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是指肿瘤仅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其内镜下的表现主要包括黏膜改变、色素变化、表面粗糙等。
1.黏膜改变:早期胃癌的黏膜改变通常呈现为黏膜隆起、溃疡、红斑、白斑等。这些改变可能在表面上看起来较小或不明显。
2.色素变化:早期胃癌的黏膜可能出现颜色异常,如局部明显变浅或变深,或出现不规则的色素沉着。
3.表面粗糙:胃癌早期,对黏膜的损伤还比较小,可能会导致黏膜表面出现粗糙、不规则或凹凸不平的表面。不过早期胃癌内镜下的表现可能不明显,难以被察觉。所以对于存在高风险人群,最好定期到医院完善胃镜等检查。
一旦出现胃部不适或疑似胃癌的现象,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比如说胃痛然后就是消瘦,或者是大便有血丝,拉黑便都有可能的,那中药治疗我们把脉八纲辨证,看它是表症还是里证,寒症还是热症,跟肝有关还是跟脾,是完全可以中药治疗的。
早期胃癌怎么治疗最好?早期胃癌最好治疗。如果能手术根治,手术肯定是最好的,所以早期的发现与治疗,是应对恶性肿瘤非常重要的原则。早期胃癌也是一样的,如果说很幸运能在早期发现,应该争取尽早做根治的手术,这是最好的。
早期胃癌是不需要大手术切除的。早期胃癌,特别是肿瘤刚好侵及黏膜层,有些早期胃癌甚至不需要去通过外科的胃的切除手术。现在,对于早期胃癌侵犯到黏膜层,可以通过内镜下的剥除,把肿瘤切掉,避免了去做很大的手术。很多患者就担心把胃切了会不会影响以后吃东西之类。虽然不会影响,如果很早能够不去切除,我们还是通过内镜的方式去切除。
早期胃癌为什么没有明显症状
胃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仍高居男性肿瘤第 4 位,死亡率排在第 3 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 2 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中国癌症数据报告,其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高居第 2 位。
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表现,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阶段, 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生命安全会受到严峻威胁。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 年生存率仍低于 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 5 年生存率可超过 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因此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相当重要。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 10%,远低于日本和韩国。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检查,积极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是我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一、早期胃癌的报警症状:
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乏力、消瘦等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比较顽固、进展快;突出的表现为食欲迅速下降、食后腹部饱,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等症状。
二、哪些人需要筛查?
-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 Hp 感染者
-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三、早期胃癌筛查策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 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PG 可分为 PGⅠ和 PGⅡ 2 种亚型。PGⅠ浓度和( 或)PGⅠ/ PGⅡ比值(PGR)下降提示萎缩性胃炎,通常将“PGⅠ浓度≤70 μg/ L 且 PGⅠ/ PGⅡ≤3. 0 ”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
2.血清胃泌素 17(G-17)检测: G-17 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G-17 下降提示胃窦部黏膜萎缩;G-17 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
3.Hp 感染检测:
- 血清 Hp 抗体检测: 该抗体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在体内仍可存在较长时间,因此,已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过的患者,此法不能确定目前是否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尿素呼气试验(UBT):目前碳 13 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查方法,也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金标准。
4.电子内镜检查:
电子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全面清晰地观察整个胃黏膜,熟悉早期胃癌的黏膜特征,发现局部黏膜颜色、表面结构改变等可疑病灶,灵活运用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等特殊内镜检查技术,以强化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胃癌就诊
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最常见的原因是上腹痛和体重下降,但是此时胃癌很可能已经处于中晚期。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症状,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原发病(癌前病变)的症状如饱胀不适、消化不良等,容易被忽视。
对于普通人群,若出现体重减轻、上腹痛、厌食、黑便、上腹部触及肿块等症状,更应尽快就医。
就医后医生会评估患者情况,并根据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行胃镜检查,根据镜下结果可初步判断,若怀疑胃癌,胃镜下取活检可明确诊断。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或普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
如早期仅出现消化道症状,应先至消化内科就医;如确诊为胃癌,需进行手术者,去普外科或胃肠外科就诊;如胃癌晚期不宜手术或手术后继续治疗,则转至肿瘤内科进行后续治疗。少部分需要放疗的患者,也可能就诊于放疗科。
视频简介
作者: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刘揆亮
胃肠道早癌的筛查主要是检查消化道,主要是做胃肠镜的检查,有的时候会结合一些血和大便的化验。大多数的胃肠镜检查都是在消化内科做的,所以主要还是挂消化内科进行检查。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科综合 副主任医师 贾军
非常早期的胃癌,也就是一期的原位癌,或者只侵犯到粘膜、粘膜下层的这种胃癌,是可以做内镜下治疗的,通过胃镜可以直接切除这种小的、早期的胃癌的病灶,甚至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除了内镜治疗以外,早中期的胃癌患者是可以做手术切除的,而且是根治胃癌的最主要的手段。
癌症是现代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恶性疾病,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各类癌症中位居第三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率逐渐提高。
消化道恶性肿瘤通过内镜等相关技术实现早期诊断后,患者的 5 年存活率可达到 90%以上,若一旦在中晚期发现,其治愈率仅为 10%。
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全面推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对其进行早诊断和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建议成年人在 40 岁以后每隔 5-10 年检查一次胃肠镜,特别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部隐痛、反酸嗳气、食欲下降、消瘦、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的患者,尽早发现早期的肿瘤,可以拯救一个家庭。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