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感染者一般需要长期口服抗病毒药治疗,长期服药就存在药物耐药的问题。那么,乙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药如何预防耐药?
首先要服用强效低耐药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四种。
恩替卡韦是最早出现并使用的,很多慢性乙肝感染者在服用。但是,在初治慢性乙肝感染者患者中,恩替卡韦5年累积耐药发生率为1. 2%;而在拉米夫定耐药后换服恩替卡韦的 患者中,5年的累积耐药发生率高达51%。
因此,现在很多医生会选用替诺福韦类抗病毒药物使用。但是。对于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可以定期监测乙肝病毒定量,尤其是高灵敏试剂检测有无低病毒血症,若无耐药可继续服用,一旦HBV DNA>10~20IU/mL,即使调整抗病毒治疗。
具体情况可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或门诊就诊。
首先来介绍一下为什么这个病毒它叫乙肝。通过病毒的命名,大家可以看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一个概念。虽然这种病毒它对肝脏的损伤是特别大的,但是这个名称也会给我们带来误解,认为这个病毒只会攻击肝脏。其实并不是的,它是一个存在于患者血液循环中的病毒。 乙肝病毒在肝脏的破坏作用是最大的,但是它后续肯定会破坏其他的脏器。比如有些乙肝病毒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肾功能不好,或者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肝肾综合征。
孕期中乙肝病毒需要特殊治疗,关于母婴传播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都是妈妈传给胎儿的,所以对于这种病毒传染很高的,医生是建议要给母婴阻断的。在怀孕20-24周的情况下,8次方的病毒需要用替诺福韦或者替比夫定。现在一般用的都是替诺福韦来抗病毒治疗,尽量把妈妈的这个病毒降到10的5次方以下,这样就可以减少妈妈传给胎儿的这种风险。目前来说只有孕期中,现在还不在治疗范围以内,可能要等到怀孕20-24周的情况下再来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 感染内科 主任医师 徐潜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可以传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的携带者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达到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携带者。乙型肝炎的携带者,可以发展成为肝癌,或者是肝硬化。
乙型肝炎的携带者,临床上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在检查上可能会出现表面抗原阳性和HBV DNA阳性,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抗体的阳性。传染性的大小决定于HBV DNA的病毒载量,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就比较大,病毒载量低,传染性就比较小。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上可能不出现明显的不舒服,肝功能可能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些病人如果献血,就可能造成其他的人传播,如果共用注射器,或者其他的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也可能造成周围人的传播。
恩替卡韦是尿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强大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于 2005 年 3 月 29 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2006 年 2 月进入我国市场。针对拉米夫定的耐药现象,当时是以“高屏障低耐药”的理念推出。
恩替卡韦属妊娠 C 级药,动物试验提示对胚胎有致畸作用,孕妇不可用。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药,但需 HBV DNA 同时出现 3 个位点的突变才会出现耐药,故耐药性远低于拉米夫定。但毕竟存在耐药的风险,对已有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在选择恩替卡韦时应考虑到这一点。恩替卡韦每日一片,用药方便,但疗程漫长,不可贸然停药。
在临床前期的毒理研究中发现,恩替卡韦会增加小鼠肺腺瘤的发生率。为进一步证明恩替卡韦的安全性,有关研发机构于 2007 年开始开展了一项长达 10 年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即 REALM 研究。该研究涉及全球 24 个国家,对 12 522 例患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观察。结果表明,长期应用恩替卡韦并不增加非肝脏肿瘤的发生,也不增加神经肌肉和骨骼等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其安全性优于其他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