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等。
1.药物治疗:神经内分泌癌主要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并且服用药物没有效果,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是内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做病理检测。
3.化疗:如果检测结果是恶性的,需要通过化疗辅助治疗,化疗使用的药物有注射用氟尿嘧啶、注射用环磷酰胺等。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癌症,可以分泌一些促进肿瘤生长的激素。其分类包括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去医院复诊,随时观察病情,避免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检验医学网
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否则结果不靠谱,当然治疗后需要复查性激素者除外。
确定是来月经第3-5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月经21天或排卵后7天);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根据孕酮P数据可以大概判断月经周期时段。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现在世界上对我们中国的评价是一夜崛起的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飞速的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饮食,环境,工作,生活,焦虑,压力等各方面因素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内分泌失调就是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类内分泌代谢疾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有哪些?
首先,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典型症状:
- 皮肤逐渐的恶化,会出现黄褐斑,色素沉着,皮肤变得粗糙,面色暗黄,出现色斑。
- 情绪发生改变,急躁易怒,喜怒无常,常常因为小事而暴跳如雷,优柔寡断,思虑多疑,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恍惚。
- 出现妇科疾病,比如月经不调,子宫附件出现问题,子宫肌瘤,宫颈囊肿,性欲冷淡等等。
- 体内激素代谢异常而出现代谢综合症,表现为肥胖多以腹型肥胖为主。
- 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不孕不育,排卵异常。
- 乳腺疾病,常常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情绪异常而出现肝气不舒,从而出现乳房胀痛或乳腺结节,严重者可出现乳腺癌。
其次,男性内分泌失调的典型症状:
- 痤疮,痤疮多表现于面部,有的患者可出现前胸后背有少量痤疮。
- 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功能亢进或者性功能减退。
- 睾丸内分泌异常病变。
- 肾上腺系统疾病。
- 甲腺功能异常。
- 垂体病变等等。
最后,内分泌失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一个内分泌代谢问题,多见于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最为常见,因此,对于内分泌失调的治疗应该选择对症治疗,尽早进行治疗,并且还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从而得到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远离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疾病已经是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类内分泌系统疾病,对于甲状腺疾病的检查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包括生化的方法,免疫的方法以及彩色超声多普勒的方法,那在临床上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的检查经常看到甲状腺左叶或者右叶钙化灶,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会问我,那今天我就为大家来解释一下甲状腺右叶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甲状腺钙化指的是甲状腺结节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钙质的沉积,在超声图像下会表现为不同形态的各种强回声,多伴有后方或者不伴有声影像。一般对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或者是良性的其他甲状腺疾病,出现钙化灶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一般多发现于甲状腺炎症,血肿吸收以后所形成的钙化灶,这种情况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定期观察就可以。
然而,对于另一种情况来说,常见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也会出现甲状腺的钙化灶,是因为癌细胞生长的速度相对来说较快,肿瘤血管和组织可能会增生,最终而导致钙化的发生。那甲状腺右叶钙化灶指的是在甲状腺的右叶发现了一个钙化灶,对于在临床上当患者发现钙化灶时,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进一步检查,因为甲状腺钙化灶很少见于良性病变,因此,在发现甲状腺无论是左叶还是右叶钙化灶时,都应该进一步做病理的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恶性,一旦发现为恶性肿瘤,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内分泌门诊故事3
他为什么越来越丑陋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陈 耀
不久前,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来到我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丈夫今年31岁,长的有点丑,最近一个多月来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和尿糖都很高,被诊断为糖尿病,在外院已经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仍然降不下来,因此漂亮的妻子陪同丈夫转诊我院内分泌科诊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下巴特别宽大、嘴唇肥厚、双手指也非常粗大,就问患者的妻子:“他以前就长这副模样吗?”,“不!他以前长相还挺清秀的,可这两年来,不知怎么的,越来越难看了”。“他以前的鞋子现在还能穿得下吗?”,“根本没法穿了,脚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粗了。” “为什外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去医院检查一下?”“唉!由于他长期在北方出差,以为是当地的气候条件使人外貌发生了变化,所以没在意。这次由于血糖一直居高不下,症状明显才慕名而来诊治。”
