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变应性血管炎专家

简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18年,坐落在江南古城常州市中心,历经百余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医疗技术先进、科研实力较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95年列为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0年更名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980张,现实际开放床位2732张,年诊疗人次333.95万,年出院病人14.86万人次,手术及操作67353次。现有职工3943人,其中正高职称344人,副高职称645人;博士220人,硕士999人,医师中硕士以上人数占比77.42%。筑学科建设根基谋医疗技术发展医院设有45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2个科研机构和1个健康管理中心。2016年,肿瘤科成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创新团队(A类);2022年,肿瘤治疗学被评为“十四五”省医学重点学科。肿瘤学、神经外科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成为常州市临床医学中心;内分泌代谢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呼吸病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胸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成为常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医院现有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血液科、肿瘤科、普通外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核医学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肾脏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共2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协会“综合卒中中心”,成为省级胸痛、创伤、卒中救治中心。妇科为“第二周期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第三周期省妇幼健康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医科为省级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有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体检中心—“真儒健康中心”。2019年12月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目前累计完成2166例。搭科研创新平台育高端医学人才医院近五年来,立上各级科研项目68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省部级项目60项;市厅局级项目560项。获各类科技奖项101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省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3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1083项。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论文3376篇,其中中华级杂志210篇,SCI收录论文1046篇。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联合建立“生物医学转化研究基地”,并成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常州基地医院”。被列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江苏省转化医学基地。建成三个苏州大学校级科研平台:苏州大学细胞治疗研究院、苏州大学心身胃肠病学研究所、苏州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转化研究所。医学检验科通过ISO15189评审,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布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医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5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市首席专家3人,省“双创人才”1人;在培省“双创博士”11人,第六期省333人才培养工程41人。设有教研室16个,博士学位培养方向19个,硕士学位培养方向38个;有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94人。教授8人,副教授41人,讲师209人。每年承担着10余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先后获批成立苏州大学第三及其他临床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获评江苏省示范博士后工作站。建有5632平方米的技能培训中心,为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敞国际合作胸怀守家国人民情怀医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瑞典、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法国佩提亚-萨勒佩提亚医院集团、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立医院相继成立14个、7个医疗合作中心。成为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和美国洛约拉大学斯特里奇医学院的中国指定实习医院。与英国剑桥大学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该院UKeMED项目国内首个合作医院。积极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助力全球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医院先后多次选派医疗队赴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南美洲圭亚那开展国际医疗援助。2021年,我院派出11名援外队员参加中国(江苏)第17期援圭亚那医疗队开展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他们不畏艰辛开展医疗新技术,救治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为圭亚那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中国医疗队。顺利完成各项应急保障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先后派出近4000人次驰援湖北、北京、新疆、上海、海南以及省内其他城市,圆满完成医疗救治、核酸采集、核酸检测、院感防控等多项工作任务。在本地疫情防治中积极推进市应急核酸检测中心建设,建立院外便民核酸采集点,承接疫苗接种点,率先推行“全院一张床”,实现从“防感染”到“防重症”转变,全力守护龙城百姓的健康。忆往昔峥嵘岁月创时代宏图伟业医院先后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医院、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位列第101名,较2020年前进29名,昂首迈入A+行列。新时代引领新征程,新征程辉映新使命。医院将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秉持“厚仁、博术、精勤”的医院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实施“532”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质量内涵提升、健康服务优化、学科专科发展、运营管理增效和智慧医院赋能五大体系,夯实党建立心、文化铸魂、人才筑基三大支撑,抓住让患者满意、让员工幸福两个核心,争取早日将医院建设成医教研防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变应性血管炎是以小血管、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尤以毛细血管后静脉的炎症为特点的一组血管炎疾病。肌型动脉不受累及,临床表现以皮肤血管病变为主,皮肤外器官血管病变较轻,多累及关节和肾脏,多不构成不可逆性的器官功能障碍和生命危险。变应性血管炎又称小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白细胞碎片性血管炎。,血清病、药物反应、感染,以及乙肝病毒、中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关节和肾脏,包括:①去除病因,消除过敏原;②治疗基础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肿瘤;③局限于皮肤的血管炎,常用抗组胺类药,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2次;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或加用环磷酰胺;⑤抗血小板聚集剂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体重3-10毫克,血管扩张药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过敏性紫癜,高球蛋白血症、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及结节性血管炎,忌辛辣、鱼虾、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夏季应忌羊肉、狗肉等热量较大的食物。冬季天气寒冷时可适当食用。沿海地区的变应性血管炎患者由于生活习惯海鲜类可以不忌,但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白菜等含维生素C较高的蔬菜,瘦肉不限。变应性血管炎患者每天临睡前服用一袋新鲜牛奶或食用香蕉。,1.血液学检查、2.感染及病原学检查、3.免疫学检查,。

