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成功案例:微波消融治疗右肝巨大肝癌

成功案例:微波消融治疗右肝巨大肝癌
发表人:运动与健康

一名50岁男性患者因肝区胀痛就诊,经超声和CT检查发现右肝存在巨大肝癌,直径约10厘米。患者有乙肝病史和家属肝癌病史,肝功能A级。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转而寻求介入治疗。

2011年9月,患者接受了微波消融术,多位点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然而,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未能完全消融,部分位置未见足够消融安全边界。为此,患者再次接受了TACE术和微波消融治疗,直到2012年4月复查时肿瘤未见强化,消融范围扩大。2012年5月,考虑到病灶下方与胆管关系密切,改用氩氦刀冷冻消融。2012年7月复查,局部肿瘤完全灭活,周边血管胆管未见明显损伤。患者达到影像学水平的无瘤生存状态,继续随诊。

2014年2月,复查发现原右肝肿瘤完全灭活,但门脉右支见低信号灶,不除外门脉右支癌栓。行TACE术,造影未见异常,注射碘化油后未见碘油沉积。2014年5月,右肝门脉胆管均怀疑癌栓形成,告知患者预后欠佳。2015年3月,肿瘤继续进展,门脉右支癌栓,胆管癌栓,部分胆管扩张。患者一般状况尚可,肝功能A级,有疼痛,口服曲马多可缓解。2015年3月,反复交代病情后同意行微波消融减瘤手术,用两根微波针穿刺右肝肿瘤进行消融治疗。术后出现右侧胸腔大量积液,穿刺置管引流后胸腔积液缓解。2015年5月,患者反复感染,CT提示右肝脓肿原消融灶,脓肿形成,置管引流出脓性胆汁。ERCP证实胆管癌栓,左肝也出现脓肿。门脉胆管癌栓。右肝继续引流,给予支持治疗。2015年6月右肝脓肿缩小,胆管扩张,门癌癌栓,给予支持对症治疗,临终关怀。患者2011年7月发病,生存48个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肝细胞癌疾病介绍: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我国大部分的原发性肝癌都是肝细胞性肝癌,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可能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有关。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明显、腹胀、无力、食欲不振、恶心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贫血、黄疸等肝功能衰竭症状。目前尚无法治愈,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易复发和转移,总体来说预后较差。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小三阳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然而,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一位26岁的年轻患者小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小三阳肝炎携带者,但由于没有明显的肝病家族史和肝炎发病经历,加上年轻体重超标,医生建议他先控制饮食、多运动,暂不需要治疗。小李按照医生的建议做了三个月,体重下降了15斤,肝功能检查也恢复正常。然而,医生仍然告诫他要高度警惕小三阳肝炎,并定期复查HBVDNA、AFP和其他肝脏纤维化指标。

    小李后来在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认为只要肝功能和彩超正常,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HBVDNA定量查不查关系不大。然而,小李的HBVDNA定量持续达到四次方左右,即使肝功能和彩超都正常,仍然要高度警惕。小李没有重视医生的劝告,三年后再次复查时,肝脏硬度值提示肝硬化,年纪轻轻就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威胁。

    小三阳肝炎之所以容易被耽误,是因为患者有不少能吃能喝能干活,自我感觉好得很,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同时,小三阳肝炎会在肝功能正常、彩超正常的假象下隐蔽发展;此外,一些医生甚至是专家对小三阳肝炎了解不够深入,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小三阳肝炎。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小三阳肝炎,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最近,我们遇到了一个58岁的云浮罗定患者,他在去年11月被诊断为肝癌晚期,伴随着肝硬化、腹水和全身多处骨转移。即使是著名的广州中山X院的教授也认为他的情况非常严重,预计只能活三个月。

    然而,这位患者并没有放弃。他找到了我们的病房,并接受了我们的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过程非常艰难,肿瘤指标AFP一开始还在缓慢上升,但两个月后开始稳步下降。现在,五个多月过去了,肿瘤正在逐步缩小,腹水已经消失,患者的精神状态良好。

    这位患者的成功治疗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即使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逆转病情。我们将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批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普美显®(钆塞酸二钠注射液)用于检测肝脏局灶性病变。据统计,全球每年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超过62.6万,死亡人数接近60万。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中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55%,占肝癌患者死亡病例总数的45%,已成为肝癌发病的重灾区。