了解病情后,我初步考虑患者可能患了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生在30—50岁的人群。是由于颅内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生长激素细腺增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软组织、骨髂、内脏的增生肥大和内分泌代谢紊乱。外貌上主要表现为面貌粗陋、手足末端肥大、皮肤粗厚,骨关节病变。如果脑垂体腺瘤较大,压迫了邻近器官可能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尿崩症等。从外观来看及结合病史、检查,这位病人患肢端大症的可能性很大,但仍需进一步检查,如核磁共振检查等,以便进一步确诊。在治疗上对于脑垂体肿瘤可以采取伽玛刀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彻底切除肿瘤,根治肢端肥大症。
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垂体肿瘤1.8X1.2cm,生长激素检查提示异常升高,确诊肢端肥大症。由于垂体体肿瘤导致了体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从而使血糖异常增高,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的症状,称为继发性糖尿病。由于颅内肿瘤较大,需要开颅手术,患者选择到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切除了脑垂体细胞腺瘤。随访6个月,症状逐步好转,停用胰岛素等降糖药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这个病例提示我们,如果你或周围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外貌有所改变,例如眉弓突出、下巴变宽、嘴唇增厚、手脚变粗,成年人应首先怀疑患肢端肥大症的可能,须及时到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与人体的心、肺、肝、肾、四肢等器官相比,内分泌系统更为隐秘而广泛。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分泌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及分泌激素,激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免疫等过程。不同的腺体分泌不同的激素,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功效。
- 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影响生殖及男女第二性征;
- 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生长;
- 甲状腺激素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平衡;
- 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
总之,身体的运转离不开内分泌的代谢调节。
内分泌失调是临床上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内分泌失调并不是女性患者的专利,虽然女性患者多发生内分泌失调这种疾病,但是男性患者也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并且男性患者内分泌失调也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男性患者也应该定期筛查内分泌失调相关的项目,而对于男性患者应该检测哪些内分泌失调的项目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下丘脑检查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关系非常密切,男性患者内分泌失调,对于下丘脑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垂体以及一些激发试验如: LHRH 试验、HcG 刺激试验、氯米芬刺激试验等,同时对于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彩超也是必检的项目。
-
精液分析
男性患者精液的分析,主要针对于有备孕要求的男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可以了解到是否有无精症或少精症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到精子是否异常,激素水平的测定对于男性内分泌失调也非常重要,对常见的检查项目是激素六项,其中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
-
睾丸活检检查
睾丸活检检查能从组织学上了解有无睾丸疾病,也是内分泌失调男性患者最重要的一个检查项目。另外,对于染色体的检查也同等重要,还有大生化以及肾上腺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彩超等,都是内分泌失调男性应该做的检查,在临床上根据症状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
B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超过2.5亿人。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82万,这一数字反映出HBV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肝癌,作为HB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死亡原因。
然而,尽管已有多种HBV治疗药物问世,这些药物仍无法完全消除癌变的风险,且HBV引发癌变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揭示。
HBV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多种病毒蛋白。其中,病毒蛋白HBx被认为在HBV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Bx通过降解宿主蛋白Smc5/6来促进病毒复制。Smc5/6是宿主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其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进而增加癌变的风险。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研究小组,包括关场一磨特任临床医师、大塚基之讲师和小池和彦教授等,针对HBx对Smc5/6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HBV产生的HBx不仅促进病毒复制,还可能通过降解Smc5/6来抑制宿主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研究方法与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使用人类样本、小鼠模型和HBx过表达细胞进行实验,发现当宿主蛋白Smc5/6被HBx降解时,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显著降低。DNA损伤的积累被广泛认为是癌变的主要促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Smc5/6被降解的细胞中,肿瘤形成能力得到了增强。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化合物尼塔佐克仑(Nitazoxanide)抑制HBx的功能,可以有效阻止Smc5/6的降解,从而恢复宿主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这一发现为HBV相关肝癌的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表明通过抑制Smc5/6的降解,可能能够降低癌变风险。
