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虚会生百病,无论是什么病,都是因为人体本身太虚,邪气入体才导致疾病发生的。而在中医理论中虚证又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这些虚证都会损害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而且虚证往往不会单独“作战”,它们会“勾结”在一起危害人的身体,病症会更加严重、绵长。
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几道食谱,来调养虚证,每种虚证都有对应的食谱来调理。
1、气虚——当归黄芪乌鸡汤
人体的气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但是它却是支撑人体活动的重要部分,如果气不足,人就会体力差,动不动就气喘气短;懒言少语、不想动弹;易患感冒、畏风;气虚则脾胃就弱,运化能力弱,大便不成形,容易腹胀,如果你中了大部分,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气虚了,可以多吃这道当归黄芪乌鸡汤。
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当归、黄芪、乌鸡
黄芪补气升阳,是很好的补气药材,这道菜能够提高生理机能、强筋健骨、延缓衰老,对于预防贫血、骨质疏松也很有效,对于冠心病、小儿佝偻病、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血虚——四物汤
血虚的人往往面色无华,没有光泽,面色发黄或苍白;血虚的人口唇发淡,指甲发白,没有血色;血虚血液流通慢,就会患血瘀,女性会表现为月经量少、痛经、手脚冰凉。如果你有这些症状,那很有可能就是血虚了,血虚的人往往也会气虚,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气血同时进补。
四物汤原料:熟地、白芍、当归、川穹
四物汤主要功效就是活血补血,有血虚症状的人很适合喝四物汤。熟地补肾滋阴、白芍养血敛阴、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行气,四味药材相辅相成。
3、阴虚——百合莲子粥
阴虚主要原因是阴液亏损,机体缺少营养物质。阴虚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头发干枯毛糙;容易上火、情绪波动大;女性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手足发热、盗汗、腰膝酸软但不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那么就是阴虚了,可以试试这道百合莲子粥。
百合莲子粥原料:百合干、莲子、冰糖、大米
百合养肺清肺、清心安神;清热降火、益肾固精,两者搭配做粥就很适合阴虚火旺的人吃,能够滋养津液,宁心精神。
4、阳虚——当归生姜羊肉汤
阳虚主要是因为阳气虚弱,阴寒之邪侵体,阳气受损。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精神不济、四肢无力;齿痕舌,湿气重、容易腹泻;女性容易得妇科肿瘤,月经伴有血块,痛经。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么可能就是阳虚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阳虚,可以试试这道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羊肉、生姜、黄酒
生姜散寒暖胃、羊肉养肝补虚、当归活血行滞,合而为汤,能够散寒调经,升阳补气。
写在前面的话
在前面我们聊过了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的一层层变化。第一阶段,外邪犯表,正邪相搏于肌表,虚者汗出发热,实者无汗发热。渐渐地,热邪向肌肉深层传变,不断消耗肌肉津液。患者出现“项背强几几”症状,当用“葛根汤”类方解之,实者用经方“葛根汤”,虚者用经方“桂枝加葛根汤”,若患者病情不重,颈部津液亏虚程度尚轻,也可用时方《医学心悟》的“柴葛解肌汤”。
若治疗不当,肌肉津液匮乏的状态严重下去,就会发为痉病,导致四肢肌肉,难以屈伸,乃至抽搐。此时虚者为柔痉,实者为刚痉。实者用葛根汤,虚者由于津液缺乏程度加深,用瓜蒌桂枝汤,也就是用桂枝汤加上瓜蒌根(天花粉)。
不但太阳病会导致肌肉津液匮乏,发为痉病,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也会导致肌肉津液匮乏,发为痉病,其病机在于:热盛于表,势必及里,扰动里气。
此时导致呕吐的,葛根汤的基础上加一点半夏;出现轻微腹泻,但主要矛盾还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仍然可以用葛根汤;虽然有表证,但“利遂不止”,邪气仅仅残留肌表,主要矛盾转移到了胃肠的,此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好了,下面,我们将要面对真正的阳明病了!判断是不是阳明病,需要小心谨慎,伤寒论大量的内容都是在讨论“误下”之后怎么办,可见,该不该用下法,这个指针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所以,我们现在来挑战这个艰巨的任务,从治疗阳明腑实证的“调胃承气汤”谈起。
阳明腑实证与阳明经证的区别
以无形散漫的邪热,如大热,大汗,大渴,脉大为疾病的主要方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阳明经证,可以用白虎汤类方的“清法”去治疗;以有形的热实,例如大便秘结,小便数黄,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为疾病的主要方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阳明腹证。