    在中国,每年新确诊300000多例肝癌,每年约有320000人死于肝癌,90%为新增病例,而且肝癌的发病率仍在上升。最新的数字表明,在中国,肝癌在癌症死因顺位中排第二、全球第三。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普美显®的成功上市得益于拜耳公司对影像事业的关注及不断创新。该产品的优越性体现在对肝癌等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现在传统的磁共振对比剂,有利于早期发现小病灶、为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信息。普美显®由于具有独特的EOB基团,通过静脉给药途径,随血流进入肝脏后可被肝脏细胞特异性吸收,吸收率可达50%,从而使得肝细胞在注射普美显大约20分钟后产生很好的增强效果,帮助医生更容易地发现病灶,尤其是小于1cm的病灶,同时也有助于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如良恶性的区分),最终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肺癌,尤其是在40-50岁的年龄段。每年有20.40/10万的人因此去世,成为恶性肿瘤致死的第二大原因。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最佳选择,而解剖性肝切除术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方法是基于Couinaud的理论,通过将肝脏分为8个独立的功能和解剖单位来进行切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解剖性切除术的优点包括:确保切缘干净无瘤,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并防止癌组织或细胞的脱落及肝内播散与远处转移。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解剖形肝切除术配合术后辅助介入栓塞、化疗和生物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 尽管近年来癌症发病率上升,但并非所有人都会患上癌症。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近一半的癌症可以通过预防和早期筛查来避免或治疗。特别是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肿瘤筛查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身体检查,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患癌风险,及时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在进行筛查前,医生会详细询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肿瘤筛查呢?以下是一些高风险人群的列表:

    • 肺癌:年龄在50-75岁之间,每年吸烟量大于等于20包,长期被动吸烟者,曾经接触石棉、铍、铀、氡等有害物质,患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或者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 肝癌:年龄在40-69岁之间,患有乙肝、丙肝或携带乙肝、丙肝病毒,肝硬化者,患有酒精肝或其他肝病,或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
    • 结直肠癌:年龄在45-74岁之间,第一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曾经患有其他恶性肿瘤,患有肠道息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长期(近2年持续存在)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连续2周出现黏液血便等肛肠症状的人群。
    • 胃癌:年龄在45岁以上,长期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或者有可能致胃癌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嗜酒、喜食高盐或腌制饮食等,或者有患胃癌的一级亲属的人群。
    • 乳腺癌:年龄在45岁以上,有50岁前患乳腺癌的一级亲属,曾经患有对侧乳腺癌,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人群。
    • 甲状腺癌: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曾经接受过头颈部放疗,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等既往史或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厘米以上,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且排除了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伴颈部淋巴结肿大,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的人群。
    • 宫颈癌: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现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或曾因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子宫颈原位腺癌,子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人群。
    • 食管癌:年龄在40-69岁之间,喜欢吃腌制、烟熏食品、过烫食物、剩饭,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
    • 前列腺癌:年龄在50岁以上,长期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以上人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应的肿瘤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的癌症或癌前病变。

  • 你是否曾经听说过一家几口同时患癌的新闻?实际上,某些类型的癌症确实可能会遗传。以下是一些例子和相关信息。

    拿破仑家族、梅艳芳家族和陈招娣家族都有多位成员死于胃癌、宫颈癌和直肠癌转移肝癌晚期等癌症。这些案例表明,某些癌症可能具有遗传性。

    甲状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等癌症都有可能遗传。对于这些癌症,建议进行定期筛查和基因测试,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长期便秘或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乳腺不规则肿块或乳头血性溢液、阴道莫名出血、淋巴结肿块、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排尿疼痛、血尿或尿量变化、长期口腔溃疡或口内舌头有白色斑点等。

    总之,了解自己家族的癌症史并进行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机会。

  • 我从未想过,健身这件本该是健康的行为,会成为我健康的最大威胁。第一次转氨酶增高,是因为我用了含有肝毒的药物。经过一个月的抗病毒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四年后,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了。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恐惧和焦虑交织在一起。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医生问我乙肝多久了,有没有吃过抗病毒药物,肝功能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我如实回答,希望能得到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告诉我,乙肝是导致肝癌的一大危险因素,纤维化和肝硬化会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变性,前者很难直接变化肝癌,后两者的概率较高。这让我更加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包括厌油、反胃和小便黄等。医生说这些症状可能与急性肝炎有关,并且强调了肝细胞黄疸的严重性。他们建议我去肝病科线下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医生也提醒我,长期服用药物会加重肝肾的负担,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在这次咨询中,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幸好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过,病情才没有加重。大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又没时间去医院挂号看病的话,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都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会出现黄疸、厌油、反胃等症状,特别是在使用肝毒性药物或激素后。这些症状可能与急性肝炎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推荐科室 肝病科 调理要点 1. 规律进行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和繁衍。 2.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含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和激素,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 5. 如果出现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丙型肝炎(HCV)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由于其发病特点为“静悄悄”,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然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全球约有3%的人口感染丙肝病毒,估计有1.7亿患者。中国的丙肝抗体阳性率为3.2%,约有4000万患者。急性丙肝易发展成慢性,50-8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后20年,肝硬化的发生率为10-15%。

