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严格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血糖,避免出现高血糖状态。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起到重要作用,保持适度的体重,坚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预防神经病变的发生。
此外,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也有助于减少神经病变的风险。如果已经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积极治疗糖尿病本身,并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来缓解症状,是有效的措施。
糖尿病神经病引起的脚麻有几个特点:
- 从远端开始
- 有对称性
- 逐渐向上发展
- 除了麻,还会有袜套样感觉、踩棉花感、蚁走感等
由于感觉麻木,病人对温度、疼痛不敏感,有时由此发生烫伤、割伤、硌破后不自知的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问题。糖尿病性神经病(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疼痛是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此也称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病变主要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后根,亦可见于脊髓后索及肌肉,病理表现为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性变化,轴索膨胀变性、纤维化及运动终板肿瘤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病及发展。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 2 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发病率可达 50%~80%, 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包括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和非对称性近端神经根病变、单发颅神经病变及嵌压性神经病。既往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 DPN 大多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 容易漏诊, 对此类无症状性 DPN 患者的早期诊断很重要。糖尿病神经病变以 DPN 最多见。DPN 的分期可根据较常用的 Dyck4 期: 0 期, 无神经病变;1 期, 无症状的神经病变;2 期, 有症状的神经病变;3 期, 功能受累的神经病变。目前普遍认为 DPN 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括:微血管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导致神经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和神经内膜缺氧;蛋白质非酶促糖基化作用产生的终产物干扰并损害蛋白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高血糖引起的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 导致山梨醇等物质的蓄积, 这些因素最后导致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和斑块状脱髓鞘病变, 以及神经传导发生障碍而致病。
第五是对症治疗。以尽量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症治疗包括缓解疼痛、减轻麻木、避免直立性低血压、调节好大小便。治疗好阳痿等,这些问题在药物治疗部分还要提及。
近年来有的医院对神经病患进行神经减压术治疗,在胳臂及腿部做小切口,能取得良好的减轻手脚麻木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胃肠神经并发证比较常见,表现为食管和胃肠多出现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发生胃轻瘫,后者可使患者恶心、餐后上腹胀痛、呕吐,由于吸收障碍,患者的血糖常难以控制,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复发作。
不少患者诉说大便不正常,多为便秘,也有腹泻的,或是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弄得患者不知所措。糖尿病消化系统病变的治疗原则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也包括糖尿病控制、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等。
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众说纷纭、差异很大,有几个大型的随访性研究和多个其他研究表明:有 20 年病史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 20%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2 型糖尿病被诊断之时,至少有 10-15%的人已经出现了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DSPN ),有 10 年病史的人,DSPN 的发病率更是达到了 50%。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表现
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损害,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将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病变两大类,后者尤其常见
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颅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病变 4 种。
颅神经病变:颅神经共有 12 对,多数都可受到糖尿病的影响,颅神经受害的表现包括上眼睑抬不起来、眼球活动障碍、看东西双影、听力下降、口眼歪斜等。
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众多,常见于药物,化学品,重金属,酒精中毒,代谢障碍性疾病,副肿瘤综合征等,具体如下。
1、中毒:异烟肼,苯妥英钠,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等。
2、营养障碍:B 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
3、代谢障碍:卟啉病,糖尿病,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痛风,粘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恶病质等。
4、感染或炎症: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血清或疫苗接种后。
5、自身免疫病:红斑狼疮,结节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6、其他: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等。
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应尽早就诊神经内科,完善肌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以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为主,会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感明显,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非常痛苦的,而具体的治疗方法和吃哪些药物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用药
-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因为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的
- 基础用药就是降糖药为主
- 血糖控制达标才是缓解神经病变继续进展的主要方式
- 降糖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等药物。
第二,专科用药
- 指的是针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专科治疗
- 其中包括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治疗
- 抗氧化治疗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比如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甲钴胺片、胰激肽原酶片、硫辛酸片或者注射液等药物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对于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尤其是疼痛严重的患者,可以应用抗炎镇痛药、双通道抗抑郁药(度洛西汀)、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等。
第三,短期辅助用药
-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比较严重并且神经疼痛特别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短期辅助应用阿片类药物
- 这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包括羟考酮、曲马多以缓解疼痛症状
- 另外,一些中成药也能够较好的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包括木丹颗粒、元胡止痛片、刺五加片、尪痹冲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雷公藤多甙片等等。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