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当我们得知自己患有脑膜瘤时,常常会感到恐慌和悲观,担心它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寿命或是否可以治愈。然而,实际上,脑膜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许多人即使肿瘤已经很大,症状仍然不明显。只要及时治疗,生存期可以很长,甚至可以不影响寿命。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脑膜瘤在大脑里,靠近神经根。如果肿瘤依附在神经上,手术可能会变得困难;如果在切除过程中碰到某些神经,术后可能会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使用。但是,如果不进行手术,脑膜瘤会继续增大,压迫神经,带来更大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并且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包括受肿瘤侵犯的脑膜和骨质,以期根治。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由于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可以达到全切除的目的。
然而,对于一些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太紧,或者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人死亡或严重残废。对于恶性肿瘤,应当辅以放疗。
总之,脑膜瘤并非绝症,只要我们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避免出现太大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寿命。不要因为患病而感到悲观和压力,相信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大家在正确的治疗后可以早日康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晚期肿瘤和血液肿瘤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化疗和(或)放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脱发,这也成为了普通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除了脱发,放化疗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骨髓抑制、局部疼痛、精神状态差等副反应。有些患者甚至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这些副反应而放弃治疗。
鉴于此,靶向治疗应运而生。靶向治疗,也被称为“生物导弹”,是根据肿瘤细胞特有的标签(靶点)开发相应的针对这些标签(靶点)的药物,即靶向药。靶向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特异性地选择带有相应标签(靶点)的肿瘤细胞并使其死亡,而不会损伤周围没有这些标签(靶点)的正常组织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无数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靶向治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靶向治疗的针对性强,疗效好。相比于传统的放、化疗,靶向治疗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其次,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研究表明,靶向治疗的有效率约为70%,且无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化疗;再者,靶向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副作用较小,患者在治疗期间承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精神心理状态也更好;最后,靶向治疗的应用方便。大部分靶向药物是口服给药,患者可以在家中服用,避免长期反复住院,接近正常的生活状态。
然而,靶向治疗并非万能。首先,同一种肿瘤患者不一定可以采用同一种靶向药,且采用同一种靶向药治疗的患者的获益程度可能也不一样。其次,靶向治疗需要根据基因检测或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来匹配相应的靶向药。最后,虽然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也可能出现皮疹、腹泻、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甚至有严重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炎等。同时,靶向药物使用一定时间后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肿瘤出现进展。
总的来说,靶向治疗是目前最好的医疗技术之一,是治疗肿瘤的最优选择。它具有针对性强、药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患者不需要住院,可以在家里进行治疗。对于有靶向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科学地选择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治疗,抓住有效治疗的机会。
肝癌晚期患者常伴随着腹水的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腹水的关键在于控制肝癌病灶的发展。初期治疗主要以抽腹水为主,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问题。一些医院在抽腹水时会向腹腔注射抗癌药物或硬化剂,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
对于血性腹水,首先需要止血,然后再进行治疗。可以采用西药或中药来利尿,待腹水消退后再进行肿瘤治疗。在患者腹部进行加压包扎处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晚期肝癌患者的腹水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都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在治疗期间,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鼓励他们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并避免油腻食物和烟酒等不良习惯。
在癌症治疗中,放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精确放疗和普通放疗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那么,它们具体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精确放疗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CT、MRI或PET扫描,来精确定位肿瘤并绘制出详细的三维图像。这样可以确保辐射仅针对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相比之下,普通放疗通常使用较为简单的X光成像,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正常细胞受到辐射。
其次,精确放疗可以提供更高的辐射剂量,以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由于能够精确地定位肿瘤,医生可以安全地增加辐射剂量,而不用担心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多的伤害。普通放疗则需要平衡杀死癌细胞和保护正常组织之间的关系,可能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精确放疗还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和大小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每个患者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普通放疗则往往采用标准化的治疗程序,可能无法满足每个患者的独特需求。