为什么要强调“疾病的主要方面”呢,因为所谓无形的热,有形的热,彼此会交叉,即使是阳明经证,因为大汗,大渴,体内津液极端匮乏,患者也有可能出现便秘——所以关键还是要判断,主要矛盾在哪儿。无形散漫的邪热:阳明经证;有形的热实,阳明腑证。中医是一门活的,流动的,精准的手工技艺。
调胃承气汤证的病因就与津液匮乏息息相关:
一、太阳病热邪耗伤身体津液,或者汗、吐、下亡津液,导致胃中干燥,大便秘结。
《伤寒杂病论》对此阐述如下: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第248条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第249条
二、太阳过经自传阳明,胃中有热,热结于里,所谓“过经”,就是传经病邪由一经传入另一经。
《伤寒杂病论》对此阐述如下: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248条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知,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论105条
这个调胃承气汤证,可能出现在患者太阳病津液匮乏时,可能出现在太阳病传于阳明病后,也可能出现在用药错误时(如伤寒论第105条,太阳病传于阳明病,导致患者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此时当用承气汤类方,却用了巴豆丸。这巴豆性热,味辛,是用于下寒的,现在用于热证,肯定不行。此时患者虽然有腹泻,但因为胃中有热,脉象却是沉而数或沉实有力的——若是真正的阴寒腹泻,就应该是脉微厥——所以,这个下利,是吃错药导致的),我们具体使用时,不应纠结于六经辩证的理论框架,而应直抵病因,直抵现象。
病因是什么?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中燥热,燥热虽有,但痞满尚轻,燥屎结而未甚之证。
热结成实
那么,调胃承气汤的用药指针是什么呢?
体现在脉象就是不浮,不弱,而实大。体现在全身症状就是,蒸蒸发热,此热犹如蒸笼之热,热聚于内,气蒸于外,患者发热且有汗出。体现在神志,轻则微烦,重则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最重要的就是腹诊了:腹部微满,从剑突下到脐上按起来硬而微痛者。为了慎重,还需看二便:小便数赤,小便次数多,每次量少,颜色深黄,甚至红色。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若出现便溏,则可能是吃错药(例如温下药)引起的,或者是旁流溏垢,内实仍在。所以判断大便的冷、热非常重要啊!
此外,若患者已用峻药(如巴豆丸)下之,即使有谵语、燥屎也不可在用大、小承气汤等峻下剂,因为胃气已伤,只可用调胃承气汤稍稍调之。判断准确后,便可以用方了。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伤寒论第29条
芒硝
此方,用药非常小心,服法也很谨慎。方中,大黄苦寒泻下,涤荡热邪;芒硝,咸寒润燥,通便软坚;再用甘草二两,以守护胃气,调和诸药,此乃泻下之缓剂。
服用时,不是一口气服完,也不是分温再服,少少温服之,小口小口,试探着服,目的不是要峻下,而是取其药气稍稍清热润燥,以此达到胃津自复,胃气自和,胃调则诸气顺畅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虚火喉痹是指由于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本病为喉科常见病之一,多发于成年人,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且易反复发作。因此,防治本病必须具有信心和毅力。
诊断要点:
- 咽干微痛为主要症状,常有“吭”、“喀”的动作。因咽痒而引起咳嗽,易受刺激而致恶心、干呕,且多于早晨轻,午后及入夜加重。
- 检查见咽部暗红,或喉底有颗粒突起,颗粒可融合成片,甚则咽部干燥,光亮、有污物附着。
- 虚火喉痹与虚火乳蛾的鉴别点,在于本病的喉核周围虽可有暗红,但喉核无肿大,无脓点,按压之也无脓液溢出。
辨证分析:本病的外因,有病后余邪未尽,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妄于作劳等方面;内因是肺肾阴虚,由于阴液暗耗,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蒸,熏蒸咽喉而为病。总的治疗方法以养阴清肺,滋阴降火为主。
肺阴亏虚型
- 证见:咽燥,咽痒,咳嗽,发声不扬,讲话乏力;喉底、喉关暗红,或有帘珠突起,或有粘痰、脓痰附着。全身或见午后颧红,恶心,干呕。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养阴清肺。
- 药方:主方:养阴清肺汤(郑海涧《重楼玉钥》)加减。
肾阴亏虚型
- 证见:咽部微红,灼热,喉底及其周围粘膜肥厚暗红,或干燥、光亮,附着痂皮。全身或见头晕眼花,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嫩,脉细或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 方药:主方:知柏地黄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男性备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皮瓣、植皮,傻傻分不清楚?
抗瘢痕产品你用对了么?
瘢痕药、瘢痕贴、减张器、减张贴,你都用对了么?
眉毛上的痣切除后,眉毛还在么?
什么是术后换药?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