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观察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直至回肠末端的肠粘膜,用于诊断结直肠炎症、良恶性肿瘤、息肉、憩室等疾病。
对于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等可疑结直肠疾病,钡剂灌肠发现可疑病变不能定性,回盲部病变需行回肠末端活检等均应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而目前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结肠镜也逐渐成为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肠道准备,而一个成功的结肠镜检查更需要一个合格的肠道准备。合格的肠道准备能减少肠镜操作的难度,大大提高肠道息肉及早期肠道肿瘤的检出率。
检查前1-2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当天早晨禁食。目前有多种肠道清洁剂可供选择,包括30%硫酸镁溶液、20%甘露醇等,但硫酸镁易导致电解质紊乱,甘露醇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易产生易燃气体,不能进行高频电操作,否则可能引起爆炸的危险。目前常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肠,一般术前4-5小时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2000-3000ml,经过多次排便,直至排出清水样大便,才可进行结肠镜检查。解痉药可抑制肠道蠕动,有利于结肠镜操作,可于术前5-1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10mg,注意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患者禁用。
结肠镜术后应尽量吸尽肠道残气,减少患者腹胀、腹痛感,并注意观察是否有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撰稿 刘揆亮 荐稿 吴静
我进修的昭和大学横滨北部病院消化疾病中心是由大名鼎鼎的工藤进英教授于2001年一手创建。工藤教授堪称世界大肠镜第一人,他所发明的单人肠镜操作法,将曾经令医生与患者都极为痛苦的结肠镜操作变得简单舒适;他所提出的用于结肠息肉良恶性判断的“Pit pattern(隐窝结构)”理论,虽已历经近二十年,即使新的内镜影像技术及分类方法层出不穷,也至今无法超越。
由于工藤教授的威望,昭和大学横滨北部病院消化疾病中心可称作日本及全球的先进内镜诊治中心,该中心也是世界内镜组织指定的国际消化内镜培训中心之一,尤其在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近年的大肠癌内镜治疗例数稳居日本前两位。在这里,每天可以看到大量的结肠镜诊断与治疗操作。虽然结肠镜单人操作以及EMR/ESD治疗在国内也已广泛开展,不过,在横滨北部病院的内镜中心,我还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是肠道准备。对于一例筛查结肠镜来说,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而让受检者也意识到肠道准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受检者做好肠道准备,则需要医患双方一起努力。在横滨北部病院,肠道准备同样是分次进行。患者前一晚在家中服用清肠药物后,第二天的肠道准备全部在内镜中心完成。在这里,看护师会用纸质说明和粪便形状的模型为患者详细解释如何判断排便的形状及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还会发放给患者评价量表。当患者不能确定排便是否符合要求时,看护师会协助判断。值得一提的是,当我第一天到内镜中心的时候,中心秘书交给我们的“注意事项”当中特意提到内镜室的公共卫生间中会有“排便待确认”的标志,提醒我们不要误将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待看护师确认的排便冲洗掉。
其次是进镜。日本并非每一家内镜中心都采用国内的“无痛内镜”的检查方法。在横滨北部病院内镜中心,一般都由医师给予咪唑安定一类的镇静药物,大多数时候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痛苦。可以看到,在进镜过程中,内镜医师并不会刻意追求速度,而会更多在意患者的感受,一旁协助的内镜护理人员也会在适当时候尽量安抚患者,协助医师调整患者的体位或者适当增加药物,帮助医师顺利完成进镜。
记得今年在苏州举办的“单人肠镜操作比赛”中,几位点评的教授不约而同地提出肠镜的退镜比进镜更为重要的观点。在这里,这一原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虽然指南对肠镜退镜的质控要求是6分钟,而在横滨北部病院,大多数肠镜的退镜时间都远不止6分钟。在患者肠道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内镜医师退镜时会细致观察,工藤教授甚至会应用靛胭脂进行染色筛查。发现肠道病变后,内镜医师会对每一处病变依次进行白光、放大、NBI、靛胭脂+结晶紫染色观察,必要时还会增加亚甲蓝进行细胞内镜(Endocytoscopy)观察。根据实时诊断的结果,立即采用随访/钳除/冷圈套切除/EMR(息肉切除)的不同方式对病变进行处理,对于判断为ESD适应症的病变,则在完成诊断后留待择期操作。在这里,由于内镜诊断具有极高水平,他们已很少应用活检来帮助诊断。另外,由于横滨北部病院的消化疾病中心由内外科共同组建,消化内镜医师与消化外科医师之间的紧密协作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当内镜医师判断为进展期肿瘤,不适合内镜下切除时,他们会在取完活检后,立即在病变部位进行墨汁注射和钛夹标记,以便于外科医师的腹腔镜下处理。
从发现,诊断到治疗,在昭和大学横滨北部病院内镜中心,我充分感受到一例完整的结肠镜操作是如何完成的。而医护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和处理流程,也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患者第一”的理念。我们追求内镜技术的提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获益,而只有将我们技术的提高切实反馈到临床实践当中,我们的追求才更有意义。
评价排便性状用的量表
为患者讲解用的排便性状模型
当前结肠镜检查常用的泻药主要包括: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 恒康正清,和爽,等 ):在服药之后,患者需要尽可能的多活动,直至排出清水样粪便。该药物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会刺激肠道,是当前清洁肠道的标准药物。使用范围较广,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也可以有效服用。
- 硫酸镁(硫酸镁溶液或者硫酸镁粉):选择此类药物进行肠道准备的时候,往往只是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清洁度。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强烈的肚子痛或者呕吐。不仅如此,硫酸镁的服用口感不佳,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条件来进行有效的选择,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机体脱水的现象。
-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 ( 辉灵 )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 ( 辉灵 ):该类药物有着较好的清洁功能,病人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吞服就可以实现,很好的效果,有着很高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服用困难。患者在对该类药物进行使用的时候分两次服药,每次服药 45ml。第一次服药时间在检查前一天晚 7 点,用 750ml 以上的温开水稀释后服用。第二次服药时间在检查前 4 个小时,用法同第一次。
- 其他药物 ( 如甘露醇、番泻叶等 ):甘露醇容易导致机体脱水和电解质丢失,并可酵解产生爆炸性气体,若单纯检查尚可使用,一旦行息肉电灼术等操作,有可能引起爆炸。番泻叶是一种中药,长期使用会引起结肠黑变病。
患者在进行结肠镜检查之后,会得到相关的结肠镜检查报告。检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镜下诊断以及镜下所见。在具体结肠镜检查过程当中,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可疑病变,那么医生则需要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有效分析,对于已经进行了病理活检的患者,医生需要尽可能的有效分析结果做出科学准确的有效诊断。
镜下检查是医生结合结肠镜所见的内容得出的一系列诊断结论。常见的镜下诊断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单纯性溃疡、肠气囊肿、肠结核、结肠增生性肿块、大肠息肉、全结肠无异常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等。
男性备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皮瓣、植皮,傻傻分不清楚?
抗瘢痕产品你用对了么?
瘢痕药、瘢痕贴、减张器、减张贴,你都用对了么?
眉毛上的痣切除后,眉毛还在么?
什么是术后换药?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