顾红柳 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减肥、补钙、补硒、瘦身减肥、增肥增重、营养不良、缺锌、多补钙、缺铁、消瘦、单纯性肥胖、低体重、脂肪堆积、营养性贫血、缺硒、更年期肥胖、孕期营养、化疗提高营养、体重减轻、代谢障碍、维生素D缺乏、营养缺乏、钙缺乏、严重营养不良、偏食

好评 99%
接诊量 5.9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专业擅长:减肥、补钙、补硒、瘦身减肥、增肥增重、营养不良、缺锌、多补钙、缺铁、消瘦、单纯性肥胖、低体重、脂肪堆积、营养性贫血、缺硒、更年期肥胖、孕期营养、化疗提高营养、体重减轻、代谢障碍、维生素D缺乏、营养缺乏、钙缺乏、严重营养不良、偏食
更多服务
钱凤娟 副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839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丁鸿 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待完善,请耐心等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医生擅长待完善,请耐心等待
更多服务
赵玉磊 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皮肤过敏、性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外阴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荨麻疹、白癜风)。

好评 100%
接诊量 44
平均等待 -
擅长:专业擅长:皮肤过敏、性病(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外阴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银屑病、荨麻疹、白癜风)。
更多服务
任艳玲 副主任医师

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诊治,尤其擅长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发育落后、学习困难等问题的评估诊断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0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诊治,尤其擅长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发育落后、学习困难等问题的评估诊断治疗。
更多服务
黄瑾 主任医师

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肺癌、乳腺癌放疗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肺癌、乳腺癌放疗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更多服务
王昆 副主任医师

脊柱外科

好评 100%
接诊量 49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脊柱外科
更多服务
汤美 副主任医师

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肠镜、超声内镜诊断

好评 99%
接诊量 1276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肠镜、超声内镜诊断
更多服务
贺白 主任医师

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血液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科的基本操作技能,有独立处理血液科的疑难和重大疾病的能力,尤其在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掌握血液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科的基本操作技能,有独立处理血液科的疑难和重大疾病的能力,尤其在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更多服务
丁怡 主任医师

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4
平均等待 -
擅长: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有皮肤过敏,活检结果未出,担心是否有免疫系统问题,并且月经不调,想了解如何调节月经和备孕的注意事项。患者女性29岁
13
2024-09-15 06:14:18
产后哺乳期,腿上起红点,有几天了,有几个大的比较痒,其他的不疼不痒。患者女性31岁
64
2024-09-15 06:14:18
我脚上有小红点,摸起来有点凸起,右脚面也有,平时都是坐着,肠胃不太好,吃完饭肚子有时候会疼,肩膀也疼,想知道是什么病?患者男性34岁
31
2024-09-15 06:14:18
皮肤一侧出现水泡,不疼不痒,已有一周,疑似变应性血管炎。患者男性68岁
21
2024-09-15 06:14:18
脚上出现红点,痒,可能是过敏性紫癜?长时间久坐可能是导致症状的原因之一。有青霉素和头孢过敏史,如何治疗?患者男性21岁
26
2024-09-15 06:14:18
我有一个皮肤问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它会反复长出来,动它就痛。请问这是什么病?需要怎么治疗?患者男性28岁
42
2024-09-15 06:14:18
患者因头晕就诊,询问医生斑块原因及是否可能存在血管炎症病变。患者女性37岁
7
2024-09-15 06:14:18
脚踝关节不适一周,疑似变异性血管炎。患者男性34岁
13
2024-09-15 06:14:18
患者因大腿内侧出现红点咨询病情,医生询问了照片和用药情况后,怀疑是过敏引起的血管变态反应。患者男性49岁
34
2024-09-15 06:14:18
皮肤出现不按压褪色的红点,持续不退。患者女性34岁
19
2024-09-15 06:14:18

科普文章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变应性血管炎
12

支气管哮喘反复治疗不好,成为难治性哮喘或者重症哮喘,尤其是还伴有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需要重点排查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 )相关性血管炎。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阳性,只有约 50% 的患者 ANCA 检测是阳性的,过去也称为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AGA )。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发病高峰年龄为 30~40 岁,男女均可发病,具体病因不清楚。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最早也是最容易 累及的器官是呼吸道和肺部,绝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是喘息样发作和鼻窦炎症状,常常被误诊为难治性支气管哮喘。

