心的出汗。
所以,建议大家在调节心态的同时,还要每天进行腹部的按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过饱。
第二:胸口出汗
如果,你在安静的时候胸口经常出汗,并且经常需要换衣服才能保证胸口干燥的话,有可能是你的脾胃失调引起的。中医上讲,当脾胃失调时,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循环的速度会变得非常的慢,容易导致体内的氧气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淤堵的现象。
所以建议大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缓解一下压力,饮食上要多多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适当的吃一些水果蔬菜。这样的话可以很好的缓解胸口出汗的这个症状。
第三:背部出汗
对生理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在我们的背部,汗腺的分布是相当少的。如果,有的人背部容易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身体达到了极度疲劳的阶段。或者是身体太过于虚弱,体内的阴阳之气都不够充足,不能够供人体所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进行食补来把体内的阴阳之气调节上去。饮食上不仅要加强营养,并且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可以在睡前做一做瑜伽,来相应地改善一下。
除了以上这些部位出汗外,可能还有的人会出现其他部位的出汗。比如:鼻子出汗,可能是我们体内的肺气不足,中医上讲肺气不足需要进行食补来调理补气的。换句话说,在西医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免疫力低下,所以我们一定要增强我们的体力免疫力,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对于有一些人群来说,还没有进行多少体力活动,额头上就是满头的大汗。如果额头上经常出汗的汗的话,大夫说可能就是肝阳太过于旺盛而引起的。建议额头经常出汗的人,在平时一定不要随意的发脾气,要保持心平气和,并且还要保持睡眠质量的问题,还有睡眠的时间。另外最好是多喝一些枸杞和玫瑰花泡的茶水,滋阴养肝,达到清肝的功效。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还与出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容易夜里出汗
除了一些失眠盗汗之外,如果经常在夜里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结核病。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结核病的症状表现:夜里盗汗比较明显,并且午后会出现低热的现象。并且,对于结核病这种情况,很多人出汗是不分季节的,无论春夏秋冬,往往在半夜醒来的时候,都会发现睡衣和被子都被汗水浸透了。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知道结核病是一个传染性的疾病,现在在我们国家,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令人发愁的一个疾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去看医生。
2、出汗多,伴有头晕
当我们比较饥饿的时候,或者没来得及吃饭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头晕,并且还会出现全身出汗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已经不多了,不足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了。特别是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群。还有一些不恰当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那么如果出现全身出汗多,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并且还会有乏力恶心和头晕的表现,很有可能是低血糖而引发的,建议赶紧吃一块糖,来缓解一下症状。
身体各部位出汗,都意味着出现了哪些健康问题,你了解清楚了吗?
“五谷豆浆”精选有助于小肠养生的食材研磨成浆,有利于小肠消化吸收、除邪排毒,是现代人发明的最养小肠的食物。
小肠主液,还有泌别功能,如果一旦小肠功能失调,这些作用不能正常进行,那么人就易生病,比如导致水液不能很好地代谢,不能很好地泌别水液和糟粕,人就易发生泄泻、水肿等疾病。所以养护小肠,不受到侵害也是很有益的。怎么养小肠,吃好喝好是很重要的。
前段时间,家人去逛超市,收到一本“五谷豆浆养生手册”,据说是一个将五谷、药材等通过闪蒸等工艺展,加工成熟品,然后再现场打磨成豆浆的小店给的。我一听这种小店,很是不错,准备哪天抽时间去瞧瞧。
正在家里阅读这养生手册,家里来了一朋友拜访,说让我给他看看病,主诉症状是平时肚子闷胀,有时还会痛,每天大便3~5次,尤其是暑夏季节里,更厉害。肚脐周围痛,胃镜检查正常。经过诊断和主诉,不是胃的原因,应该考虑下焦小肠的原因。再加上脉诊滑濡,泻下物混浊,水粪过多小便量少,尿黄等症状,综合考虑确诊为小肠湿热所致。给他开了些方药,另外,建议他可以试试我手里拿着的“五谷豆浆”,不过要我来开方,他自己去准备材料或工具自己做。
朋友欣然同意,让我赶紧开方:
五谷豆浆
原料:薏米200克,红小豆200克,黑芝麻50克,冬瓜仁50克,黑大豆100克
制作方法:去五谷豆加工坊,将上述所有食材称足斤两,打磨成粉,包装好,放入冰箱或阴凉干燥处储存,每次取30克,冲入沸水饮用,每天一剂。如果家里有豆机,也可以自己操作,只是在量上简化,分别为每种食材除以10得到的量为一次的量。
养生功效:补心养小肠、清热利湿、避免小肠疾病。
薏米,是众所周知的除湿热最好的药食两用的食材。性凉,味甘、谈,可以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还能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其美肤悦色之效由来已久,颇受医家和女性的青睐。
红小豆,入小肠经,也是心之谷,同样心和小肠互为表里,赤小豆同养心和小肠,使养生效果增倍。并且可以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黑芝麻,《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能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在这里之所以选择黑芝麻主要是为了增强五谷豆浆的口感,同时也起润肠养身、强体的作用。
冬瓜仁,味甘淡,性凉。归经::归肺、大小肠、膀胱经。利尿、清热、生津、解毒。主水肿胀满、淋病、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臃肿、痔漏等。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治肠痈脓未成,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
黑大豆:五谷豆浆中怎么能少得了大豆,所以选择黑大豆更有益于补益。黑大豆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效。能补健牌利湿、除热解毒。也是润大小肠、防治温热病的重要食材之一。
综上所述,所有的食材共奏养五脏,补中益气,祛湿祛热等功效。对于现代人来讲,这是一款养颜、排毒、利五脏,减肥等的养生佳品,适宜大家多种选择。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知道小肠功能失调的危害性。
② 知道"五谷豆浆”的制作方法、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青年女性,琵琶演奏者。
一年前右手食指关节开始肿胀,不疼,晨起加重,午后减轻,不影响工作,但不敢多用,用力则肿甚。
检查核磁共振无异常,针灸一次更严重,似属劳伤气血,筋脉失养,但休息多日并未好转。
其他方面,情绪不好,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不忌口,而且伴有腹胀,便秘,舌苔厚,提示肝郁脾虚,食积气滞湿气重,说明消化吸收不良,肯定影响气血化生,体质不佳,身体不容易恢复。
不再过度关注手指,而是着眼整体,调节情绪,控制饮食,做好忌口,多活动,避免熬夜等等,配合服用疏肝健脾、助运养血之类的中药,促进消化吸收,调养身体,增强体质,诸症得以缓解。
说明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果不改变习惯,不避免病因,不整体调理,体质不增强,局部怎么治疗都不好使。
“情绪稳定”的对象,最可怕!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