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指因机械性暴力造成的鼓膜破裂,常见原因为挖耳不慎或掌击耳部导致鼓膜破裂。鼓膜外伤多发生在紧张部,直接外伤引起的穿孔一般位于鼓膜的后下方,间接性外力所致穿孔各象限均可发生,但前下象限居多。
症状与体征
鼓膜破裂的常见症状有突发性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等。单纯的鼓膜破裂听力损失较轻,但如果同时出现镫骨强烈运动可致内耳损伤,出现眩晕、恶心及混合性听力下降。查体可见鼓膜穿孔,多成裂隙状,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若有水样液流出,则提示脑脊液耳漏的可能性。
创伤性鼓膜穿孔会自然愈合吗?
创伤性鼓膜穿孔的自愈主要是通过上皮细胞移行修复完成的。上皮细胞增生并堆积使得穿孔封闭,进而纤维层及黏膜层以上皮层为支架进行增生,最终使穿孔愈合。目前研究证实影响创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主要因素包括穿孔大小、部位以及鼓膜边缘情况等。
小、中型创伤性鼓膜穿孔(即穿孔面积未超过鼓膜总面积的50%)且未累及锤骨者自然愈合率可达53%-94%;鼓膜大穿孔的愈合率明显低,且愈合时间延长。位于后上象限的穿孔愈合最快,其次为后下象限,前下象限的穿孔愈合最慢,这可能与鼓膜的血供相关。带血或者水样的湿性穿孔愈合率显著高于干性穿孔,且愈合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锤骨柄和鼓环处的穿孔虽然对愈合率无明显影响,但是其愈合时间明显延长。鼓膜穿孔边缘的外翻或者内翻对愈合无明显影响,对听力的恢复亦无影响。
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
在鼓膜自然愈合期间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自然愈合的延迟甚至不愈,如耳道进水、上呼吸道感染、不适当的擤鼻方式等。如果鼓膜穿孔长期不愈,使中耳腔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增加中耳感染的风险,因此有学者提倡积极干预,以促进鼓膜穿孔愈合,但具体时机及方法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包括鼓膜贴片修补、局部涂药及鼓膜成形术等。
(1)鼓膜的贴补治疗
1867年Toynbee提出鼓膜穿孔贴补法,将贴补材料如纸片、明胶海绵等贴附于鼓膜上,为上皮层的增殖提供支架,进而加快穿孔的愈合。因其创伤小、费用低、患者易接受而沿用至今。
(2)局部用药
有研究认为,在鼓膜穿孔边缘局部涂抹生长因子可明显缩短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干燥的穿孔边缘导致上皮增殖时偏离穿孔中心移行,从而延迟愈合,而在穿孔边缘进行修剪、将生长因子涂抹于残存鼓膜边缘上,能够抑制鼓膜穿孔边缘的坏死,刺激细胞增殖,利于穿孔愈合。
(3)鼓膜成形术
对于与锤骨接触的创伤性鼓膜穿孔、大穿孔以及不能自然愈合的穿孔应考虑行鼓膜成形术,现在应用较多的是耳内镜下使用自体软骨-软骨膜以及脂肪组织等材料进行鼓膜修补。
(4)物理疗法
局部微波治疗能够增加鼓膜血流量,从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缩短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总 结
创伤性鼓膜穿孔应进行积极治疗,缩短鼓膜愈合时间、减少因鼓膜不愈导致的听力损伤、耳鸣、耳漏等症状的出现。
支原体感染和支原体肺炎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同一概念,支原体感染表示机体感染了支原体这种病原,可以引起上下呼吸道的感染(比如类似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的表现),当只有当支原体感染引起了肺炎时才叫支原体肺炎(胸片/CT可见肺部斑片、渗出或者实变影)。成人支原体感染中只有少部分会加重成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和流感症状有什么区别?
支原体肺炎主要以咳嗽、发烧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咳嗽较为剧烈,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与流感有部分症状类似,比如都有可能出现咳嗽、发烧、流涕等,所以从症状上来讲没有特异性。
成年人、老人易感吗?照顾支原体肺炎患儿,需要做什么防护?
支原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由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口腔、鼻腔黏膜、眼结膜等传播,照顾支原体肺炎患儿,需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什么阶段需要用药?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般出现临床症状引起身体不适时可以使用药物,比如一些对症的药物,退热药,止咳药等,还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药物。但用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支原体感染有什么预防措施?
目前来说肺炎支原体还没有疫苗,所以日常需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其次一定要增强抵抗力,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保持健康良好、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支原体是一种属于原核生物的微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无细胞壁: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包括质膜、核糖体和双链环状DNA分子。
多样的形态:支原体的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梨形或细长分枝状丝状,大小通常在0.1至0.3微米之间。
生物学分类:在生物学分类中,支原体属于软壁菌门、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
支原体的种类包括:支原体属、解脲支原体属、无胆甾原体支原体属。
支原体的感染与传播: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大多不致病,但部分种类可引起疾病。主要的致病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等。
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道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勤洗手,多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佩戴口罩。
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我们得了支气管扩张症后,日常我们怎么护理呢,需要注意哪些情况呢?