总的来说,精确放疗和普通放疗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无论如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改进,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战胜癌症。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包含了约50余种亚型。其中一些类型的肉瘤缺乏特定肉瘤亚型的明确特征,它们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并退化到包含各种形态细胞类型(如梭形细胞、组织细胞或巨细胞)的状态。这种类型的肉瘤被称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 UPS)。UPS约占软组织肉瘤新发病例数的14-20%,在中国每年有超过4000例的新发病例。
未转移UPS的治疗以局部手术和辅助放疗为主。正确的外科手术是治疗软组织肉瘤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绝大多数软组织肉瘤唯一的治愈措施。手术的目标不仅是完整切除肿瘤,而且要求获取安全的外科边缘。术后功能恢复与安全边界发生矛盾时,通常以牺牲部分功能为代价。UPS是一种对化疗、放疗均敏感的肿瘤。目前许多文献已经确认术前放疗能够有效提高这类患者的治愈率,尤其是瘤体直径大于5cm的患者。术前化疗对瘤体直径大约5cm的UPS患者也十分有利。然而,对于瘤体直径小于5cm的患者,术前化疗是否有效尚有争议。
转移或局部不可切除UPS的治疗需要使用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而合理的治疗。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选择。如果在经过努力后患者的转移灶或局部病灶无法做到全部或整块切除,患者的治疗目标应该转换到尽可能延长生存期。这同样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帕唑帕尼(pazopanib)是唯一被FDA批准用于STS治疗的药物。K药治疗UPS效果好,但需要注意的是K药可能导致少数患者病情快速进展。目前尚没有相关的临床报道表明国产PD-1治疗UPS甚至软组织肉瘤效果如何。总体而言,以阿帕替尼、帕唑帕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UPS有一定的疗效。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可当我从医院走出来时,心情却如同被一盆冰水浇灭。医生的话语在我耳边回荡:“你患了鼻咽癌。”
我感到世界在我脚下崩塌,所有的欢乐和美好都被这四个字吞噬。我的脑海中充满了疑问和恐惧:我会死吗?我还能活多久?治疗需要多少钱?
我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通过视频,医生详细解释了我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他们告诉我,治疗费用因人而异,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所需的治疗方法。放疗、靶向治疗等都可能影响总体花费。
我开始计算,试图预估这场战斗的代价。然而,数字在我眼前模糊不清,我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每当我想起可能的花费,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商量,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我们了解到,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服务不仅专业可靠,而且价格透明,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安慰。
我开始接受治疗,虽然过程艰辛,但我从未放弃。每次面对困难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医生的话:“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我学会了珍惜生命,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也深刻理解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都应该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如果你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记住,你并不孤单。有很多人和资源可以帮助你。请不要犹豫,勇敢地向前迈进吧。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胃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和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的一些疾病有关。那么得了胃癌怎么治呢?
胃癌早期多无症状,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可有上腹痛,伴纳差、腹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查体可发现上腹部包块,上腹压痛,淋巴结肿大,腹水。
胃癌的治疗需要根据TNM分期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I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个别Ⅱa十Ⅱc型侵及粘膜下层,淋巴结出现转移者,应配合一定化疗。Ⅱ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疗或免疫疗法。Ⅲ期胃癌多侵及周围组织并出现较广泛淋巴结转移,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应配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Ⅳ期胃癌已属晚期,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有适于手术者尽量切除原发与转移病灶,配合化疗、放疗、免疫、中医中药综合疗法。
一旦确诊胃癌,千万不要悲观,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疾病的诊疗水平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癌症不等于死亡,只要正确对待,不回避、不退缩,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生存率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头颈部癌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类型中排名第六,死亡率排名第八。90%以上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手术和/或放疗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然而,近50%的患者在首程放疗野内出现局部复发或第二原发肿瘤。挽救性手术是最有可能达到根治意图的治疗手段,但临床研究发现仅一小部分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再程放疗可能是能达到复发病灶根治的另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虽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选择可能需要接受再程放疗的患者时,需要综合评估肿瘤相关因素、首次放疗相关因素和患者自身相关因素。对于复发头颈部癌患者,若需要接受挽救性手术和术后放疗,足够的营养获取尤为重要。同时,需评估甲状腺功能,特别是促甲状腺素水平。因为,接受头颈部癌放疗的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下降,而其功能下降会对挽救性手术切口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临床可采用或正在研究的再程放疗技术包括近距离后装放疗、常规外照射、IMRT、SBRT和质子放疗。其中,SBRT的应用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Rwigema等对96例复发头颈部癌采用SBRT不同剂量分割方式的再程放疗,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达到了58.9%和28.4%,没有出现4/5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复发肿瘤的大小(≤25 cm3 ∶ >25 cm3),随着放疗总剂量上升肿瘤的LC率就增加。研究者认为单次照射剂量10 Gy,5次分割,总剂量达50 Gy是合适和可行的。
