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钙化原来是长这样的……
视频主要两部份组成,前半部分介绍设备及乳腺目标钙化的立体定位操纵,后半部分展示了立体定位后真空辅助乳腺钙化微创活检实际操作过程。该操作目前仅少数大型乳腺中心能完成,此视频也是目前全网能检索到的唯一操作实景视频。
乳腺钼靶检查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应用于大范围人群乳腺癌筛查的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乳腺钼靶检查同时也是针对乳腺钙化最敏感的检查手段,甚至有时钙化是临床现有的乳腺癌检查手段所能发现的唯一征象。
钙化成份 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I 型钙化以二水草酸钙为主, 是分泌产生的, 多发现在囊性增生性病变中, 很少有恶变; II 型钙化以羟基磷灰石为主, 它是磷酸钙盐的一种, 多出现在增生性的病变中, 既可能是良性的, 也可能是恶性的。 II 型钙化比I型更为常见, 约是 I 型的2 ~ 3 倍。目前为止,乳腺钼靶检查无法区分 I 型和 II 型乳腺钙化。
并非所有的钙化都是恶性的,也并非所有的钙化需要有创活检,研究表明可疑恶性乳腺钙化最后活检证实为恶性的概率在 10 ~ 20% 。乳腺钙化的风险程度需要结合 钙化形态与钙化分布综合判断。
钙化形态
一 良性钙化
① 皮肤钙化
② 血管钙化
③ 爆米花样钙化
④ 点状钙化
⑤ 空心钙化
⑥ 杆状钙化
⑦ 钙乳沉积钙化
⑧ 缝线钙化
⑨ 蛋壳样
⑩ 营养不良性钙化
二 可疑钙化
① 无定形钙化
② 粗大的不均匀钙化
三 恶性钙化
① 细小多形性
② 细小线样或分枝状
钙化分布
⑴ 弥漫或散在分布
⑵ 区域状分布是指较大范围内分布的钙化( > 2cm3 );
⑶ 段样分布常提示病变来源于一支导管及其分支, 也可能发生在一叶或一个段叶上的多灶病变;
⑷ 成簇分布是指至少有 5 枚钙化占据一个较小的空间( <1cm3) ;
⑸ 线样分布的钙化排列呈线形,可见分支点。
微钙化 ,指直径通常小于5毫米的钙化灶, 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早期检出及诊断的重要证据之一。
1984 年 Le Gal 等依据形态学特点把微钙化分为 5 型,得到行业内广泛认可:
1 型钙化(典型良性钙化):环形, 100% 良性
2 型钙化:形态规整的点状, 22% 恶性
3 型钙化:细沙样, 40% 恶性
4 型钙化:形态不规整的点状 66% 恶性
5 型钙化(典型恶性钙化):蠕虫样 100% 恶性
对于可疑恶性的钙化,需要活检明确诊断,现有乳腺钙化诊断手段:
- 钙化钼靶体表投影定位后开放活检
- 超声引导下钙化穿刺 / 真空辅助活检
- 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下真空辅助活检
- 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开放活检
其中乳腺钼靶钙化立体定位手术需专业的设备,多学科联合,目前仅少数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优点为提高钙化切取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且对乳房外形影响较小,患者满意度高。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是全球癌症发病率首位,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有些乳腺癌灶在最初形成时, 是以钙化灶为主要表现的,此时可能肿块尚未形成。详见我的文章《早期乳腺癌的四大表现及相应症状》。
钼靶是检查乳腺钙化最灵敏的手段,远超过 B 超和磁共振。对于 BI-RADS 分级 4a(风险为 2-10%)及以上级别的钙化,建议钙化灶活检。详见我的文章《彩超和钼靶有何不同?哪一个检查更好?》。
什么样特征的钙化灶的 BI-RADS 分级在 4a 及以上?我在文章《如何对待钼靶上的钙化灶》里较详细讲解了从钙化的分布和钙化的形态两方面来判断恶性风险的大小。总的来说,钙化灶分布上越密集,形态上越细小,BI-RADS 分级越高,越需要手术。
但临床上会遇到一种情况:钙化灶是比较细小,但分布弥漫整个乳房或大半个乳房。放射科医生给出的 BI-RADS 分级有时是 4a 级,少数情况下是 3 级。这种情况如何判断癌的风险大小?如何活检?