如何诊断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 6 条分类标准中符合 4 条以上。

1 、哮喘样症状(或者喘息发作),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

2 、嗜酸粒细胞增多( ≥ 10% ,或者绝对值 ≥ 1.5X10 9 /L );

3 、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变;

4 、非固定性肺浸润;

5 、鼻窦炎;

6 、血管外嗜酸粒细胞浸润。

符合上述 4 条或以上者可以诊断 EGPA 。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EGPA )可以分为局限型和全身型两种。

局限型 EGPA :符合标准中的至少 4 条,且仅有肺部和呼吸系统受累(包括耳鼻喉)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

全身型 EGPA :符合标准中的至少 4 条,至少有 2 个以上器官受累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

局限型 EGPA 不是一成不变,可以转化为全身型 EGPA 。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病情是否活动等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激素是治疗 EGPA 的基础药物,有危及生命的脏器受累时可以使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500~1000mg ,静脉注射,连续三天。

2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治疗,适合于有危及生命或严重器官受累的患者。

3 、靶向治疗药物:如美泊利单抗、利妥昔单抗、奥马珠单抗等。

4 、高剂量吸入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布地奈德 / 福莫特罗、倍氯米松 / 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 氟替卡松等。

5 、其他治疗:如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α - 干扰素、流感及肺炎疫苗接种等都是治疗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可以选择的方法,需要专科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为系统性疾病,危害严重,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大多数局限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以喘息样发作、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在呼吸专科门诊就诊,也常易被误诊为难治性嗜酸粒细胞性哮喘,需要医务人员及难治性哮喘患者增强对此病的认识。

#变应性血管炎
1

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炎症性皮肤病,症状包括皮损、瘙痒、关节疼痛等。

1.皮损:多发于下肢和臀部,尤其以小腿最为常见,皮损呈多形性,可表现为红斑、紫癜、丘疹、糜烂、溃疡、水疮、血疮、坏死和表浅小结节等,但以紫癜、溃疡、结节和坏死为主要特征,皮损消退处常有色素沉着和萎缩性瘢痕。

2.瘙痒:患者常自觉轻度癌痒或烧灼感,部分有疼痛,尤其是在溃疡和结节处,可伴有低至中度发热、倦怠等症状。

3.关节疼痛:个别患者可累及关节、肾及胃肠道,引起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血尿、蛋白尿、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变应性血管炎患者应避免接触变应源,生活中注意保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正畸后嘴唇会变薄吗?

乙肝母婴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阻断:
 
一、孕期管理
 
1. 乙肝病毒载量检测:
 
• 孕妇在怀孕早期应进行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以确定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水平。
 
• 如果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母婴传播的风险,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必要时):
 
• 对于乙肝病毒载量高(通常 HBV DNA≥2×10⁵IU/ml)的孕妇,在妊娠中后期(28 周左右)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等。
 
•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但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权衡利弊后决定。
 
二、分娩过程管理
 
1. 分娩方式选择:
 
•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可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应根据产科指征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单纯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2. 严格无菌操作:
 
• 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产后处理
 
1.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应尽快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新生儿产生乙肝抗体,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
 
•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按照 0、1、6 个月的程序进行接种。
 
2.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的乙肝抗体,可以迅速中和新生儿体内可能感染的乙肝病毒。
 
• 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要注射一次。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同时,乙肝妈妈在产后也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气传播
 
1. 飞沫传播:
 
•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排出大量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这些飞沫非常微小,直径通常在5微米以下,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时间。
 
• 当周围的人吸入这些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拥挤的房间、公共交通工具等,飞沫浓度较高,传播风险更大。
 
•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如家人、同事、同学等,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空间,更容易吸入含有病菌的飞沫,感染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2. 尘埃传播:
 
• 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在空气中干燥后,会形成微小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可以随着空气流动飘散到更远的地方,并且可以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 当人们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尘埃时,也可能被感染。例如,在打扫卫生、翻动床铺、清理旧物等活动中,可能会使沉积在物体表面的尘埃飞扬起来,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消化道传播(较为少见)
 
1. 食用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食物:
 
• 如果食物被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污染,而又未经充分清洗和加热处理,食用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例如,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若奶牛患有结核病,其奶中可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
 
• 但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且大多数食物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程度的消毒处理。
 
三、其他传播途径(极罕见)
 
1. 皮肤伤口接触传播:
 