    丙肝与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不同,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都有所区别。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丙肝是可以预防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例如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丙肝的早期检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多性伴性行为者、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有过器官移植及长期血液透析者,如怀疑感染丙肝应及时进行咨询和检测。

    丙肝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丙肝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或持续抑制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丙肝患者应避免吃高脂高糖类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吸毒可加剧肝脏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进程,因此丙肝患者应该戒酒、戒毒。

    公众应该正确、科学认识丙肝,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患者,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丙肝的认知水平,遏制丙肝的蔓延和传播。丙肝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的防治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形成有利于丙肝防治的社会环境,为我国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 在体检中,许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升高,这时他们常常会担心自己是否患了癌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癌,因为它也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不仅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迹象,还可能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按摩和灌肠后等情况的结果。同样,甲胎蛋白(AFP)升高也可能是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非癌症情况的表现。

    此外,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能是某些良性疾病或生理状态的结果。例如,部分良性肿瘤、妊娠、月经期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甚至在正常人群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也可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这种波动并不一定意味着患癌。

    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作为确诊癌症的唯一依据。正确的做法是将其作为一个参考指标,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判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院、器材和试验试剂可能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的差异,故而在解读结果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是患癌的铁证,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样。其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下面将详细介绍TACE的基本原则、适用人群、适应证、禁忌证、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术后常见不良反应、随访和治疗间隔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原则

    •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
    • 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
    • 必须强调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

    适用人群

    •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 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适应证

    •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
    • 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
    • 小肝癌,但不适合或者不愿意进行手术、局部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者;
    • 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痿;
    • 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

    禁忌证

    • 肝功能严重障碍;
    • 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 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
    • 合并活动性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
    • 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
    • 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 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
    •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3.0×109/L(非绝对禁忌,如脾功能亢进者,与化疗性白细胞减少有所不同),血小板<60×109/L。

    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

    基本操作:肝动脉造影,通常采用Seldi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应做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注意寻找侧枝供血。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同时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以提高疗效。TACE作为一线非根治性治疗,国内临床上最常用。TACE能有效阻断肝癌的动脉供血,同时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打击肿瘤,使其缺血坏死并缩小,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TACE前应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肝右动脉及肝左动脉分别给予灌注化疗。导管头端应越过胆囊、胃右动脉与胃网膜动脉等血管。化疗药物应适当稀释,缓慢注入靶血管,灌注时间不应<20-30ml。对于供血动脉明显增粗的肝癌患者,通常主张在碘油乳剂栓塞后加用颗粒性栓塞剂(如明胶海绵或微球)。栓塞时应尽量栓塞肿瘤的所有供养血管,以使肿瘤去血管化。注意勿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利于再次TACE治疗。

    术后常见不良反应

    栓塞后综合症是TACE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等。发热、疼痛的发生原因是肝动脉被栓塞后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恶心、呕吐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此外,还有穿刺部位出血、白细胞下降、一过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以及排尿困难等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一般来说,介入治疗术后的不良反应会持续5-7天,经对症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以完全恢复。

    随访和治疗间隔

    一般建议第一次肝动脉介入治疗后4-6周时复查CT和/或MRI等;至于后续复查则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间隔1-3个月。介入治疗的频率应依随访结果而定,若介入术后4-6周时,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的瘤灶内的碘油沉积浓密、瘤组织坏死并且无增大和无新病灶,暂时不再做介入治疗。最初2-3次介入治疗间隔可以较短,此后,在肿瘤无进展的情况下应延长治疗间隔,以保证肝功能的恢复。在治疗间隔期,可利用CT和/或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肝脏肿瘤的存活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如经过数次介入治疗后,肿瘤仍继续进展,应考虑换用或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和系统治疗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