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腮腺外,腮腺炎病毒常可侵袭多系统、多器官,大约 75%的腮腺炎患者有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及脑膜脑炎
- 主要表现包括发热、嗜睡、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重者惊厥、意识障碍等
- 部分患者还可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后遗症,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可引起偏瘫、截瘫、麻痹、耳聋等
生殖系统并发症
- 多发生于成人,像睾丸炎和卵巢炎,但是一般都是不影响生育的
听力损失
- 腮腺炎引起的听力损失主要表现为单侧深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难以治疗
少数患者可发生胰腺炎、心肌炎、关节炎、乳腺炎、甲状腺炎、眩晕综合等,应注意有的并发症可发生于腮腺肿大之前或者根本不表现出腮腺肿大。
一般医生会询问有无发热、腮腺胀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头痛、食欲缺乏等症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例如检查患者有无腮腺肿大、颊黏膜充血等。
除了一些临床症状上的检查以外还要配合一些检验项目的检测才能确诊,发病早期约 90%的患者血、尿淀粉酶都升高,升高的程度一般与腮腺肿胀的程度成正比,早期诊断可使用特异性抗体或者单克隆抗体来检测腮腺炎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则一般在病程第 2 周后才能检出。用补体结合实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增高 4 倍及以上,即可诊断。也可以种 PCR 技术检测腮腺炎病毒的 RNA,来进行诊断,可以取患者的唾液、脑脊液、尿液进行检测,或者进行病毒分离检测。
流行性腮腺炎由感染腮腺炎病毒所致。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为单负链 RNA 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包膜上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刺突和融合因子刺突。
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愈后或接种疫苗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发病早期可去医院进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 5~7 天,但效果因人而异,因为有传染性,患者应卧床休息,隔离到腮腺肿胀消退为止,以防止传染给他人。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平时吃饭采用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尽量避免进食酸性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高热时可物理或者药物降温,头痛或腮腺肿痛明显时可以使用镇痛剂。如果有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情况,要尽快去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有 8~30 天,平均为 18 天。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前期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肌肉酸痛、头痛、食欲缺乏、畏寒发热等症状。1~2 天后出现腮腺肿痛,体温达 38~40℃。病程 1~3 天肿胀达到高峰,4~5 天后逐渐消退。一般成人症状要比儿童重。
一般腮腺炎都是双侧肿大,一般从一侧开始,1~4 天后波及另一侧,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呈现梨形肿胀。有弹性,有明显胀痛,局部灼热但不红。一般吃刺激性食物的时候疼痛会加剧,因唾液腺管阻塞,吃酸性食物时唾液分泌会增加,但唾液的排出受阻,导致唾液潴留,从而使腮腺胀痛加剧。
腮腺炎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
- 建议可以接种疫苗来预防
- 应用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皮下或皮内接种,也可用气雾喷鼻法
- 预防感染的效果可达 95%以上,显著减少发病率
- 潜伏期的患者接种该疫苗也可减轻发病症状
- 呼吸道传播:主要是以飞沫形式通过呼吸道传播
- 接触传播:可以通过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 母婴传播:妊娠早期,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胎盘传到胚胎,引起胎儿发育畸形
腮腺炎是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一侧或两侧发病。
病因有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不明性炎症肿大等。最常见的是感染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高,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最常见的是流行性腮腺炎,还有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西医的治疗为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等。
中医的治疗小验方,可用青黛散外敷肿胀疼痛的部位。也可以仙人掌去掉刺和皮,捣碎外敷。还可用鸡蛋清外敷。
临床上小儿出现腮腺炎常多见于流行性腮腺炎。它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是以腮腺肿胀及疼痛为特点的非化脓性炎症。全身其他腺组织也可受累,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胰腺炎或卵巢炎。
它的诊断依据有哪些呢?
(1)发病前30天内有与腮腺炎病人的接触史。
(2)可有低或中度发热,单侧或双侧以耳垂为中心非化脓性腮部肿大,表面皮肤不红,可伴有疼痛,触之有弹性,边缘不清,颊内腮腺管口红肿。可伴颔下腺肿大。
(3)需要除外颈部或者耳前淋巴结炎,其他病毒性腮腺炎,化脓(4)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数值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数值相对升高。
(5)抗腮腺炎病毒IgM阳性,或者血、尿、腮腺口或者唾液拭子标本中病毒分离阳性,抗腮腺炎病毒S抗体阳性,具有上述第(1)~(4)项可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同时具有第(5)项可做病原学确诊。
它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一)一般治疗
患儿注意休息,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给予半流质或软食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
(二)药物治疗
1. 对症处理局部肿痛较重者可用中药研粉调醋外敷。发热、头痛者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可口服复方板蓝根冲剂,用5~7日。口服利巴韦林,每日20mg/kg,分3次服,共5~7日。重症病人或有并发症者可用干扰素肌内注射,每日10万U/kg,用5~7日,也可静脉滴注利巴韦林
(三)其他治疗
局部肿痛较重者可用红外线、透热理疗。
复发性腮腺炎有自愈性,治疗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性感染,减少发作次数为原则。可采取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多喝水。局部按摩腺体促进唾液排出,保持口腔卫生,急性期应全身予抗生素,腮腺造影检查本身对腮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预后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是具有自限性自愈性倾向的,一般在青春期后停止发作。但有少部分邝迁徙不愈转为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有季节流行性,好发于冬春季节,有接触史,常双侧同时发生,发病前有干嘛症状,并出现高热,腮腺肿胀明显,肿痛明显,导管口无明显异常及分泌物,无反复肿胀病史。
腮腺反复肿胀,可发生于一侧或者双侧。发病以胀痛为主,肿胀大小不等。持续数日或数周消退。皮肤科潮红,口内到导管口红肿不明显,挤压线体后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少数有脓肿形成,全身状态不明显。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随着年龄增长,发作间歇延长,持续时间缩短。多数青春期后不再发作。
诊断主要根据临川表现和腮腺造影。
流行性腮腺炎有季节流行性,好发于冬春季节,有接触史,常双侧同时发生,发病前有干嘛症状,并出现高热,腮腺肿胀明显,肿痛明显,导管口无明显异常及分泌物,无反复肿胀病史。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以腮腺反复肿胀为特点,3-4 岁前发病者多见,部分患儿发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或者患儿过流行腮腺炎。
病因尚不明确,有些学者认为该病是反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也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先天性腮腺发育异常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患儿常见有变态反应病史,并与腮腺肿胀同时发生。有的患儿伴有免疫学指标异常。儿童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逆行感染。患儿免疫发育成熟后可痊愈。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