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坐落在美丽的巢湖之滨,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陆军医院,1951年9月10日成立于芜湖市。1952年6月,奉命迁移至肥西张新圩,同年8月集体转业并移交省卫生厅,更名为安徽省第四康复医院。1954年3月迁到巢湖市现址。1960年7月,医院更名为安徽省立巢湖医院。1969年,安徽省设立巢湖地区,医院更名为巢湖地区人民医院。2000年,巢湖撤地设市,医院更名为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2006年3月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2月,医院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13年1月,医院正式移交安徽医科大学管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4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实行临床学院与附属医院“院院合一”,医院同时为“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学院下设全科医学系。2017年7月,安徽省卫计委将“安徽省精神医学中心”挂靠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管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6.7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4.59万平方米。现有开放床位1433张,临床科室38个,病区44个,医技科室13个,教研室38个。年门诊量90余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5.4万人次,手术近2万台次。医院拥有256排和64排螺旋CT、大孔径CT,1.5T核磁共振、3.0T超导型核磁共振,医用直线加速器(ElektaInfinity)、心肺辅助系统(ECMO)、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系统(DSA)、双板数字摄影系统(DR),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全自动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磁刺激治疗系统,高端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超声眼科晶状体摘除和玻璃体切除设备,心脏体外循环系统,弹道碎石系统,超高清3D腹腔镜系统等大型医用设备,总价值约3.16亿元。医院全面实施创新兴院、人才强院、质量立院三大战略,注重医疗、教学、科研建设。现有职工1762人,高级职称272人(其中正高60人),安徽省江淮名医2人,国家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委员10人,副主任委员40人。科研顾问1人,特聘科研教授5人,特聘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60人。医院现有省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业基地13个;医院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级科研项目45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用性发明专利13项,安徽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5篇。医院始终秉承“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院训,坚持“救死扶伤、济世康民”的办院宗旨,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着力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既往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常累及中、小血管,以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坏死性血管炎伴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血管炎。,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嗜酸性粒细胞参与的变态反应相关。,动脉,目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治疗方案的确定大多依据血管炎5因素预后评分标准(five?factorscore,FFS):①尿蛋白量>1g/d;②消化道严重受累;③肌酐>16mg/L;④心肌病;⑤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无以上危险因素(FFS=0),可单用激素治疗;有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时,可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对激素抵抗或复发的患者,可加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治疗,无,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及c-ANCA阳性。91.1%患者双肺受累,影像学以磨玻璃、实变影和结节影为主要表现。胸部CT检查双肺可有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双侧气道黏膜弥漫充血肿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和真菌培养、抗酸杆菌阴性。骨髓穿刺涂片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和肉芽肿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