对于全身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复发头颈部癌患者在接受再程放疗时,可以考虑联合同步化疗以提高疗效,但有增加潜在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目前,复发头颈部癌再程放疗时同步化疗方案仍未统一,需进一步优化。RTOG 9911 II期临床研究对复发头颈部癌或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再程放疗时,采用分段照射(1.5Gy/次,2次/d,连续5d,休1周,共4个循环,总剂量60 Gy),同步应用低剂量紫杉醇(20 mg/ m2)和顺铂化疗(15 mg/ m2);结果发现105例患者中74%完成了预定化疗方案,中位生存期为12.1个月,1、2年OS率分别为50.2%、25.9%,≥4级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死亡。
近年来,靶向免疫检测点药物,包括针对PD⁃1和CTLA⁃4的单抗药物在一些实体肿瘤中显示了较好抗肿瘤活性。Seiwert等在一项开放的多中心临床Ib期研究中,采用抗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了60例复发或有远处转移的头颈部鳞癌的患者,结果显示在可评价疗效的45例患者中8例有效(18%),10/60(17%)的患者出现3—4级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無药物治疗相关死亡。
尽管复发头颈部癌接受挽救性手术+术后再程放疗或者再程放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后,能使一小部分患者获益,但总体疗效不尽如人意,且伴发严重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应用再程放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临床或分子生物学指标来预测接受再程放疗可能获益的患者;复发头颈部癌接受再程放疗后,大部分患者还是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未控;再程放疗可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由于已经发表的临床研究大多属回顾性研究,且病例数较少,首次放疗情况和已存在的不良反应之间差异,复发肿瘤部位和大小的不同,再程治疗方案的多样化等原因,造成不同研究之间治疗结果的可比性较差,很难得出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文探讨了乳腺癌手术后骨转移的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首先,强调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初步化疗、放疗和抗骨转移治疗是关键步骤。我们还注意到,98年间歇期长达七年可能是转移的原因之一。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建议选择最新的AC--T一线化疗方案,具体剂量和用法应根据血液分析、心肝肾功能等指标以及患者的体表面积和Kas计分来确定。同时,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病理性骨折。如体质允许,可以考虑核素治疗,视病情和体质决定是否采用序贯或联合化疗。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进行靶标检测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最后,强调了在省级肿瘤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和规范治疗的必要性。
肺癌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25%至50%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脑转移。对于EGFR突变和ALK重排的NSCLC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更高,分别达到30%至60%和40%至70%。脑转移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给治疗带来了挑战。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药物很难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放疗成为治疗脑转移的基石。全脑放疗(WBRT)一直是首选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治疗颅内病灶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且可以增加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
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生物学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血脑屏障和脑转移、靶向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通透性、放疗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以及靶向药物的放疗增敏作用。其中,新研发的AZD3759是一种一代EGFR TKI,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和不受药物外排泵影响的特点,显示出较高的脑脊液药物浓度。二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和阿雷替尼也显示出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通透性和有效率。放疗可以破坏内皮细胞,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提高靶向药物的疗效。
在临床研究方面,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放疗的研究最多,显示出中位OS为11.8个月。对于ALK+患者,克唑替尼联合放疗的中位OS可达49.5个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联合WBRT也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在靶向治疗联合脑放疗的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根据突变状态决定是否联合放疗、联合治疗的时机以及WBRT是否可以忽略或推迟等。
总的来说,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有效策略。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子状态、组织学和临床数据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本文分享了一位69岁男性患者的成功治疗经历。患者因咳嗽和咳痰就诊,后被诊断为右上肺腺癌,并且发现了脑转移瘤。经过积极的止痛、降颅内压和止咳等对症处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随后,患者接受了头颅SIB技术放疗和全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消失,刺激性咳嗽明显减轻,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明显缩小,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这位患者的病情分期晚,病情程度重,自然生存期仅约3个月左右。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目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头部肿瘤及肺部肿瘤控制较满意,尤其是肺部肿瘤基本消失。患者生活能自理,饮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咳嗽头痛不适,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