我们平时注意以下情况:
1. 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坚持体位排痰。戒烟、限酒,减少粉尘吸入,预防感冒,以防止支气管扩张症的病情发展。
2. 摄取必需的营养素,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防御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性。
3. 家属可协助学习有效咳嗽的方法,例如用一只手扶住患者胸的两侧,轻微用一点压力,以减轻患者咳嗽时过于用力,这时让患者张口稍伸舌,咳嗽2次。压力有助于气体排出的速度,同时家属可以协助拍背排痰。
5. 支气管扩张容易感染,可以定期接触流感、肺炎疫苗,同时可以口服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帮助增加抵抗力,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空气新鲜。
支扩的治疗目的包括治疗潜在病因以延缓疾病进展和减少急性加重,改善症状,维持或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为稳定期的治疗和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 稳定期的治疗:
1 )气道廓清治疗:拍背、体位引流,可以定期气管镜气道廓清;
2 )祛痰治疗:高渗制剂(如生理盐水、甘露醇),黏液溶解剂(如口服或雾化用乙酰半胱氨酸、桉柠蒎等),黏液动力剂(如氨溴索口服及雾化剂),黏液调节剂(如福多司坦等)。
3 )长期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每年急性加重 ≥3 次的患者,可以接受长期≥3个月的小剂量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口服抗生素清除病原体。
4 )手术或其他治疗;
一般来说内科药物治疗有效的情况下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是支扩病变局限时行肺叶切除术;其他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疫苗接种、抗炎治疗
- 急性加重的治疗:主要是抗炎治疗,经验性选择能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
- 并发症的治疗:
1 )咯血使用止血的药物,比如说卡络磺钠、氨甲环酸、肾上腺色腙等;
2 )合并有呼吸衰竭,可以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3 )合并有低氧血症,可以长期家庭氧疗。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支扩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尽管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扩具有异质性,但都具有气道重塑和气道扩张的共同特征。其发病的初始阶段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或牵拉、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损害、气道分泌物潴留,从而使呼吸道更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和定植,而病原体的持续存在引发肺部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结构破坏和管壁重塑,进一步影响气道分泌物排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支气管永久地病理性扩张。
由于支气管周围炎症导致邻近肺泡破环,扩张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萎陷、纤维化肺气肿和肺天疱的表现。因此,支扩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1.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
奥司他韦(oseltamivir):奥司他韦适用于成人及儿童,肾功能正常的成人给药方式为口服75 mg /次,2 次/ d,疗程为5 d,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扎那米韦(zanamivir):用于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扎那米韦为吸入剂,适用于7 岁以上人群。扎那米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扎那米韦对乙型流感的疗效不如甲型(H3N2 亚型)。扎那米韦一般耐受性良好,但有引起支气管痉挛及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不推荐用于原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者。
帕拉米韦(peramivir):帕拉米韦通过静脉给药,主要经肾脏代谢,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对于无并发症的非重症流感患者可予300 ~ 600 mg 静脉单次应用。
2.RNA 聚合酶抑制剂
玛巴洛沙韦:玛巴洛沙韦适用于成人及年龄≥12 岁青少年,给药方式为单剂次口服,体质量为40 ~80 kg 的患者使用剂量为40 mg,体质量≥80 kg 的患者使用剂量为80 mg。
法维拉韦:我国目前已批准法维拉韦用于治疗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但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法维拉韦适用于成人,给药方式为空腹口服,疗程为5 d,第1天为每次1 600 mg,2 次/ d;第2 ~5 天为每次600 mg,2 次/ d。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 73 m2)]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法维拉韦有生殖毒性,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给药时应停止哺乳。
3. 血细胞凝聚素(HA)抑制剂
阿比多尔(arbidol):阿比多尔对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给药方式为口服,适用于成人,剂量为200 mg /次,3 次/ d。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 、 腹泻 、 头晕和血清转氨酶增高 。
目前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全球每年约有2亿人发生病毒性肺炎,成人及儿童各占50%。成人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儿童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则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可分为4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最强,是危害最大的流行性病毒。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影响青壮年,而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影响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①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启动感染;②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并感染其他细胞;③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脑病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流感病毒性肺炎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X线片显示双侧网状结节样混浊区伴或不伴局灶性实变区,通常在肺叶下部。模糊的斑片状或结节性实变区迅速融合,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或重复感染,通常在3周内消退。CT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沿支气管维管束的多个不规则实变区(箭头)和弥漫性GGO(箭头),双肺小叶间隔增厚。
病毒性肺炎的早诊早治,一方面可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另一方面,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可实现宿主治疗个体化。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在早期(48h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肺炎。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乙型流感(简称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乙流的潜伏期多为1~4天。
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畏寒、发热,体温在几个小时至24小时内可能会迅速升高,达到39℃~40℃,甚至更高。
甲流和乙流存在一些差别,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总体来说,甲流乙流都具有相似的传染性,但甲型流感由于其遗传变异的能力,更容易导致更严重的流行。当然,每个人感染后的具体症状和病程因个体差异而异。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这两种类型的流感都是重要的。
得过甲流或乙流,到底会不会重复感染?
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不具备交叉保护作用,因此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仍有机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一般来说,一年内感染同一种亚型流感病毒的可能很小。比如,眼下流行的是A(H3N2)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身体会具备该型病毒的免疫力,那么一年内再次感染同类型病毒的概率就小。但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很容易变异,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就有再次感染其它亚型甲流病毒的可能。
为什么有的人两个月内可以发烧N次?
首先,流感有不同型别;其次,当下除流感外,秋冬季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的症状无特异性,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辨别,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乙型Victoria系和乙型Yamagata系。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主要有以下特点:
- 高烧明显(3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
- 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
- 疲劳乏力明显
- 剧烈咳嗽明显
- 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甚至死亡。
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哪些人群对流感病毒易感?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甚至死亡,这部分人群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包括:65岁以上的老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以及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
我国流感疫苗有哪些种类?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两大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