新的癌变预防概念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HBV相关肝癌发生机制的一部分,还提出了“通过Smc5/6分解抑制药物来预防癌变”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能为未来的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团队的成果已于9月1日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版上发表,标志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研究支持与未来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和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等多个机构的支持。AMED的肝炎等克服实用化研究事业中,研究团队围绕HBV cccDNA维持相关宿主因子的全面鉴定和控制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HBV的生物学特性,也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入探讨HBx的功能:进一步研究HBx在HBV感染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其对宿主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2. 开发新型药物:基于Smc5/6分解抑制的概念,开发新型抗HBV药物,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3. 临床试验: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公众健康教育:加强对HBV感染和肝癌风险的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促进早期筛查和治疗。
结论
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不仅是基础医学的挑战,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随着对HBV及其相关癌变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减少HBV感染者的癌变风险,最终改善全球范围内的肝病防治状况。
通过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HBV及其引发的肝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10901.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9月 来源:u-tokyo
ChatGPT的基础技术,Transformer提高了精度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检验部的讲师佐藤雅哉(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的助教中塚拓马、副教授建石良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小池和彦、教授藤城光弘等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射频消融术(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后的肝癌预后预测模型,并首次证明了使用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比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RFA作为肝癌有效的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然而,肝癌的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预后不良的肝癌,因此治疗仍面临挑战。准确了解RFA治疗后肝癌的预后对于实施个体化的知情同意和制定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017年,Google Brain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Transformer,作为ChatGPT(生成预训练Transformer)的基础,已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展现出超越传统深度学习技术的高性能。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有望更准确地评估RFA后肝癌患者的预后,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使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肝癌预后估计的报告。
使用Transformer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的预测,除了肝癌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的多个领域,未来的其他领域应用也备受期待。本研究成果于2023年9月9日(当地时间)在美国学术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在线版上发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8月 来源: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理化学研究所(RIKEN)脑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神经动态医科学联合研究团队的高级研究员岛康之(研究时),团队负责人中冨浩文(杏林大学医学部脑神经外科学教授),客座研究员太田仲郎,脑神经医科学联合部门的冈部繁男(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神经细胞生物学教授),生命医学研究中心癌症基因组研究团队的研究员笹川翔太,团队负责人中川英刀,东京大学医学系研究科脑神经医学专业的脑神经外科学教授齐藤延人,以及山梨大学医学部生化学讲座的特任助教金然正和教授大塚稔久等国际合作研究小组,首次从人类脑动脉瘤样本中鉴定出与脑动脉瘤发生相关的重要体细胞基因突变,并建立了基因导入的小鼠脑动脉瘤新生与抑制模型。
本研究成果有望为目前仅有开颅手术或血管内导管治疗的脑动脉瘤治疗提供药物治疗这一第三选择的可能性。
此次,国际合作研究小组分析了外科手术中切除的脑动脉瘤的基因,鉴定出405个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在这些基因中,90%以上的样本中确认突变的16个基因与炎症反应和肿瘤形成相关的“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发现其中6个基因的突变在囊状动脉瘤和纺锤状动脉瘤中均有共通之处。
此外,在这6个基因中,最常见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基因突变被导入小鼠,证明了PDGFRβ基因的突变确实会导致纺锤状动脉瘤样的扩张,并且通过全身施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这种动脉瘤化。
参考来源:https://www.h.u-tokyo.ac.jp/participants/research/saishinkenkyu/20230615.html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
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6月 来源:h.u-tokyo.ac
本文在2024年11月进行了内容更新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