• 在理论上,皮肤有破损的人接触到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脓液等分泌物时,有可能被感染。但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极为罕见,因为皮肤本身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而且结核分枝杆菌一般不易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
 
总之,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了预防肺结核的传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肺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以下是梅毒的传播途径详细介绍:
 
一、性接触传播
 
1. 性行为方式
 
• 异性性行为: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其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扁平湿疣等皮损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在与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肛门性交等性行为时,双方生殖器黏膜直接接触,梅毒螺旋体很容易通过微小的破损处进入对方体内而导致感染。
 
• 同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性行为方式如肛交,由于肛门黏膜较为脆弱,容易出现破损,增加了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口交也可能传播梅毒,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口腔有破损,接触到感染者的皮损或分泌物也可能被感染。
 
2. 多性伴行为
 
• 拥有多个性伴侣会显著提高感染梅毒的几率。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接触到梅毒感染者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多性伴行为往往伴随着不安全性行为的增加,如不使用安全套等,进一步加大了感染风险。
 
二、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一般在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梅毒。
 
• 孕妇感染梅毒的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危害越大。早期梅毒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较高,可导致胎儿流产、死胎、早产或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梅毒的产道时,可接触到母亲的生殖器病变部位,如硬下疳、扁平湿疣等,含有梅毒螺旋体的分泌物可感染胎儿。此外,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可能出现微小破损,也为梅毒螺旋体的侵入提供了机会。
 
三、血液传播
 
1. 共用注射器
 
• 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梅毒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其中一人感染了梅毒,注射器内残留的血液可能含有梅毒螺旋体,其他人使用该注射器时就容易被感染。
 
• 非法采血、供血行为也可能导致梅毒通过血液传播。一些不正规的采血机构在采集血液时,没有严格的检测和消毒措施,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血液可能被输入到其他人体内。
 
2. 医源性传播
 
• 在医疗过程中,使用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如果未经严格消毒,可能会将梅毒传播给患者。例如,在手术中,如果器械上残留有梅毒患者的血液,而又未进行彻底消毒,就可能在后续的手术中传染给其他患者。
 
• 医护人员在为梅毒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也有感染梅毒的风险。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方法,感染的几率可以大大降低。
 
四、其他少见传播途径
 
1. 接触传播
 
• 极少数情况下,与梅毒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浴巾、内裤等个人物品,可能会因接触到患者的皮损分泌物而感染梅毒。但这种传播方式的几率非常低,因为梅毒螺旋体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存活一定时间。
 
• 接触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公共设施,如马桶、浴缸等,理论上有传播的可能,但实际发生的概率极小。一般来说,梅毒螺旋体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难以存活,而且公共设施通常会经过清洁和消毒处理,降低了传播风险。
 
总之,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了解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做好孕期保健和血液管理等,以减少梅毒的传播和感染。如果怀疑感染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治疗。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
 
1. 异性性行为传播:
 
•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HIV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或肛门性交,容易感染HIV。性行为过程中,双方的生殖器黏膜可能会出现微小的破损,HIV可以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未感染者的体内。
 
• 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高。频繁更换性伴侣会增加接触HIV感染者的机会,从而加大感染风险。
 
2. 同性性行为传播:
 
• 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肛门性交更容易导致黏膜破损,使得HIV传播的风险增加。同时,男男性行为者往往有较多的性伴侣和不固定的性行为模式,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感染的可能性。
 
二、血液传播
 
1. 共用注射器:
 
• 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HIV血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一个人使用了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后,注射器内残留的血液可能含有HIV。如果另一个人接着使用这个注射器,就很容易被感染。
 
• 一些非法药物注射场所卫生条件差,缺乏消毒设备,增加了共用注射器传播HIV的风险。
 
2.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 在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可能存在非法采血、供血的情况,这些血液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就有可能含有HIV。输入这样的血液会直接导致感染。
 
• 某些血液制品,如凝血因子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病毒灭活处理,也可能成为HIV传播的媒介。
 
3. 医源性传播:
 
• 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可能会将HIV传播给患者。
 
• 医护人员在为HIV感染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也有感染HIV的风险。
 
三、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在怀孕期间,HIV可以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胎儿感染。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到母亲含有HIV的血液和分泌物,从而被感染。例如,当胎儿的皮肤或黏膜出现破损时,更容易感染HIV。
 
3. 母乳喂养传播:
 
• 感染HIV的母亲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母乳中可能含有HIV,如果婴儿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有破损,就容易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会传播HIV。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支原体感染
0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主要通过以下传播途径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
 