一、诊断的难点
前面说过,评判钙化灶恶性程度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钙化的分布和钙化的形态,两两组合有四种情况:细小密集钙化很容易评判为 BI-RADS 高分级,建议活检;粗大广泛钙化很容易评判为 BI-RADS 低分级,建议随访;粗大而密集,可以理解为爆米花样钙化,一般也是 BI-RADS 低分级,可以选择随访;最难的就是细小广泛钙化,很难判断其恶性风险等级。其中尤其是钙化灶密度较大的病例最为困难。
这种广泛密集细小钙化灶,单独观察某一个局部,可以认为是典型的细小密集钙化灶,容易得出 BI-RADS 高分级结论,建议活检。但乳腺里广泛如此,总不能把所有的细小密集钙化区域都切出去活检吧?这样的话,整个乳房,至少是大半个乳房都得切除。如果最终结果是乳腺癌倒也罢了,如果是良性的,患者肯定难以接受的。
二、“法不责众”
这时候的诊断思路,需要先明白个前提,再做个假设,用反证法得出结论。前提:细小密集的钙化,一般是 BI-RADS 4a 或 4b 的分级,即便是 4b,活检结果不是癌的可能性是 50-90%。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良性的。假设:如果乳腺内如此细小密集处都是乳腺癌,那么应该钙化所分布区域都是乳腺癌,也就是整个乳房或大半个乳房都是乳腺癌。反证法:如果是如此严重的乳腺癌,医生触诊时基本上就已觉察出乳腺明显异常,和对侧乳房的显著手感的差别。也很难逃过 B 超磁共振的眼睛。因此,假设不成立,可认为癌的可能性很小。
需要说明两点: 1,放射科医生吧这么密集细小的钙化只打 3 级或 4a 级,其实已经无意间运用来了上述的反证法思路。2,反证法推翻假设是,触诊和 B 超磁共振等检查不可能漏掉如此严重的乳腺癌,不管是否经验丰富的医生触诊,都建议加做 B 超或磁共振确认是否有乳腺癌。
三、注意“众”中的“佼佼者”
前面反证法推理中有句话:如果乳腺内如此细小密集处都是乳腺癌,那么应该钙化所分布区域都是乳腺癌。这里面有个隐含的前提,就是细小密集的钙化在整个乳房内是处处相似的。如果看起来如此均匀的钙化,在某个局部有与众不同之处,是“众”中的“佼佼者”,就需要区别对待了。有如下一些情况:
- 钙化灶的密集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钙化灶总体上广泛而比较密集,而某个局部特别密集,显著和周边区域不一致。要引起重视。
- 除了细小密集这两个乳腺癌的常见钙化特征外,钙化灶多形性也很重要。如果广泛细小钙化灶中,某个局部钙化灶点状、三角状、小分支状等各种形态都有,这种多形性钙化要特别对待。
- 在随访复查中发现,某个区域的钙化较前明显程度加重,而其他区域钙化无明显变化,这也要引起重视的。对于这些情况,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可能给出 4b 及以上的级别,并指出其具体的位置。就算放射科没有特别指出,临床医生自己读钼靶图像也需要引起警惕。
四、决策总结
对于乳腺广泛细小密集钙化灶的钼靶影像,需要仔细看一下有没有特别密集区或多形性明显区,如果有,建议该区域活检。
如果整体上一致性很高,触诊无特殊,建议加做 B 超或磁共振,如无异常选择随访复查钼靶。复查中对钙化形态变化明显的区域需要及时活检,没有变化继续复查。
如 B 超磁共振显示有 BI-RADS 4 及病灶,要对所示病灶及其所处的钙化区域活检,可结合钼靶钙化灶图像,适当扩大活检范围以取到更多钙化灶。
每次体检或者在检查过程中医生提到有“钙化”点,都会让很多人感到担心,甚至害怕,而乳腺钙化就是其一。
那么乳腺钙化到底有多可怕呢?
首先,乳腺钙化往往来源于我们女性的乳腺X线检查报告中,也就做钼靶检查,是目前女性乳腺癌重要筛查手段之一,相比其他检查,钼靶检查对乳腺钙化灶的识别能力极高。因此,要想知道自己的乳腺有没有钙化灶,最好的检查方式就是做钼靶!
其次,注意:我们女性的乳腺的任何部位位置都可以发生钙化灶,钙化就像是我们的沙子,小石头一样沉积在我们女性乳腺的某个特别位置上。
女性发生乳腺钙化的原因有很多。有一部分女性发生钙化就像化石一样,乳腺内坏死细胞物质形成的;而有一些女性是因为哺乳过程中乳汁淤积等浓缩的细胞分泌物形成的结晶;当然,还有一些女性是因为乳腺内的炎症,瘢痕等引起的钙化。
最后,在临床上,乳房钙化以在终末导管和腺泡形成的居多,不过确实也有个别女性乳腺钙化是在乳房间质和乳房皮肤形成的。
不同部位的钙化,良恶性程度确实是有差别的,可怕程度也不一样!
- 导管内钙化多见于恶性肿瘤;
- 乳腺小叶钙化通常是弥漫或散在分布的,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
- 乳腺间质、皮肤钙化也多为良性钙化灶。
如果纯属依据钙化形态来判断良恶性的话,大家只要记住细小多形性、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就要引起大家高度怀疑恶性的了,不然良性可能性大!
但是不管如何,纯属依据钙化形态、具体位置来判断良恶性,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的,具体良恶性还是必须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的,必要时时必须要进行活检才能判断的,切勿自己过分担心!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要因此害怕担心自己被查出钙化灶就不做乳腺钼靶等乳腺癌的筛查,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早治可降低30%死亡风险,建议40岁以上女性定期接受钼靶诊断!