1. 性行为方式
 
• 异性性行为:在男女之间的性行为中,生殖支原体可以通过直接的生殖器接触传播。例如,在阴道性交过程中,男性的阴茎与女性的阴道黏膜接触,若其中一方携带生殖支原体,就有可能将其传染给对方。
 
• 同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者之间也容易传播生殖支原体。肛门性交等性行为方式使得直肠黏膜更容易受损,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此外,口交也可能传播生殖支原体,虽然口腔感染生殖支原体相对较少见,但仍有一定的可能性。
 
2. 多性伴行为
 
• 拥有多个性伴侣会显著增加感染生殖支原体的风险。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意味着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其中一个性伴侣感染了生殖支原体,而其他性伴侣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很容易在性行为中被传染。
 
二、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孕妇感染生殖支原体后,病原体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虽然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发生。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生殖支原体感染,且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生殖支原体可能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生殖支原体的母亲的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病原体而被感染。例如,如果母亲患有宫颈炎或阴道炎等生殖支原体感染相关疾病,胎儿在经过产道时,就有可能被感染生殖支原体。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母亲未进行及时治疗或未采取适当的分娩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三、间接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小)
 
1. 共用卫生用品
 
•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共用卫生用品如毛巾、浴巾、内裤等可能会传播生殖支原体。如果一个人使用了被生殖支原体污染的卫生用品,然后另一个人再使用,就有可能被传染。然而,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生殖支原体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且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存活。
 
2. 公共设施接触
 
• 接触被生殖支原体污染的公共设施,如公共马桶、浴缸等,理论上也有传播的风险,但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是因为生殖支原体在外界环境中难以长时间存活,且公共设施通常会经过清洁和消毒处理,降低了传播的可能性。
 
总之,性接触传播是生殖支原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也有一定的发生概率,而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为了预防生殖支原体的传播,人们应保持健康的性行为习惯,如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等,同时孕妇应及时进行产前检查和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如果怀疑感染生殖支原体,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0
《关于艾滋病的详细介绍》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一、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呈球形,直径约100 - 120nm。病毒核心由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核衣壳蛋白、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组成。病毒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HIV分为HIV - 1型和HIV - 2型,其中HIV - 1型是主要流行株。HIV基因组全长约9.7kb,含有多个基因,其变异率较高,尤其是env基因。
 
二、传播途径
 
1. 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分娩和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三、发病机制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CD4 + T淋巴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选择性地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然后,病毒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c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CD4 + 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四、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AIDS期。
 
1.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 - 4周,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 - 3周后自行缓解。
 
2.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 - 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
 
3. AIDS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五、诊断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感染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抗原抗体检测、CD4 + T淋巴细胞检测、HIV核酸检测等。
 
六、治疗
目前,艾滋病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ART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即同时使用多种抗HIV药物。
 
此外,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等。
 
七、预防
预防艾滋病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3. 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4. 加强血液管理,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
 
5. 预防母婴传播,对孕妇进行HIV检测,对感染HIV的孕妇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 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控制其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
#肺结核
0
以下是从文档中提取的相关信息:
 
• 肺结核概述:
 
• 定义: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 - 90%。
 
• 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 流行病学: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曾受结核菌感染,我国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地区差异大。
 
• 病因与机制:
 
• 诱因或危险因素: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患者,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等。
 
• 病理生理: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病理变化转归包括吸收消失、纤维化、液化或形成空洞等。
 
• 机制与病理结局:原发感染后,结核菌可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继发性结核的潜在来源;继发性结核的发病有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重染两种方式。
 
• 诊断与转诊:
 
• 诊断步骤:有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或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需进一步检查。
 
• 诊断依据与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基层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定点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相关检查)。
 
• 诊断标准与诊断流程:根据病史、影像学和结核菌检查结果,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 鉴别诊断: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纵隔和肺门疾病等鉴别。
 
• 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初步诊断或怀疑肺结核的患者以及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某些情况,需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院或有收治结核病能力的综合医院。
 
• 治疗:
 
• 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
 
• 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病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标准化学治疗方案根据初治、复治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或威胁生命的单侧肺结核,外科治疗是可选用的重要治疗方法。
 
• 症状治疗:包括发热、咯血、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治疗。
 
• 肺结核的管理与预防:
 
• 基层医疗机构职责:协助判断治疗效果,进行宣传、教育与随访,疫情报告。
 
• 结核病高危人群筛查:主要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 分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二级预防为高危人群使用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三级预防包括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