而且面对钼靶诊断报告:
第一,不要紧张不要百度,要去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
第二,相信医生的判断,不是所有的钙化都需要处理,如果医生提示您要重视切不可拖延;
第三,不要相信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处理,吃药,按摩疏通都解决不了问题,反应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展。
钼靶检查乳腺有钙化点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乳腺部位的穿刺活检,确定钙化点的病理性质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治疗。乳腺钙化点大多数是由于乳腺功能异常,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所导致的乳腺囊肿或者是乳腺结节。乳腺钙化点的患者一定要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复查,可以做乳腺b超,或者是进行乳腺的病理活检,都可以确定乳腺的病理性质。同时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不要吸烟喝酒。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尽量不要熬夜劳累。
小弟是指阴茎,阴茎肿了像游泳圈如果出现了异常表现,一般是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要及时详细的了解。
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相对成人较为少见,但也有其特点,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一、发病特点 发病率:相较于成人,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在儿童椎管内肿瘤中所占比例相对不高,但仍是需要关注的一类疾病。 年龄分布: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儿童,不过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集中发病年龄段特点像某些特定儿童肿瘤那样。
二、临床表现 疼痛:同样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比如会诉说背部、颈部、腰部或肢体等部位的疼痛,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描述不太准确,常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活动身体相应部位等,而且疼痛在夜间或活动后可能加重。 运动发育异常:与成人更多表现为既有运动功能受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迟缓的情况。比如原本该到会爬、会走的阶段,却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或者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如行走,出现步态不稳、容易摔倒等情况,这是因为肿瘤压迫神经影响了正常的运动神经支配和发育。 脊柱畸形:部分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等。这是由于肿瘤在椎管内生长,破坏了脊柱正常的力线平衡以及影响了周围肌肉的正常功能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小便功能障碍:若肿瘤位置影响到马尾神经等相关神经支配区域,儿童也可能出现大小便控制不佳的情况,比如尿床次数增多且难以通过常规训练改善、大便失禁等,不过在儿童中有时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如厕训练未完成等情况而被忽视。
三、诊断难点与方法 诊断难点: 症状不典型:儿童往往不能准确清晰地表述自身症状,这使得依靠症状来判断疾病存在困难,容易与其他一些儿童常见疾病如生长痛、缺钙等混淆。 配合度低:在进行一些检查如影像学检查时,儿童可能因害怕、不理解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需要向家长详细询问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有无外伤史等,尽可能全面了解病情线索。 体格检查:仔细检查儿童的脊柱形态、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反射情况等,虽然儿童可能不太配合,但也要尽量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 影像学检查: X 线检查:可初步观察脊柱的形态,看是否存在脊柱侧弯等畸形情况,但对于肿瘤本身的显示并不理想。 CT 检查:能较好地显示椎管的骨性结构以及肿瘤对骨性结构的影响,但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 MRI 检查:是诊断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神经、脊髓等组织的关系,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实验室检查:一般会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常规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四、治疗及预后 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地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恢复神经功能。不过由于儿童身体仍在发育阶段,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相对成人可能会更高一些,比如需要更加精细地操作以避免损伤脊髓和周围神经,同时要考虑到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等问题。 辅助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如是否为恶性、切除是否完整等,可能会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等。但在儿童中,放疗和化疗的应用相对更加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对儿童正在发育的身体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潜在的伤害。 预后:总体来说,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成功进行手术切除,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并发症,儿童的预后相对较好,可以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功能。但如果肿瘤发现较晚,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神经损伤,或者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意外的神经损伤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儿童日后的运动、感觉、大小便控制等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残疾。 儿童椎管内神经鞘瘤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重视,以便能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血小板过高要做骨髓穿刺检查吗?
导语: 王大哥今年45岁,一年前脚底长了一颗黑痣,没太在意,这几个月黑痣有破溃及偶尔疼痛,遂去医院看。刚去医院以为只是个普通的黑痣,结果医生说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王大哥的心情一下子从“晴空万里”转变成了“晴天霹雳”!
1、 黑色素瘤究竟是什么东西?
2、 如何发现它?——那些“鬼祟”的信号
B(Border,边缘不规则):边缘清晰的黑痣更常见,而黑色素瘤的边界常常“毛毛糙糙”,像没修剪的头发。
C(Color,颜色不均):普通痣颜色均匀,但恶变痣可能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有的甚至呈现红、蓝、黑等多种色彩。
E(Evolution,变化):如果黑痣变大、变深,或有出血、瘙痒等变化,最好赶紧去看看医生!
3、 确诊黑色素瘤后该怎么办?——治疗方法揭秘
一、确诊需要病理诊断报告。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B 淋巴结活检
C 靶向治疗
当黑色素瘤发展到中晚期时,有些患者会选择靶向药物。靶向治疗就像是“精准打击”,它能瞄准癌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让药物“专打”那些坏细胞。通常在检测到BRAF、NRAS或C-KIT基因突变时,医生会推荐这一方法。
E 化疗和放疗
虽然化疗和放疗对黑色素瘤效果有限,但在某些晚期的情况下,医生会结合其他疗法使用它们。化疗是“地毯式轰炸”,杀死所有快速生长的细胞,放疗则是用射线直击肿瘤区域。
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不同,因此有任何疑问都要和专科医生沟通,不必害羞,也不必担心“问题太小”。医生的角色不只是治疗,更是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